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31|回复: 1

【精华主题】中国空军发展史!(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7 11: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教-5教练机,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初级教练机,原型为苏联雅克-18教练机。雅克-18是由前苏联雅克福列夫设计局于1946年设计生产的双座初级教练机


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


飞行员在歼-5旁谈话——请注意当时带有军衔的苏式军装


歼教-5是在歼-5甲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负责


歼-6歼击机,原型为苏联米格-19歼击机,是第二代战斗机,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6多次击败比自身强大的敌方战斗机,不管战斗的具体情况如何,这些战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在苏联,米格-19很快就被米格-21取代了,实际上很多飞行员都是由米格-15/17直接改飞米格-21的。但在中国大陆,大批生产的歼-6和歼-6甲等始终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60、70年代主力战机,长期活跃于国土防空作战,目前还装备有一定数量,主要用于训练


歼教-6由沈阳飞机厂研制,于66年开始研制,1970年11月6日首飞


歼-12轻型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喷气战斗机。它摆脱前苏联系列飞机的设计格局,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歼-12的一系列致命弱点,它最终夭折,从未正式服役


轰-5前线轻型战术轰炸机,是我国从苏联引进的伊尔-28(IL-28)喷气轰炸机的仿制品。该机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直翼型,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机头的玻璃舱是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为导航和光学轰炸瞄准提供了良好视野


轰电-5,机尾有加装的天线


轰-5的机头,机头装有23-1型23mm固定机炮。23-1机炮初速680米/秒,射速800发/分。尾部炮塔有两门相同型号的机炮


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联的著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该机采用两台图曼采夫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掠,194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军中服役。
 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69年批量投产。由于我国之后一直未能获得更好的替代机型,轰-6服役至今,并仍在继续改进生产之中


运-5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负责,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尽管运-5服役已有40年之久,但它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国最常见的运输机。运-5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稳定飞行,且起飞距离仅仅为170米。


直-5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


直-5有一种武装直升机改型。机腹加装了一个12.7mm机枪枪塔,两侧携带火箭发射器


1960年代,由于苏联援助的取消、专家的撤离,解放军空军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严重缺失,国家下决心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从而促生了长空一号。长空一号(CK-1)高速无人机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二站在1965年~1967年成功定型,主要负责人是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煦将军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拥有少量的米-6(北约代号“吊钩”)重型运输直升机。据信这些直升机是在1970年向苏联购买的,直到近期才开始向公众公开了少量信息。米-6巡航速度为250千米/小时,航程620千米,最大载重12吨。据说有三架已经坠毁,剩余的使用寿命已到期


安-30是从安-24系列发展而来的航空测绘飞机,原型为军用的安-26型。安-30于1974年首次试飞,除苏联使用外,还出口到中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越南、捷克、哈萨克斯坛等国


歼-7战斗机,原型为苏联于1961年转让的米格-21F-13,分代为第二代喷气战斗机,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有多种改型


是歼-7Ⅲ(按空军新的编号方法称为歼-7C),该型号项目又称歼-7大改,以米格-21MF为蓝本,目的同样是改变歼-7系列航程短、雷达作用距离短、火力弱等缺点。我国于1979年以多架歼-6为交换,从埃及换回了一架MF型。米格-21MF和比斯的性能与早期的米格-2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广泛装备于苏联、东欧、印度等。遗憾的是,我国的歼-7Ⅲ却不能说是成功之作


歼-7E和歼-7MG是我国歼-7高中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的两种改进型,而MG型又是由E型发展来的出口型。这两种改型是对米格-21系列机动性改进的重大尝试,事实证明这一改型是相当成功的


歼教-7,是我国在歼-7基础上发展的双座教练机,由贵州航空工业集团负责研制。81年起贵州航空集团以歼-7II战斗机为原型开始研制工作,85年7月首飞,87年定型。装备部队后用于作为歼-7、歼-8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


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国内称“强击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进行对空自卫作战。强-5的研制过程动荡曲折,堪称我国自研军用飞机中颇有曲折性和戏剧性的一幕。



运-7是我国在前苏联安-24型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双发锅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运-7是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发涡浆支线运输机,于1970年12月25日首飞上天


运-8运输机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为中型四发涡轮螺桨多用途运输机,原型为苏联安-12。该机可用于空投、空降、运输、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1960年起,运-8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设计,74年12月25日,该机01号原型机首次试飞。后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将02、03号两架原型机散装件、技术资料和专用部分工艺装备等,转交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继续进行试制。02、03号原型机分别在75年12月、77年1月试飞成功


运-11是我国哈尔滨飞机厂研制的一种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哈飞于1974年4月提出设想,1975年1月开始设计,1975年12月30日Y-11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运-11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试制,当年上天的目标。1977年4月3日设计定型投入生产


运-12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原哈尔滨飞机厂)在运-11基础上进行深入改进的发展型号,很快成为了中国航空工业界一个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机型。该机于80年初开始研制。经过两年时间、1100多飞行小时试飞定型


水轰-5型水上反潜轰炸机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用于中近海域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清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50年代初我国曾引进6架苏联别-6水上飞机,但不足以满足海军的各种需要。1968年水轰-5的研制正式得到批准,70年完成总体设计,次年总装出第一架原型01号。1971年就以110%的设计载荷达到并超过全机静强度破坏试验的技术要求,并总装成功




歼-8战斗机是我国在歼-7,即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北约编号“长须鲸”。


沈飞公司在歼-8的基础上研制了歼-8Ⅱ飞机。1984年6月12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歼8Ⅱ设计定型,在沈阳召开隆重庆功大会。当时的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和国防科工委,空、海军领导参加了大会,可见军方希望之高。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


教-8,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歼轰-7“飞豹”,对外名称FBC-1,是由我国于8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型战斗轰炸机。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该机由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


歼-7MF


FC-1战斗机于2003年8月胜利首飞!FC-1战斗机已正式命名为“枭龙”。


国产化的苏-27将命名为歼-


苏-30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其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最初的两架原型机在80年前首飞,被命名为苏-27PU或苏-30


我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


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


直-11型机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属于军民通用型多用途直升机。直-11的仿制原型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松鼠”(squirrel)多用途轻型直升机。可用于教练、侦察、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于1984年7月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该机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在美军中的编号为UH-60,是美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通用直升机,用途广泛,改型繁多


“小羚羊”轻型直升机由原法国宇航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
  解放军选定了当时已不算最先进的“小羚羊”直升机。法国宇航公司当时以为遇上了大客户了,非常投入,并预计中国首批将订购24架“小羚羊”。不想解放军由于军费所限,只在80年代初订购了一批8架SA342L1型“小羚羊”,88年交付,让西方大跌眼镜。此后解放军再也没有增购过“小羚羊”。86年陆军航空兵组建后,“小羚羊”全部归入陆航部队


卡-28


目前,伊尔-76是我军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运输机,而运-8等只能算中小型运输机。由于尚无法立即仿制伊尔-76,只可以依赖进口。但经费的短缺又使得采购量较小,还要减去日常维护、训练、故障的数量,我军可用的大型运输机可以说是严重不足。因此仿制或研制大型运输机,迫在眉睫


A50I


ASN-206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该机于1994年12月完成研制工作


歼-10,按西方划分战斗机的方法,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将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遗憾的是,自1984年歼-10正式启动,至今仍未正式服役。
  歼-10在制造出第一架原型机后很长的时间里,都面临着只有洋人发动机可用的尴尬局面。截至2004年1月,莫斯科Salyut公司已经完成了为期两年的向中国出口AL-31FN发动机的合同,共提供了54台AL-31FN。原计划2002年国产涡扇将顺利定型,但一直到2004年,国产涡扇发动机方才传来捷报,歼-10终于有望获得一颗“国产心”。


这是航空博物馆中的米-8





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导致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1989年后拒绝出售更多的S70“黑鹰”直升机给中国,于是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相比之下价格非常便宜的米-17。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货,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货,且为米-171改进型。中国进口的米-17部分装有六个外挂架,可携带炸弹、布雷器、火箭发射器等。另外这些米-17并没有俄罗斯自己使用的米-8TV上的12.7mm机枪、座舱装甲、发动机尾气红外抑制装置。


陆军的米-8有的用于专人运输,因此没有携带武器,尾梁下也没有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而米-17主要用于空降突击运输,因此多数有武器系统和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


解放军空降兵部队正在登机。图中可见空降兵分队的标准装备,包括折叠托自动步枪,以及狙击步枪、双管燃烧弹发射器等支援火力


米-17发射火箭弹,注意发射器尾部喷出的火焰在导向板的作用下偏离机体


米-17尾梁特写,注意天线和红外诱饵发射器


文革前夕我国空军受到政治思想和部分上层人物鼓吹的影响,于67年4月启动“小歼”的研制计划。计划突出新歼击机要小、轻、灵,按当时“开展空中游击战”的设计思想,本意是要研制一种高机动灵活,短距起降,维护简单,造价低廉的小型战斗机。69年南昌飞机制造厂正式接受了研制任务,次年3月正式定名“歼-12”。由我国著名航空设计师陆孝彭同志(下图)任主设计师。原型机于1970年12月首飞成功,73年9月向中央领导做汇报表演,当时叶剑英元帅赞誉其为“空中李向阳”。名如其机,歼-12飞机机动性确实相当不错,参加试飞的飞行员赞叹有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7 1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航一集团生产的战斗机:
歼5

歼5飞机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也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它主要用于争夺前线制空权和国土防卫,也可用于近距对地攻击。1956年7月19日首飞成功。歼5飞机试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后,根据部队需要在 原型机的基础上先后作了两次改型,一是歼5甲全天候拦截歼击机,二是歼教5教练机。

歼6

  歼6飞机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我国第一种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也是我国所有机种中生产量最大、装备部队最多的主力机种之一。它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支援任务。1958年3月投入试制,1963年9月23日首飞。歼6飞机交付使用后,根据部队实战需要,作了多次改进改型,主要有歼侦6、歼教6、歼6III、歼6甲等机型。

歼7



飞机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制造的一种单座、轻型、2倍音速昼间喷气式歼击机。1964年初投入试制,1966年1月17日首飞成功。后在歼7原型机的基础上,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又作了多次改型,其中主要的改型飞机有歼7Ⅰ、歼7Ⅱ、歼7M、歼7Ⅲ、歼教7、歼7MG等。


歼8
  



 歼8飞机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高空高速歼击机,也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种高空高速歼击机。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79年12月设计定型。而后又研制出了歼8I、歼8II、歼8IIM等新型飞机。

歼8Ⅱ
  



  歼8Ⅱ是沈阳飞机研究所设计、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新型高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1984年6月12日首飞成功。歼8ⅡM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研究所等有关单位联合,在歼8Ⅱ基础上改型研制的一种高空高速、全天候、多用途、出口型歼击机。1996年3月31日首飞成功,同年11月在`9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表演。



中航一集团生产的轰炸机:

FBC-1
  


  

  FBC-1飞机是由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自行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歼击轰炸机。FBC-1飞机在制造技术上有许多新突破。该机突出优点是:航程远、载重大、威力强,可实施对地、对海攻击和空中格斗,达到了积极防御的战略设计要求。它的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在歼击轰炸机机型上的空白。

[size=]中航一集团生产的教练机:


歼教1


  

   歼教1飞机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单发、两侧进气、双座型亚音速歼击教练机,也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1958年7月26日首飞成功。



歼教5


  

   歼教5飞机是我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生产的喷气式教练机,是国产歼-5甲型飞机的改进机。1966年5月8日首次试飞;1967年11月30日,第一架改进机交付部队使用;被命名为歼教5。


歼教6



  


 歼教6飞机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歼6原型机的基础上改型的超音速教练机,主要用于培训超音速飞机飞行员,或执行其它双座飞行任务。1967年投入改型试制,1970年11月6日首飞成功,1973年11月设计定型。


歼教7




  

   歼教7是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在歼7Ⅱ基础上研制的高级喷气教练机,它能完成歼7、歼7Ⅰ、歼7Ⅱ飞机的全部训练科目,也能完成歼7Ⅲ和歼8系列飞机的大部分训练科目,并兼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1985年7月5日完成首飞。歼教7P(FT-7P)是在歼教7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超音速高级战斗教练机,1990年11月9日首次试飞成功。


中航一集团生产的空空导弹:

霹雳9





  PL-9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由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和西安东方机械厂于1986年开始研制,1989年投入批生产,1991年首次在巴黎国际航展上亮相。PL-9装备中国空军的歼7、歼8、强5等作战飞机。除空空作战外,还可用作地空(PL-9D)和舰空(PL-9J)导弹。  

中航二集团生产的攻击机:

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






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国内称“强击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1965年6月首次试飞,1965年12月通过初步设计定型审查,1968年11月开始成批生产。强-5主要遂行低空、超低空突防,攻击兵力集结点、坦克群、机场、通讯中心、导弹阵地以及海面舰艇等各种战区和浅纵深目标,并可携带空空导弹进行自卫空战。





强-5机长为15.65米,机高4.33米,翼展9.68米。机头采用尖锥型设计,两侧进气,缩短了进气道长度,提高了进气效率。机身采用跨音速面积律,为全金属半硬壳式,中部呈蜂腰型。后机身因装两台发动机而呈椭圆型,其下部有双腹鳍。机翼设计为后掠式中单翼,前缘后掠角55度,上翼面有较大的翼刀,以减少尾向流,防止翼尖失速。机翼面积27.95平米。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后掠向分别为55度和57度。平尾为斜轴全动式。在垂尾根部后缘装有阻力伞,通过释放阻力伞可大大减少着陆滑跑距离。起落架为可收方前三点式,前轮和主轮都装有盘式刹车和刹车压力自动调节装置,保障了起飞和着陆的安全性。整机结构以铝合金和高强度合金钢为主要材料,空重695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913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1300公斤。具有灵敏的操纵性,最大使用过载8g。




总设计师陆孝彭


强-5装两台WP-6型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静推力25.5千牛,加力推力31.87千牛。飞机起飞离地速度330公里/小时,起飞滑跑距离700-750米,最大平飞速度1240公里/小时(高度5000米),巡航速度(高度11000米)807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6500米,最大航程2000公里(带2X760升副油箱),携带全部武器作战半径600公里。

强-5有多种机型,包括强-5基本型(原型),强-5甲(战术核武器投掷专用机型),强-5I,强-5Ⅱ,强-5Ⅲ(也称A-5C),强-5乙(鱼雷攻击机),强-5M(称强-5D),强-5K。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
  翼展           9.68米
  机长           15.65米
  机高           4.33米
  机翼面积        27.95米2
  主轮距          4.4米
  前轮距          4.10米
重量及载荷
  最大起飞重量      113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9130千克
  最大载弹量         1500千克
  推重比(起飞)        0.71
  翼载荷(起飞)       3.26千牛/米2(332公斤/米2)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5000米)   1240公里/小时
        (高度 11000米)   M1.12
  巡航速度(高度 11000米)     807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16500米
  最大航程(带副油箱)      1630公里
  最大续航时间         1小时55分
  起飞离地速度         330公里/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         700~750米
  着陆接地速度         275~285公里/小时
  限制过载           +8g

中航二集团生产的教练机:

K-8教练机



2001年5月,江泽民主席登上K-8教练机



教-8,是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1982年由洪都集团公司开始研发。1986年,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于1990年11月26日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K-8的垂直尾翼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在研制、促销等过程中,英国、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飞行员飞过K-8,认为K-8在国际同类教练机中处于较佳的水平,机动性能好,横向操纵品质尤其好。



1999年12月27日,中国和埃及签署了合同,我国向埃及输出整架飞机生产线和设计技术,开创了我国航空工业历史新篇章。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出口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项目。





K-8飞机已销售到十几个国家,累计交付130多架。2001年K-8飞机研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技术数据





翼展:9.63米
机长:11.60米(含机头空速管)
机高:4.21米
机翼面积:17.02平方米
空重:2687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780千克(机内)
最大外挂戴荷:9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33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800千米/小时(海平面)
进场速度:200千米/小时
着陆速度:165千米/小时(襟翼放下)
最大爬升率:30米/秒(海平面)
实用升限:13000米
起飞滑跑距离:410米
着陆滑跑距离:512米
航程:1400千米
续航时间:4小时25分
限制过载:+7.33/-3g

初教-6教练机


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初教-6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57年7月开始设计,次年8月原型机首飞,62年1月定型并生产5架原型机,使用捷克斯洛伐克的AI-14P道里斯B发动机和配套螺旋桨。半年后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型号改用活塞-6星型气冷9缸(HS-6)发动机,额定功率198.5千瓦,配“奋发”-530自动变距双叶全金属螺旋浆。但真正大量生产装备的是初教-6甲,装一台提高功率的活塞-6甲发动机。机上主要设备包括超短波电台和无线电罗盘。1980年,初教-6获国家质量金奖。





基本技术数据:



   翼展:10.18 米
   机长:8.46 米
   机高:(停机状态)2.94米 (飞机呈水平状态)3.25米
   翼面积:17.0 平方米
   主轮距:2.87米
   前主轮距:2.284米
   起飞重量:1419千克
   空重:1172千克
   机内载油量:11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286千米/小时  

   最大允许俯冲速度:350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170千米/小时,高度1000米
   最大爬升率:6.3米/秒,海平面
   爬升时间:0到3000米高度16分
   升限:5,080 米
   续航时间:3.6小时
   航程: 640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280米,水泥跑道
   着陆滑跑距离:350米,水泥跑道

初教-5教练机

初教-5教练机,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初级教练机,原型为苏联雅克-18教练机。雅克-18是由前苏联雅克福列夫设计局于1946年设计生产的双座初级教练机。1951年,中共中央批准国有航空工业争取在3到5年内,从修理起步,逐步过度到仿制苏联教练机和歼击机。



1951年4月23日,国家航空局决定在建立南昌飞机制造厂。5月13日第一批建设者到达南昌,在国民党政府与意大利1934年合建的“国民党第二飞机制造厂和航空研究院”的旧址上开始了工作。当时只有一条1500米的碎石跑道,一座厂房,七座旧机棚,30多台旧机床。经过第一代建设者的奋斗,建厂仅仅148天就开始修理从朝鲜战场上转下来的飞机。当年年底,南昌飞机制造厂已修理雅克-18型飞机38架。


1954年4月1日国家航空工业局批准南昌飞机制造厂提前成批生产雅克-18。1954年7月,南昌厂仿制成功首架雅克-18教练机,命名为初教-5。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初教-5首飞成功。与之配套的株洲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也正式成立。初教-5的生产,是我国批量制造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开端。初教-5飞机在当年就生产了10架,次年交付部队60架,到1958年共生产了379架。



该机机身由合金钢管焊接成骨架,呈构架式机身骨架。机身前段及发动机整流罩为铝合金蒙皮。机身后半段由布质蒙皮覆盖。机翼由梯形外翼和矩形中翼组成。中翼为全金属结构,由两根大梁、8根翼肋等组成,中翼中装有两个容量75升的油箱。中翼与机身框架连接。外翼与尾翼的前缘、梁、翼肋等用铝合金制作;布质蒙皮。发动机选用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M-11FP5缸气冷式活塞发动机。后三点式起落架,主轮半埋状收入中翼,尾轮固定不可收。纵列式密封座舱具有良好的视野。机上装有无线电收报机和机内通话设备。



基础技术数据



   翼展 10.60米
   机长 8.03米
   起飞重量 1316千克
   最大时速 254千米
   航程 710千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04:36 , Processed in 0.2456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