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许春梅

[【心情日记】] 运动启示录-国羽小将张志杰猝死带来的警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3 1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我好像听说特别是熬夜加班、久坐之后 千万不要撸铁、剧烈运动,否则更容易猝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 12: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 12: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mxqchina 发表于 2024-7-2 12:23
如果不是非专业医生,建议不要信口开河。人命关天。

这人就爱洗外思中,医疗口一看就是心脏骤停,倒地时都可能阿斯综合征了,及时的按压+除颤说不定能回来(国内DY可不少这类视频)。看她洗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 12: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zhxhwyzh14 发表于 2024-7-3 12:04
感谢分享

我好像听说特别是熬夜加班、久坐之后 千万不要撸铁、剧烈运动,否则更容易猝死

是的,心脏节律在疲惫劳作+异常过度代偿(高强度运动、情绪激动)很容易失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 16: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事无常,生命很脆弱,珍惜当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 21: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自己去学个急救员证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 23: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 23: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志杰是由于心搏骤停导致的昏迷。

心搏骤停,简称SCA(sudden cardiac arrest),在专业运动员身上发生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群。专业运动员发病率也存在显著差异——14岁-25岁的年轻运动员发病率最高,根据运动项目不同,可以达到十万分之二到一万分之一的“运动员年”。运动员年指的是一个运动员参与一年运动这段时期。所以,一万分之一运动员年的发病率,意思就是,从事这类运动的运动员如果有一万人,那么平均来说,每年会有1人发生心搏骤停。对于普通人来说,发生的概率要低一到两个数量级。

别看职业运动员发生率高得多,但是起码在羽毛球项目里,不论是中国羽毛球协会提供的C级教练员证书,还是国际羽联提供的教练认证课程里,都没有提及心搏骤停的内容,甚至是国际羽联的洲际级、国际级裁判的培训和认证材料里,也没有心搏骤停的内容。

所以,尽管当天比赛里教练在裁判的喝止下愣在了原地,裁判也没有下场帮忙,但主要责任并不在这两个人身上,因为他们确实属于外行。在教练和裁判培训中,有大量急救知识的只是少数运动项目,比如游泳、跳水、滑雪。

但对医疗救助团队来说就不能这样评判了——

根据医学指南,对突发倒下的人,首先要确认是否失去意识。如果失去了,要用最短的时间确认是否存在呼吸。只要呼吸停止了,甚至都不需要查看脉搏和心跳情况,就已经满足心搏骤停的诊断了。这时候,就应该立即进行有效救助。

什么是有效救助?就是CPR+AED。

CPR就是心肺复苏术。双膝微分跪下,手指交错,掌根压在胸骨下半部分,甚至双肘垂直向下按压4-6cm深,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到按压前的状态再按压下一次。只要患者没有恢复意识,就要持续按压,不要停。如果一直没有恢复意识,直到AED装置的电极贴好前,甚至直到准备电击前,都不要停止CPR。在电击的中间间隔,也不要停止CPR。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装置,可以通过外部输入高电压让已经紊乱又特别重要的、指挥心脏搏动的电信号重新理顺,之后心脏就可以有规律地跳动了。

手按压的方式也有很强的效果。指挥如何跳动的信号已经乱七八糟后,如果你能用外力强制收缩、舒张心脏,正确的信号也有可能会被外力激活。

比如,在心脏移植手术中,那个活体心脏接入到被植入者身体,第一次正常跳动也是由主刀医生用手捏醒的。本来是个哆哆嗦嗦、颤颤巍巍的待移植心脏,被主导医生捏醒之后,才会咕咚咕咚正常地跳动。

只不过抢救患者时,没法直接用手接触心脏,所以只能通过CPR的方式按压,间接给予外力,促使搏动的电信号恢复正常。

而且这个外力的优先级是非常高的,哪怕在按压时把胸骨或者肋骨压骨折了,都不能停。实际上,实行CPR抢救时,并发肋骨或者胸骨骨折的概率本身就有大约50%,压断骨头的概率其实不低。并且医学界和法律界都遵从好撒玛利亚人法则,不会对这种情况下造成的骨折向实施心肺复苏的人追责。否则所有医生和护士在遇到此类情况后都会拒绝救治。所以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应该这样想,这其实是用骨折换生命,你愿不愿意赌一把?

为什么这么拼?因为一旦发生心搏骤停,今天中国的总体复苏成功率只有4%。而且这还是因为最近二十年中国在公共场合设置了大量的AED装置,才提升到了4%。在20年前,中国的骤停复苏率大约在1%。也就是说,几乎是死定了。

但是,我们不能用4%的存活率去看张志杰的死亡。

对全民而言,存活率之所以低,是因为家里或者工作场合基本没有AED,也没人懂CPR,只能等救护车来,那上面才有相关设备。而救护车再快也要十几分钟,这时早就来不及了。但在周围十几米就有AED和医生救助的情况下,心脏骤停后前三分钟内进行除颤,医学上的统计存活率是74%,是很高的;而三分钟后才用上除颤仪,存活率会下降到49%。

CPR、AED两种方法对比来看,AED除颤仪对挽救生命的作用更大。有统计显示,当救援到达、患者还没死亡的情况下,只用心肺复苏的方法,只有9%的概率患者能够成功复苏;而使用AED后,复苏的成功率可以猛增到38%。

AED除颤装置是不是必须由医生操作呢?不是。普通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也可以。因为哪怕你忘了怎么做,当你打开AED装置后,那里会自动语音提示操作方法。

我这里大概说一下——

先脱掉患者胸部的衣服,保持胸部干燥。比如这次比赛中,运动员肯定全身都是汗,所以操作之前需要擦干胸部。然后按AED电极片上的指示图,把电极片贴在胸部皮肤上,再把电极另一端接到AED装置上。打开AED后,设备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的情况,这个过程中,也不要停止心肺复苏。分析结束后的几秒钟,操作人员要确保围观的人和进行心肺复苏的人不要再接触患者身体了,因为马上就会出现高压了。当设备分析完毕,会提示操作者注意,是否还有人在接触患者,如果没有,就可以按下按钮,电击就开始了。

每次电击就是那一下,那一下过去后还要持续地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每隔2分钟,AED会重新分析心律,并给出提示要不要再次电击。所以,这种抢救一般需要2个人配合完成。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对赛事中的医疗救助有严格要求。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AED装置应该放置在可能发生心搏骤停的地点不超过160米的位置,保证1-1.5分钟救援人员可以送到患者身边。高风险的体育赛事中,AED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场馆大小、坡度和可能的最坏情况进行计算,以确保最短时间使用上AED。

羽毛球运动特别符合AED的及时使用的场景——首先是场地范围很小,就算考虑到边界以外的部分,长度顶多也就是20米, 宽度顶多也就10米,医生就在场边,十几秒钟就应该携带AED到达患者旁边。而且,专业的羽毛球比赛是一个强度极高的运动,远远高于其他网上运动,比如网球比赛。

林丹曾经给大家举过一个例子,分别统计了国际赛事里一场真实的网球和一场真实的羽毛球比赛的强度:

网球整场用时198分,羽毛球是76分,网球比赛时间都快是羽毛球的3倍了。有人就觉得打网球更累,但其实198分钟的比赛时间里——网球的飞行时长一共18分钟,羽毛球的飞行时长,在总共76分钟里却占了37分钟;触球次数网球是1004次,羽毛球是1972次;移动距离网球是3.2公里,羽毛球是6.4公里。

也就是说,羽毛球选手在短得多的时间里,跑动距离是网球的2倍,再加上各种急停、跳跃、二次启动、折返跑,运动强度是非常高的。这种运动特别需要在心搏骤停上格外关注。

而在各种研究中发现,当心搏骤停发生后,每拖延1分钟没有进行有效救助,存活率就会下降7%-10%。

所以,哪怕以镜头画面的范围去看,这个赛事的医疗救助团队都已经让那位17岁小运动员的存活概率下降了20%。这还不知道抬下去以后多久才安置好AED除颤设备呢!大概率说,中国队和家属后续会向赛事方追责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4 07: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普通人还是不要进行太剧烈的运动,散步、聊天就行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4 1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年轻人的压力挺大的。竞技类的活动竟然变成夺命的运动,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4 1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接下来羽毛球场馆里会常规配备AED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4 23:2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运动员健康管理:

张志杰的猝死突显了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下的健康管理问题。运动员的体检和健康监测必须更加细致,定期进行心脏检查、血液检测等以确保没有潜在的健康隐患。
科学训练与休息:

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应科学合理,避免过度训练。要重视训练与休息的平衡,确保运动员有足够的恢复时间。教练和管理人员应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调整训练强度。
心理健康关注:

运动员在高压环境下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应为运动员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和焦虑,确保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健康。
急救和应急处理:

体育团队应配备专业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急救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公众和社会的意识提高:

这起事件也提醒社会公众关注运动员的健康问题,避免将他们视为“超人”。体育竞技固然重要,但运动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应被重视。
政策和制度完善:

体育管理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提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健康意识和急救能力。
张志杰的猝死事件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提醒我们在追求竞技成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通过科学管理和系统保障,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点评

这种评论,冗长而又没有明确的观点,十有八九是用是AI写的。  发表于 2024-7-5 08:2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5 16:25 , Processed in 0.15751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