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26|回复: 2

[【转贴】] 失眠的中医疗法(大众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0 1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按不同的临床表现,提供不同的中医疗法:

1.心血不足

临床表现:夜卧不宁,难以入睡,多梦易醒,头晕眼花,心悸健忘,面色苍白,舌质谈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解析:本证营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神不宁,魂不守舍,故夜卧不宁。难以入睡,而且梦多易醒;血不上荣,则面色苍白,头晕目花;血不养心,故心悸健忘;血虚则舌谈脉沉细。

治疗原则:养血和营.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圣愈汤(《医宗金鉴》)加味。

熟地黄、当归、黄芪、白芍、川芎、党参、炒枣仁、远志。

心血不足,重在补血,兼以益气以助新血化生,阳生阴长。本方以熟地黄甘温补血益阴。当归辛甘温补血调血,共为君药;白芍配熟地黄养血敛阴,黄氏伍当归益气以生血。共为臣药;党参佐黄氏以益气。川芍理血行气以防滞腻。炒酸枣仁养血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定志宁心,共为佐使。本方养血益气。营血充盛。心神安定,失眠自除。

2.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失眠,难以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舌淡嫩苔薄白,沉细弱。

证候分析: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神魂不安,故失眠难以入睡,多梦易醒发生。心血失养,故心悸健忘;脾气不足,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气血不能上荣于头面,因而面色萎黄,头晕日花;舌淡嫩,脉细弱,是心脾不足所致。

治疗原则: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茯神、龙眼肉、炒枣仁、远志、广木香、夜交藤、龙齿、炙甘草。

本方以黄氏、党参、白术、茯神健脾益气.调脾以养心;龙眼肉、酸枣仁、当归补心血安心神;二者共用,达补益心脾之效。远志、夜交藤养心安神;龙齿镇肝宁心安神;广木香行气,使诸药补而不滞;炙甘草调和请药。全方共奏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之效。

3.心胆气虚

临床表现:恐惧不能独自眠睡,睡而不实。易惊醒,心下詹詹,如人将捕之。头晕日眩.善太息,舌胖谈,脉弦细缓。

证候解析:心胆虚馁,决断无权.神魂不安,故恐惧不唾,寐而不实易惊醒;胆虚心怯,故心下詹詹.如人将捕之;胆府阳气不升。故头晕目眩,胆虚忧虑不快,故善太息;舌胖质,胖质谈,脉细弦缓.皆胆心虚怯之状。

治疗原则:益气温胆,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十味温胆汤(《证治准绳》)加减。

党参、陈皮、半夏、枳实、远志、龙眼肉、五味子、菖蒲、龙骨、牡蛎、生姜。

胆为甲木,其气升发。本方由温胆汤化裁而来,陈皮、半夏、枳实三味温胆化痰以宁神,党参用以补益心胆之气,共为主药;远志安神,交通心肾,龙眼肉,五味子养血敛气,补心安神,共为辅药;菖蒲化痰开窍,龙骨、牡蛎镇静安神,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佐使。全方共奏益气温胆、宁心安神之效。

4.心阴不足

临床表现:夜寐不易入睡,寐而多梦。心悸健忘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证候解析:心脏阴血不足,心神失养。魂不守舍,故夜间不易人睡,寐则多梦;阴虚血少则虚热内生,故五心烦热,盗汗出;血阴不养。则心悸健忘;阴液本虚。不能濡润,故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皆为阴虚生热之象。

治疗原则:滋朗养血,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化裁。

生地黄、玄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党参、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五昧子、龙齿。

阴血不足,治在滋阴养血为主。方中生地黄滋阴养血,重用为君药;玄参、天冬、麦冬甘寒滋阴以清虚火.丹参、当归补血宁心,共为臣药;党参、茯神益气助血宁心。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龙齿—味重镇安神,共为佐使。全方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阴虚失眠甚为适宜。

5.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不易入睡,心烦多梦,心悸健忘,咽干口燥,口舌生疮,或有盗,小便短亦,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证候解析:心阴不足,心火独亢。阴血不养.火热扰动,遂成失眠之症.不易入睡.心烦梦多;心阴血失养,故心悸、健忘、口燥咽干;心火独亿.故口舌生疮.盗汗.小便短亦,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系阴虚火旺之舌脉。

治疗原则:滋阴清火.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二阴煎(《景岳全书》)加味。

生地黄、麦门冬、玄参、黄连、木通、酸枣仁、生草、灯草、竹叶。

本方为滋阴清心之剂,方以增液汤滋阴养液以补阴分之虚;导赤散清心导热下行以清心火之亢盛;加酸枣仁养心安神,以治疗阴虚火旺之失眠。

6.心肾不交

临床表现:失眠不易入睡,寐而多梦.心中烦躁.甚则彻夜不眠,头晕目眩.盗汗耳鸣,口燥咽干.腰酸腿软.健忘遗精,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解析:肾为少阴,肾水在下而上济于心,心为太阳,心火在上而下温于肾.心肾水火既济而安和。肾水不足于下,心火亢盛于上,则心肾不交。故心火亢而失眠不易入睡,寐而多梦,心中烦躁,甚则彻夜不寐;肾精亏乏而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口燥咽干,腰膝酸软;阴虚火旺则盗汗,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治疗原则:泻南补北,交通心肾。

选方用药:黄连阿胶汤(《伤寒论》)合交泰丸(韩氏医道》)加味。

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肉桂、生地黄。

交通心肾,泻南方,补北方,首推黄连阿胶汤。本方以黄连清心中之亢火,阿胶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真水,共为君药;黄芩助黄连以清热,白芍配阿胶以养阴血,鸡子黄调和阴阳,滋阴养液,用为臣药;生地黄补阴清心备具,肉挂引火归原,为佐使药。全方泻火补水,使阴阳和调,水火既济,而心神自安。

7、胆郁痰热

临床表现:失眠多梦,惊悸不宁,头晕目眩,胸闷太息。纳呆泛恶,口苦而粘,心烦躁扰,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候解析:本证多由情志郁结,气郁痰凝,蕴久生热,胆失疏泄,胃失和降,痰热内扰,神魂不宁所致。神魂不安,故失眠多梦,惊悸不宁。肥郁而热蕴,故胸闷太息。心烦躁扰。痰热阻滞.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胃失和降,故纳呆泛恶;津液不,故口苦而粘;胆郁痰热.其脉弦滑而数,舌质红苔黄腻。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利胆安神。

选方用药: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辩》)

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神、远志、胆星、甘草。

本方以温胆汤为基础方,调胆和胃以宁神;改茯苓为茯神,加强安神之力;重用黄连以清热;加远志化痰开窍、宁心安神;胆星助温胆汤以清痰热郁滞。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利胆安神之效。

8.肝火扰心

临床表现:睡卧不宁,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太息则舒,头晕目赤.口中干苦.小便短赤、舌红苦黄厚.脉弦数有力。

证候解析: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肝火扰动,神魂不宁,故见失眠睡卧不宁;肝郁气滞,不得条达。故烦躁易怒,两胁眩痛。太息稍舒;肝火上炎,则头晕目赤;肝火内炽。故见口个干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曲力肝火之象,

治疗原则: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选方用药: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味。

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牛地、龙齿、珍珠母、灵磁石、甘草。

肝郁化火,火热扰心。致使失眠。本方以龙胆草苦寒清泻肝经实火为君药;栀子、黄芩配伍胆草以助清热泻火之力,用为巨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热从水道而祛,生地、当归养阴血以制肝火之消耗。龙齿、珍珠母、灵磁石重镇平肝以安神.共为化药;柴胡引药入肝。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

9.胃气不和

临床表现:睡卧不安,辗转反侧.胸腔满闷,不思饮食。恶心泛呕.暖腐吞酸。大便糟粕不化,舌苔厚腻,脉滑。

证候解析: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正如《内经》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停滞.中气不畅.故胸皖满闷,食积不化.脾胃损伤.故不思饮食,恶心泛呕,暖腐吞酸;积滞下行,则大便糟粕不化。舌苦厚腻.脉滑也都是个焦积滞所见。

治疗原则,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半夏秫半汤(《内经》)合保和九(《丹溪心法》)加减。

半夏、秫米、炒山楂、神曲、获神、陈皮、莱菔子、连翘、枳实。

和胃降逆.消积导滞,使胃降气和,则寐可安和。本方以半夏降逆和胃,秫米养胃以和胃.炒山楂消食积以和肖,三药和胃则问。共为臣药;神曲、莱菔子二味消食下气,开胃化痰,共为臣药;陈皮健脾理气、化湿校痰.茯神健脾安神。枳实下气消胃宁神,连翘清除郁热、共为佐使。全方共奏消导积滞,和胃安神之效。

10.余热扰膈

临床表现:坐卧不安.难以入睡,脑肠窒闷.心烦躁扰。噶杂似饥,口干而苦.气息灼热,舌红拧谈黄,肌纫数,

证侯解析:外感热邪已退。余热未清。余热扰于胸膈,心神不宁,故见坐卧不安,难以入睡;热壅胸膈,气机不利,故胸膈窒闷不好;热扰于心,则心烦不安;热扰于胃,则嘈杂似讯;热留于中,故口干苦,气息热;舌红苔黄,脉细数,是余热留滞所致。

治疗原则:清热除烦,和胃宁心。

选方用药:栀子鼓汤(《伤寒论》)合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加减。

炒栀子、淡豆鼓、竹叶、生石膏、半夏、麦门冬、党参、粳米、甘草。

热扰胸膈.气机失调,心神不安,遂成坐卧不安、心烦躁扰、难以入睡之证。本方以炒栀子、竹叶、生石膏三味清心、胃、胸膈之余热,淡豆鼓散郁宣热,共为臣药;半夏和胃降逆宁神,麦冬、党参养阴生津益气,共为臣药;粳米润胃和中,甘单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共奏清热除烦.和胃宁心之放。

11.水饮内停

临床表现:失眠。心下悸动不宁。头晕目眩,胸胁支满,呕吐清水痰涎,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水滑,脉弦滑。

证候解析:脾失健运,痰饮内停.痰饮凌心.心神不安,故夜寐失眠.心下动悸不宁;痰饮停中.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饮停中焦,升降失调,故胸胁支满,呕吐清水痰涎;水痰停滞.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舌苔水滑,脉弦滑均为痰饮之象。

治疗原则:温化水饮,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金匮要略》)加味。

茯苓、茯神、桂枝、白术、炙草、猪苓、生龙骨、生牡蛎、半夏、生姜。

本方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温化水饮,振奋中阳;益茯神以养心宁神;加半夏、生姜以温胃化饮;增猪苓育阴利水;更以龙骨、牡蛎镇心安神。共奏温化水饮,宁心安神之效。

12.瘀血阻滞

临床表现:夜不能睡,将卧则起.彻夜不宁,胸中闷窒不舒,心悸不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沉细涩或结代。

证候解析:瘀血阻滞,络脉不道。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夜不能睡。将卧则起。彻夜不宁,胸中窒闷.心悸;瘀血阻络。故舌暗红.有瘀斑,脉沉细涩.或结代不整。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安神宁心。

选方用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本方为王清任活血化痴名方,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合入理气之剂四逆散.桔梗开肺载药上行。牛膝通脉引饥血下行.互相配合,气行血行。诸证自愈。

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文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文于肾。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
http://www.nodoudou.com/Article/ddqt/439620100405133153.html
推荐理由:失眠时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很多人遇到,上面的中医疗法大家可以参考!但尽量还是不要吃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0: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治疗过一例十多年的失眠患者,用了五剂血府逐瘀汤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21: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能算是大众养生吧,很专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5 20:42 , Processed in 0.11738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