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henry2000888

[【时事表】] 老师为了学生换发型 这个绩效工资怎么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12: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欧阳静茹于2009-10-11 11:32发表的 :

单单针对学生评价老师这个问题,可以设计问卷来进行,据此来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现在绩效机制出问题,关键在于机制本身还是比较粗糙,既没有细化量表和很多操作细则,即使细化有的本身其合理性都存在问题。所以负面影响也很大,争议颇多。


学生不是成年人,学生很多时候是爱屋及乌,喜欢老师就什么都喜欢了,前段咱们这个专区版主发起讨论过学生的追星和崇拜偶像的问题也是和这个同一个道理

所以学生评价这么多年的实践,我看还是分数说话最稳定靠谱,其他的什么都有各种条件限制。呵呵

现在的争议其实也可以细分一下,做点调研和讨论解决,但是因为不是这个部门的专职或者专业老师,就不展开了,比如可以考虑您说的专家匿名评论或者计算机统计分析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1 22: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阳静茹于2009-10-11 11:32发表的 :

单单针对学生评价老师这个问题,可以设计问卷来进行,据此来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现在绩效机制出问题,关键在于机制本身还是比较粗糙,既没有细化量表和很多操作细则,即使细化有的本身其合理性都存在问题。所以负面影响也很大,争议颇多。


这就涉及到了两个问题,可测量和细化
1.可测量

可测量的一个前提是可以量化的,例如数学题,对就是1分,错就0分,这是典型的可测量
而像语文的作文题,则典型的不可测量的,就算是沙翁等世界大文豪写的文学作品,也不见每个教师、学生都喜欢,何况一个学生的作文。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安徽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指标要点(无法确定是否是官方版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db0f30100djn8.html
项 目因 素评 价 要 点是否可测量
工作量工作量1.课时工作量;2.班主任等其他工作量;3.考勤情况。可测量
工作表现职业1.爱国守法,爱岗敬业;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3.关爱学生,一视同仁;4.顾全大局,团结协作;5.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少部分可测量
 班主任与德育工作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2.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有困难学生的帮困措施;3.坚持德育以课堂为主渠道,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4.组织班集体和团队等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兴趣,活跃学生生活;5.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不可测量
 教学常规1.备课认真,教案齐全、规范,切合教学实际;2.精心组织教学,教学切合学生实际;3.辅导及时、有针对性;4.作业量适当,批改及时认真;5.运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对测试反映的信息做出及时的反馈;6.坚持教后反思。少部分可测量
 专业发展1.有个人培训提高计划和专业发展规划,并有过程记录和总结;2.按时参加继续教育修满规定学时,考试、考核合格;3.不断进取,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少部分可测量
 教学效果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有兴趣、学法得当、学力增强,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教育教学测评中,成绩优良。部分可测量
工作成效育人成效1.学生身心健康;2.学生能遵守学生行为规范;3.班风学风良好;4.学生热爱集体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5.学习困难学生有较大进步。部分可测量
 教研成效1.承担上公开课、研讨课等。2.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可测量

但是,应该拿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来讲他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中用x来代表教师对其中的贡献,y来代表学生为其中的贡献,假定10分是教学成绩
那么,x+y=10(我把公式简单化,实绩应该会更复杂)
我们需要得到x,但是需要有两个未知数,只有一个方程线,考绩评分得到了x,但却无视了y的存在


举一个例子: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在幼儿园中班时,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老师给了60分。因为老师说太阳是红色的。小朋友就必须画成红色的。


2.细化
细化的结果是无法评价,我们曾经给一个公司做过一个供应商管理系统,参考了两家世界顶级公司的供应商评价资料,一家是汽车行业的,一家是消费电子的。
刚开始的时候是尽量细化指标,当时大概有10大项,100多个小项,可是初步完成之后,我们进行自我评估,发现由于过于细化,评价了1/3内容后,人就非常的烦燥,无法断续下去。于是再去做减法。
细化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更加不容易确定权重大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2 23: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评价测量,与量化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你的目标是学会操作下书软件,能够下书,那么在你经过学习后,我可以让你通过操作来进行验证,如果你能顺利下书,那就是达到目标了,这个目标是可测量的,而无须量化。量化的目的是要有判断的准则,可供客观判断,比如目标是5,结果是4,一比对就知道是否达成目标,所以评价测量的核心是有可供对比判断的客观准则,而不是一定要量化。当然如果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上面的例子也可以说成是能量化,不会下书是0,会下书是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09: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欧阳静茹于2009-10-12 23:34发表的 :
可评价测量,与量化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你的目标是学会操作下书软件,能够下书,那么在你经过学习后,我可以让你通过操作来进行验证,如果你能顺利下书,那就是达到目标了,这个目标是可测量的,而无须量化。量化的目的是要有判断的准则,可供客观判断,比如目标是5,结果是4,一比对就知道是否达成目标,所以评价测量的核心是有可供对比判断的客观准则,而不是一定要量化。当然如果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上面的例子也可以说成是能量化,不会下书是0,会下书是1,~~

是这样的

但是要达成这套可评价的目的,我们其实最大要考虑的是各个方面的真实利益博弈的问题,这样会接着牵出评价机构问题,评价人员问题,评价和反馈的制衡问题,还有会遇到所在地教育部门HR的真实目的和达标率的问题,最后很多人会拿国外或者其他先进行业的东西来对比,这样标准时坚持还是改变,怎样改变,谁说了算,到后来肯定是一大堆的事情,而且很多可能与教育无关,但是大家为了自己利益一定要拿教育说事了

我觉得不折腾其实挺宝贵的,呵呵(尤其是一线教师没有得到更多利益的时候,折腾他们其实对谁都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0 18:30 , Processed in 0.40474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