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91|回复: 1

[【文史类原创】] 谈钱有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4 23: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将自己读钱钟书先生作品的一些肤浅感想都写下来。说是肤浅,其实更多时候是一些冲动见解,思考不细密,只图个一时痛快。因为是第499帖子,所以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了。
07年12月14日
很惭愧呀,前些日子终于花钱买了套《管锥》,不便宜。钱的书,我基本上是算全了。看管锥篇感觉比七缀这些白话文要难读一点而已。毕竟是语言上的差异,但比《谈艺录》容易多了。因为我总不记得那些人那些名号和作品,当然都是些牛人。
因为很多篇幅短小,所以常在厕所看;长篇的则泡脚时候看一些。
开始读钱的书也许觉得难,好多东西都不知道;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钱写东西很注意前后文的介绍,几乎出现的人物书籍都能找到对应关系。
钱先生研究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我个人以为,没有什么玄奥之处。论析标准无外乎情、美。使用的方法也多是最常用的归纳和吸附法。但简单的方法分谁用,乔峰他打太祖长拳,别人也没有办法抵挡。这就是牛了。
比方说《诗可以怨》,他就能够将孔子以来此问题分析的晶莹剔透,沿革非常清楚,没有一点分析的功力是不成。这种分析,在《论俗气》里是有很好的表达的。将俗气转化成可以量化的审美分析,很是了得。吸附法是什么呢,他做比较文学,常是选一干,然后上面长叶子。比如《读垃孔奥》,就以垃辛主要观点为干,中国人对文艺的一些散碎认识为叶子,吸附上去。
管锥篇,个人以为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小的梳理,因为他最喜欢长时间跨度的吸附,以显示某些观念的变化。因为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另外要注意的是,他每篇文章长短不一,但都只说一个问题。比方读史记里高祖,就探讨了高祖成为皇帝的尊的变化。特别是神与粪(渎神)这两点的矛盾。按,高祖乃无赖成为皇帝,不像以前诸多帝王都有过长期礼法培养。所以此冲突特强烈。灵感也许来自《高祖还乡》,也许来自高祖对群臣说要立尊卑。此文分为几个大段落,后面皆是论此,唯第一个写高祖为私生子事不同,如何建立关联,还请各位高人分析。
08年1月14日

和谈艺录比较,管锥编似乎在学术高度上降了一些(个人之见),管锥编大部分都很好懂,不那么抽象,也不单谈文艺问题。所以我想将来管锥中的篇什能进高中课本,也能更流行一些吧。(谈到民族高度之类,我感叹一下吧,大家这么多人喜欢管锥,喜欢钱(我也很喜欢和崇拜)我总觉得有些失落,因为这多少是有些龟息大法的味道,学以致用呀,我更喜欢民国的钱,一手小说,一手妙文)。
管锥里面的道理多是浅显的,其中他有专篇论述“道”与发见,似乎可以做大纲。比方他谈及少数民族人称大白猪,并由此谈及曹冲的称象。皆是借用水的浮力作用,又提及和尚将大铁牛从河里捞出,是用浮力。
也说起陈景润,我想起王小波的话,陈当年也是非常渴望能够获取国外最新的研究资料吧。类似的话在夏评论钱也提及,说钱选择管锥编也有其资料上的考量,不能象当年那样及时阅读国外的最新专著和研究,后面有一句说国内的研究者眼界大都狭隘(好像被删掉了)。其实钱虽然获取资料艰难,但他身处社科院,已经是全国获取国外资料最前延了。只是还是有限呀。
说到龟息,我个人以为钱在这大部头里,体现了非常宝贵的“文心”。雕龙还是雕虫,差别就在文心,这文心也是电脑无法替代的。更何况知识远非资料累积,而是一种积累和生长的过程。也许对钱求全了一些,我还是愿意每个读书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文心,更希望能启迪人心造福社会。如果在60或者70年前,管锥编大约不会在读书人中形成这么大的影响力,那时候读书人可以为国家报效的地方更多,也许。龟息,也许是一种保存文心的方法,可安身立命,要做的话,还有更多。
盲目和愚昧,倒不是无知造成,而是教育造成的。这是鲁迅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里说的,现在也许还管用。

1月18日
全上古三代文卷10,论物有雌雄。其中篇首讲宋玉《风赋》特动我心:
宋玉《风赋》:“……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按王之风而谓之“雄”,庶之风而谓之雌,即雌为庶而雄为王尔。王庶之判贵贱,正亦男女尊卑之别也。
我知道物之雌雄,大约也就是当年楚王让眉间尺他爹打造的剑了。剑成雌雄两把,他爹对他妈说,我去献剑,必被楚王杀,以防别人再造此种剑。这其中理由我开始不懂,现在看,剑成雌雄,实际上是雌雄剑定王庶之贵贱,正如九鼎定王的权威,不容楚人询问(问鼎中原)。如果别人造出雌雄剑,楚王位子岌岌可危也。
偏偏他爹早是孟子门徒,认为“民为贵,君为贱”,所以拿雌剑去见楚王。楚王之尊贵无法御雌剑,知有诈,更杀之。等到眉间尺年纪大了,可以复仇了。其母取出雄剑,以杀楚王。而雄剑见楚王也不“飞”,说明楚王之尊也打了折扣,民风不可小看。遥想揭竿反暴秦就是楚人,民风流传呀。
宋玉是楚人,“而且是统治阶级帮闲”,自然是从王尊民贱说。鲁迅自化身黑衣人,受眉间尺之托,杀楚王后自杀,三头鼎内争斗(《铸剑》),终不可分。暴力终抹平尊贵。其后这柄雄剑便不再受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5: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20日
今日看《管锥编》的“桃夭”,根据钱的考据,乃是桃花笑的意思,并列举非常多的诗歌来证明。我只是很奇怪,唐诗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为什么没有入钱的法眼。这首诗歌同样能够证明“桃笑”成为唐朝诗歌中的“滥调”,也许这首诗歌虽然通俗却不够雅致,和它近似的诗歌就得以入选:
小有思致如豆卢岑的《寻人不遇》:隔门借问人谁在,一树桃花笑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05:23 , Processed in 0.12335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