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36|回复: 5

[【文史类原创】] 重读马二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15: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楷体_GB2312]
重读马二先生

在《儒林外史》所描绘的群儒图中,马二先生是最具典型性的人物之一。总结以往对马二的评价,大致可以概括为:马二一心只想功名富贵,虽深受八股荼毒,不仅不觉醒,还见人就大谈特谈八股文,批注八股文毒害更多的读书人,在他引导下走向科举的纯朴青年匡超人,却逐渐堕落,成了追名逐利的无耻之徒。如《儒林外史》学会的副会长李汉秋先生就认为马二错在“把做官看作人生的惟一价值,……做举业,则是做官的惟一正途。” “不能都把它(教育)变成应试教育、求职教育。”(《儒林外史》研究)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未免有失偏颇,因为上述观点基本是从现代价值观的角度去评价马二先生的。
以下是笔者对马二先生这个人物的几点看法:
首先,马二先生一心只想功名乃是正常之举。所谓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最好的出路就是通过科举做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马二自然也不例外。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孔子也肯定人追求功名的合理性。马二他不偷不抢,没走什么歪门邪道,始终自甘贫贱,同时积极从事科举追求功名,又有什么不可以?至于他见人就讲八股文,更是正常。他研习八股多年,而八股文又是读书人人人关心的话题,读书人之间谈谈八股有何不可,况且马二是真心地想提携后学晚辈,所以他才会对蘧公孙和匡超人大谈八股文。
其次,关于批注八股文。马二对批注八股的态度极其认真,“总是采取《语类》、《或问》上的精语。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篇,就悟想出十几篇的道理,……”可以说他是真心地拥护八股制度并甘愿为其服务。但换个角度理解,马二致力于八股批注其实还有两点原因,第一马二参加科考二十多年,年纪不小了,体力活肯定干不了,像胡屠户那样做杀猪之类的市井营生又不屑为之,坐馆授徒又太过清贫,身为读书人为了谋生,对于马二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批注八股,毕竟这是他最为熟悉的领域。二是为了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提出了人不朽的三条标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自此“三立”成为了后世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读书人,马二肯定受过类似的熏陶,如同孔孟求仕不得退而著书立说一样,在科举无果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他把批注八股视作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另一种形式的“代圣贤立言”,因此他才会对批注这件事极其认真。
再次,马二醉心科举,却无缘仕途,但他的人格并没有被急切的功利心扭曲:好友蘧公孙被人敲诈,他替蘧公孙花尽了自己的稿费。尽管自己很清贫,但见到困苦中仍然好学上进的匡超人时还会慷慨解囊,即便是被洪憨仙给骗了,他还会花银子为骗子送葬。对朋友帮忙,对晚辈提携,儒家所提倡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马二可谓立人达人的楷模。从小说的第一回来看,《儒林》意在揭示功名富贵与“文行出处”的矛盾,王冕就认为科举这条捷径使得读书人看轻了文行出处,但马二先生身上无论文章还是品行,都突出了“文行出处”这一理想。
再次,淳朴青年匡超人的堕落是与马二无关的。正如《儒林》的卧闲草堂本回评指出:“匡超人之为人,学问既不深,性气又未定,假使平生所遇皆马二先生辈,或者不至于斗(陡)然变为势力心之人。无如一出门,即遇见景、赵诸公,虽不欲势利,当可得乎?蓬生麻中,不挟自直,苟为素丝,未有不遭染者也。”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这个淳良好学的农家青年,在马二先生劝导下走上读八股、求功名的道路后,经过了两次濡染一步步走向堕落:一经景兰江等所谓名士的熏染,人性开始异化;二经流氓恶棍潘三教唆,为大发横财而包揽词讼、替人代考,道德完全沦丧。究其根源,匡超人的堕落实际是污浊的生存环境造成的。社会要求匡超人堕落,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比别人好。 马二所起的作用只是劝匡超人走科举之路,而且他完全是出于好心,见匡超人好学上进。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为匡超人的堕落负责。
再次,马二先生虽然失于迂腐但很率真,对“举业”更有贯古通今之宏论。如同范进不知道苏轼一样,他不知道李清照等才女,因为“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游西湖之时对湖光山色的美景几乎全无感受力,只会用《中庸》里的半通不通的原句来形容。这里主要是马二自身的原因。马二觉得无论“做文章”抑或是“批文章”都不能带词赋气,认为“风花雪月”的诗词歌赋会让人“坏了心术”。 只要是与八股功名无关的,他完全拒绝理睬。另外,书中也时见马二的率真诚朴。好友蘧公孙为求名,要求和马二一起“站封面”,却被马二拒绝。陈美林先生《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的评注就认为“正色拒绝,挑明‘名利’二字,转觉其为人率真”。在第十三回一出场,马二一语道破“举业”的实质:“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 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我们先不管马二说的举业是否科学,至少马二指出了历代读书人敢做不敢言的一个事实:读书最好的出路是当官,想做官就要通过科举,要通过科举就必须服从统治者的游戏规则,实际上在科举前读书人别无选择。这一段宣讲,精辟地说出了选拔制度对知识分子所起的指挥棒的作用,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难怪鲁迅先生称赞这段议论“不特尽揭当时对于学问之见解,且洞见所谓儒者之心肝”(《中国小说史略》)。
根据上面的论述,结合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与生活环境,对于马二,我们可以得出较为客观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5 16: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0-28 15:16

重读马二先生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550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5 16: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发数典?
http://bbs.gxsd.com.cn/redirect. ... amp;goto=nextnewset

现在数典打不开。楼主请阅读版规。妙笔版只能是原创,非首发的话还请在首发处注明转发园地。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5 16: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一楼,原来国学也有。
在楼主作出说明之前,不得已先把发帖所得两财富减掉。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23: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抱歉,我没有认真学习版规,这篇文章的确在国学数典论坛发过了,不好意思。请接受我的道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6 09: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关系。能按要求在首发处注明转发此处字样,仍可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8:34 , Processed in 0.12099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