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02|回复: 3

[【文史类原创】] 说说徐家棚的地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0 1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徐家棚的地名【原创独家首发】

村学究

从武汉长江二桥东进江南,跨入的第一个街区就是徐家棚街。徐家棚街位于武昌区北部,东与洪山区团结、徐东两村和水果湖街接壤,南至三角路村、新河街,北与杨园街相邻,西邻长江,正好在长江和沙湖之间,面积五平方公里,现辖20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九万七千余人。

徐家棚

徐家棚,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地名。徐家棚这个名字从何而来、沿用了多久已不可考,传说清末有徐姓一家人在这此处筑棚而居得名 。武汉毛针织绒厂区原是一片菜地,它与和平大道以东的和平乡阡陌相连,这里便住有十余家徐姓菜农。这十余家徐姓菜农或许就是清末那位筑棚而居的徐姓后裔,或许这十余家徐姓菜农压根也不知道徐家棚地名是他们祖上因在此筑棚安居而得。
随着京汉/粤汉铁路的兴建,此处人烟渐密,地名仍以“徐家棚”称之。1952年设徐家棚人民政府,属武昌区。1954年改称徐家棚街办事处。
徐家棚虽然是个很俗气的地名,它在全国却是小有名气的,对武汉人来说当然更不会是很陌生的。这里曾是粤汉铁路的终点,1936年9月1日,粤汉铁路全线竣工,由广州黄沙出发,9月3日,抵达武昌徐家棚站,历时44小时,试行圆满成功。粤汉铁路北起武昌徐家棚、南达广州,全长1094公里,1896年开始筹建。起初由美国华美合兴公司投资代筑,1905年收回自办,由湖北、湖南、广东3省各自筹款修筑,南北分头进行,1915年因经费短缺,停顿一段时间后于1929年再次施工,直至1936年9月峻工,全线通车。

下河线

下河线是通往长江边火车渡轮码头的一条专用铁路线。
1957年武汉长江一桥建成通车前,从南方来的旅客均要在武昌北站下車,出站约百米之遥便是徐家棚轮渡码头。需继续北行的旅客,乘渡轮过长江在位于今滨江公园处的粤汉码头上岸,然后到大智门车站乘火车……。从北方南下的旅客,在大智门车站下火車后,在粤汉码头乘渡轮过长江到徐家棚轮渡码头上岸,就可在武昌北站乘車南下……。而列車则由火車头牵引至名叫“下河线”的地方,火車渡轮装载着車皮过江。因南来北往的人多经这里转乘火车,可知徐家棚当年的繁华绝不亚于江汉路、六渡桥!
武汉长江二桥从下河线上凌空而过,桥上车流如潮,桥下野草丛生,这繁华与寂寞的对照是何等鲜明啊!

秦园路

徐家棚最为可圈可点的地方是秦园路。“秦园路”这条马路,是1922年由武昌商埠局修建,它西起粤汉铁路江边,东边则止于民国时期武汉的私人名园——琴园。秦园路因秦园得名,秦园又是“琴园”之讹。琴园建于1917年春,占地3.75公顷,是清代湖北道员任桐在沙湖和沟口仿《红楼梦》中大观园所筑的别墅。任桐字琴父,故以其字命名为“琴园”。 他是浙江永嘉人,故又名之为“永嘉别墅”。园成,轰动一时,成为当时武汉的著名庭园。康有为曾经为之作联:“琴谱茶经,轮换风雅;园花池月,悟彻禅机。”
任桐选此地造园乃有其缘。据传1916年8月5日,任桐与其同事在此视察商埠情形时,拾一弃婴,乃抱之抚养,作为次女。任桐行此善举后,官运步入\"坦途\",后为纪念此事,即在沟口拾婴处购地百亩造园。
琴园的园林建筑,继承了中国园林中“亭台楼阁,假山池沼”的风格,在创作和建造中,融入了主人清高风雅的韵味,在布局和内容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使之颇具民族特色。在琴园中,任桐以“乐有道,其乐无穷”为主旨,建有乐乐厅,陈列琴、瑟、钟、埙、祝等古乐器以供观赏;任桐好收藏,曾大量收购古本诗书及名人字画,辟“诗窟”专供文人雅士鉴赏并在此吟诗作画。此外,还建有专奏古乐舞八佾的镜花台,读讲佛经的出坐阁等等。这种与文学,音乐,绘画融合贯通,使琴园更具有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琴园的造园艺术,善于通过山水、泉石、树木、花卉、建筑等有机组合,营造出具有四季不同的美景,从而给人以审美享受。春游琴园,可步听雨楼、淫雨亭听雨,可入杏花林、桃花溪踏青;夏入琴园,有满泽荷莲可赏,有山外楼可供纳凉小憩;秋至琴园,可在人寿厅品茗赏月、广寒宫里举杯邀明月;冬归琴园,有卧雪轩可避寒闻香,有梅岭可踏雪寻梅。这景致,足可与江南名园比美的!只可惜1931年的大洪水将琴园淹没殆尽,园内的一些建筑物和树木花草多被淹毁。尔后,琴园又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变故,损毁更为严重。时至今日,琴园全部堙没,已无一丝遗迹可寻。琴园淹毁后被充作菜园,而秦园路已被改造为“好吃一条街”。历史便是如此见证着雅俗蝉变和人世滄桑!

四美塘

四美塘是徐家棚面积最大的一块水体。四美塘是在1914年筑粤汉铁路配套工程武昌机务段时,曾在此取土方,形成洼地,积水成塘,是为四美塘。坊间传说:当时河南民工沿塘搭棚而居,当地人便以民工为对象做饮食浆洗小生意。时有四女以洗衣为生,民工戏称“四美”,塘名源于此。传说毕竞是传说,未可采信,然此地名约定俗成,习用已久,即使考证到地名的正源,也是不宜更名的。
四美塘现已辟为公园。碧波粼粼,绿树环绕,环境幽雅,是人们晨练或休闲的好去处。
说到水体,徐家棚可能是武汉城区内拥有陂塘数量最多的行政街区。这些陂塘并非是天然生成,而是人工开挖而成的。
1912年粤汉铁路湘鄂段在武昌鲇鱼套开工。原定以鲇鱼套为粤汉线的终点站,后因购地困难,故将终点站改在徐家棚,是为武昌北站。与铁路配套的一应建筑物都需比地表要高些,要堆成高阜就须从周边取土。因此,就形成了众多的人工水塘。原来的水塘周边尽是杂乱无章、栉次麟比的民居建筑。隨着徐家棚地区逐渐繁荣起来,原来的那些水塘都已填埋,这也就是四美塘现有水体面积,不足我孩提时所记忆的四分之一的原因。

沟 口

沟口曾是徐家棚的一个地名。小时常听到大人们“脫口秀”似的说起沟口,如“我从沟口来的”、“我到沟口去”……但要坐实沟口是指哪条街那条路似很困难。
顾名思义,所谓沟口首先是应有水沟及水沟的入口和出口。徐家棚倒是有一条街道叫“沟边街”。 沟边街是居民沿着一条大水沟两侧,建起一座座民宅而形成的一条街道。这条大水沟一头连着四美塘,沿着粤汉铁路向南注入沙湖,那么,水沟与四美塘的连接处,应该称之为“沟口”。令人疑惑的是,清代湖北道员任桐仿《红楼梦》中大观园所筑的别墅也在沟口,可见此“沟口”非彼“沟口”, 此“沟口”乃是徐家棚的别称。
说到沟边街,它与毗邻的西菜园、东菜园一样,曾经是五方杂处、家无升米的穷苦人家聚住区。在我的记忆中,20世纪50年代初,这里的民居绝大多数为茅草或树皮盖顶、四周以竹为墙,这样的房宅仅能遮避风雨而已。因此,称这里是贫民窟亦当不为过。徐家棚发生较大的变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一幢幢临街拔地而起的楼房,遮蔽了高楼后的不和谐的一面,这正是经济发展(或家庭收入)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徐家棚站

徐家棚站,是粤汉铁路最北的一个火车站,它的兴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数以万计人口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可谓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在20世纪初叶的1912年8月,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湘鄂段(湖南长沙至武昌徐家棚)开工。而把粤汉铁路北端的车站定址在徐家棚,还在于它独特的地理优势。坐落在武昌南隅的鲇鱼套也曾被列为粤汉铁路北端车站站址候选之列,湘鄂线总工程师、英国人格林森在考察了武昌的地势之后认为:“水陆联运,以徐家棚为宜,地面开阔,极敷布置,外有武丰堤作为保障,水流不急,江面平阔。”这才选定徐家棚为水陆联运的陆路火车站。
   1917年2月,徐家棚站的建成使这一带一时商贾云集,人气旺盛。1937年3月,徐家棚站与长江北岸刘家庙站(今江岸站)之间的铁路轮渡通航,火车乘渡轮过江成为“江城一景”, 也是当时长江上一道独特的景观。当时从广州至北平的旅客列车,都要停靠在徐家棚站,把列车拆成几部分后,用火车头将车厢顶推到铺有钢轨的过江渡轮上,之后,渡轮一声长鸣,便驶向对岸的汉口。渡轮到了对岸后,再由火车头把所有的车厢拖上岸边的铁道线,重新组合,继续向北行驶,每列火车过江耗时5个多小时。想想如今列车顷刻间便驶过长江大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1938年,徐家棚站的客运室被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炸毁,铁路轮渡停航,直到1946年7月,车站客运室重建,铁路轮渡才修复通航。
   修复通航后,大江南北、上下游以及汉江流域的货物,大多会集武汉,或车转车、船转船,或车船互转,使这里的客货运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1947年的《粤汉铁路半月刊》中记载:徐家棚至广州全年开行票车(即客车)1426列,混合列车(即客货混合列车)2463列。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对外运输成为这座百废待兴的城市的建设重点,徐家棚站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武汉解放不到半年时间,粤汉铁路便全线修复通车。1950年8月1日,徐家棚站正式更名为武昌站。1953年1月,随着武昌城区的扩大,徐家棚已处于武昌城区的西北角,因而又更名为武昌北站,沿用至今。车站名称的变更并没有影响到这个车站作用的发挥。在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之前,这里的铁路轮渡曾盛极一时,轮渡日均渡车约500辆至600辆,1954年3月18日更是创造了日渡车858辆的最高纪录,再加上与铁路轮渡毗邻的徐家棚至粤汉码头航线,更使这里成为武汉的交通枢纽。但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一年后,这里的铁路轮渡便宣告停航,武昌北站的客货运量逐渐减少。
   1958年7月1日,伴随武(昌)大(冶)铁路线的开通,武昌北站一度又变成了一个重要车站,大量运送矿石的货车和武昌开往大冶、黄石的旅客列车经过这里,武昌北站又热闹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从武昌经九江到南昌的铁路修通后,武汉相继开行了到南昌、福州、上海方向的旅客列车,这里又成为江城旅客上下车的重要集散地。2000年10月21日,随着全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这里便全面停办了客运业务,但它的货运量依然很大。
  人们不会忘记武昌北站近90 年来的沧桑巨变,尤其难忘武昌北站的沧桑巨变对当地居民生计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23: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最适合发妙笔,帮兄转了,转前发点路费,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1 1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我的2点小看法

1,接壤,考其含义接壤[jiērǎng] [neighboring] 两地边界相连;交界
按说楼主的用法也无不当,不过相对而言,接壤这个词比较"大",似乎在大场合用比较恰当,如此,楼主可否把接壤改为"相连,相接"之类?

2,脱口秀,(US-Talk Show,Brit-Chat Show,中文名字是英文之音)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
楼主在"小时常听到大人们“脫口秀”似的说起沟口..........",个人以为用脱口而出似乎比较洽严也更明快.

以上和楼主商榷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2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 谢hufucopy 版主,所言极是,

本版商榷和指误是个好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17:40 , Processed in 0.12880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