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丰董事长李建新喜得“龙凤”(SUV产品CS6和首款轿车产品骐菱);长城掌门人魏建军也将新添一双儿女(精灵和嘉誉);再往下数,江淮、江铃的首款轿车将分别在这个月底先后出世,而青年与莲花这对跨国婚姻组合的结晶,最迟也会在年底前诞生。显然,这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然而,就在不到两个月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重唱了汽车产能过剩的政策老调。面对渐行渐多的轿车“新仔”,中国汽车工业的“计生”大政难道要作罢?
新生儿
有着军工背景的长丰汽车(14.32,-0.10,-0.69%)把新车下线仪式命名为“双剑出鞘”,但长丰董事长李建新还是对现场主持人“长丰喜得龙凤”的说法更为受用。
10月16日,长丰转型之作的SUV产品CS6和其首款轿车产品骐菱双双在其永州生产基地下线。“希望他们尽快长大,到时候也能多涨工资(指给长丰的员工)。”午宴上的李建新脸上泛着红光,显然,这双儿女承载着太多长丰人的期待。
即将同长丰一样迎来自己“双胞胎”的还有长城。这家对轿车项目“准生证”等了很久的民营企业,终于看到了曙光。
“要不是有别的重要活动给耽误了,长城的轿车早就上市了。”长城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不过这次应该快了,只差最后的一道程序了。”据其透露,发改委将在这个月内举行例会,对长城轿车项目做出最后的表决。按照惯例,这样的例会只是一个程序,拿到会上讨论的项目基本上都会通过。
“我们准备了两个方案,一旦(轿车)获批,精灵和嘉誉就一起上;如果赶不上(这次会议),就先上嘉誉,但精灵也会一同亮相。”10月29日,也许就是长城大喜的日子。
这还不算完,若加上月底前后正式上市的江铃风华和江淮宾悦,仅仅在一个月内,新落地的轿车“宝宝”就多达四款,而且个个生得“凶猛”。
猛攻略
虽然离正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江淮宾悦却为自己的未来博了个好彩头。“到现在已经有300多辆车交给了用户。”江淮轿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先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到明年,要实现江淮乘用车销售3万辆,销售额35亿~40亿元目标,能取得这样的开局无疑令人振奋。而到了2010年,江淮希望其乘用车销售突破20万辆,其中A级车10万辆,B级车5万~6万辆,C级车2万~3万辆。
为自己的轿车项目立下宏图大愿的还有长丰。按照长丰的规划,其明年的产销量要由现在的4万辆提升到10万辆,其中,轿车将占相当比重,“长丰正在研发的轿车有CP1、CP2 两款B、C级车和跑车。CP1将在明年上市。”长丰总经理陈正初向记者透露道。而长丰的半年报也显示,骐菱的年生产规模将达到1.5万辆。
其实即便是获得“内部消息”的长城,在没有等到发改委大印落下的那一刻,心里的石头仍无法落地,更何况至今仍在审批之中的长丰轿车项目。毕竟,没有那纸“准生证”,就没有合法的“户口”。
“孩子都已经生下来了,(项目获批)是迟早的事。”长丰汽车的一位高层似乎对此并不担心,“骐菱其实就是出自轿车平台,上6字头也行,7字头也行(发改委汽车目录上,7字头代表轿车)。”按照长丰方面的说法,轿车项目审批需要一定时间,但对长丰来说,时不我待,先让自己的轿车产品成为事实,到时候再补上合法手续也不为迟。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的底特律车展上,李建新便曾向外界强烈表达了长丰造轿车的决心,“长丰肯定有计划要生产轿车。”同时他也对现行的产业准入制度狠狠地放了一炮,“总是说自主创新,中国企业为什么就不能自主创新呢?为什么就只能生产SUV、皮卡而不能生产轿车呢?这是没有理由的,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如果我的产品不行,退出是另外一回事。你总不能不让生产吧?”
新变局
政策当然不会把长丰等一干企业拒之门外。只是在发改委再次强调产能过剩的论调之时,新一轮的轿车热潮来得有点儿过于凶猛。
“这一轮新上轿车项目的节奏的确很快。”车评人钟师也注意到了近期市场的变化。而稍加梳理不难发现,步入新世纪的中国汽车工业造车热度属于轮次递增状态。
如果把2001年前后,以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轿车领域门外汉率先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看做中国造车第一轮热潮的话,那么在2005年底和今年年初获得“准生证”的力帆和江淮则可以视为中国造车的第二轮热潮。随着今年5月踏入轿车领域的江铃和即将获批的长城,以及志在必得的长丰们的加入,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第三轮造车热。
当然,这期间还应包括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借尸还魂”到轿车领域的浙江青年和浙江众泰。
“奇瑞和吉利拿到轿车项目有它的时代背景。”某业内人士回忆道,2000年前后,刚刚放开的国内私人汽车市场需要有新鲜血液注入,对民营资本态度的转变是政府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
不过到了2002年,政府对日益“繁荣”的汽车工业开始表示出些许忧虑,产能过剩的说法开始出现。2004年6月1日,备受关注的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一经颁布就正式实施,并为新建汽车项目设定了“投资总额不低于20亿元,产品研发机构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的政策门槛。虽然未直接指向过剩产能,但彼时发改委官员表示,(政策)有利于遏制当前汽车工业散乱局面的进一步发展。而到了去年年底,汽车产业终于被列入了国务院产能过剩产业的“黑名单”,发改委也就此下发了《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
但就是在这一两年时间内,包括力帆、江淮在内的企业纷纷涉足轿车(整车),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虽然发改委近期也重提了产能过剩的调子,但用词很含糊,调子也不是那么重。”钟师对近期发改委领导的讲话并不担心。《通知》在“迫使”外资对发展自主品牌更多贡献后,对纯粹的自主企业“网开一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发展自主品牌和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调子相吻合。此时,产业政策和国策比起来,只能算是‘小浪花’了。”
只是不知道,赶上这次造车浪潮的车企到底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忧心。“我们的新车生不逢时,”某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私下坦言称:“现在的中国汽车业已经不是白手起家的时候,未来的竞争才是这些新生儿面临的最大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71020/22571732850.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