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灾害发生之后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就可能由灾害变成灾荒。一般来说,大灾大荒,小灾小荒。具体说来,在灾害变灾荒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人类社会自身的抗灾能力差,也不是因为灾害本身的严重程度,而是其他一些人为因素。
“日前兵乱流移,民方复业,而官吏节次增起税额,及和买折帛,数目浩瀚,人户尽力供输,有所不给,则复转徙流亡,无复顾恋乡井之意。其幸存者,亦皆苟且偷安,不为子孙长久之虑,一旦小有水旱,则复顾而之他。”
这是《朱熹集导读》(王瑞明 张全明 巴蜀书社 1992年6月)第265页的一段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宋代灾荒一般不会很严重,在农民有一定财富累积的情况下,他们应该可以比较平稳地度过。传统社会的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在很多地区很可能就是靠天吃饭,丰歉参半应该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写照。这样大多数农户依靠丰年的积累,在熬过灾荒最初的那段时间,就应该可以顺利地等待下一个丰年的到来。第二,灾荒从长远和总体来看,没有打破一般农户迁徙流亡和留下熬荒的天平。但是兵乱和苛税的介入却严重的打破了这个平衡,即“人户尽力供输,有所不给,则复转徙流亡,无复顾恋乡井之意。”
“伏蒙圣恩,即日降出,而户部下之本路漕司,漕司委官究实,复以甲部取旨施行,百里疲羸,日夕仰望圣泽之下流,不啻饥渴。而户部乃以去岁议臣之请,复下漕司,责以对补,吏民相顾,悼心失图,臣愚惶惑,亦不知所以为计。”
这是《朱熹集导读》(王瑞明 张全明 巴蜀书社 1992年6月)第266页的一段话。这一段话说明在赈济过程中,烦琐的官方救灾程序大大限制了政府及时将救灾款物下分至地方,正如朱熹所说他自己这样有修养的人都有点迷惑了,更何况是其他平民百姓。朱熹这样有名望的人请赈还要经过那么烦琐的过程,更何况一般的县太爷呢。其实下分至地方的钱物并不是很多,“不过细绢一千五十余匹,钱二钱九百余贯,未为甚费”,就是这样不多的钱物也要经过好几道手续,结果缓不及急,给救灾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严重的后果——吏民悼心失图!
综上,传统社会的一般农户可以依靠多年的积累勉强不至于一遇灾荒即流徙,灾荒基本没有打破他们流与留的生存平衡。然而,这一平衡却因兵乱和苛税的介入被严重打破。灾后官方救灾措施的缓不及急,无疑加剧了流民的产生,最终导致平衡的颠覆。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