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03|回复: 5

[【文史类原创】] 首發~荀子對孟子的批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4 18: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荀子對孟子的批評

甲.引言

荀子在其著作中,每多批評先秦諸子,如〈非十二子〉、〈天論〉、〈解蔽〉三篇更點名批評諸子,而另一儒家重要人物——孟子亦在其批評之列。本文旨在分析《荀子》書中批評孟子的地方,為荀子對孟子的批評作一簡要的述評。本文將主要分為兩部份,其一乃分析荀子對孟子(思孟學派)的總體批評,另一則分析荀子對孟子「性善論」的批評。

乙.荀子對孟子的總體批評

  荀子對孟子的批評首見〈非十二子〉: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盧文弨、郝懿行認為「猶然而」當從宋本作「然而猶」),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弓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荀子這裡是從整體的角度,對子思、孟子以及他們的後學(下簡稱思孟)作出批評。要分析荀子對孟子的批評是否合理,闡明這段文字的內容是首要之事。

  要闡明此段文字之意,則先要對荀子的思考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荀子思考方法,最關鍵者乃在「類」概念。在荀子以前,墨家已提出「類」概念,而且已有大體相當於本質、規律的意思。荀子繼承了墨家的思想,不但也在本質和規律的意義上使用「類」概念,而且將他對推理方法的探討,也都包括在對「類」的認識之中。他的推理,主要便根據「類」進行,〈非相〉云:

聖人何以不可(可字據王念孫說補)欺?聖人者,以己度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類度類,以說度功,以道觀盡,古今一(本有「度」字據王念孫校刪之)也,類不悖,雖久同理。(同上)

這一段話,直接在講推理。「度」乃推論,測度之意。聖人之不受欺,全因他懂得推理。而他進行推理之法,簡言之乃「以類度類」。此又包括兩種類推法。其一,「以類度類」是以「類不悖,雖久同理」為前提的。即已知某一特定對象具有某種性質,便可推知與其同類的另一對象也具有此種性質;其二,「以類度類」的前一個「類」字,指某類事物的一般性質,即同理;後一個「類」,指這一類的個別事物,而此「以類度類」即以同類的同理,推求該類中某一事物的性質。
介紹了荀子的「類」概念,則可對〈非十二子〉批評思孟之語作出分析。荀子言思孟「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其重點並非在「法先王」,而是在「略」和「不知其統」。荀子一向也沒有否定「法先王」,他說:

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儒效〉)

又言:

     法先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所未嘗聞也,所未嘗見也,卒然起一方,則舉統類而應之,無所儗怍,張法而度之,則晻然若合符節,是大儒者也。(同上)

此足見荀子亦主「法先王」。但他認為「法先王」乃要「法後王」方始完備。他言:

     聖王有百,吾孰法焉?故曰:文久而息,節族久而絕,守法數之有司,極禮而褫。故曰:欲觀聖王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故曰:欲觀千歲,則數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欲知上世,則審周道;欲審周道,則審其人所貴君子。故曰: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非相〉)

又言:

     聖人者,以己度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類度類……古今一(本有「度」字據王念孫校刪之)也,類不悖,雖久同理。(同上)

上文已提到荀子所提出之「類」概念。此處荀子便以此推理之法,說明「法先王」之具體原則。歸納上兩段引文,荀子之意乃謂先王年代久遠,而要「法先王」,則應「法後王」,因後王之事跡,較先王遠為詳盡和完備;而「先王」、「後王」均為「王」,故能從「後王」處推得百王之同理,以察先王之綱紀(統)。故他認為可以從「法後王」中,明白到「先王」所傳下,而又「雖久同理」之「統」,亦即「以淺\持博」之「淺\」,「以一行萬」之「一」。〈天論〉云:

百王之無變,足以為道貫。一廢一起,應之以貫,理貫不亂。不知貫,不知應變,貫之大體未嘗亡也。

荀子於此便指出,有些東西是歷經百王而不變的,亦即百王共有之理,此謂之「貫」,亦即「統」、「淺\」、「一」。具體言之,此百王之「統」、「淺\」、「一」、「貫」,亦即禮義。〈儒效〉:「(大儒)法先王,統禮義。」 意即大儒效法先王,以禮義為統。

  明白了荀子「法先王」乃在於「法後王」,再觀荀子對思孟之批評,「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即認為思孟不知先王之「統」,不懂由後王推類以知先王之法,故言其「略」。

由此觀之,荀子為學極重視系統,故提出「統」、「綱紀」、「禮義」等概念,以作為推求事理的依據,以便好學君子易入聖人之途。他言:「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勸學〉)又言:「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同上) 明確指出「禮」乃學之經緯,推理之綱紀,務使好學君子易於掌握。

而現傳《孟子》七篇之中,孟子的確無提出任何具體的為學方法,亦即沒有指出人如何成為聖人之具體路徑。他於〈公孫丑上〉言: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此言人有四善端,人知擴四端而充之,則能向成聖之途進發。然而,人究竟要如何方能擴充此四端?孟子卻沒有指出。同篇又論及浩然之氣,更有神秘意味: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閒。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此「氣」實不能以理性理解、分析,只能以感性感知。

由於思孟沒有指出為學具體之途,為學又無系統之法,甚至有不可推理、解釋之處,故重視系統及理性認知的荀子批評他們「聞見博雜」、「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儒效〉論「俗儒」云:

     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繆學雜舉,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

正同此義。

  此段文字,有「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一語,前人學者對「五行」曾大加考釋,但今傳孟子七篇不見「五行」之語,即此語未必與批評孟子有關。故本文於此便不加探討。

  綜觀荀子之總運\思孟學派,若單用以批評孟子的學說,甚是合理。的而且確,孟子的學說重感知,故其學每多激動人心之言,而系統則不夠嚴密。

丙.荀子對孟子「性善論」的批評  

  荀子於〈性惡〉篇,提出人性惡的命題,並反駁、批評孟子的「性善說」。
荀子在篇中屢引孟子之言,對之作出批評。今先闡明孟子「性善說」及荀子之「性惡說」之內容,再考察荀子之批評合理與否。

一.孟子之「性善」說

  要了解孟子的性善說,首先要明白孟子所說的「性」的內涵,前人學者多不明此義,以致對錯誤理解孟子的性善說,如司馬光〈疑孟〉:

     孟子云:「人無有不善」,此孟子之言失也。丹朱商均,目所見者堯舜,不能移其惡,豈人之性無不善邪?」       

又蘇轍〈孟子解〉亦云:

     有測隱人之心而已乎?蓋亦有忍人之心矣;有羞惡之心而已乎?蓋亦有無恥之心矣;有辭讓之心而已乎?蓋亦有爭奪之心矣;有是非之心而已乎?蓋亦有蔽惑之心矣。今孟子則別之曰,此四者性也,彼四者非性也,以告於人而欲其信之,難矣。

司馬光、蘇轍皆以人之有惡,以證孟子道人之性善為非,明顯誤解孟子之性善說,此不明性善之「性」所指為何之禍也。二者之非,乃在誤解孟子之「性」為人天生之本能,而不知孟子所說之性,並非人天生所有之本能,其性只是人天生本能之一部份。

  今觀《孟子》一書,可知身當孟子之時,言性有一般流行之說法。如〈告子上〉: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按公都子所引之三種言性學說,皆當時流行之「性」說,當中「性」皆指「生」而言。告子云:「生之謂性。」(〈告子上〉)又云:「食色性也。」(同上) 並皆以「生」釋「性」,更以人天生之動物性本能,作為「性」之內涵。「生」、「性」在字源上本同,甲骨文、殷周金文皆無「性」字,只有「生」字,就是馬王堆漢墓帛書中,「性」均寫作「生」,由此可見「性」明顯由「生」所孳生,故以「生」釋「性」是字源上之理解。

  孟子言性,有時也指人之動物性本能,如〈告子下〉: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動心忍性」乃指忍人之欲望言,亦即忍人之動物性本能。又孟子言性有時即言生,如〈盡心上〉:「形色,天性也。」 此「性」便當作「生」解。但孟子性善說之「性」,實不指「生」或動物性本能而言,〈盡心下〉云: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孟子於此明言自己所言之「性」,並非「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這些人生而有之本能和欲望。他所言「性善」之「性」乃僅就有生而即有之「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者而言(下簡稱四心),其餘人天生之欲,皆不包括在「性善」之「性」內。他於〈離婁下〉言:「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 而人之「性善」,即於此「幾希」之處具現,亦即所謂四心。

故孟子書中言「性」實有二義,一為當時之流行說法,「性」指「生」或生而即有之動物性本能;其二,則是他指人之不同於禽獸處,亦即僅指四心而言,此並不包括人之本能欲望在內。但孟子書中,二義均稱「性」,故引起解讀之困難,若借用朱熹之學說,則「性善」之「性」乃「天命之性」(天地之性),而本能欲望之「性」,乃是「氣質之性」,兩者之不同,便十分明白。而由於孟子所言之「性善」僅指四心言,而人尚有耳目之欲,故人便有為姦為惡之可能。故此,司馬光以人之有大姦大惡,以疑孟子的「性善」,實不知孟子之說,並非謂人無為惡之可能;而蘇轍則從孟子之四心以外,舉人有忍人之心、無恥之心、爭奪之心、蔽惑之心四者,以駁性善之說為非,此特不明孟子「性善」之「性」的範圍。

 但孟子性善說亦有難以解釋清楚的地方,即孟子所謂之「善」,是指人之四心乃實在之善,還是只指四心乃善之萌芽?此一問題似乎連孟子自己也不是說得很清楚。他於〈公孫丑上〉言: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又〈盡心下〉言:

     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

孟子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稱為仁義禮智之端,但此僅為「端」,僅為「善」之萌芽,將之擴充方為仁義禮智四德,方為「善」。但在〈告子上〉則言: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此又稱「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為仁義禮智四德,為「善」。則性善說是指人有仁義禮智之端,還是指人有仁義禮智之德?孟子於此明顯沒有說清楚。但我們可以推斷,孟子並不是十分強調善端與善之間的分別。在他的角度看來,人既天生有善端(四心),而人之善由此善端而來,故孟子亦稱此四心為善,亦即人性本善。固然,我們可以非議孟子將善與善端混為一談是不合邏輯的,但是相似的情況亦出現在荀子的性惡說之中(詳下文),故亦不必太過苛刻地評擊他。

  總括而言,不論孟子之性善,是指人有為善之端,還是指人之天生已具四德,還是他根本沒有明確地分別善與善端,其性善說之「性」只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者,是不用懷疑的。

二.荀子之性惡說

  要了解荀子的性惡說,則亦先要闡明其「性」之所指。

  荀子所謂「性」的最基本意義是人性天然,是指人生而有的本能,〈性惡〉言: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不可學,不可事而在天者,謂之性。

又〈正名〉:

     不事而自然謂之性。

這是說,性是人先天生就的。它不是後天的人為所能夠代替的,但它又是後天的人為所賴以進行的一種素質和本能,故〈禮論〉云:「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明白了荀子所說之「性」乃人生而有之本能,則要再進一步分析他認為甚麼是人生而有之本能。

  《荀子》一書,往往「性情」、「情性」合稱或並舉,多至二十餘例。〈正名〉云:

     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
     情者,性之質也。

「性」的表現為「情」,「情」又是「性」的實質內容之一,即「情」屬於「性」,乃「性」之其中一部份。

  「欲」也是如此。〈正名〉云:
     
     欲不待而得,所受乎天也。
     欲者,情之應也。
       欲不可去,性之具也。

〈禮論〉又云:「人生而有欲。」 「欲」乃受之於天,即人天生而有的,而它又為「性之具」、「情之應」,即亦為荀子言「性」之其中一部份。

  「情」與「欲」構成了荀子人性論之一端,但荀子之人性論尚有另一端,亦即人天生之官能能力,此可稱之「知」、「能」。〈榮辱〉言:

     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癢),是又人之所(本有常字,據王先謙說刪之)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跖,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本有埶字,據王說刪之)注錯習俗之所積耳,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此段文字雖無「性」字,但此言「生而有」、「無待而然」,正是〈正名〉所言「性者,天之就也」 的意思。因而此段可視為荀子「性」內容之規定。在此內容規定有三方面:第一,性包括飢而欲食等官能欲望,此即上文所謂「情」、「欲」之一端;第二,性包括目辨白黑等官能之能力,即上文所謂「知」、「能」之一端;第三乃指性之「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跖」之可塑性。〈性惡〉又言:「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 此「知」與「能」即為荀子「性」之另一端。

  「性」中有「知」、「能」,乃人能為善之關鍵處。而在各種天生官能之中,荀子特別重視「心」,〈天論〉云: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

荀子稱「心」為「天君」,又言「心」治五官,可見他對於「心」的重視。而他重「心」之原因,乃他認為「心」的能力,是人為善的根據。〈解蔽〉云: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

「心」有「知道」之能,故為荀子所重視。

  故綜合上述之言,荀子的人性論中,「性」乃包括「情」、「欲」和「知」、「能」兩端。而荀子性惡論的「性」,僅就人性「情」、「欲」之一端而言。〈性惡〉云: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儀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後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生而有好利焉」等語,明顯只指人性中「情」、「欲」一端而言,而與「知」、「能」一端無關。故對於人性,「情」、「欲」的一端,荀子賦予了其價值內容,而對於「知」、「能」的一端則沒有。因而荀子性惡論之「性」是指人生而有之「情」、「欲」,是十分明顯的。

  明白了性惡之「性」的內涵,則可考慮荀子性惡之「惡」的問題。從上引〈性惡〉一段引文觀之,荀子將「好利」、「疾惡」、「耳目之欲」等作為性惡之「性」的內涵,但荀子所謂之「惡」,似乎並不是直指「好利」、「疾惡」、「耳目之欲」這些生而有的情欲,而是指「順是」而生的「爭奪」、「殘賊\」、「淫亂」。既然「惡」是指「爭奪」、「殘賊\」、「淫亂」,則「好利」、「疾惡」、「耳目之欲」等最多也是人之惡端(其實應是無善無惡的),則直稱人性本惡原本便已犯上了邏輯的問題。荀子之將人性有惡端(「好利」、「疾惡」、「耳目之欲」)與人性惡混為一談,實與上文孟子將四心稱為善端而又稱為善相同。而二者之思考模式亦甚相同,孟子認為人有善端,而將之「擴充」即為善,故人性是善的,;而荀子則認為人有「好利」、「疾惡」等欲望,而「順是」而不加改變,即生「爭奪」等惡,故人性是惡的。我們明白他們這種推論,方能明白性善與性惡論的真義。

  總括而言,荀子性惡論之「性」,僅指其人性論之一端,亦即「情」與「欲」組成的一端;而他所言之「惡」與孟子性善論的「善」,所用的推論方法,都不是嚴密的邏輯方法,故十分容易引起誤解。其實,荀子的性惡論尚有很多問題可以探討,例如人性惡,聖人的性也是惡的,則善是從何以來呢?但這裡礙於篇幅和題目,對這些問題亦只好不探討了。

三.荀子批評孟子性善論的分析

  上文已指出孟子性善論之「性」乃指人之有四心而言,而荀子性惡論之「性」是指人生而有「情」、「欲」而言,兩者的「性」所包含的內涵是不相同的。他們對人性的理解不同,只是大家的立論點不同而已,根本不是針鋒相對的言論。但荀子似乎不太明白,似乎將自己性惡論之「性」與孟子性善論之「性」,混為一談,故作〈性惡〉而於篇中屢次批評孟子言「性善」。今先引其批評孟子之說,再對之作出分析:

     (一)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

     (二)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據楊倞注,似當作「故惡也」)也。」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使夫朴之於美,心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

(三)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是善惡之分也已。今誠\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則有惡用聖王,惡用禮義矣哉……今不然,人之性惡。故古者聖人以人之性惡……故為之立君上之埶以臨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

(一)引孟子言「人之學者,其性善」,此語不見今本《孟子》,亦不似孟子之意。孟子之性善之性,乃人之異於禽獸的「幾希」,是人生而有四心,並非強調「人之學」。就是孟子真有此言,即「其性善」之「性」,與荀子「性、偽之分」之「性」,在內涵上亦不相同,若此,荀子此批評實與上文蘇轍批評孟子,犯上了同樣的毛病。

  (二)引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惡〕也。」此亦不見於今本孟子。而孟子亦沒有說,人之為惡,乃因為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上文已指出,孟子認為人之為惡,乃由於人天生除了有四心外,尚有耳目鼻口之欲,而欲之不節,德之不修,才是人為惡的原因,非謂人失去四心才為惡。但即使孟子真有此言,荀子之批評亦是沒有說服力的。荀子之意,乃謂凡是性的東西,必不會與人相離。目明耳聰之所以稱為性,是由於「明不離目」、「聰不離耳」。「朴」、「資」乃指人性中目明耳聽心慮等可以為善的能力,而言人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即謂人之行為常與可以為善之能力分開,故人之善與性,並無不可分離的關係,而善與性並無不可離的關係,即善不是性,而性是惡。但問題是,就算善與性是分離,也不能證明人便是性惡,因人性尚可是無善無惡的;而且,惡又何嘗不可與人之行為相離,若果人之惡與人之行為果若目之與明、耳之與聰之關係,即人根本沒有可能「化性起偽」,人之為善根本無從說起。

  (三)引孟子言:「人之性善。」而荀子的批評明顯也是不足取的。其一,上文已指出孟子認為人除了有四心外,尚有耳目之欲,故聖王禮義便用以節其欲,擴其「四心」,即此已足為聖王出現之條件。其二,荀子明顯犯了倒果為因的毛病,就是今有聖王禮義,亦不足證明此就為人性惡而設的。善惡的本身都是無止境的,人不因其性惡而便不再為惡,則人之性善,亦可繼續求為善,而設聖王禮義以使為善之途,更加便捷。

  上述荀子對孟子性善論之批評,是沒有一點站得住腳的。而且荀子似乎對孟子的性善說沒有深刻的認識。這可能是他根本沒有見到《孟子》的原書,又可能他只是借題發揮,僅以孟子言性善的字面意義,以闡釋自己的性惡論,但真正原因是甚麼,則尚有待討論。總之,若以今本《孟子》為據,荀子對孟子性善論的批評可說是全不合理。

丁.總結

  上文提到荀子對孟子兩方面的批評:其一是思孟及其後學的總體批評,可能是概括性批評的關係,其評語用於批評今傳《孟子》書中的學說,是合理和中肯的。其二是對孟子性善說的批評,可能荀子只知孟學之大概,而不知細節之內容,又或是荀子是批評孟子以提高自己性惡論之說服力,真正原因尚有待考證,而此部份的批評用於今傳之孟子學說上,可說是全不合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00: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文章看來大家都沒有興趣看啊......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6 09: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没人看,是具有古文功底的“大师们”都在忙,呵呵,楼主不要灰心~~~耐心等待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6 14: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声明我不是“大师”,只是一个半吊子。下面的文字只是就文论文。仅供参考。



一个不明,荀子到底是哪一家的?

“當中「性」皆指「生」而言”只看过“生”通“性”,未见过“性”通“生”。


孟子分开讲“性”的含义是因为他只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学说的观点。是取巧的做法。

“不見於今本”不能确证孟子没有说过。

“若以今本《孟子》為據,荀子對孟子性善論的批評可說是全不合理。”呵呵……若是有人据今本郭氏沫若老的全集论说其诗又何如?


  總括而言,荀子性惡論之「性」,僅指其人性論之一端,亦即「情」與「欲」組成的一端;而他所言之「惡」與孟子性善論的「善」,所用的推論方法,都不是嚴密的邏輯方法,故十分容易引起誤解。其實,荀子的性惡論尚有很多問題可以探討,例如人性惡,聖人的性也是惡的,則善是從何以來呢?但這裡礙於篇幅和題目,對這些問題亦只好不探討了。
孟子的推论又何尝是严密的逻辑方法?“對這些問題亦只好不探討了”其实这些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孟子的学说有一大特色就是先假设情景把人套住,类似“坏人做某某事!你做某某事吗?”。用今天的话说:孟子很能“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6 17: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先验思想、概念再通过逻辑推理,觉得就是缘木求鱼嘹。

善、恶,人类行为的统计结果。如果人性只恶而不善,则不可言为恶;同样,如果人性只善不恶,则亦不可称为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6 18: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许就是矛盾吧,善恶相对而言的。嘿嘿,小弟不懂其中奥妙,借楼上之言说一下,给楼主长长士气,希望擅长“荀孟”之道的大师们多多参与此类话题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09:13 , Processed in 0.1870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