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98|回复: 1

[【其它】] zt 你的纸中包着我的火     学术舞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 2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纸是包不住火的。但是,那些涉嫌学术舞弊的人们,舞弊者所在的大学,乃至主管大学和科研的公权机构,似乎不愿相信常识的力量,任由我们愤懑的火苗在被控造假的论文中流窜。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势,堪吞山河。
   涉嫌背叛真理的教授们是不该沉默的。无论是被控抄袭的法学家,还是有突出贡献的常务副校长,抑或违反科学道德的知名人士,身陷丑闻漩涡,断不可以“清者自清”回应质疑的声浪。你们之所以受到普通人享受不到的尊重和拥戴,不仅因为你们宣称的学术成果,有益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还因为你们是社会良知的最后一道防线。你们中的有些人一定记诵过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说过的话:“你们都是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沉默不是你们的正当选择。如果你们是无辜的,你们必须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名声,证明自己的清白,安抚给你们荣誉和尊重的人们一度失望的心。反之,请你以战胜自我的勇气,诚恳地忏悔,以公开致歉、辞职等等彰显良知未泯的方式,争取公众的原谅。我们都是有着人性弱点的人,偶然间的贪念和谎言惟有上帝才能幸免。请相信,撒谎一次并不会成为撒谎者,剽窃一次亦不会被指责为文丐。但将谎言进行到底,将剽窃永久遮盖的妄为,将让你们贴上窃贼的标签终生跃不出原罪的泥潭。
   文以载道的大学同样没有沉默的理由,包庇造假者只能玉石俱焚。当传闻弥漫几近人所共知,我们很少听闻丑闻的原发地,有什么维护科学尊严的行动。稍有名望的大学,都会言之凿凿地反对学术腐败,也能拿出关乎学术规范的制度文本。遗憾的是,除了四川大学,我们近来尚未发现哪个名誉受到怀疑的大学主动知会媒体,告诉公众他们正在对造假事件进行调查。“敢扬家丑才能避免家丑”,我们不敢低估涉丑大学的领导者以及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的智商,他们一定懂得邹承鲁院士道出的这句常识,可是,校方为什么不组织调查委员会核实传闻,由着风言风语污染学府的清誉?设若嫌疑人是冤枉的,校方的不作为是不是对卷入丑闻的教授的不负责任?文责自负绝非校方置身事外的借口,一旦嫌疑人被证实为“不检点”,校方应视程度轻重,考虑向公众道歉。当传闻风一般四处扩散,沉默无异于共谋。
   教育主管部门等等公权机构,亦不该对民间舆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教授治校,无为而治,这些平日里甚少得到捍卫的理念,面对学术诚信危机,是不适用的。前年夏天,教育部郑重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警示学术不端行为的有“学术宪章”之称的《规范》,而丑闻依旧接踵而至。板子当然不能打在教育部的屁股上,然而,听说自己直辖的院校传出学术丑闻,看着自己制定的“学术宪章”一次次被冒犯,观察一场场学术打假的网络战争硝烟滚滚,教育部门是不是应该考虑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及时调查、处罚、救治“迷途的知识分子”。并不是说美国政府有个专门接收举报负责调查处理的“科研诚实办公室”,中国就应该仿制一块“他山之石”,但学习韩国对黄禹锡事件的果断处理,给知情者一个举报学术不端行为的正常渠道,制定科学的监督和处罚机制,并非毫无来由的苛求。公权机构不能只把握着教授们申报科研项目的口袋,还应对他们花纳税人的钱干危害社会灵魂的丑事展开调查。这不是狗拿耗子,不为就是失职。

zz  经济观察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 21: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恰当的形容,你的纸中包着我的火。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曾经对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憧憬,小时候听的最多的是要做跨世纪的一代。而出于对科学与真理的热爱,很多人包括我都选择了做科学研究的道路。然而世界远比我们想像的复杂。现在几乎没有人能纯粹专心地搞科研。科研有时候完全成了对名与利的追求。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缺点之一就是要面子,在科研上也一样,一心只惦记着一年能发几篇论文,能在影响因子多大的杂志上发论文。当然这面子问题完全是与升职称与申报科研项目联系起来的。在这种利益驱使下,出现学术舞弊也不足为奇。但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纸能包住火这么久?也许这也是因为面子问题。但我们的国家不需要这种包庇学术舞弊的纸,换个角度来说这纸比火本身更可怕,是它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使很多人未发觉或低估了火的可怕。所以我们需要有一把利剑能剖开这张纸,也许火在一时间会灼伤我们的心,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我们要的不是几篇影响因子高的论文,我们需要的是诚实与真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5 13:45 , Processed in 0.11641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