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明 发表于 2005-8-29 22:34:43

[原创]读《周作人的最后22年》

荼苦固当然,花开亦复好
   ——读《周作人的最后22年》
宋公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南京伪政权随之宣布解散。此后许多汉奸陆续被捕,其中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周作人。他是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家,他是北大教授,他是鲁迅的弟弟,可他成了汉奸。这里边的曲曲折折、是是非非,足以令人浩叹!

    最近读到南开大学耿传明教授的新作《周作人的最后22年》,才头一次仔细了解到周作人从战后被捕直到文革去世——一共22年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这本书称得上洞幽烛隐。例如列举鲁迅对周作人的唯一评价是“昏”、指明周作人的性格中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回避激情、崇高以及戏剧化”,都令读者开了眼界。

   全书有两大特点。第一,“力求考察一个处于复杂社会历史网络中的周作人”,这突出表现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周作人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物,比如“同气相求”的朋友钱稻孙、忠诚的学生废名、战后的“冤家对头”傅斯年。介绍他们,正是知人论世,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活动背景衬托出来的晚年周作人。又如,叙述三年困难时期,周氏给香港友人写信求购盐煎饼、栗馒头、生油、白糖还有止痛膏,“这些为宏大历史叙事所遗漏的未经选择,不打算传世的细节、琐事,更能带给我们一种回到历史现场之感”。

    第二,“周作人的全部写作特别是他的旧体诗写作以及他的译著,则是重点探讨的对象”,这样言之有据,才能有切合实际的议论以及引人入胜的趣味。举个例子来看吧,作者分析1949年周氏去留之际的心态,首引周氏《北平的事情》一文,以见其对国民党的一贯看法——“跟国民党跑是没有出路的”;次引3月间周的四首题画诗,以见其当时的心绪——“茫然、惆怅、思归而又无可奈何”;再引7月间上海《亦报》消息,述周氏拒绝胡适劝驾,决定留在大陆,并以《知堂回想录》相关内容作印证;然而作者意犹未尽,又引香港某杂志一篇文章,谈到“周作人曾有去台湾的打算”——可是这种传闻,看来耿教授也不大相信,所以一面议论说“实际上,转投台湾也不是不可能”,一面又掉转笔锋说“但不管这些报道回忆的真实性如何,实际上周作人去台湾的可能性并不大”——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作者保全材料的苦心我们都能领略得到。

    作者在《后记》里说,“本书的目的,是想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上被称作巨石重镇的周作人”,这一点可以说是做到了。

   当然,本书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写作仓促,例如第二章引用老舍抗战流亡生活的自述,注释说出自“《老舍自传》电子书”。这是十分罕见的事情了(哈哈~~)!一方面,可见作者大胆诚实;另一方面,也说明写作时无暇查考原著。又例如引用周氏《知堂回想录》,前两章用的是内地群众出版社的版本,第三章之后改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的版本,可见写前两章时还没有找到香港原版——我们更进一步大胆假设,所谓群众出版社的那本,作者用的也许还是电子书呢!因为注释中既未标明出版年份,也未注明引文页码。

    其次是编校粗略,例如第24页脱落注一,又如《知堂回想录》有一处误作“《知堂间想录》”。这类错误还有很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作者分析材料有时求之过深。1966年3月22日,周氏感于地震和狂风,用“辘轳体”写了一首打油诗——“春风狂似虎,似虎不吃人;吃人亦无法,无法管风神”。耿教授分析道:“此时此刻,他显然感受到了一种不可抗之力的袭来。这种不可抗之力,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造的。”其实周氏分明是文字游戏,一定说其中有何微言大义,未免有些深文周纳了。

    知堂往矣,然而他所遗留的深刻教训,永远值得知识分子警醒!读一读《周作人的最后22年》,看一看他尴尬的人生末路,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读《周作人的最后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