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124 发表于 2023-12-19 02:37:50

作曲和编曲及创作和翻译

看到尤静波的一个视频,谈为什么搞流行音乐的,很多不是科班出身。他提出一个观点,我觉得有道理。他说一般人们看到的,是歌手,乃至词曲作者,很多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没有看到幕后的编曲基本上是科班出身(当然有例外,比如陈志远)。因为编曲需要更高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

然后看到有人评论说:
“既然幕后的编曲家、制作人都有这么高水平的音乐素养,为什么他们自己就写不出经典的流行歌曲作品,只能给别人编曲制作呢?因为创作不是学了乐理就能拥有的能力,它只属于少数音乐天才。

所以说,词曲创作才是灵魂,而且只有少数拥有天赋的人才能完成。就算他们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们有创作能力,接受音乐理论的理解能力超出常人。编曲制作人的音乐素养后期制作水平再高也只是匠人,只能是锦上添花。”

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评论如下:
首先如尤所说,音乐作品是个完整的过程,词曲和编曲缺一不可,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其次,编曲的难度有时候可能会超过作曲。这有点象文学创作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难度常常高于创作,只是翻译主要是语言层面的,创作除了语言,还有思想层面。固然,如果都是第一流,第一流的作曲的地位会超过第一流的编曲,如同第一流的创作地位高于第一流的翻译。但是,一流的编曲其实比二流的作曲更难,如同一流的翻译要高于二流的创作。
还有,同一首歌,不同编曲,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印象特别深的是李宗盛的《生命中的精灵》,最早听的是《不舍》专辑的版本,觉得太吵,并不喜欢,后来听到同名专辑里的版本,演唱风格差不多,都是李宗盛自己唱,只是编曲完全不同,惊奇地发现好听多了!本来不喜欢的一首歌,因为换了编曲,就喜欢上了。你说在这首歌上,谁成了“灵魂”呢?
其他如赵传的《我和丑可是我很温柔》有所谓的温柔版和节奏版,《当初应该爱你》也有两个版本,效果大不相同。这些都说明编曲的重要性。

写完上面的评论后,因为我不懂音乐,只有直观的感受,说不出更多,所以关于作曲和编曲就不说了。但是关于创作和翻译,虽然我不是作家也不是翻译家,但是体验毕竟更多些,所以还想多说几句。

翻译有点像篆刻,欣赏的人比较少。因为相对读小说而言,欣赏翻译的门槛要高些。而且欣赏翻译必须将原文和译文相对照,方能体会到译者的匠心,光看译文,很多地方是体会不到的。搞翻译的门槛也比创作要高,必须懂外文。而且,翻译特殊的困难是碰到难点,绕不过去。创作可以换个说法,翻译不行,原文怎么说,就必须把它表达出来,不能跳过不译。鲁迅关于这个问题曾有形象的说法:“极平常的豫想,也往往会给实验打破。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是无须构想。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着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严又陵说,“一名之立,旬月踌蹰”,是他的经验之谈,的的确确的。”(《“题未定”草》,收录于《且介亭杂文二集》)虽然鲁迅的译文为不少人诟病(如王宗炎先生就直率地说“不敢恭维”),但他这段关于翻译的话,的确是经验之谈。

许春梅 发表于 2023-12-19 10:06:54

作曲最需要的是灵感,编曲最需要的是技术,两者都是创作。灵感原于生活体验,技术来自学习。

whiteman 发表于 2023-12-19 14:12:30

能唱的人,所谓的歌手,在我们中国实在太多,有人天生就有一副好歌喉。这些人中许多人没有遇到好的原唱歌曲,只能默默无闻。由于好歌手多,所以歌手层次最低。但奇怪的是,音乐的所有荣誉都是歌手的。

优秀的歌曲,其实就是旋律优秀,这其中作曲、编曲是最关键的。

whiteman 发表于 2023-12-19 14:14:42

好听的歌曲,混音也很关键

海边人家 发表于 2023-12-19 17:10:35

编曲好坏对一首歌可是非常重要的。

gongqi 发表于 2023-12-20 15:48:14

本帖最后由 gongqi 于 2023-12-20 15:49 编辑

流行歌曲的作曲和编曲,放到古典音乐里,其实不过是旋律动机和完整作曲。贝多芬的交响曲,作曲是他,编曲也是他。

旋律从哪儿来呢?一个是民歌,一个是灵感。灵感是啥,其实就是造句。只不过这个造句是用音乐语言而不是自然语言。

至于流行歌曲的作曲很多不是科班出身,这个不过是幸运者偏差。10000个做音乐的,其中只有100个科班,9900个非科班,最后10个成功的,就算1个科班9个非科班,那科班的成功率也是1%,非科班只有0.1%,科班是非科班的10倍。这个只是理论假设,实际上成功率的差距应该更大。而且,如果看国外,更大比例的流行歌曲作曲都是科班出身。

“作曲”和“编曲”的关系是不是文学和翻译的关系?我以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作曲”不过是半成品,文学已经是成品了,所以没有可比性。“编曲”是完善旋律,翻译则仅仅是重写,顶多是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可以和一度创作相比吗?至于难度,不同层面的难度也是没有可比性的。这就好比物理学的难度和扫大街的难度没有可比性一样。文学的难度是把世界变成文字,翻译的难度则是把一种文字变成另一种文字。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2-20 15:51:33

compose正好同时有这两个意思,我初学英语时书上给的第一个多义词,记得是这样

agent124 发表于 2023-12-20 22:27:43

本帖最后由 agent124 于 2023-12-20 22:48 编辑

gongqi 发表于 2023-12-20 15:48
流行歌曲的作曲和编曲,放到古典音乐里,其实不过是旋律动机和完整作曲。贝多芬的交响曲,作曲是他,编曲也 ...
不懂音乐,更不懂作曲。所以旋律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是否就是造句,无法评论。

尤静波说的是搞流行音乐的很多不是科班出身。应该是歌手和作词作曲加起来算。歌手——作词——作曲——编曲,越往后对音乐专业理论的要求越高,大致是这样。尤静波评选了他心中的十大作曲家,其中李宗盛,罗大佑,陈志远,小虫,刘家昌,陈耀川,李子恒,陈小霞,陈秀男,这些都不是科班出身,10个人里面只有左宏元(笔名古月)是音乐系毕业。这里不是计算成功率,尤静波评选的未必权威,但这几个人的确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称得上最优秀的流行歌曲作曲家,最优秀的10位作曲家中,有9位都不是科班出身,足以说明搞流行音乐作曲的很多不是科班出身。

作曲和编曲的关系当然不等同文学和翻译的关系,只是说在对科班出身的要求,知名度,难度等方面有相似点。作曲门槛相对比编曲低,创作的门槛也相对比翻译低,也就是说后者对科班出身的要求更高。作曲已经处理好了旋律,编曲主要是写和声和配器等,翻译则是原文已经处理好了立意和布局等,主要解决文字上的问题。还有,同样的作曲,不同的编曲,效果大不相同,同样的原文,不同的翻译,效果也有天壤之别。这都有类似之处。

王小波说想要读好的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水平高低,不能绝对以所谓一度二度创作来论,尤其是文字层面,一流的翻译的文字水平可以说高于二流的创作,而如果创作的立意等也无多少光彩,创作特有的价值就更少了,还不如优秀的翻译。至于难度,也不是完全不能比较。主要是在斟酌文字这个层面可以比较,翻译的难度有时高于创作。而且,欣赏翻译,不只是欣赏译文本身,更重要的是对照原文,体会转换过程中的匠心,所以说欣赏的门槛也比较高。

agent124 发表于 2023-12-20 22:28:43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2-20 15:51
compose正好同时有这两个意思,我初学英语时书上给的第一个多义词,记得是这样

本来作曲编曲是一个整体,流行音乐把他细分了

gongqi 发表于 2023-12-20 23:11:20

agent124 发表于 2023-12-20 22:27
不懂音乐,更不懂作曲。所以旋律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是否就是造句,无法评论。

尤静波说的是搞流行音乐 ...
王小波的小说还可以,其它......

什么是好的文字,这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什么推荐标准吗?

我自己认为,好的文字是最有力的文字,是可以让读者有最大改变的文字。如果拽文可以让读者有最大改变,那拽文就是。借用商业术语,好的就是销售能力最强的文字。

当然,读者对象不同,针对该读者销售能力最强的文字也不同。所以面对大众读者,销售能力是销售总额。所以最好的文字肯定要在畅销书里找,要找那些排除因为内容而畅销的文字,要找那些因为自己而畅销的文字。

再当然,文字和思想是不可分的。所以也许很难排除内容,那就找畅销书就行了。流行音乐其实也是畅销的音乐。

高雅的东西就不好吗?那么就分类排名吧。好的高雅文字,好的通俗文字。

agent124 发表于 2023-12-20 23:16:43

本帖最后由 agent124 于 2023-12-20 23:22 编辑

gongqi 发表于 2023-12-20 23:11
王小波的小说还可以,其它......

什么是好的文字,这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什么推荐标准吗?

文学这东西见仁见智,当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还是有大致上公认的出色文字,比如老舍的文字。
文字和思想严格来说是个整体。不过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又会细分成立意,布局,文字(语言)等多个层面。比如我觉得老舍的早期长篇如《赵子曰》,思想内容似没有多少光彩,但文字功夫仍然一流:通顺流畅,比喻形象生动。鲁迅的杂文文字,如同“老吏断狱”(引自王佐良先生对培根散文的评价),简明扼要,淋漓痛快。
此外,像吕叔湘这样的语言学家的文字,非常“干净”,通顺流畅,读起来很舒服,我觉得也是很好的文字。
翻译的文字,除了通顺流畅这些外,更重要的是对照原文,看是否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字面意思,隐含意思,文体风格等)。好的译文,选词精确,文字处理方式独到。


gongqi 发表于 2023-12-20 23:27:55

agent124 发表于 2023-12-20 23:16
文学这东西见仁见智,当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还是有大致上公认的出色文字,比如老舍的文字。
文字和思 ...
不好意思,不太喜欢老舍,也不为什么,虽然我也是北京人。

《赵子曰》没看过。刚才去溜了一眼,的确不错。但要说好,那就要和其他作家比较。那工作量就太大了,等哪天有时间吧。但这个比较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要认真做,因为现在正要研究“最有力”的文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曲和编曲及创作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