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由爱生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9-26 21:07 编辑“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快乐”,“有爱就有幸福”,“有爱就有一切”,等等,象这样的句子现在非常流行。今天,我带给大家的又是一个“反调”。
佛世时,舍卫国有梵志(即婆罗门),当唯一的儿子死后,痛苦不堪,不思家业,不思饮食,不修边幅,经常跑到儿子坟前哭泣:“儿啊,你在哪里?”,然后神志恍惚地四处游荡。有一天他来到祗树给孤独园见佛陀。佛陀对他说:“你看起来状态很不好呀,为什么呢?”梵志答:“我能好吗?我心爱的宝贝儿子死了!”佛陀告诉梵志:“愁、忧、苦、悲、恼皆由爱起、由爱生。”梵志反问道:“怎么能这样说呢?由爱起、由爱生的,难道不是喜悦和快乐么?”佛陀重复刚才的话,梵志再次表示反对。如此三个来回后,梵志感到话不投机,于是忿然告辞离开。
梵志离开祗树给孤独园后,看到大路边有一群人围拢着在赌博。心想,这赌博的人多为聪敏的人。于是,他走过去把刚从佛陀那里听到的“教诲”说出来让赌友评理。赌友说:“由爱起、由爱生的当然是喜悦和快乐啊。”得到赌人认同后,梵志到处向人述说他与佛陀的对话,人们又都认同赌人的看法。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这话传到了舍卫国的王宫里。国王波斯匿听到后也感到困惑不解。他问末利夫人(王后之一):“佛陀说,愁、忧、苦、悲、恼皆由爱起、由爱生。我怎么感觉说反了呢?”末利答:“既是佛陀所说,当然是对的。你若不信,可以自己去问佛或派个人去问。”国王于是派了那利鸯伽婆罗门专门前往佛陀处询问。佛告那利鸯伽:“若是有人死了母亲、姊妹或兄弟会怎样呢?是不是会呼天抢地、悲痛欲绝呢?因此,愁、忧、苦、悲、恼皆由爱起、由爱生。”佛陀还举了个例子说明。大意是,舍卫国里有一对新婚夫妻,可是没过多久家道就衰落了。妻子娘家人想要将女儿改嫁他人,当这丈夫得知后,拿刀杀了妻子,然后又自杀了。因此说,愁、忧、苦、悲、恼皆由爱起、由爱生。
那利鸯伽回来后,把佛陀的话原原本本报告给了国王和末利王后。王后对国王说:“大王爱儿将毗琉璃吗?”“当然爱。”国王答。
“假如毗琉璃有个三长两短,你会怎样呢?”
“我当然会是愁、忧、苦、悲、恼。”
“大王爱我吗?”
”当然爱啊。”
“假如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会怎样呢?”
“我必定会是愁、忧、苦、悲、恼。”
如此的对话,又依次代换成另一王后、宠臣、宝象和国土,国王的回答都是相同的。
佛言:
由喜爱生忧
由喜爱生怖
若离于喜爱
何忧又何怖
注:末利夫人是虔诚的佛弟子。毗琉璃是她和波斯匿王所生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灭了佛陀的祖国的琉璃王。
“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快乐”,“有爱就有幸福”,“有爱就有一切”,如果你细品,这些说的爱不完全是个人之爱,还包括些对他人的关心、爱护、付出、奉献,所以能感动很多人。 我初学英语时,书上倒数第几页写了三句献给读者的格言,第一句就是 爱战胜一切,英语好像是Love conquers all
第二句忘了
第三句是 真理将使你获得自由 mygiss 发表于 2023-9-26 21:47
“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快乐”,“有爱就有幸福”,“有爱就有一切”,如果你细品 ...
譬如,“有爱就有希望”,当对一个困难的家庭说这话,你觉得会是贪爱吗~
我不懂那么多,要我说还是因为人的欲望,想拥有而不能得到持续满足是苦的根源,而不是爱,因为爱不全是给你苦,也可以给你勇气和快乐。
佛教核心思想有苦、集、灭、道四谛,其中“苦谛”指出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这与我们普通人的人生体验也是吻合的,红楼梦好了歌说的更是直白明了。
俗语讲知足常乐,也是提示我们不要过分地追求不必要的欲望的满足,修行的过程就是锤炼你的内心,关注当下,接纳自我,既要积极生活,也不过分贪婪,寻求平衡。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9-26 21:52
我初学英语时,书上倒数第几页写了三句献给读者的格言,第一句就是 爱战胜一切,英语好像是Love conquers a ...
第二句好像是 苦干战胜一切。
确实,爱给予我们的正能量很多,普通人都歌唱:让世界充满爱,而不是让世界没有爱。
2012年春晚,吴秀波和韦唯合唱《爱的奉献》,有一句“再没有爱的荒原”,吴秀波却唱成“再没有爱的源泉”!是他在无意中这么唱出来的 苦由爱生,不错。但是,为爱受苦,心甘情愿,由爱而苦,好像不值得,但是,如果没有爱,人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了。
圣经上说,爱是恒久忍耐! mygiss 发表于 2023-9-26 22:09
譬如,“有爱就有希望”,当对一个困难的家庭说这话,你觉得会是贪爱吗~
“有爱就有希望”,当对一个困难的家庭说这话,有很多种情况。有的,譬如,让家庭成员彼此更加关爱,应该是这样更普遍。
人的作为都是有目的的,不能所有情况尽是个人的贪爱。譬如,楼主写文发帖,是贪爱吗?:lol
《让世界充满爱》是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背景下出现的。毛时代大概不会有这个口号,因为人性论。 许春梅
老外就是常常爱不离口。南怀瑾先生认为仁爱都可能有偏私。在佛教中,爱是一种烦恼。发表于 28 分钟前
============
可能是基督教传统的影响。圣经上说,信,望,爱,最重要的是爱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9-26 22:27
《让世界充满爱》是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背景下出现的。毛时代大概不会有这个口号,因为人性论。
王若水在《读书》创刊号上发表论人道主义的文章,引起激烈争议
佛教大概是讲无欲则刚,所以才会有这种说法。爱也是一种欲望 agent124 发表于 2023-9-26 22:32
王若水在《读书》创刊号上发表论人道主义的文章,引起激烈争议
王若水似乎没那么敏感,他死时人民日报是发了讣告的。他也参与过前三十年不少运动。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对于当下形势没有意义。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9-26 22:27
《让世界充满爱》是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背景下出现的。毛时代大概不会有这个口号,因为人性论。
好歌,好像是郭峰作曲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9-26 22:35
王若水似乎没那么敏感,他死时人民日报是发了讣告的。他也参与过前三十年不少运动。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 ...
王若水有些书是禁书
最爱的人是自己
有一天国王和皇后站在宫中的阳台上俯视土地,他问她在这世上是否爱过任何人胜过她自己。他预期她会说是他,因为他自认是赐予她崇高名声与财富的人。
她虽然爱他,但仍忠实地回答,她不曾爱过任何人胜过她自己。然后她想知道他怎么想,便问国王他爱过任何人——可能是她——胜过他自己吗?然而,国王也必须承认,他最爱的还是自己。他去找佛陀询问此事,他想知道圣者会如何思考此事。
佛陀证实他们的说法,但从中引申出慈悲与非暴力的一课:
用心遍巡各角落,
无处亲爱胜自己,
他人亦最爱自己;
故自爱不应害他。(SN 3:8; Ud.5:1) qq5096717 发表于 2023-9-26 23:03
最爱的人是自己
有一天国王和皇后站在宫中的阳台上俯视土地,他问她在这世上是否爱过任何人胜过 ...
但有时候可以为所爱的人献身
爱而不求回报,大概就不会烦恼了。当然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