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寒 发表于 2013-12-1 23:30:16

送秋    【秋的杂感】

    秋的杂感
题记:江城气候特殊,四季常常“沦为”冬夏两季。因此上要写篇送秋的文章,心中不免有些惴惴然。因为关于秋天的经历实在太少,因此只好扯上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文,胡诌一篇,见笑莫怪。


金秋十月,江城特别的温暖,因为太阳在天空整整转悠了一个月。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仿佛还是阳春三月的时光。桂花也舍不得告别秋天,都“梅开三度”了还舍不得告别枝头。每天沐浴在香气扑鼻的桂花中,直令人神清气爽,心悦不已。
   秋在古人的印象里似乎并非一个好季节。古人常说“伤春与悲秋”,意思是说春秋两季都是容易令人感到悲伤的时节。春去花残,的确每每令人容易感时伤怀;而秋天木叶凋零,四望一片萧索,似乎更能引发文人们那忧伤的情绪。有时读到这样的诗文,我不禁怀疑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矫情,只不过是“为赋新辞强说愁”,是“为文而造情”,但当我看到诗歌悲秋的传统竟然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屈原时(他在《九歌·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我恍然觉得自己思考的方向有误:这承接两千余年的传统渊源有自,即便其中真有几个“矫情者”,也断不可一概以矫情论之。
   因为我万不能将“八月风高秋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狠心地看成是矫情。那茕茕孑立,踽踽独行的苍老形象,使得千年之下的我们也要为之扼腕叹息。那个在《望岳》中“聊发少年狂”引吭高歌的有志青年杜甫再也难觅踪影,剩下的只是那个常在深秋长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老人。因为杜甫将秋天写得如此苍凉,如此悲情,以至于我差一点以为秋天实在只是一个让人感到无限悲戚,无限压抑的季节。
   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一如自然界之春季,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年轻时都曾幻想过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但当人生的秋季如期而至时,我则希望永远不要是杜甫式的“苦吟”。尽管他一如既往的“肠内热”,尽管他依旧忧国忧民,但那悲伤的印痕已经深深地嵌入他的灵魂,我几乎不用仔细分辨,便能很快看出哪些诗句大致是杜甫晚年的创作。因为你一看见那些吟咏个人遭遇不幸、抑或是黎民生灵涂炭的诗句,毫无例外的带有人生晚景的印记。
   自然界的秋天是如此的苍凉萧索,杜甫人生的秋天竟也如是晚景凄凉。
   也许会有人以能生活在唐代而自豪。但对比杜甫,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理由深感幸运。至少我们生活的社会里和平稳定,而不是像杜甫生活的时代战乱频仍;至少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像杜甫那样常常面临饥不择食的窘境(杜甫有一段时间以扑枣和去山间挖黄精为食。甚至于杜甫的幼子因无资粮,活活饿死。见杜甫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年轻时也曾赶上好时候,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况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天宝以后,国祚日非,国犹如此,人何以堪?自然更是每况愈下。无法想象年老的杜甫顶着破茅草屋,如何度过那一个个寒夜?
   我是如此地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在这个秋天快要彻底结束的周末送别秋天,虽然脑中思绪杂然,昏昏欲裂,但坐拥书城,还能闻到屋外桂花的香味,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萧曼浮云 发表于 2013-12-4 20:23:00

Re:送秋    【秋的杂感】

再读碧寒大作。
不必悲秋,坐拥书城,且闻屋外桂花香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送秋    【秋的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