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70年代少年的外国想象[连载]
【声明,本文为本人原创,首发网上读书园地文学原创与美文欣赏版】[写在前面]
写完《荒凉的时代——回顾70年代的阅读生活》,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有些事情没说清楚。趁着有兴致,接着写一个小续篇,说说70年代的对外关系。70年代开始时,我是个儿童,70年代结束时,我是个共青团员,70年代这十年是我的青春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青春期的一多半是在封闭的时空里度过,在开放与多元的今天,回忆那个年代对外国的观察与想象应该是有点意思的。
因为有限的对外事务势必延伸到文化交流领域,本文个别内容可能会与《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70年代的音乐生活》、《从荒原到天堂——我记忆中的老电影》、《荒凉的时代——回顾70年代的阅读生活》有所重复。写本文的目的,与其它几篇一样,一是和同龄人一起怀旧,二是给年轻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参照系,看看当下的路是怎么走出来的。疏漏之处,请朋友们一并批评指正。
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据母亲回忆,我两岁的时候,母亲带我去南京中山陵游览,有一个深肤色的胡子大叔看我好玩,伸手一抓把我抱了起来,我被胡子大叔的怪样子吓着了,拼命挣扎,手脚并用,把母亲和那群外国游客逗得哈哈大笑。这大概是我与外国人的第一次接触。
1967年夏天,我在北京呆了两个多月,那时候光顾着看文革热闹,没留意街头有无外国人。1971年夏,路过北京住了几天,在北京站广场的第一眼即看见路人中有不少各式肤色、各式打扮的外国人出没,之后去天安门、王府井,外国人越来越多,让我颇感新奇。在我们农村,还有偏远的小省城,难得见到这么多外国人。
1971年夏,正是中国内政外交最敏感的时候,前后半年时间里,连续发生了几个重大事件,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外交的格局: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9月,九一三事件;10月,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次年二月,尼克松访华。那年夏天,当我作为一个外省孩童,在北京街头无聊地观赏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时,离我不远的地方正在酝酿着变局。
回想起来,在1971年这些事件前后,我对外交事务有这样几个印象:
1971年夏天之前,因为印度支那局势紧张,首都经常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大型群众集会,大游行,抗议美帝暴行,声援印支三国,气氛火爆如一首著名的歌曲:“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当时与美苏两线作战,处境并不轻松。1972年之后,似乎再没出现这种场面。
毛主席经常接见外宾,经常上天安门,报纸杂志经常刊登毛主席接见外宾的照片,因为电视并不普及,看毛主席的影像只能在电影院看新闻简报纪录片。九一三事件之后,明显感到毛主席出现的频率减少,从电影上看,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周总理很忙,经常去机场迎送外宾,举行仪式,机场上挤满欢迎的人群,成直角排开,高举花束向外宾和总理致意。有时总理还要在敞篷车上站着,陪着外宾在北京街头接受群众夹道欢迎,次数非常之多。后来大家都觉得,总理生病,肯定是累出来的。
当时经常有外国首脑来访,北京的中小学生非常辛苦,经常动员上街头,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九一三事件之后并无改变,一直到1978年三中全会之后,才逐步改掉这种劳民伤财的陋习。如今只有在朝鲜可以看到我们70年代常见的盛大欢迎场面。
每逢节日,主要是五一和十一,北京各公园都要举办游园活动,中央高层领导兵分若干路,陪同外宾去各公园,先接受群众夹道欢迎,然后与群众一起联欢看节目。这个习俗并没有因为九一三事件而改变。不知道为啥,总有许多不那么重要的外宾挑过节的时候来访。(五一节,中央领导是不是下公园?待考)
五一和十一的晚上,天安门广场都会举办焰火晚会,毛主席等中央高层领导陪同外宾在天安门上围坐若干小桌子,桌子上摆着水果和几瓶汽水(疑似北冰洋桔子汽水),与毛主席同桌的总是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妮克亲王夫人。记得有一次看画报,有一张主席看焰火的特写照片,神情落寞。(1972年之后举办过焰火晚会吗?待考)
70年代前期,体育活动是外交工作的延伸,比如著名的乒乓外交。记得70年代初举办过若干大型的乒乓球邀请赛,“歌如潮,花如海,欢迎朋友四方来”,盛况空前。那时提倡的体育精神叫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著名的例子如乒乓球运动员张立,连续两次在世乒赛女单决赛输给朝鲜的朴英顺,令人扼腕。一直到了70年代末,1979年在朝鲜35届世乒赛上,中国队才真刀真枪去争夺冠军,忽然打不过别人,男队输得一塌糊涂,卧薪尝胆两年才重振雄风。
70年代的口号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朋友真的遍天下吗?以下各节是我的70年代国别观察史,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2,“战斗的越南人民”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吗?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考察两个最铁的朋友之一,南方的越南。所谓“战斗的越南人民”是当年报刊上的用语,越南人民自五十年代打到70年代,整整20年,一直在战斗中。
如果现在问年轻人,谁是最有名的越南人,也许大家会说,胡志明市那个胡志明?拍电影的陈英雄?如果倒退回49年前,也就是1964年,如果不算政治人物,有一位普通的越南青年在全世界享受极高的知名度,他就是阮文追烈士。
阮文追生于1940年,越南广南省人,越南南方地下组织成员,1964年5月受命暗杀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因事机泄露不幸被捕,其时新婚19天。阮文追的事迹传开后,全世界进步人民展开了一场营救阮文追大行动,迫使南越当局延期判决,1964年10月15日,阮文追英勇牺牲。
阮文追牺牲后,其遗孀潘氏娟口述了回忆录《像他那样生活》,1965年出了中译本,稍后出了《阮文追》连环画,还有新凤霞主演的评剧。提起阮文追的名字,50岁以上的人会有印象,60岁以上的人肯定记得很清楚。那时候,阮文追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
《阮文追》是我家残存的文革前小人书之一,小时候看过无数遍,很多画面至今还记得。作者把南越当局的警察特务画得特别狰狞、丑陋,表情生动,面目可憎。当时觉得这些南越人的面相很奇怪,以为南方人才是这德行,后来知道,无论南方北方都是这样子。
60年代前期,特别是越南战争扩大后的1965年,我国出版了数十种关于越南战争、支援越南南方抗争的书籍,影响大的书籍除《像他那样生活》外,还有《南方来信》、《战斗的越南南方青年》等。作为支持越南抗击美国的坚强后盾和可靠后方,中国不只是出书、开群众大会而已,从50年代抗击法国开始,中国就在越南投入了大量资源,美国介入后,中国不仅支援越南急需的武器弹药、粮食、各种后勤物资,还排遣人员入越支援,共有一千余人牺牲。说实话,没有中国,越南根本撑不下去。如果不是美国忌惮中国“不得越过17度线”的警告,越南很难撑得下去。
我记得70年代早期,中越高层交往非常密切,主席频频接见越南客人,总理频频去越南访问,胡志明去世的第二天,总理已经在河内现场。越南高层领导也频频来中国访问,中国老百姓听熟了他们的名字:孙德胜、黎笋、长征、范文同、武元甲、阮文寿,我记得画报上看到毛主席与黎笋的合影,看上去没有特别表情,却紧紧地拉着黎笋的手,那场面令人动容。
就算这样了,也未能挽回越南这个所谓铁朋友,1975年取得胜利后,越南高层迅速决定倒向苏联一边,筹划租界金兰湾基地给苏联海军,入侵柬埔寨,驱赶华侨,制造边界冲突,索要西沙,在南沙制造事端……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来说,刻骨的屈辱感已经不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这类词语所能形容的。
这种小人必须受到惩罚,南线战争爆发后,我们在关注战局进展、担心苏联介入之际,也七嘴八舌地探讨中越关系何以至此。我们总结的原因有:1,74年收复西沙,越南怀恨在心。2,中苏两强中必须站队,苏联不接壤,无领土纠纷,投苏有利。3,当时的国力,苏联比中国强大,投苏有助建设。4,胡志明去世后,亲华派被清洗或边缘化。5,不满中国改善对美关系。6,越南想在印支称霸,必须除掉眼中钉红色高棉,为此得罪中国也在所不惜。总之,这个变局是领土争端、现实利益、地缘政治、新仇旧怨等等综合决定的,绝不是你觉得他应该是你朋友,他就是你朋友;绝不是你当他是朋友,他就当你是朋友。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没有礼义廉耻生存的余地。
这是一群中学生的粗浅看法,有意思的是,越南高层亲华派代表人物黄文欢不久之后移居中国,证实了我们的判断,越南已无亲华派的生存空间,中越纠纷将长期存在。此后,南线冲突持续了好几年,1988年打了一场海战,南海冲突越发激烈。如今,双方仍是外松内紧,所谓腹背受敌,越南作为中国腹部的牛皮癣,将长期在南方制造无尽的麻烦。
1978-1979年的中越变局令世人愕然,回想70年代初上小学时,我们在课间高歌“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那种亲如一家的情景再也不会出现,如此亲密的朋友都会冷不丁翻脸不认人,这天下当真有信得过的朋友吗? 3,苦难的柬埔寨人民
去年,诺罗顿﹒西哈努克亲王逝世,我相信上了一点年纪的国人都有些伤感。
如果评选70年代的十大知名人物,西哈努克亲王必定榜上有名,这位和蔼可亲、满脸笑容的亲王是70年代集体记忆的重要一部分。作为中国的尊贵客人,亲王频频造访各省市,深入民间,嘘寒问暖,处处受到政府和民众的热情欢迎。在我们那个区域,人们亲切地称亲王为“努克”,也就是说,人们已经在心理上当亲王是一家人。
1972年或是1973年,亲王计划访问我们市,来访之前数月,当地政府就行动起来,休整道路,粉刷房屋,张灯结彩,迎接贵客。亲王一行终于来了,我们那一天穿深色裤子白衬衫,带红领巾,像北京中小学生那样走上街头,高举花束,热烈欢迎亲王一行,可惜车队开得太多,没看清楚就过去了。我们不甘心,接下来两天又去亲王必经的路口守候,这次车速较慢,我们终于看清楚了,亲王在车里微笑着向欢迎人群鼓掌致意,后一辆车的宾奴亲王干脆打开车窗,探头出来向欢迎人群挥手。人群则挥手向亲王车队欢呼,当真欢呼,发自内心的。
那几年,关于亲王的新闻,经常会听到几个熟悉的名字:乔森潘、英萨利、英萨利夫人英蒂丽,原来以为他们是亲王的随员,后来知道他们是红色高棉的领导成员。1970年3月,亲王流亡中国后,与红色高棉达成了统一战线,红色高棉的领导层还听说过农谢和宋成,好像从没听过波尔布特的名字。那时耳熟能详的还有对立面的名字:朗诺和施里玛达,多年后看相关回忆录,了解到朗诺时期的生活相对来说还算不错。
1975年4月,红色高棉部队开进金边,夺取了政权。作为联合阵线的首脑,亲王一行回国,之后再无下落。1975-1978年,中柬交往密切。1977年,陈永贵副总理访问金边,一路小跑冲下专机,电视上看到这一画面,印象很深。
1978年底,越南大局入侵柬埔寨,扶持了韩桑林政权。红色高棉撤出金边,接着久违的西哈努克亲王突然出现在北京,召开了数小时的国际记者招待会,据说除了控诉越南入侵,还倾诉过去几年亲王一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之后,亲王组织了三方联合阵线抗击越南势力,一直到80年代末,越军撤出,柬埔寨各势力重新洗牌,亲王被推为国家元首,曾经权倾一时的红色高棉被洗掉了,那位神秘的波尔布特众叛亲离,孤独地死去。
记得90年代初看到电视新闻,乔森潘率领红色高棉代表团重返金边,被愤怒的市民包围、殴打,那个场面非常震撼。印象中的乔森潘文质彬彬,斯文有风度,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波尔布特集团在三年八个月的执政期内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红色高棉政权为何突然崛起,又倏忽溃败,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90年代之后,经过多次斡旋,折冲,大选,柬埔寨局势趋于稳定,当初越南扶持的韩桑林-洪森一系坐稳了政权。所幸,现在的柬埔寨当局与中国维持友好关系,在关键时刻肯为中国出头,历经五十余年的柬埔寨大国博弈,我们并没有吃多少亏。
作为70年代柬埔寨局势的关注者,我们看着红色高棉的少年士兵端着冲锋枪冲进首都,又看着他们仓惶中弃城而逃,看着老百姓夹道欢迎他们入城,又看着他们把老百姓折腾得死去活来。很难想象那几年的实情到底怎么样,结局决定了一切。红色高棉的悲剧告诉世人,政权得来不易,维持政权更不容易,行使权力需高度克制,极端主义不得民心,不得肆意妄为。不要以为自己天生正义,事实上正义与非正义只是一线之遥,往往多走一步即演变成邪恶,并付出惨重的代价。
二战之后的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以我的观察,亲王这个人多愁善感,多才多艺,适合做个艺术家,不适合做一个政治家,更不适合做一个需要高度判断力和决断力的元首,一言九鼎的国家主宰。没有实力又随心所欲地治国,肯定是要出乱子的,最后不得不沦为大国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这一点他最后是心中有数的。亲王的前半生逍遥自在,动荡的后半生多亏那位优雅的莫妮克亲王夫人作伴,不至于寂寞无依。
西哈努克亲王命运多舛,好歹本人衣食无忧,其他人就没那么好命。亲王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保不住,几十年来那些苦难的老百姓呢,谁能保护他们? 4,阿尔巴尼亚: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刚开始写这一节,愕然发现,如今的输入法词库已经没有霍查,也没有谢胡,也就是说,这两个名字已经退出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回想60-70年代,恩维尔霍查和默罕默德谢胡,这两位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在中国如雷贯耳,与西哈努克亲王属于同一档次。
那个年代,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不止是朋友,而是亲如兄弟,比兄弟还亲。毛主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之间的革命的战斗友谊,经历过急风暴雨的考验。” 尽人皆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专指中阿关系,如同人们熟知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切口:“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文革期间,中阿关系达到了顶峰,阿尔巴尼亚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官方支持文革的国家,据说在武斗的高潮时期,阿尔巴尼亚的二号人物谢胡去武汉访问,争执不下的两派竟然围住座车要求谢胡同志表态支持。这是什么样的情谊!那个时代,阿尔巴尼亚政府和人民享受着中国援助的工厂、军火装备,粮食、食用油、棉花、拖拉机、卡车,无所不包,应有尽有,而阿尔巴尼亚则提供给文革时代的中国最需要的东西——电影。
前不久,我在天涯社区看到一篇回忆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文章,很多网友留言,表达了对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深切怀念,那些熟悉的电影:《海岸风雷》、《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战斗的早晨》、《第八个是铜像》、《脚印》、《广阔的地平线》、《勇敢的人们》、《战斗的道路》……镌刻在国人的记忆深处,《宁死不屈》中吉他弹唱的歌曲《快快上山吧,勇士们》传唱一时,另一首曲调类似的阿尔巴尼亚歌曲《地拉那-北京》也深受欢迎,战争电影里地下工作者的切口:“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大家更是朗朗上口。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体现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战斗性格,更体现了阿尔巴尼亚领袖恩维尔霍查的战斗意志。霍查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对外,与南斯拉夫斗,与美国斗,与苏联斗,与中国斗,把阿尔巴尼亚从社会主义明灯斗成了孤灯。对内,与自己的同事、下属、接班人斗,几十年清楚了无数反动分子,最后连自己的搭档谢胡同志也没放过,把自己斗成了孤家寡人。在霍查的战斗历程中,与中国的悲欢离合特别有戏剧性。
巴尔干半岛小国阿尔巴尼亚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余万,本是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体系的一员,华沙条约的正式成员国。1960年之前,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维持着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正常的友好关系,为什么忽然极度亲近起来?总结原因,在中阿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欠阿尔巴尼亚两个大人情:
其一,1960年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布加勒斯特会议上,阿尔巴尼亚公开支持中国,反对苏联的对华政策。苏阿关系迅速恶化,发展到断绝外交关系,阿尔巴尼亚被开除出华约。这种支持中国的方式,是以整个国家为赌注,在当年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独一无二,中国焉能不感动?此后,苏联援助的项目都由中国补上,并且加码援助。(后来知道,阿尔巴尼亚跟苏联闹翻,主要原因是霍查作为铁杆的斯大林粉丝,严重不满赫鲁晓夫与苏共领导层反斯大林的政策,如此而已。)
其二,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阿尔巴尼亚是提案领衔的国家,之前也为此做了长期的努力。(这本来就应该是建交国应该做的,人情指数甚低。)
这两个人情,从1960年到1978年,中国耗尽心力,还了整整18年,怎么还的?用中国人民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填他们的欲壑。俗话说欲壑难填,阿尔巴尼亚的胃口越来越大,花样越来越多,吃你的,喝你的,拿你的,好像理所应当,一点都不脸红。给少一点,给慢一点,一脸的不高兴,乱发脾气不说还给你使阴招下绊子,更别提公开发作不满了,世上有这样的小弟吗?
1969年,当我们在电影院看《宁死不屈》,毛主席接见来来往往的阿尔巴尼亚贵宾,中央领导人陪着这些贵宾参加游园活动的时候,霍查同志已经开始不满中国领导人:周总理在北京机场与柯西金会晤,他不满;基辛格秘密访华,他不满;尼克松正式访华,他不满;毛主席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他不满;毛主席去世后发生巨变,他不满;中国与南斯拉夫改善关系,他不满;总之,这也不满,那也不满,好像这世上只要他一个人掌握了真理,最正确,最正义,谁都要听他的,顺着她,求爷爷告奶奶一样巴结他,太高看自己,从来不曾好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
面对阿尔巴尼亚的公开羞辱,无穷无尽的勒索,中国早已忍无可忍。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当机立断甩掉这个包袱,一了百了。与中国决裂之后,阿尔巴尼亚成为唯一一个同时与中美苏为敌的孤灯,日子越发难过。1981年,发生了匪夷所思的谢胡自杀事件,起因竟是谢胡同意儿子娶一个出身不好的姑娘,接着又是一连串的清洗。1985年,霍查去世,接班的阿利雅艰难地捱过了几年,终于与其它东欧国家一样捱不下去。
回顾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戏剧性关系,可以总结出一条道理:朋友遍天下并不错,但一定找正常的朋友。超越正常的国家关系,不正常地发展国家关系,必定蕴藏巨大的不可预期的风险。这方面,我们吃过太多的苦头。 5,神奇的罗马尼亚
70年代前期,不仅可以看到阿尔巴尼亚电影,还可以看到花花绿绿的阿尔巴尼亚画报。我有个同学特别喜欢去书店翻这种画报,慢慢觉得不对味,怎么画报上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中,居然出现那么多中国产品?这些产品是他们花钱买的,还是我们白送的?中阿决裂后多年后,中阿友好时的内幕逐渐披露出来,简直超出人们的想象,想起当年事就想爆粗口:X X 阿尔巴尼亚,你能再贱一点吗?
与阿尔巴尼亚的无赖行径相比,另一个欧洲友好国家罗马尼亚给我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在我们眼里,罗马尼亚是个正常的国家,比阿尔巴尼亚靠谱多了,就连电影都比阿尔巴尼亚高级得多。
中国和罗马尼亚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1971年6月,齐奥塞斯库的访华之行应该是个转折点。那一次,齐奥塞斯库访问了中朝蒙越四国,回程中专门去莫斯科作了汇报。前些时候,我转发了一条当年朝鲜欢迎罗马尼亚贵宾的视频,那盛大的规模和排场让人目瞪口呆,40多年了,仍感到天摇地动一般的震撼。视频中的金日成意气风发,面对如此大阵仗的齐奥塞斯库则有点拘谨。那一年,金日成59岁,齐奥塞斯库53岁,按当时的标准都算中青年。
沿着视频网站的链接,又看到了毛主席接见齐奥塞斯库的视频,在视频里看到了林彪、周总理、齐奥塞斯库夫人,毛主席一直把客人送到门外,目送客人上车,挥手告别。在毛主席的强大气场面前,齐奥塞斯库乖乖巧巧的样子就像个听话的小学生。那次来访,据说北京出动了10万民众上街夹道欢迎,当时我们家在农村,消息闭塞,没有看到即时新闻。后来看到《人民画报》,只刊出一张毛主席与齐奥塞斯库握手的小照片,混杂在毛主席接见外宾的新闻照片里,完全不合齐奥塞斯库的身份地位。如此怠慢,很可能不关齐奥塞斯库的事,而是和中国的政治气候有关,毕竟那时距离九一三事件只差三个月,参加接见齐奥塞斯库是林彪最后一次陪同毛主席出现在外事场合。
齐奥塞斯库来访之后,中罗关系明显亲近起来,重要的标志是罗马尼亚电影的上映,第一部为惊险片《多瑙河之波》,在中国引起轰动,里面有几个暧昧场面,至今还是那一代观众的怀旧谈资。之后又看到了灾难片《爆炸》,历史片《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伊》,音乐片《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少儿片《巴布什卡历险记》、《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可以想象,在那个相对闭塞的时候,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怎样的惊奇和满足,至少让我对现代生活有了一点想象和期待。
从电影看罗马尼亚,环境整洁,井然有序,罗马尼亚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范儿,有气质有营养,没有阿尔巴尼亚那样的猥琐感。用当下术语形容,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人、他们的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很有自信,脑筋清楚,野心勃勃。
单从外交上看,罗马尼亚确实很有自信,脑筋清楚,野心勃勃,达到了神奇的效果。从齐奥塞斯库的前任德治时代起,罗马尼亚即为苏联的保护国,华沙条约的正式成员国,与其他华约成员国不同,德治制定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巧妙地利用形势,迫使赫鲁晓夫从罗马尼亚撤军,摆脱了苏联的军事控制,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齐奥塞斯库继任之后,继续执行德治路线,全方位开展外交,在维持华沙成员的同时,不仅与中国友好,还与西方各大国打交道,争取经济合作。西方国家也捧场,曲意逢和,大家一起把外交游戏玩得风生水起,在冷战时代堪称奇谈。
在这种背景下,罗马尼亚成为华约成员国唯一与中国友好的国家,而且是在不影响与苏联关系的前提下做到的,从这一点看,德治和齐奥塞斯库的智商甩出霍查几条大马路。其他华沙成员国东德、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与中国仅维持外交关系,基本无往来,罗马尼亚至少把电影卖到了中国,据说也获得一些援助和技术支持,看在那些电影的份上,可以忽略不计了吧。
1976年变革之后,罗马尼亚不受影响,继续与我们友好,电影继续上映,诸如《沸腾的生活》、《复仇》、《橡树,十万火急》、《神秘的黄玫瑰》继续受到中国观众好评。不同的是,齐奥塞斯库的政权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在于:执政时间太长,任用私人,独断专行;现代化计划过于庞大,80年代后难以为继,影响到国民日常生活;齐奥塞斯库夫妇的个人生活奢侈豪华,引起众怒;在80年代末的多米诺骨牌中,如果不算南斯拉夫的分裂与内战,罗马尼亚的政权转移是唯一见血的。
1989年底,我在电视上看到罗马尼亚事变的过程,看到齐奥塞斯库的结局,一代枭雄竟落得如此下场,作为罗马尼亚电影的爱好者,多多少少有点难受。神奇的罗马尼亚,神奇的齐奥塞斯库,到最后并不神奇,这或许说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还是平凡一点比较合适。 6,瓦尔特和铁托的南斯拉夫
关于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套用周总理欢迎尼克松的话:南斯拉夫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中国和南斯拉夫,当年这两个具有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利益和立场、拥有伟大人民的国家,却几十年视若仇敌,不相往来,这真是历史开的诡异玩笑。
1977年夏天,这两个伟大的国家,终于结结实实地撞在了一起。
那年夏天,二哥去北京玩了几天,回来后兴高采烈地跟我吹嘘:在北京看了两场内部电影,南斯拉夫的,南斯拉夫你知道吗,那个修正主义铁托,电影叫做《真假瓦尔特》!《桥》!哎呀真好看啊!那些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简直不值一提,太精彩了!这番话把我说得心里痒痒的,万分期待。不久,这两部太精彩的南斯拉夫电影公开上映(《真假瓦尔特》更名为拗口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二哥看内部片时或许无正式片名),果然太精彩了,秒杀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那一年,南斯拉夫的伟大电影震撼了中国的伟大观众。
我不记得后来看过什么别的南斯拉夫电影,在我心目中,南斯拉夫电影只有两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难以磨灭。前几年,我在《从荒原到天堂》提到这两部电影时,有网友随手列出一串台词:
“你说错了,上校冯•迪特里施已经到达,萨拉热窝!”
“是军官?那我还是丘吉尔呢!”
“敌人像野兽一样,他们不管你是老还是少。”
“肖特呼唤康德尔,肖特呼唤康德尔!”
“空气在颤抖,彷佛天空在燃烧。”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那一年,这两部电影给国人带来什么样的冲击?瓦尔特的经典台词如数家珍,《啊朋友再见》响彻全国,过来人自然都有美好的回忆。据说早几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即已译制完成,1977年公开上映,乃是铁托访华的副产品,铁托的到来,标志两国两党恢复正常关系,是一个重大的事件。
年代久远,又找不到相关视频,无法还原天安门广场10万人欢迎铁托的场面,当天欢迎晚宴的画面,我倒是记得很清楚。看那铁托,八十五岁了,腰板儿挺得笔直,气宇轩昂,那派头大了去。当晚,当年的党政领导人倾巢出动,包括刚刚复出的邓小平,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传奇人物。要知道,这位可不是简单人物,二战时与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下过棋,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唯一与斯大林扳手腕子分庭抗礼,只有这位豪气冲天的铁托老帅,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与其他东欧国家的领导人靠苏联扶持上台不同,铁托的地位是自己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完全不欠斯大林的人情,有资格和实力和斯大林翻脸。在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中,铁托的诉求很简单,各国应独立发展,不同意统一的发展模式和超出国家关系的领导模式。与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两次争执,这是核心的分歧。有意思的是,后来中苏分裂,也是基于同一原因。此时,中南两国的价值观、利益和立场趋于一致,本应就此改善关系,却因为历史的积怨错过了机会,一直延宕到1977年,至为遗憾。
在中南分裂的时代,虽说表面上不时谴责修正主义的铁托集团,却从没停止观察南斯拉夫的动态,在内部翻译出版了众多南斯拉夫的书籍,以及其它国家研究南斯拉夫问题的著作,其中影响最大的书,莫过于原铁托领导层核心人物德热拉斯的《新阶级》,该书中译本出版后,在高端读者群中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在文革后期的地下读书群落中,《新阶级》是一部传说中的大神级书籍,文革后有机会研读该书,出了一身冷汗。
1980年,了不起的铁托逝世,盛大的葬礼备极哀荣。乱世风云正待起,世间已无老铁托。后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各种长期积累的矛盾开始显现,特别是民族问题无解,铁托不在,无人压得住,终于大卸七块,爆发血腥的内战。
90年代初,眼看着萨拉热窝又一次沦为战场,保卫萨拉热窝的瓦尔特却不知在哪里。看着电视上的乱象,让人不免想起铁托时代的繁荣稳定,世事变迁怎么会如此不可理喻?到底谁的错? 7,乒乓球与亚非拉欧的朋友们
70年代惯用亚非拉,没有欧,欧洲的国家要么是交往不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要么是苏联系统的修正主义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谈不上朋友。这种局面在1971年发生了变化,为外交突破担当先锋的居然是中国乒乓球队。
1971年发生很多大事,第一件大事出自3月在日本名古屋开幕的31届世乒赛。缺席两届之后,中国乒乓球队的几员老将带着一批新秀再度出战,主力庄则栋状态很差,输多赢少,全无三届冠军的风采。赛场之外,当一位美国运动员上了中国队的车,庄则栋表现出极度了不起的机敏,一瞬间的决策,为中美关系打开了突破口。消息传回北京,熟悉庄则栋的主席总理估计拍案叫绝,这个瞬间对国家的实质贡献,远远超过那些个冠军奖杯,后来庄则栋受到破格重用,并非偶然。
31届世乒赛发生了一个插曲,单项比赛之前,中国队发出声明,拒绝和南越、柬埔寨朗诺集团的选手比赛,如相遇即弃权,引起外媒大哗,可见当年体育和外交之密不可分。那一次中国乒乓球队立下了大功,中美双方都对他们刮目相看,1972年,庄则栋率领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美国,在白宫花园会见尼克松,从新闻电影上看,好似一场庆功仪式。后来,中国又派出乒乓球队访问各国,在北京举办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各国乒乓球队也纷纷来访,乒乓球充当了外交的先头部队,政治第一,运动员的个人荣誉相对不那么重要。
70年代前期的几次世乒赛,中国队的成绩很一般,输过不少比赛,有的是真输,有的搞不清真输假输。1961年北京26届世乒赛之后,中国老百姓统统都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粉丝,那时没有几个家庭拥有电视,大家都是听电台直播,非常投入地听。我还记得那几年新冒出的国手,男队的梁戈亮、李景光、郗恩庭、许绍发,女队的李莉、胡玉兰、郑怀颖、张立,还有几个外国选手,瑞典的本格森、约翰森,日本的河野满、长谷川信彦,南朝鲜的李艾莉萨、郑贤淑,朝鲜的朴英顺、朴英玉,印象最深的是张立连续两次输给朴英顺,拱手让出女单桂冠,后来在朝鲜画报上看到朴英顺回国后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好像她水平当真高过张立似的。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时代,经常会出现这种难堪的场面。
自1949年建国起,中国外交工作者即在艰困的环境里辛勤耕耘,在亚非拉交了不少好朋友, 1971年全面恢复在联合国的权利只是水到渠成而已。受到联合国和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那一两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多如过江之鲫,台湾当局遭到毁灭性的打击。1971-1972年是中国外交的巅峰,中国乒乓球队功不可没。
那几年,对外交往发生很多有意思的事,这里简单说说我记得的几件。
在非洲,坦赞铁路的修建无疑引人注目,当时的报刊和电影做了很多宣传工作,老百姓都知道中国帮忙修这条铁路,意义非常重要,坦赞两国人民同声称赞等等。至于投入了多少资源,有偿还是无偿,好像不是很清楚。后来不大提此事,也不知这条铁路的近况如何。
非洲小国林立,政治错综复杂,少壮军官的政变、不同派别的内战、不同民族的屠杀,此起彼伏,今天你上台,明天我可能杀回来,作为大国外交,如何具有前瞻性,如何在不同势力间拿捏分寸,非常考验智慧。
在欧洲,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安东尼奥尼纪录片事件。有关部门好心邀请外国电影人来拍片,怎么拍,拍成什么样是人家的事,拍出来不满意,也只能认了。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上映后,有关人士勃然大怒,说大师丑化了中国,只拍阴暗面,拍了一部反华影片,等等,为此发动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舆论大战,动用官方力量打击一个导演,口诛笔伐,蔚为壮观,看得大家目瞪口呆。
很多年之后,终于看到这部电影,不由得摇头叹息,那就是当年的中国,当年就那样子,你让安大师怎么拍才算不丑化?高楼大厦吗?灯红酒绿吗?奇装异服吗?花枝招展吗?高铁高速高架立交吗?当年没有这些不是吗?到现在,还有人经常问外国人,你觉得中国的发展进步怎么样?暗示对方应该赞美表扬夸奖我们,心态很不健康。中国的进步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不是外国人口沫横飞夸出来的,这就是安东尼奥尼事件给我们的教训。
在拉丁美洲,印象最深的是某一年市面上突然出现外国的香蕉,个大好看,味道还不错。从标签看,有的来自厄瓜多尔,有的来自巴拿马,数量大,无需香蕉票,价格便宜,一般百姓都吃得起。据说是外贸方面出现故障,人家拿香蕉来顶债,不知实情如何。在那个自力更生物资奇缺的年代,居然吃上进口的大香蕉,算是稀罕事。如今外国水果遍地都是,却难得重现当年品尝拉丁香蕉的快感。
古语云:远交近攻。当年除了阿尔巴尼亚这个另类,我们在亚非拉欧交的朋友们虽不特别亲密,却实实在在,几十年没太大变故。倒是周边下血本交的铁哥们,总是麻烦不断,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8,河东河西看朝鲜
40年前我们看朝鲜如同40年后朝鲜看我们,40年前朝鲜看我们如同40年后我们看朝鲜。什么叫做风水轮流转,什么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丹东江边对比一下两岸景色,一目了然。
0年代,中国和朝鲜保持着比一般友好国家友好一些又不过分亲热的关系,交往比较正常,文化交往尤为密切,自身精神产业产出不足,朝鲜产品即成为替代品,因属于同一意识形态,如同转基因产品一样放心进口。那几年,朝鲜的电影、音乐、画报流行一时,对50年代后期出生的中学生们影响更甚。
1972年,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上映,全国一片哭声。接着,《血海》、《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南江村的妇女》、《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轧钢工人》、《永生的战士》等朝鲜电影陆续上映,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电影很一般,当时却觉得很有意思,至少和文革前的国产片同一水准。
几部当代题材的影片引起我们的注意,从画面上看,朝鲜人民生活得很好,城市整洁有序,马路宽广,建筑物高大漂亮。老百姓的房子独门独户,宽敞明亮。城里人西装笔挺,乡下人衣着也不土气。人人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绝无面黄肌瘦萎靡不振之相。至于吃的,我以前提过,《看不见的战线》有个场面,某个普通人家招待客人,随随便便杀了一条鱼,好大一条活鱼,看得我们眼睛都直了。在那个凭鱼票买小死鱼的年代,哪里见得到这么大一条活鱼!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让人羡慕得口水直流。时光流逝,如今我们这里鲜活的东西可不止大鱼哎。
朝鲜电影上映后,电影里的歌曲也随之流行,《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的插曲尤其受到欢迎,中学生们把这些电影歌曲以及不知从哪里找来的朝鲜歌曲抄在笔记本上,当宝贝一样珍藏。那时候外文书店有原装进口的朝鲜密纹唱片,二哥下狠心卖了几张,一直到现在,搜集朝鲜音乐仍是他的业余嗜好。70年代前期,朝鲜文化产品替代了50-60年代的苏联,那一代中学生更熟悉和喜爱朝鲜,如同80年代中学生熟悉和喜爱港台产品一样。
70年代,南朝鲜在我们的视线之外,除了体育比赛会遇到他们,其它方面并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当年有一部朝鲜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代表了朝鲜官方的口径,也是我们对“朴正熙傀儡集团”统治的朝鲜南方地区的想象:政治独裁,经济凋敝,文化落后,到处都是贫民窟和妓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暗无天日之中。谁也想不到两国会有建交的一天,两国的经济联结会如此紧密。朝鲜半岛南北方同一民族同时起步,只隔了一道三八线,为何朝鲜没有三星那样的手机电视笔记本打进中国市场大赚银子?
基于对朝鲜文化的欣赏,那些年我们热衷研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朝鲜的近代史,甲午战争和日本吞并朝鲜的过程,金日成的个人史,朝鲜战争的内幕,抗美援朝的背景,金日成对中国的真实态度,朝鲜经济靠什么支撑,等等。那时缺乏资料,很多问题得不到答案,年纪轻轻的金日成怎么当上领导人的?朝鲜战争到底谁开的第一枪?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领导人到底知不知情?金日成如果对中国友好,为什么把延安干部清理得一干二净?…… 后来读了相关书籍,这些问题才基本明了。我的看法,朝鲜战争是斯大林为苏联国家利益下的一招狠棋,把中国、美国、朝鲜南北方全算进去了,不费吹灰之力,一箭几雕,他一家独赢。我想这招棋要等参战各方全卷入之后才反应过来,可惜为时已晚,中苏后来闹翻,与这笔旧账不无关联。
当年我们关注朝鲜的时候,金正日尚未上位,金正恩还没出生。那时看着朝鲜人民现代化的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潜意识里想象未来的中国应该像朝鲜那样光鲜亮丽。没想到过去这40年,中朝两国不同的发展路径,结果竟如此不同。朝鲜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状况完全出乎意料,让人难以接受,更难接受的是朝鲜这几代领导人处理中朝和朝美关系的手法,记得十几年前,看朝鲜上下全员出动欢迎美国国务卿的盛大场面,跌掉一地眼镜,如今朝鲜当局逆向操作半岛局势的负能量更让人捏一把冷汗。
过去这几百年,中国三次介入朝鲜危局,每次都影响到自身的国运,明朝万历年间两次援朝抗倭,倾举国之力惨胜,却种下祸根。清朝甲午之役惨败,奇耻大辱犹未雪。1950年抗美援朝,我军将士浴血奋战,方赢得今日的战略格局。朝鲜半岛当下的核热战会不会把中国再次拖入深渊?观察朝鲜当局在钢丝上玩火的兴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反过来想,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改变很可能出于一个偶然事件,或者领导人的一念之差。如果我们不努力,如今在我们河东看朝鲜,下一个40年也许朝鲜在河东看我们。
63年前鲜血凝成的交情尚有余温,希望烈士们的血没有白流。 9,睁大眼睛看日本
作为日本研究的爱好者和日本文化的欣赏者,经过长期观察,个人认为未来中日必有冲突,恩怨必有了断,这是由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国家意志、民族性格、世代梦想、旧恨新仇共同决定的,无解。
70年代,大家被所谓一衣带水、世代友好的面纱遮住了双眼,看不清这一层。
1971年名古屋31届世乒赛,在日本眼皮底下发生了中美乒乓外交事件。之后,基辛格秘密访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尼克松正式访华……国际政治的大洗牌让蒙在鼓里的日本彻底懵了。1972年7月,主张改善对华关系的田中角荣出任首相,9月即率团访问中国,寻求中日关系正常化。
我记得很清楚,田中抵达北京机场的时候,只有仪仗队,没有欢迎人群。与周总理完成建交谈判,签署建交协议,拜见过毛主席后,田中由周总理陪同飞往上海,离京时机场上挤满热情洋溢的欢送人群,场面的热烈与抵达时的冷冷清清形成鲜明的对照。老实说,在新闻影片中看到这个场面,内心不无腹诽。
在建交谈判中,中方做出了放弃战争赔偿、搁置钓鱼岛争议等重大让步,我等老百姓不理解,只能相信高层领导作此决策肯定是基于国家利益,有长远考虑。当年11月,《人民画报》为田中访华、中日建交出了增刊,如今回头品味那期增刊的照片,可以清楚体会到当年中央如何重视中日关系的变化。
之后几年,中日关系并无突破,中国民众并不了解也无从想象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民的状况,一直到1978年,邓小平访日、签署友好条约之后,形势为之一变。
那一年,国人怀着复杂的心情观看了邓小平访日的电视新闻和纪录片,画面上展现出日本社会的高度发达和富裕,令人极度震惊,肯定也让小平极度震惊。一山难容二虎,在日本的战略威胁面前,差距如此巨大,中国必须改变发展路线,尽快赶上去,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
1978年之后,中日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日本产品大举进入中国,盒式录音机、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冰箱、计算器之类;二是日本流行文化风行中国,以电影《生死恋》、《追捕》、《望乡》的上映为标志。
第一次看日本当代电影,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衣食住行,住房、街道、汽车、火车、商业、饮食等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让中国观众陪感新奇,也倍感不是滋味。那一两年,高仓健、中野良子、栗原小卷、田中绢代等老中青影星在中国极具知名度,在那一代电影观众心目中,这几位日本明星具有非凡的魅力。
1978年邓小平访日至1984年三千名日本青年访华,几年间中日双方都弥漫着友好的气氛,大家好像忘了甲午战争、侵占东北、八年抗战的旧仇,也不留意从未改变过的地缘竞争。现在回头看,那一段友好的岁月更像是中国崛起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段插曲。
1978年之后,中国的快速发展让中日关系进入正常的轨道,不应再让所谓一衣带水、所谓世代友好的口号妨碍对中日关系本质的认知。过去这20年,日本经济进入停滞期,中国则进步神速,2010年,经济规模超越日本,之后每年都要拉开差距。这种态势让日本各界陷入莫名的焦虑,从1978年俯视中国的优越感,到2010年平视中国的无奈感,再到如今仰视中国的焦虑感,日本去年9月的一连串怪招并不令人意外。
自1592年丰臣秀吉进军朝鲜开始,几百年来,日本人为实现大陆梦想可谓倾尽全力,坚持不懈。目前的不正常状态只是二战被美国打服了,不得不然。暂时臣服美国不代表他们服了中国,事实上他们没服过,总有一天他们会突破藩篱,露出他们隐藏的獠牙。如前所说,这是由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国家意志、民族性格、世代梦想、旧恨新仇共同决定的,与双方的国家制度、意识形态没什么关联。我们必须正视,正视日本人内心深处对中国的敌意。
看清这一点,即知目前剑拨弩张的局势只是开场锣鼓,正戏在后头。我们必须睁大眼睛看日本,做好准备,未来才有取胜的机会。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会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10,美国梦
这几天,全球传媒热议两件新闻,1,斯诺登揭发美国安全部门监控事件;2,默多克离婚案件。凑巧,这两个新闻事件,都跟中国有一点关系。
记得有一次在火车上听邻座吹牛,什么叫做成功人生?那个很健谈的人说:男的,去美国读个博士,回来开公司,去美国上市,圈足美国股民的钱。女的,去美国嫁个老富豪,过个十来年好日子,离婚,圈足美国富豪的钱。
这当然是笑谈,仔细想想似不无道理。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也有美国梦,这两种实现美国梦的模式,案例太多,大家不是已经习以为常了吗?
当代中国人的美国梦始于1971年,那一年中美关系发生戏剧性的变化,3月乒乓外交,7月基辛格秘密来访,次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华并发表上海公报,从“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之剑拨弩张到“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之对饮茅台,变化实在太急遽,全世界都看得目瞪口呆。
关于中美外交的突变,当年曾旁听老三届哥哥姐姐们的闲聊分析,大意是说,中美苏就像三国时魏蜀吴那样互相敌对的三角关系。美国在越南战场以一敌二,苦不堪言,从越南撤退后必须改变不利的三角形,实施统一战线,联系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中国跟苏联闹翻后面临同样不利的三角形,基于战略上的互相需要,双方一拍即合,合作上演了一出震动世界的大戏。
既然是处于国际战略的需要,就不会受到国内政局变化的影响。福特顶替尼克松后很快到访中国,卡特执政后把中美建交视为必要之务。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接着邓小平成功访美,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记得70年代前期,曾经在父母单位礼堂看过小屏幕的美国科教纪录片,印象最深的是城市商业区的高楼大厦,以及宽敞的马路上塞得满满的小汽车,小汽车五颜六色,偶尔闪现的行人衣着也是五颜六色,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富裕和活力,令人印象深刻。中美建交后,文化交流也随之开始,久违的美国电影也来了,不再是内部小范围放映,而是堂而皇之公开上映。第一部美片叫《车队》,一部十足的烂片,中国观众不知深浅,看得津津有味。再后来,《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在央视播出,极为轰动,麦克﹒哈里斯、戏子、酋长这些美剧里的英雄的事迹,居然在中国名震一时。
出版界也向美国作品打开大门,仅建交第一年的1979年,就出版了《战争风云》、《汽车城》、《屠场》、《卢布林的魔术师》、《飘》、《根》、《希腊棺材之谜》、《美国当代短篇小说集》、《光荣与梦想》等美国书籍。美国文化席卷而来,无法阻挡。唯一阻挡的案例是停播《加里森敢死队》,遭到上瘾观众的强烈反弹。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百废待兴,各高校和科研单位派出了一批中青年骨干前往美国进修,这批骨干回国后成为科技教育界的中坚力量。1977、1978级毕业后,一代科技菁英蜂拥而去,台湾社会经历过的“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在大陆重演一遍。美国的现代化,美国的先进科技,美国的富裕生活,美国的门户开放,美国的成功机会,点燃了国人的梦想之火。“学,学,学英语;去,去,去美国”,整个80年代,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亲美之风,当时中美差距太大,暂时不敢想很快有追上美国的一天。
1971年之后,中美联合对抗苏联的新格局对中国不尽有利,最理想的格局是与美苏双方都保持友好关系,坐山观虎斗,尽得其利。50年代初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机会,可惜被斯大林策动的朝鲜战争搅黄。八十年代末,戈尔巴乔夫的到访,中苏关系的正常化,标志着中国又一次站上最有利的位置,没想到世局变化太快,苏联的解体固然暂时解除了北方的威胁,却让中美关系进入明合作暗对抗的又一个新阶段。
在如今G2、“中美国”、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算是个理性的倾美派,理由是从历史或者现实来看,除非中国出现内乱让美国有机会拆卸中国并取得军事支点,只要中国保持稳定发展,美国不大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因为距离太远,成本太高,也不可能对中国有领土野心,这一点与近代史日俄两国的作为形成鲜明对照。1840年以来,沙俄帝国不择手段攫取了大片中国领土,日本则有计划地谋取朝鲜,再谋取东北,试图重演努尔哈赤集团牧马中原的一幕。如果中国处理好中美关系,单纯从地缘政治考虑,美国未来或许会成为中国对抗俄日潜在威胁的筹码。
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美国可以接纳中国人实现美国梦想,中国也可以接纳美国人实现中国梦想,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大家一起实现梦想,何乐而不为?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端看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胸襟与智慧。
至少在我看得见的时候,不想看到美国极端分子所谓“即将到来的冲突”。 11,解不开的苏联结
自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诞生了苏联,96年来,这个已经消失的北方大国对中国施加了强大的作用力,改变了中国的走向,影响了中国人的个人生活,每个国人都有或大或小的苏联结,一部分人为心结,另一部分人为情结,谁都无法解开。
如果对96年的中苏(俄)关系分期,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1917-1949年为革命期,1950-1959年为蜜月期,1959-1988年为分裂期,1989-1991年为和好期,1992年至今为重建期,对中国而言,1992年之后的22年为反思期。纵观这96年,苏联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各领域无所不包,到处都是苏联的影子。
1949年之前支援中国革命的往事暂且不提,单看1950-1959的蜜月期,中苏关系的状况如何?数据说明问题。我在某网络图书馆数据库简单检索了一下,1950年之后出版的书籍中,书名中有“苏联”二字的共8998种,1950-1959年4821种,书名有“列宁”二字的共3937种,1950-1959年901种;书名有“斯大林”三字的共1815种,1950-1959年583种;那十年出版的其它苏联相关书籍则难以统计,不知有多少。书籍之外,电影、戏剧、音乐、科技、教育、企业管理、共青团、少先队……建国前十年,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处于苏联的绝对影响之下。
如此十年累积下来,国人已经习惯苏联无处不在的氛围,习惯中苏一家人的亲热劲儿,习惯我们明天就是苏联今天的单向想象。忽然有一天,亲如一家的哥俩没来由争吵起来,双方都拉大嗓门,吵得不可开交,两党关系随之破裂,上升到国家关系对立,演变成军事冲突,边境陈兵百万……这种局面一时让人很难适应,特别是苏联文化哺育下长大的四零后五零后们,苏联的种种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他们怎么可能当真相信苏联变修了?
总结这96年的中苏关系,可归结为两个核心问题:一,中苏何以分裂?二,苏联何以覆亡?
我出生在中苏争执的年代,在我精神成长的70年代,中苏分裂已成事实,那时候公开称呼苏联为苏修,还有社会帝国主义,封资修,斗私批修,云云。现在回头想想,这些说法好像是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四十年了,社会主义中国始终屹立不摇,修正主义苏联早已烟消云散。可按当年的标准,到底谁更修呢?
那个时候官方传媒视苏联为寇仇,公开场合骂个不休,私底下苏联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70年代内部出版的书籍,苏联题材占了多数份额,文学部分更是独占鳌头。检索1966-1976年《参考消息》,包含“苏联”标题的文章2729篇,包含“苏修”标题的文章4368篇,合计7097篇,高于“美国”、“美帝”的5212篇。在民间,思维稍微正常的人,没有谁把官方宣传当回事,内部出版的苏联小说风行一时,文革前遗留的众多苏联文化产品在地下流传,备受欢迎。
作为六零后,虽说苏联文化在我体内的血凝度比四零后五零后低很多,当年好歹也算是追捧苏联文化产品大军中的一员,那时候我已经开始犯疑,那么多老三届哥哥姐姐们钟情苏联的小说、电影、音乐,除了寄托对文革前岁月的缅怀之外,苏联文化本身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已经开始想象,中苏分裂后,苏联人民的生活还好吧?
2007年,我刚开始连载怀念苏联小说的长文,即有一位网友留言,评论《叶尔绍夫兄弟》“精神上纯粹、高贵、做普普通通的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给我留下极深印象,因为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大家迷恋苏联文化的秘密,且不论是否名副其实,苏联公开提倡和推崇的价值观符合人类需求,积极,健康,向上。苏联之所以覆灭,不是这些价值观出了问题,恰恰是苏联领导人的作为违背了这些价值观,以致脱离人民,自寻绝路。
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解冻,一大批苏联当代电影上映或在电视播出,让我大呼过瘾,兴奋之极。其中特别喜欢《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部1979年摄制的名作分前后两部分,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两个时期苏联人民的日常生活,完全符合我在70年代对苏联社会生活和苏联人民的想象。影片中几位普普通通的人物,“精神上纯粹、高贵、做普普通通的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尤其让我感动。如此高素质的民众,竟然遭受大时代剧烈变迁的痛苦,令人痛惜不已。
前几年因为撰写关于苏联问题的文字,结识了好多前辈网友,他们极为熟悉并且热爱俄苏文化,《船长与大尉》、普希金、《战争与和平》里的娜塔莎、列维坦的油画,伊萨科夫斯基的歌词……如数家珍,让我倍感惭愧。前些时候看到赵薇导演的电影,愕然发现下一代七零后已经开始深刻地怀旧了,我们这些六零后,还有那些四零后五零后前辈,在已经荒芜的记忆里,苏联是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吗? 12,外面是海盗的世界
1987年夏天,在外文书店的隐秘角落买到一盒进口的齐秦《冬雨》专辑,格外喜欢。专辑里有一首《外面的世界》,歌词写得很有味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
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可如果外面的世界是个遍布海盗的世界,怎么办?
70年代前期,中国在内部翻译出版了多种苏联历史题材的书籍,多半是关于征服西伯利亚、远东地区、黑龙江流域的回忆录、资料集等,读这些书,明显感到作者对掠取土地的自豪、对原住民的蔑视,心情很郁闷,常常琢磨为什么会这样?自1840年起,沙皇帝国从中国攫取了最大块的土地,最多的利益,甚至到了二战胜利后,同为战胜国,苏联居然硬生生从中国挖走了那么大一大块地方,在中国土地上租地驻军经营铁路,凭什么?难道中国没为胜利流血吗?真真是情何以堪!后来终于琢磨出来了,现代世界就是个海盗的世界,遵循的是海盗游戏规则,你不跟着玩就等着被欺负被凌辱,哭都没人愿意听。
所谓海盗游戏规则,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海盗内部应该建立完善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就是分赃制度。海盗内部要团结,要友善对待低级海盗,不要随意折腾,这样才有战斗力,才能一致对外,勇往直前。
2,每个海盗团体都应选拨一位杰出的船长作为领导核心,对内处事公正,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对外有高度敏锐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断力,勇敢有智谋且身先士卒。
3,弱肉强食、恃强凌弱是海盗世界公认的最高准则,你不抢人东西,人家就要来抢你,与其坐等别人抢你,不如你先下手。抢别人东西天经地义,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4,既然下手抢了,就要下死手,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把对方抢光,抢服,抢得对方见了你就怕,乖乖奉上财物或是绕路走,抢得围观者打心眼里尊重你,不敢惹你。
这就是海盗世界的玩法。胜者为王,赢家通吃,愿赌服输,输了自己长本事去,如果拉不下脸抢别人,就不要怪别人抢你。在海盗世界里,没有正义公正之类的字眼,几百年来从来如此,漂亮的词汇只是写在文件里的遮羞布,说着好听而已,谁当真相信?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第一次遇到现代海盗的打劫,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古代中华文明与西洋海盗文明的碰撞,不兼容,不匹配,一百多年缓不过来。之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海盗们肆无忌惮,摆明光天化日抢你了,怎么着吧,有本事你去抢别人啊,不敢抢,抢不过,就别到处哭诉,这就是海盗的逻辑,海盗的世界只会取笑你,没人同情你。
1853年,日本被美国佩里舰队撞开了门户,短暂的惊慌之后,很快适应并神速地学会了海盗世界的游戏规则,明治维新,富国强兵,不到40年即转身为超级海盗。谋取朝鲜,打败了李鸿章水师;进军东北,打败了沙皇帝国;接着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差点成功地沿着努尔哈赤集团的路线牧马中原。
日本能,中国为什么不能?晚清的君君臣臣们把海盗世界称为洋务,搞起了洋务运动,满足于自己造一点枪炮小火船,以为这样就能跟着那些现代海盗们拼世界了吗?真正笑话!最可笑的莫过于所谓“中体西用”之说,满口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的中体跟明火执仗不抢白不抢的西用,完全南辕北辙,能凑合在一起吗?海盗世界世界绝无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生存的空间,不要脸就是不要脸,既要做完人间坏事,就别想着享尽世上美名,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从来没什么救世主,也从来没什么仁义之盗徒!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话是两千年前的将军说的吧?两千年来,我们远诛过几次?
70年代,我在读《帝国主义侵华史》以及那些征服东方的苏联史书时,常为中国的未来发愁,当时觉得世界秩序仍为海盗逻辑所把持,中国的传统生存哲学显然敌不过海盗们的强悍和无理,以后可怎么办?其实,那个时候到如今,我们的国家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可这保障不是凭空来的。试想,如果不是抗美援朝打服了美国,越南能保住17度线?如果不是1962年打服了印度,中印边境能平安无事?如果不是1979年打服了越南,越南怎么可能只敢动口不敢动手?
70年代,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只是基于外交的需求,如今,中国的经济如此蓬勃发展,需要市场,需要资源,我们的生意遍天下,需要天下都是我们朋友,可花钱能买来朋友吗?能买来朋友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畏吗?真金白银不是硬实力,仅靠诚信做生意远远不够,几百年的海盗世界,弱者只敬重抢过他的,不敬重花钱买他东西的,如果买家没有海盗的体质和气势,甚至还会欺负你一下两下,这是海盗逻辑的另一面。当世界没有改变海盗的本质,硬道理仍然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才能赢来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是赤裸裸的现实。美国的朋友倒是遍天下,算过美国这237年出手过几次?战后68年,出手过几次?过去10年,出手过几次?
我不是极端分子,我只是不想回避残酷的现实。铁哥们居然敢劫我渔船,小无赖居然敢杀我渔民,非洲小国居然敢滥捕我侨民,手下败将居然敢叫嚣杀入北京,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是值得追求的理想,人与人之间的真朋友是靠义气维持的,国与国之间的真朋友是靠真刀真枪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如果外面的世界遍布海盗,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时刻准备了吗?
——全文完 2013.6.21 晚
ps,终于写完了。我在书园发过好几篇长贴,这是第一次遇到无人回帖,真的很郁闷。 引用第11楼数帆老人于2013-06-22 16:55发表的 :
12,外面是海盗的世界
1987年夏天,在外文书店的隐秘角落买到一盒进口的齐秦《冬雨》专辑,格外喜欢。专辑里有一首《外面的世界》,歌词写得很有味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
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可如果外面的世界是个遍布海盗的世界,怎么办?
ps,终于写完了。我在书园发过好几篇长贴,这是第一次遇到无人回帖,真的很郁闷。
.......
因为楼主没有发到茶社,嘿嘿 数帆老人是过来人,真心希望您多多分享那个时代的体验,否则时间久了,历史被扭曲了,那就像日本人对待二战一样了! 引用第11楼数帆老人于2013-06-22 16:55发表的 :
12,外面是海盗的世界
1987年夏天,在外文书店的隐秘角落买到一盒进口的齐秦《冬雨》专辑,格外喜欢。专辑里有一首《外面的世界》,歌词写得很有味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
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可如果外面的世界是个遍布海盗的世界,怎么办?
.......
其实我是每个段落都拜读的,只是没有回复,不是偷懒,是在寻找一个切入点。——像现在这样的简单回复,与楼主文字分量不相称:)
感谢支持文版。 看完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都不知道,所以就不知道如何评价。对于70年代,基本上是个个人历史的空白,也许不如抗日战争熟悉,还靠着神剧支撑来着。呵呵。
没有个人记忆,也没有公共记忆,就剩下个空白了,数帆兄(?)告诉了这么多,还是无法判断,不过兄说得有趣,有兴趣的人可以跟着线索进到历史,也非常好的事情。
我一点印象,兄虽然讲个人的记忆,但绝对称得上胸怀天下,这份豪情和眼界现在的人真的不多了。不知道兄能否说一下是如何获得的?毛当年三个世界理论也不过如此吧,哈哈。 海盗游戏规则有点太武断简单了,这些海盗都是信教的海盗,有天主教的,有东正教的,还有基督教的,所以人家是两套家伙都齐全的 膜拜啊,自从高中毕业就再也没写过超过200字的东西,
哎,提笔就忘字,
改天我也得好好写写俺的这几年,
不对,我要写俺的童年 不错,70后有同感,震撼的东西! 阮文追还真第一次听说。楼主的回忆从百姓视角亲身经历,展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真实的政治风云。对上个世纪70年代历史所知甚少的人来说,也算一种普及教育了。O(∩_∩)O~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