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想这个钱学森之问可能是困扰中国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了吧。昨天中午到食堂吃饭,听着校园广播中一位物理教授谈物理,采访者问道: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呢?物理学教授举了一大堆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来回答。听完这个广播,在结合这几天我所看的费曼的几本书,我明白,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只是制度问题,还有价值取向等问题,我也明白,我们这个文化背景是不可能培养出什么杰出人才了。在回答钱先生的这个问题时,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个艰深的问题,也提出了各种方案。他们认为是要有好的教师,教育要大改革,要加大学校投资,还提出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样的所谓的珠峰计划。其实我们不是没有这种计划,也不是没有引进所谓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有211、985等等所谓的教育工程,结果又如何呢?只不过是所谓的高校和专家教授们捞取利益的口号借口而已。这么多计划,这么多纳税人的钱,却没有收到任何效果,我认为除了体制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出在:我们老问的问题是“这又什么用呢?”如果我们读过几本伟大思想家的传记,如果我们真正读过研究过西方伟大教育家的思想,例如洪堡,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就是因为我们老问:这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不可能产生出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人才来。我们可以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中总结出杰出的人才产生的条件;一、好奇心和兴趣。费曼之所以走向科学道路就是因为他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好奇心,想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行的,爱因斯坦,牛顿,波尔等等,那一个不是如此,他们从来不会问这有什么用呢?他们只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想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二、怀疑。质疑传统,质疑那些权威,这是思想发展的重要之路。如果我们考察几千年来中国文明,就会发现几千年来毫无进步的原因除了对世界缺乏好奇之外,就是迷信传统和权威,没有独立的精神。三、宽容。因为我们缺乏宽容,所以我们没有自由的思想。我们总是怀疑别人的批评,见不得别人的批评,束星北为什么容不得浙江大学,原因之一就是束星北总是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别人的错误,而别人是见不得别人批评自己的。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我们的教育就会发现,我们缺乏的恰恰是宽容的互相争论的环境,我们要的是面子和“尊严”,而不是真理。而后面的两项恰恰是基于我们没有好奇心和兴趣去了解这个世界,就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觉得怀疑和宽容根本就没什么,关键是有什么用,对我们自己有什么用。
撇开其他因素不说,我认为可以用《逻辑的引擎》的作者在书的尾声中说的一句话来说明我们为什么没有杰出的人才。这句话就是:如果只重视眼前利益,而轻视那些不会带来直接回报的那些研究,那么最终遭殃的还是我们的未来。总之一句话,我们老问这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出不了杰出的人才。 最近在看一本《常用教育概念辨析》,其中谈到在“基础教育”这个概念中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据作者的分析,现代的大学教育应该依然是基础性的教育,而不是高端的科研,所以钱学森说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未必准确。起码,我们想,研究神九的科研人员算不算杰出人才?钱老是两弹一星的元勋,在两弹一星出现之前,有多少人知道他是人才呢?
而费曼,爱因斯坦,牛顿,波尔等人,哪一个是在学生阶段就已经显露出自己就是杰出人才的呢?
至于“几千年来毫无进步”说法有点想当然了。
至于宽容,中国传统文化中远比西方文化强调容忍他人,而西方则是在宗教倾轧过程中才认识到了宽容的价值。 引用第1楼fenglong88于2013-03-30 21:33发表的 :
最近在看一本《常用教育概念辨析》,其中谈到在“基础教育”这个概念中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据作者的分析,现代的大学教育应该依然是基础性的教育,而不是高端的科研,所以钱学森说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未必准确。起码,我们想,研究神九的科研人员算不算杰出人才?钱老是两弹一星的元勋,在两弹一星出现之前,有多少人知道他是人才呢?
而费曼,爱因斯坦,牛顿,波尔等人,哪一个是在学生阶段就已经显露出自己就是杰出人才的呢?
至于“几千年来毫无进步”说法有点想当然了。
.......
我想钱先生所说的杰出人才并不是指那种研究人员和技术工程师之类的,他说的杰出人才更多的是有创造性的人。如果说兄所说的那些都是钱先生指的杰出人才的话,钱先生绝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了。看看我们各行各业,有多少这样的杰出人才就知道了。我们能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我们政府部门的很多高官也可以算是杰出人才了,部队里有所谓的高科技人才,学校有所谓的教授专家,企业里也有各种各样的高素质人才,譬如腾讯、迅雷、金山等,我们还有自己的院士,那一个不是杰出人才,为什么钱先生会说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为什么学校、专家、政府都说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我想只有一种解释,钱先生所说的杰出人才根本就不是兄所理解的那种杰出人才,而更多意义上是对人类的思想和知识有突出贡献的那种。或许用程炼在一次哲学研讨会上所说的话,更能体现钱先生所谓的杰出人才究竟指的是什么。程炼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写出《单子论》这样的书来。
我不否认大学属于基础教育,其实任何教育都是基础性教育,没有那种是高端的。维纳在他的自传中说,要求博士有创造性的成果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不现实的,博士研究只是基础性的研究而已,他以自己的博士论文做例子进行了说明。我们所谓的高等教育只不过是教育的不同阶段的一个便利的划分而已,没有那种教育,也没有那种知识是高端的,有的只是基础的。譬如对于有些人来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高端知识,但对于大多数物理学家来说,它们却是基础教育。
当我说“几千年来毫无进步”时,兄不同意我的看法,说是想当然。就我粗浅的知识看来,几千年毫无进步并不是无的放矢。你可以说,我们经历了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到清的朴学,怎么能说毫无进步呢?经史子集,各个时代并不相同。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我们的进步究竟体现在哪儿?几千年来,我们的政治体制是一成不变的家天下的专制体制,官本位思想,到现在越演越烈,毫无改变,几千年来,我们发展到皇帝三宫六院,妇女缠脚守节毫无地位,男子阉割,奴役思想严重。思想上没有什么重大的进步,知识上就更不用说了。
说到宽容,兄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比西方更强调宽容,我不否认我们的文化里有宽容精神,也强调这种道德。但是,说的和做的是两回事。写在纸上的,谁都能画出个一二三的道道来,但是实际的行动却不见得就这么做了。我们不能拿西方中世纪来比较,因为人家走出了中世纪。而我们走出了中世纪了吗?朱维铮有本书叫《走出中世纪》,是说中国文化的。如果说中国的几千年文化和西方的中世纪对等的话,我看不出我们现在已经走出了中世纪。我们要看到人家的进步,我们不能说人家以前怎么样,那么我们这样就是合理的,或者说我们比人家进步。
我不知道我的认识是否正确,我只是表达了我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兄能指正。我的看法可能很片面,我有时觉得我的看法是不是感性肤浅了点? 引用第2楼吴茗于2013-03-31 20:06发表的 :
我想钱先生所说的杰出人才并不是指那种研究人员和技术工程师之类的,他说的杰出人才更多的是有创造性的人。如果说兄所说的那些都是钱先生指的杰出人才的话,钱先生绝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了。看看我们各行各业,有多少这样的杰出人才就知道了。我们能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我们政府部门的很多高官也可以算是杰出人才了,部队里有所谓的高科技人才,学校有所谓的教授专家,企业里也有各种各样的高素质人才,譬如腾讯、迅雷、金山等,我们还有自己的院士,那一个不是杰出人才,为什么钱先生会说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为什么学校、专家、政府都说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我想只有一种解释,钱先生所说的杰出人才根本就不是兄所理解的那种杰出人才,而更多意义上是对人类的思想和知识有突出贡献的那种。或许用程炼在一次哲学研讨会上所说的话,更能体现钱先生所谓的杰出人才究竟指的是什么。程炼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写出《单子论》这样的书来。
.......
第一,钱先生把目光寄托在学校,这是他没有弄清学校教育并不是为培养杰出人才而设的。
第二,附议钱先生的观点,搜罗部分例据,却又不质疑钱先生的言论,这是不是另一种对权威的服从呢?兄正在以自己的行为验证国人缺乏批判性思维(以兄的话说叫“质疑那些权威”)的论断?
第三,作为创造性,其实更是急不得的内容,国外的研究似乎也未有定论,何以让国人在基础不稳的情况下进行创造?而且我们是不是有条件有实力承担创造性失败的后果?
第四、凡是能改变人类文明历史的人物往往是可遇而不求的。程炼先生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写出《单子论》这样的书来。”其实我们可以反问一句,程炼先生在求学时,为什么不能写出《单子论》这样的书来呢?要知道希望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是极其微小的。
至于兄关于传统的论断错误在于“毫无”二字,这一点是基本的逻辑问题。不过兄要有心罗列西方的愚昧和野蛮行为的话,也可以找来一大堆作为论据。即便是所谓的民主制度,大致上不也是西方人互不信任的结果吗? “杰出人才”的内涵的确要放宽到人类思想、知识和技术发明创新整体的视角来理解 。
这个问题答案不是很玄乎的:主要是中国人教育文化习惯和政治权力制度体系影响的结果。自古以来,前者(教育文化习惯)西中方的教育旨趣一个是学以致知,追求真理;一个是学以致用,追求功名。至于后者(政治权力制度体系)影响比较大些。其原因也不用多讲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家不用和西方国家比,就拿中国自己的上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和这个现行政权建立自今的教育比,就明白了 引用第4楼yyg680于2013-04-02 00:15发表的 :
“杰出人才”的内涵的确要放宽到人类思想、知识和技术发明创新整体的视角来理解 。
这个问题答案不是很玄乎的:主要是中国人教育文化习惯和政治权力制度体系影响的结果。自古以来,前者(教育文化习惯)西中方的教育旨趣一个是学以致知,追求真理;一个是学以致用,追求功名。至于后者(政治权力制度体系)影响比较大些。其原因也不用多讲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家不用和西方国家比,就拿中国自己的上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和这个现行政权建立自今的教育比,就明白了 各位老师的论点,起点比较高。
我从一个学生到家长的角度,也说两句。
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教育环境,导致了两个结果:
1)文理分科: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所以,考试的科目,重点投入精力,不考试的科目,不投精力;
而看真正的现实意义上的“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
2)教育投入不足+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大家只能通过考试分数才能进入一些好的学校,
导致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好坏看成绩,老师好坏看升学率。 导致有的时候,学生只能去通过题海
战术“记住”一些问题的解法,而不是掌握方法,从而去解决问题。
一个例子,就是原来看到过中外历史教育:中国记某年,某人,做了什么事情;而外国,会设定一些
条件,给学生们分析,如果是怎么怎么样,历史会变成怎么样。
个人认为,正是这种分析,而不是单纯记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引用第6楼wangjade于2013-04-02 18:04发表的 :
各位老师的论点,起点比较高。
我从一个学生到家长的角度,也说两句。
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教育环境,导致了两个结果:
1)文理分科: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所以,考试的科目,重点投入精力,不考试的科目,不投精力;
而看真正的现实意义上的“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
.......
所谓文理科分科是为了应对高考做的一个合理的选择,只要有这个高考制度,我们的文理分科就不可避免。
因为高考的竞争实在非常激烈,学生家长和学校为了升学率就必须做出一个资源分配上的选择,是为了高考多几分还是为了将来所谓全面素质发展,很可惜这个民族可以为了新国五条的增税20%都能假离婚,这个文理分科就更是小菜一碟了。
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应该还是进入了知名的高校后的职场全面发展,不是我们所谓身心全面发展,因为人太多,好的位置就那么几个公务员垄断国企或者就是继承自家产业,所以我们想的设计路径往往和社会现实的残酷大大不同。
从切身感受和身边的现象随便说几点:
1、现行学校教育对不同个性的人采用同一个教育模式。2、着重培养解题能力,缺乏实践,圈养起来搞创新。
3、现行教育目标是培养通才,专才就很难出现,结果是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
4、忽视兴趣培养,对职业无概念,职业规划更无从谈起。
5、整个社会浮躁,追求短平快,忽视基础研究。 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怎么能成为人才? 引用第5楼fenglong88于2013-04-02 10:24发表的 :
知道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现行的教育吗?如果仔细考察发现其源头正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不知道兄会作何感想呢?
上个世纪20-30年代全球流行就是苏联模式和纳粹德国模式,讲究的就是集权和服从,这是时代的一个缩影吧。
当时国内救亡图存的风潮此起彼伏,我们的教育里面注入了太多的沉重的东西,什么伟大的历史责任都压到了孩子身上,但是这也是我们无从选择的历史必然,但背后的代价谁能言说呢。
美国经历越战和海湾战争的老兵很多都留下了严重的持续时间很长的心理和生理病症,这些还算是时间不太长的战斗,我们上个世纪前期几乎都是铺满了兵荒马乱的各种大小战斗。这背后的战争创伤或许已经统计不过来了 说得都很好,从自身的感受来说,支持楼主的观点~~~ 杰出的学校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没有真正杰出的学校了。
教授越来越像商人,商人越来越像教授,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
国外不管是教育上的投入,还是教育上的认知都与国内不同。
一流学校比如加州理工,不扩招,选人才,造就精英
比如法国高等师范学校,甚至不发毕业证,仍然无数顶尖人才梦寐以求。
到底是为何,难道不值得深思。 个人觉得,是教育制度与社会环境的原因:
教育制度:现在的学校的排在前三的工作是,安全、领导的面子工程、上面的检查,平时根本就没空上课,更不用说是备课。
社会环境: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家长都拿着比较宝贝,学校也有好多的事情不敢管学生。 自由开放的教育什么时候来临就有希望 其实就现行的教育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
1、中国比较贫穷落后,所以采用的应试教育,提高了进入大学的门栏,很多大学生进大学就松懈了;而发达国家富裕,入大学容易而大学竞争激烈。而且大学的年龄段正是人智商和接收知识的顶峰期,所以光大学教育就高下立判。
2、发达国家在二战的时候从他国略夺了很多书籍,这导致了发达国家的知识更多、好,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就很贫乏。现在考研究生为什么那么注重外语,那其中有条原因就是希望研究生能将发达国家的知识转为本国服务。
3、第三点原因也很重要,就是中国的知识的分子不受尊重,产权不受保护。辛辛苦苦钻研几年不如别人几天的山寨一下。山寨大国,真的是很可悲,还有人恬不知耻的以此沾沾自喜。
平时所看、所想,愿与君共探讨 南京大学庞绍堂老师的语录: 你们说,大家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么?陈焕友简直是后天性白痴。(谈江苏省要培养30
个国际影响的专家)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635015/ 事事都是量化标准,僵化的评估体制,是其根源 要想成为大家,如果没人捧,就只有经过别人刀削斧砍,洗涮几遍,如果有幸能保存性命,再谈是不是能成大家。 引用第15楼龙鳞于2013-04-26 01:50发表的 :
其实就现行的教育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
1、中国比较贫穷落后,所以采用的应试教育,提高了进入大学的门栏,很多大学生进大学就松懈了;而发达国家富裕,入大学容易而大学竞争激烈。而且大学的年龄段正是人智商和接收知识的顶峰期,所以光大学教育就高下立判。
2、发达国家在二战的时候从他国略夺了很多书籍,这导致了发达国家的知识更多、好,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就很贫乏。现在考研究生为什么那么注重外语,那其中有条原因就是希望研究生能将发达国家的知识转为本国服务。
3、第三点原因也很重要,就是中国的知识的分子不受尊重,产权不受保护。辛辛苦苦钻研几年不如别人几天的山寨一下。山寨大国,真的是很可悲,还有人恬不知耻的以此沾沾自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