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大家毋庸置疑。传记上说,鲁是出自没落的官僚世家,而这个世家却是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排的上的;在鲁迅受围攻的日子,那时刚从苏联回国的周恩来说,对鲁迅还是要帮助的。 鲁迅即便出自没落之家,还是有当地的大户俞姓的开明士绅资助鲁迅去日本留学,俞家也是人才辈出,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多担任要职。有一些评论认为,鲁迅文笔犀利,得罪人不少,有好几个同僚甚至到教育部去告他,但鲁迅还是能够在多个大学安稳任职,如果国民政府中没有人力挺,结果就大不同了。
即便鲁迅有强力的支持,但受周围攻击也多,最终郁郁而死;以前有个说法,鲁迅是中国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我相信这个说法的可能性,但是可惜鲁迅没有长寿。 引用第19楼吴茗于2013-05-05 00:08发表的 :
兄的几个观点我认为都不成立。
1、假如中国贫穷落后成立的话,那么就是因为中国贫穷落后,所以我们才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教育的成败是改变一个国家的最为根本的方法,教育不改变,进步就无从谈起。再说了,现在的中国一点也不贫穷,看看我们每年送到外面的钱,在看看我们每年浪费掉的,公款吃喝玩乐而浪费掉的,落入某些人腰包里的,就知道我们一点也不贫穷。贫穷只不过是个借口。关于落后更是无稽之谈,现在的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学术交流如此频繁,而且还有很多学者留学与发达国家和人家接受一样的教育,从科学思想上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落后的问题,技术的进步来源于思想的进步,而那些无用的思想恰恰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教育和思想,那么就不会有进步。现在世界交流如此频繁,各种科学和思想一经产生就会流传于世界各国,现在说什么落后根本就不成立。贫穷落后,不过是某些人为自己辩护的一种借口而已。
2、发达国家从他国掠夺书籍,导致发达国家知识多好,这个理由也不成立。即便发达国家掠夺了书籍,但是并不是全部掠夺走,而且思想总是存在于头脑之中,书籍可以掠夺走,但思想是不会掠夺走的。没有那个国家能把别的国家的知识掠夺走,能夺取一个国家知识的,只有这个国家自己,这个国家对知识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知识的命运。还有一个理由同上,就是现代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的便利和网络的发达,使得知识的传播和思想的创新成为了可能。第一和第二点说明,一个国家能不能进步关键还是看他是否有个自由、开放的环境。如果把自己的读书人都限制在笼子里,把自己的国民限制在笼子里,或者国民和读书人自己把自己限制在笼子里,那么进步根本就不可能。历史证明了交流才是进步的原因,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是进步的根本。
.......
支持您的看法
第一所谓教育落后,这应该问责,建国初期我们就制订了赶超计划,到现在如果还是被认为落后,那么就要追究现任的责任了,历史欠账也要有总结收尾的时候,总不能像郭美美这样不清不楚的拖着最后坏了红会的救灾大事
第二家破时刻所有东西都保不住,只能希望流失出去找个好的保存地点,将来我们还有取回来的机会,发达国家掠夺不少我们知识产品,但是今天网络起来我们还可以去交流或者复制或者用其他双方协商的办法再弄回来,关键还是对全人类成果的传播运用,不能被条条框框给自我限制住
第三知识分子天然就要独立思维,如果思维都要当做阵地来占领,那显然就是自我限制自我禁锢,依法治国的原则就是尊重个体,同时大家尊重共同约定的公约数 引用第20楼xie1于2013-05-05 11:18发表的 :
版主加分,我们就多捧个人场,胡诌几句。
鲁迅是大家毋庸置疑。传记上说,鲁是出自没落的官僚世家,而这个世家却是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排的上的;在鲁迅受围攻的日子,那时刚从苏联回国的周恩来说,对鲁迅还是要帮助的。 鲁迅即便出自没落之家,还是有当地的大户俞姓的开明士绅资助鲁迅去日本留学,俞家也是人才辈出,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多担任要职。有一些评论认为,鲁迅文笔犀利,得罪人不少,有好几个同僚甚至到教育部去告他,但鲁迅还是能够在多个大学安稳任职,如果国民政府中没有人力挺,结果就大不同了。
即便鲁迅有强力的支持,但受周围攻击也多,最终郁郁而死;以前有个说法,鲁迅是中国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我相信这个说法的可能性,但是可惜鲁迅没有长寿。
鲁迅受攻击部分原因是他们家上一辈科举考试出老千,这样被抓住小辫子,整的鲁迅从小就充满对科举的厌恶和仇视,社会环境当时就是如此,而且江浙这一带人文精神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尊重契约尊重规矩,鲁迅家上一代自己不遵守规矩(或者说自己没有玩好潜规则,这不能抱怨社会,要怪就是自己吧),那么大家对鲁迅株连的态度也是很正常的,出来混的总要还的
鲁迅在日本的成绩现在看来也不是非常出色的,最终改走文学也是所谓新文学,说白了就是剑走偏锋创新出名了,但是又是碰到他们家祖上遇到的问题,因为太创新大家不理解,还是被攻击,大家认为他鲁迅还是不守传统文学规矩,这样让不少人不服气,但是鲁迅比上一辈进步的地方就是他喝了洋墨水,这样权威性就增大了
现在看看莫言和鲁迅有点类似,就是都是被压制的童年(莫言家庭是黑五类),都是靠着创新文学出名,不同是莫言中西方沟通都挺好,所以西方拿奖中国致富,呵呵 培养杰出人才,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分强调学校的作用,一方面是学校自我美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杰出人才的形成要素还没有做过仔细的考察。
对公立学校而言,要对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负责的说法或许就是一个伪命题。 其真命题是,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负责。 社会当尊重学校和教育,但学校也不宜自我拔高,要始终把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放在首位。
这不是打官腔,而是一种现实状况————学校培养人,社会成就(造就)人。
楼上各位所说的各种不足,也都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但不宜过分求全责备。 陈寅恪为什么能得到尊重,梁启超为什么能得到尊重,王国维为什么能得到尊重,闻一多、梁漱溟……他们为什么能得到尊重,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老子说无为而治,何为无为?一心想着要出人才,也有努力的样子,在体制上,在经济上,在生活上,多方面都做出了努力,然后有一天,等不及了,于是就产生了怀疑,我付出这么多,怎么会没有人才诞生?
可是,什么是人才呢?是名人吗?如果不是名人,那就没多少人知道他,没多少人知道他,那他就不是人才。这是要求什么样的人才呀!就像是《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主人公一样,每天都会花很多精力来照顾他,就想让树长好,可是结果是什么呢?
其实,人才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是你的同学,也许是你擦肩而过的路人,人才就在身边,因为他们不是名人,他们不显眼,但不影响成为人才。
也许,几十年后,那个被好多人称为杰出人才的人,就是当年跟你睡上下铺的舍友,就是那个跟你擦肩而过的路人,可是,在当时,他们是多么的不起眼。
越求什么,越没什么,无为之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