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改革征求意见了
最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在征求意见,国家首次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专门立法,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统一后,目的是防范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教学单位大多是事业单位可以说这个管理及其后续的改革与其息息相关,但是笔者认为事业单位情况较为复杂,切忌以大一统和一刀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感觉还是事业单位内部,以职工为主体来沟通协商管理方式方法,为体现公益性也应当面向全社会来征求意见,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切忌武断或者匆匆出台,如果条例有欠缺而且要大一统和一刀切势必会带来许多制定政策者所预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应当充分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才一个月似乎太短了。以下为高校的个情况: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1/25/c_122332761.htm
重学术轻实践 中国高校能瘸腿跑向世界一流吗
进入退休季的实训老师开始青黄不接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主任王建武正在发愁。与很多同行一样,这位33岁的工程师带领的是一支正在老去的队伍。
王建武领导的工程训练中心共有36位成员,承担学生必修的“金工实习”等实训课。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他算了一下,从2012年开始的很多年里,只有2015年不会有人退休。
在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据机械制造实习部部长助理陈均林介绍,实习部人员的平均年龄在45岁到50岁之间,到2014年,50多人中预计就有一半退休。
另一所工科名校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也即将进入“退休季”。三四年以后,在职的50人里将有10余人退休。该中心已经处于缺编状态。
陆续告别这里的年长者,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他们承担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但并非教授,通常也不具备高人一等的学历,而是工程师或工人,很多人早年毕业于中等或者高等职业学校。但是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是这些老师手把手地带他们认识什么是铣床,什么是车床。
这些人的工作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只考虑工程教育领域——中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工科,超过三分之一的在校生读工科专业。而这个庞大群体的动手能力,并不是从学识渊博的教授那里得到的。
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是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的弊病。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曾经公开指出,中国的大学培养了太多“从学校到学校”的人。
而如今糟糕的是,能够手把手教这些学生的师资,已经青黄不接。用王建武的话来说,“老化比较严重——退休的人比较多,年轻的人跟不上来”。
老化的不止是人。一位不愿具名的工程师说,在他任职的那所名校实训中心,大约百分之七十的设备产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五十年代,新世纪以来没有引进任何新设备。学生接触的工艺、设备、手段,都是老的,有时只能通过录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高校对实训教师只留一条门缝 王建武正在制定计划,他向学校申请,计划今年招聘两名实训老师。然而现今高校的门槛已经不同以往。2002年,他本科毕业后到北京科技大学工作,还能拿到正式编制和北京户口,而现在,只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有可能拿到编制和户口。
然而,工程训练中心稀缺的不是学位。王建武说,学士、硕士、博士的动手能力很可能比不上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是本校无法自己培养出来的,只能对外招聘。
他跟学校商量的结果是,先招聘两个“合同工”,如果他们两年后干得不错,再想办法申请正式编制。
不少同行跟他面临同样的问题。“现在高校里的工程实训,人的问题是大家头疼的问题。进不了人,大家都在愁这个事,各个单位都在跟人事部门商量。”他说。
王建武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这是我国少数为培养职业教育师资而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之一。该校的一大特色是,培养的很多毕业生具有“双证书”,不仅有大学学历证书,而且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能讲理论课,也能教实训课。该校党委副书记贾德民告诉记者,前些年,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纷纷到学校招聘了不少本科生,甚至破格以求。为职业教育培养的师资改教本科生,足见这些高校对该校毕业生的认可,也可见对实训师资的渴求。
不过最近几年里,高校“破格”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在一所重点大学,记者了解到,该校要求新聘人员最低学历必须是硕士,一年也进不了一两个本科生,需要特批。这所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1999年、2010年对外招聘过新人,期间11年没有补充任何力量。
工程师陈均林2001年到清华大学工作时,拿到了北京户口,但他至今没有拿到清华的事业编制,而是企业编制。他原以为干几年以后有望转为事业编制,但现在他发现,清华进人的门槛太高了,博士往往还要“海归”,自己“肯定没希望”。待遇上,他跟清华教师差别很大,事业单位福利“基本没有”。
他也理解,清华大学是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需要高端的研究型人才。可是从学生培养来看,实训课老师又是不可替代的。而现在清华的政策,不但引进不了高端的实训师资,既有的师资也会流失。他和6位校友陆续到清华工作,现在只剩下了4个。
据他介绍,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现在只能招聘一些高职毕业生。这些人不但没有编制,连户口也无法解决了,面临怎样稳定队伍的问题。
“带学生的师傅没有两把刷子,名牌高校就有点浪得虚名的感觉。”陈均林说,高校要是不重视这块,“都说不过去”。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关毅说,自己希望招到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操作技能的人才,然而所需的人才,与学校设定的门槛存在冲突,只能寄希望于学校特批。
“进硕士、博士并不是不可以,可是他有操作能力吗?很多读到研究生的,学术上可能有很大特长,但是技能上,怎么给同学做演示?”关毅说,技能的养成是系统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一提“工程师的摇篮”就貌似降低学校档次 一位工程师坦言,如果自己要申请高级工程师职称,目前来看“没有特别大的希望”。因为,实训课老师从事的是基础教学工作,很难有论文、专利、科研项目,在高校评定职称处于劣势。这类老师生存环境和晋升道路非常狭窄。
他说,从全国来看,工程实训中心的人才存在流失现象,因为很多人到了某一个阶段,就会遇上职业的“天花板”。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时常呼吁社会关注工程师、实验师等人才的生存环境。他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说,让工程技术员同科学家去比写论文,是不够客观的。
“我认为职称问题还不仅仅在于待遇的不同,也关系到我们是不是认可他在岗位上的贡献,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工作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的问题。”李正名院士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中国普通家庭中很多小孩会说将来长大想当科学家,很少有人立志要当技术专家。
美国热门剧集《生活大爆炸》里,物理学家“谢耳朵”不断地嘲弄他的那位工程师朋友。而这样的场景,正在中国高校现实上演。
在天津大学召开的一次工程教育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毅雄提过一个问题:现在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但奇怪的是,这些志在“世界一流”的学校,往往不敢提建成“世界一流的工程师的摇篮”。比如上海交大历来以工科见长,“以前很自豪是‘工程师的摇篮’,现在不敢提了,好像会低一个档次一样”。
当时在场的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对此深有同感,她表示:“大家好像都认为科学家比工程师重要或者伟大一点。”她批评一些学校“一天到晚讲科学家,但是对工程师很不重视”。
一位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工作过的中国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海德堡“养着”一些技术支撑人员。那些高级技师和工程师的收入跟大牌教授是一个水平的,工作稳定待遇优厚。
这位教授目前在国内一所名校任教。他说,很多同行都希望找到能给研究组提供技术支撑的团队或个人。因为技术水平不到的话,很多实验没法开展。比如,这位教授做实验时需要电路控制、机械设计和加工,很多仪器需要自制,即使购买的设备也需要改装。目前只能靠学生设计,在外面找加工厂来做,很难称心如意。
他发现,即使自己能找到这样的人才,学校也不会提供合适的岗位。现在“学术优先”,技术支撑的岗位“慢慢被淡忘了”。据他形容:“在海德堡,他们平常都很闲。我们这些做研究的人‘轮流转’,他们却一直呆着不动——他们本来就是研究所的一份子。”
这位学者期待中国的大学也能意识到这一点,愿意以丰厚的待遇“养着”那样一批人才。可眼下的景象是,连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学都像跛了脚一样,一瘸一拐地大踏步跑向“世界一流”的目标。(记者 张国) 作为一名青椒,工资很低,不过还是希望维持目前这个样子。
工资不高没有问题,咱有时间读书写作,常常发些文章贴补家用,也是好事;咱上陪老娘,下陪妻儿也很开心,开心就好,钱,多少才算多啊。
当然,咱期望的是学术评价机制的改变,学术评价不看CSSCI了,咱那非主流文章也算是为哲学社会科学做了点贡献。
教育部和财政部等日常公布的指导性意见,咱很欢迎。期望他们真正的提倡大家写小书、专家写普及文章。咱家觉得这个很有必要。都在象牙塔里玩了这么多年了,恶果有二:一、自己的头脑拎不清事物,还自以为是自得其乐;二、百姓不鸟你,百姓还是那个样子,死脑筋的永远死脑筋下去,聪明的多数只是“民科”。嘻嘻,“民科”,骂人呢你。 整理一下这几年的事业单位改革路径的历史记录,稍微有些踪迹可以追寻:
第一逐步把原先国家直接拨款管理的体制向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过渡,比如绩效考核,到现在的社保。
第二逐步把用人机制从原先长期固定工的做法逐步向合同工市场化运作。
第三国家目前因为计生带来的社保问题,需要更多资金来补这个人口高潮(六七十年代这一波逐步要走到拿退休金的年代了)带来的社保缺口,所以现在逐步要把事业单位这块资金也引导进社保管理
第四后续的财政这个盘子估计会因为计生带来的总人口下降逐步体现出收入的情况,开始要逐步减少一些事业编制做制度上和管理上的预先准备。
欢迎专家指点 感觉最好在工资人事制度上的改革最好要同步,否则会出现群体间心理差异。 引用第3楼golden21c于2011-11-25 12:40发表的 :
感觉最好在工资人事制度上的改革最好要同步,否则会出现群体间心理差异。
工资这块要看单位的财政来源了,如果中央拨款的估计同步可能性很大或者会适当补偿一些区域差别,如果是地方财政自己解决的,肯定会遇到区域差异。
最近看央视新闻报道欧洲债务危机,希腊意大利等等首先就是砍福利和减少教师等行业的工资,不知现在这些改革是不是也有和国际接轨的意思? 我的关注点还不仅仅是工资待遇上,还有重要的一条——
我的工作权(劳动权)和休息权是不是比以前更明确了?
以前,事业单位职工在于单位产生矛盾时,因为不适用劳动法,很多权益无法保障。
我是中学教师,以前经常“被加班”,领导规定周六上班,就必须上,规定加班,就必须加,因为合同中写明“……完成单位安排的工作……不得……”,如果不完成,领导有权将你转岗。
而今聘用合同(第四章,第十七条)需注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不知是否可以刹住目前随意安排加班的歪风?
要明白,目前这种在中学阶段早晚披着星月上班、下班(终年不见阳光)的情况,已是非常地普遍,在严重影响教师正常生活,危害教师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严重地危害了学生的心智、人格健全发展,最终将对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但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眼前利益或在任考核机制(一般在任领导不会超过10年或两任)的驱使下,对学生的长远利益视而不见,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漠不关心,使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态严重失衡——这才是最可怕的事。 另外有些西部地区高端人才容易流失,这种情况在几年前在高校中比较常见,好容易进来些优秀人才或者说自己培养起来人才,却被其它高校或者单位以种种渠道挖掉,不知这个条例中的通过条例所说的几种流动途径怎么协调这个问题?比如人才已经不在原单位工作,但是原单位还扣住档案的情况是怎么处理?按照征求意见稿似乎原单位就应该免罚地痛快地解聘人才了,这样也是流失的人才所乐见的,可是原单位的损失呢?一般情况下原单位会制定种种针对人才流失的处罚措施,比如人才不要档案便罢,如果要档案需要缴纳罚多少多少罚款,乃至强行低价收回卖给人才的房子,呵呵~~~~,不知条例在具体单位怎样落到实处?是原单位和人才打官司索取赔偿后法院判决还是人才赔偿原单位后放关系?并且按照其中的逻辑,是否将来单位解聘人才是否人才也可以向单位索赔?可以索赔多少?能否要低价要套房子?到时候恐怕条例要让位于单位的土规定了,呵呵~~~~到底谁说了算?情况没那么简单,一叶知秋,沧海一粟,事业单位的情况太复杂了,双方的具体权益和利益都要考虑,作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行业还要考虑社会效益,不可偏颇一方。 还有具体到基层还有什么问题呢?好多政府组成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说是事业单位,却没有财权、人事权,这个是怎么回事?后来我考虑了好久感觉是这样的,原来是这种事业单位每年国家都会投入大笔资金,但是上级行政主管管理机关为了“缓解”办公经费的“短缺而剥夺了其财权、人事权。好多事业单位就是这样沦为”太监"的,没有投入当然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当然服务不了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但是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为了让其成为永远下蛋的金鸡却会让这种情况永远延续下去,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如果武断让其走向市场恐怕无异于逼其自杀,但是其又不是性质性质,只好划为公益了。中国地域辽阔,情况非常复杂,即使是同系统同样名称的事业单位具体到不同地方上几乎是一个地方一个样,所以当上边规定没法操作的时候下边就会出现以文件应付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
另外当这类单位的领导层人事(掌握其人事权的领导层,未必是事业单位名义上的领导)更迭时,新上任并且得势的领导会将全部管理关键岗位换为自己的人,即使名义上不换也会在实际权利运作中理顺权力运作,所以在这种管理的冲动下给多少编制长久地看都不够用的,如果给其自由主宰下属人员聘用与否巨大权利而不受制约,恐怕没底层工作人员的好果子吃。事业单位中说你行你就行还大有市场!
还有基层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浮于事的情况怎么出现?一位朋友的解释可能存在个别普通公职人员不好好工作的情况,但是还有个原因是类似单位相当多的工作让谁干谁就有权力决定某些利益的流向,所以一般领导就自己都全部干了,一个人巴不得既当干事又当科长又当分管领导,工作被这种领导全部干了,下边的人当然没事情做了,主动去做还怕没好果子吃,只好人浮于事,坐的无聊当然要找点乐子干,被纪检委的人拍照当然算撞枪口了。 让你干你就不是处长科长也有权力,不让你干就是处长科长也没事情干,一切在于实际的运作。
感觉要管理事业单位要重在协调利益关系上,要懂的其中运作的机制和利益主体,不可望文生义,走马观花,这样制定出来的条例才有用。 引用第5楼golden21c于2011-11-25 18:40发表的 :
呵呵,如果如兄所言有些卸磨杀驴的味道了。看了看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的条款也是霸气十足。 实际上基层的事情无论你上边怎么订政策,他都有他的太极拳,政策的执行存乎一心,看屁股坐在那里,是否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如果执行的人是歪歪心,那么指望什么政策都不太现实,以前的国企改革中的这种事情太多了,所以在未有十二分的把握前还稍安勿躁为好。
当年国企改革的先例在这里摆着,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当年也是先改革奖金制度,计件工资承包经营,先是给基层员工甜枣安定情绪。
第二:接着就搞用工制度改革,老人老制度,新人合同工。
第三:然后是部委和下属企业改制脱钩,大量企业做破产倒闭处理,员工自寻出路。
管理就是两条线走:
资金和人事(这两个掌握在谁手里,谁就主动)
这两条怎么动一线员工都是比较被动,只能等着政策来,所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现在事业单位走向市场,讲白了就一定要减员增效,这是最快的最立竿见影的办法。 引用第6楼keypress于2011-11-25 20:57发表的 :
我的关注点还不仅仅是工资待遇上,还有重要的一条——
我的工作权(劳动权)和休息权是不是比以前更明确了?
以前,事业单位职工在于单位产生矛盾时,因为不适用劳动法,很多权益无法保障。
.......
这一点要重视! 引用第5楼golden21c于2011-11-25 18:40发表的 :
呵呵,如果如兄所言有些卸磨杀驴的味道了。看了看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的条款也是霸气十足。 实际上基层的事情无论你上边怎么订政策,他都有他的太极拳,政策的执行存乎一心,看屁股坐在那里,是否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如果执行的人是歪歪心,那么指望什么政策都不太现实,以前的国企改革中的这种事情太多了,所以在未有十二分的把握前还稍安勿躁为好。
这个改变如何改或许有其他很多路径,提供一点以前的案例给您和园地朋友参考一下
至于一线员工自己做准备时候,要考虑各种情况,做最差的打算,往最好的方向努力是我们的共同努力方向吧。
我觉得看事情要看这么分析:
原先国企是挣钱的工具,事业单位很多是花钱的单位,国企在竞争中改制之后有进有退,现在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就这么几个了,其他的都或兼并或者收编或者破产消失了,现在的存量的国企都是挣大钱的巨无霸了。
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也是一个盘子的问题:钱从何来,如何分配,怎么增效,对未来预期如何?
这些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欢迎园地专家指教 按照国务院有关事业单位的改革意见,高校属于“公益二类”单位,基本精神就是国家给一定的财政拨款,其他资金就是靠高校,关键是教师退休后进入医疗保险进入社保,看病报销明显不如公务员国家财政全包。 引用第12楼ccssgg于2011-11-26 07:37发表的 :
另外无论什么改革在中国的基层都面临一个潜在的社会现实---以血缘为核心,以姻亲为纽带,整合同乡、同学、邻居等关系在内的关系社会,似乎有点阶层的味道了,具体到县、地级市这级基本上建国这么多年也演化了一些“个别”的土围子,打个不恰当的比如,有点类似三国末期魏国初期的地方门阀世族、士族势力,虽然现在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开明制度实行了好久,许多层面估计做到魏武帝曹操所说的“唯才是举”甚至是“德才兼举”,但是在地方上隐蔽的“世族”势力还是有一定市场,在局部地区局部单位大兴其道,可以说顺之者昌。
晋后期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制度产生异化,由于中正的任职人员多是世族大家,所以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选拔国家公职人员演变为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基本上当时的官僚阶层是“圈养”,而草根是“散养”,物竞天择,封闭就会产生退化,包括物种,到了后来作战中草根出身的优秀将领脱颖而出。虽然三国、魏晋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但是深深烙在文化思想和制度上的烙印还是可以看到不少,比如传统的丧葬礼仪,在基层执行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等政策上的古代的痕迹也不乏其例,如果对其等闲视之难免会出现类似的后果“世族无下品,寒门无上品”,这点在前段时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那位老兄写的《中县政治》一文中基本勾勒出了这个轮廓,但是感觉时间还是太短还只是勾勒出个大概,其中的精妙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在这点上人的智慧似乎比在科技和教育成果上体现出的智慧高明多了,最近长治那个考公务员的考生体检的结果及其它种种都证明一个道理,上边的愿望和出发点是良好的,但是任何政策的执行和操作都是人在执行, 也许需要点当年红军打“土围子”的思路和做法,这点在《谈谈调查研究》一文中讲的非常精辟。 背景资料: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由于论者所持角度互异,史书对这种特殊阶级的称谓颇不一致。例如:指家门贵盛者,称为“高门”、“门第”;强调世代做官者,称“士族”、“世家”。至于“世族”一词,兼指政治、社会、文化地位而言,意含较广。直至现代,门阀等词汇,仍被用作对有名、有钱、有权有势之家族的别称。 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门生、故吏为了利禄 ,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与这个阶层结合在一起。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不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但曹操不但没有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曹操死后,曹丕 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了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 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西晋规定高官显爵者各按官品高下占有田地,并在全国范围内以法令形式承认私家依附农民。虽然法令规定免除国家租税、徭役的户数,但在占有大量田地情况下,高官显爵者必然拥有更多超过法令规定的从事劳动的依附人口。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础上,后汉、曹魏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 西晋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但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层与下层、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等错综复杂的矛盾。终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马氏统治,自立为帝,后失败被杀。
南朝宋武帝刘裕从东晋门阀专政、王权弱小、方镇割据的积弊中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因而南朝世家大族虽然在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实行庄园经济,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南朝士庶之别非常严格,士族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认为“清显”的职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阶层之分,两者之间一般也不通婚,低级士族担任的某些官职,高级士族不屑担任。侯景之乱使世家大族 遭受沉重打击。承圣三年(554),西魏军攻占江陵,俘衣冠士族数万口,驱入长安为奴婢。这是对南方门阀士族的一次沉重打击。在陈朝,无论侨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仅政治上早已无所作为,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也都一落千丈,门阀制度已经没落到徒具躯壳了。 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曹操、曹丕为解决当时干部人事权利被控制在世族名士手中而采取的措施,设立的九品中正类似现在的各级组织部长,通过九品中正制将国家干部人事权利控制在国家组织手中。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与两晋南朝相提并论。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阴之变后,此制亦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从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到消亡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制度的推行是多么的艰难,在推行过程中会有很多觊觎国家公器的势力在微笑着将之收为己有,应当说有此类的冲动,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实在是难。 突然想到,现在还流行着说一个人“人品”不好,是否也是来源于此呢?如果果真来源于此,那么当时说人“人品”不好似乎是指你这个人没有社会关系,自然会没前途,又由于当时的考察“德”占评定“品”的一部分,尽管后来名存实亡,所以后来演化人品不好“道德”不好,这点我不是专家还有请lamses兄代为考证考证,呵呵~~~倘若属实,那么汉代,汉以后的几个朝代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真的很大。 有无书友研究中国古代人才评价和选拔制度演进与规则变化啊?有的话也帮忙给大家上上课,了解下。
评价下这些制度和规则的优缺点,最好把国外的也搞来看看。 引用第13楼golden21c于2011-11-26 09:15发表的 :
根据统计全国现在共有2000所左右的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000所左右,高职高专1000所左右,现在每年新生小孩600万上下,按照现在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将来可能会降低到400万左右,这也就是说每所学校可以招生3000-2000人/年,这个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将来四年制本科学校的平均规模在8000-1.2万人左右(极限),高职高专如果办学没特色会淘汰相当大一部分,本科如果质量上不去也会淘汰相当部分。未来孩子接受什么高等教育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在那里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这点制定政策的人肯定非常清楚。
还要考虑高端的学生,就是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者家里经济情况好的要分流到国外学校就学,这样很多本科院校的财政创收计划也是要缩水一点的。
北京上海这几年高考尖子生很多都去国外或者香港学校读书,那么也可以预想二三线城市高端学生早晚也是要分流的,这部分学生其实对学校来说是优质资源,有才有资金,学校招生的营销活动对这些学生也是比较重视的。
制定政策的人估计会用用人制度某些潜在规定来制约这些海外分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