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11-11-26 12:14:31
引用第6楼keypress于2011-11-25 20:57发表的 :
我的关注点还不仅仅是工资待遇上,还有重要的一条——
我的工作权(劳动权)和休息权是不是比以前更明确了?
以前,事业单位职工在于单位产生矛盾时,因为不适用劳动法,很多权益无法保障。
.......
我觉得这点越改会越加强对基层教师的时间要求的,因为即使拿劳动规则说事,因为用人制度和淘汰机制已经偏向于市场化了,更多的教师为了保证自己绩效数字,一定会额外加班的,这就有点像富士康这样规定都好好的,要想在厂子里面多收入一些,那就申请加班吧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1-26 12:17:13
有位书友以前说过,办不下去的高职高专中专如果位置、装备和人员合适可以考虑转为老年大学或者养老院什么的。 这样的转变在人事制度上也会发生些变化。
我们周围有个荣军院,里边的老红军已经剩下一个了,就是靠这一个老红军这个荣军院的院长副院长司机护理员什么的才得以维持,呵呵,人家也是事业单位。如果老爷子百年之后,这类机构怎么办?转型是必然的,但是里边人员的技能什么的不好说了。放人家一条生路吧。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11-11-26 22:37:30
引用第12楼golden21c于2011-11-26 09:15发表的 :
根据统计全国现在共有2000所左右的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000所左右,高职高专1000所左右,现在每年新生小孩600万上下,按照现在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将来可能会降低到400万左右,这也就是说每所学校可以招生3000-2000人/年,这个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将来四年制本科学校的平均规模在8000-1.2万人左右(极限),高职高专如果办学没特色会淘汰相当大一部分,本科如果质量上不去也会淘汰相当部分。未来孩子接受什么高等教育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在那里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这点制定政策的人肯定非常清楚。
技术进步现在很快
举两个例子:
第一苹果手机的所谓语音识别功能,现在还在用于GPS定位很多,但是这种软件随着云端的计算技术升级和学习能力加强,很多呼叫中心的人工职能或许会被取代,同样教育行业中的一些低阶简单的岗位或许也会受到影响
第二IBM的沃森集群做智力测试一举成功,最近看到新闻IBM已经把这套设备应用于医学咨询这个领域,作为专家远程诊断的一个途径了,据分析这套设备因为学习能力比较强,将来运用的范围很广,呼叫中心,法律咨询,医学咨询,教育咨询,文秘服务都在这个方案的辐射范围。
未来孩子的选择比教师的选择更多,教师未来虽然说可以借助设备来提升教学绩效,但是也要注意设备对人岗位的替代。
请园地专家指教
竹影骑士
发表于 2011-11-27 13:40:52
如何保障事业单位职工的权益?一个功能完善的,真正独立起作用的工会是必须的。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1-28 11:12:45
引用第13楼golden21c于2011-11-26 09:42发表的 :
另外无论什么改革在中国的基层都面临一个潜在的社会现实---以血缘为核心,以姻亲为纽带,整合同乡、同学、邻居等关系在内的关系社会,似乎有点阶层的味道了,具体到县、地级市这级基本上建国这么多年也演化了一些“个别”的土围子,打个不恰当的比如,有点类似三国末期魏国初期的地方门阀世族、士族势力,虽然现在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开明制度实行了好久,许多层面估计做到魏武帝曹操所说的“唯才是举”甚至是“德才兼举”,但是在地方上隐蔽的“世族”势力还是有一定市场,在局部地区局部单位大兴其道,可以说顺之者昌。
晋后期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制度产生异化,由于中正的任职人员多是世族大家,所以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选拔国家公职人员演变为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基本上当时的官僚阶层是“圈养”,而草根是“散养”,物竞天择,封闭就会产生退化,包括物种,到了后来作战中草根出身的优秀将领脱颖而出。虽然三国、魏晋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但是深深烙在文化思想和制度上的烙印还是可以看到不少,比如传统的丧葬礼仪,在基层执行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等政策上的古代的痕迹也不乏其例,如果对其等闲视之难免会出现类似的后果“世族无下品,寒门无上品”,这点在前段时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那位老兄写的《中县政治》一文中基本勾勒出了这个轮廓,但是感觉时间还是太短还只是勾勒出个大概,其中的精妙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在这点上人的智慧似乎比在科技和教育成果上体现出的智慧高明多了,最近长治那个考公务员的考生体检的结果及其它种种都证明一个道理,上边的愿望和出发点是良好的,但是任何政策的执行和操作都是人在执行, 也许需要点当年红军打“土围子”的思路和做法,这点在《谈谈调查研究》一文中讲的非常精辟。
当然如今的土围子未必都是土的,也许有的地方是洋围子的面貌出现,骨子是一类东西。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1-28 11:28:03
类似的上边的规定被下边变通的还有公车改革。在地方上干部“暗度陈仓”,钻新规定的空子,最后让新规定落空的常见手法有:一是“帕萨特的外表,辉腾的内饰”;二是单位新购豪华越野车作为“下乡或抢险专用车”,实际上是“一把手”第二部专车;三是名为购置“上级重要领导或外宾接待车”,实际上是主要领导专用;四是让不受购车限制的下属企业购买豪华车,长期借调到上级机关供主要领导使用。另外还有为规避公车管理规定,不少单位长期“以租代购”,租来的车不少是大排量的豪华车,严重超标。在以往政府采购公车时,也有排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一般来说,他们都会通过购买低配的车,然后在4S店重新选购高端配置。以一辆40万元的轿车为例,政府采购时可以同厂家达成协议,生产一批不带导航仪、音响、倒车雷达等设备的低配版本,买车后再到4S店装备这些产品。 呵呵~~~在这点上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要是对待工作和老百姓也有这样无穷的智慧就好了。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1-28 11:33:32
具体到事业单位的人事情况有:1.进的时候是下属事业单位的编制,结果人进来抽调至上级机关工作(这种情况也存在在公务员为主的机关中),这种情况算什么?;2.考的时候是一种职位,进去以后干的工作是另外一种职位,具体干什么全凭说了算的领导安排;3多了去了。
既然事业编制的和公务员编制的在的岗位一样,活也干的一样,那么待遇却不一致,呵呵,这几年表现特别明显,公务员岗位和事业编(也分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类)的绩效工资来源不同,改革进度不一,所以待遇上是千奇百怪的,最差的就是那种没有创收能力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退了休可惨呢,公务员退休金涨、企业由于这几年国家重视也涨、全额事业单位的也有来源,就自收自支的来源,特别是那种转制为企业的那种,再惨点是转为企业又按破产处理的那种,退休了涨点退休金是想都别想,在社会保险上即不算企业也不按照事业对待,好像是踢皮球一样,不信有书友可以注意下这种类型的原事业单位。我想既然作为一种制度那么就是要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修修补补没有整体观念和进度。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1-29 09:55:23
引用第26楼golden21c于2011-11-28 11:33发表的 :
具体到事业单位的人事情况有:1.进的时候是下属事业单位的编制,结果人进来抽调至上级机关工作(这种情况也存在在公务员为主的机关中),这种情况算什么?;2.考的时候是一种职位,进去以后干的工作是另外一种职位,具体干什么全凭说了算的领导安排;3多了去了。
既然事业编制的和公务员编制的在的岗位一样,活也干的一样,那么待遇却不一致,呵呵,这几年表现特别明显,公务员岗位和事业编(也分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类)的绩效工资来源不同,改革进度不一,所以待遇上是千奇百怪的,最差的就是那种没有创收能力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退了休可惨呢,公务员退休金涨、企业由于这几年国家重视也涨、全额事业单位的也有来源,就自收自支的来源,特别是那种转制为企业的那种,再惨点是转为企业又按破产处理的那种,退休了涨点退休金是想都别想,在社会保险上即不算企业也不按照事业对待,好像是踢皮球一样,不信有书友可以注意下这种类型的原事业单位。我想既然作为一种制度那么就是要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修修补补没有整体观念和进度。
有些单位单位还有个奇特的地方是领导喜欢重用“临时工”,笔者百思不得其解。
emppp
发表于 2011-11-29 15:55:07
为啥喜欢重用“临时工”,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工作,专业人士不屑地去做,或者说因为太过专业了,根本做不来,倒是一些不识字的人,机械重复后,会干得条条是道,而“临时工”,虽然现在这个词已经被禁用,但是很多单位还是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存在,只不过领导都有应付的办法,也就是说被禁用的“临时工”还是一个小群体,他们不用交什么保险,就拿微薄的工资,虽然他们也可能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学历,没有关系,能有这么一份工作对他们而言,也算是知足了,所以供需都有所求,便也不难理解了。
至于这个改革,按照中国特色来说,需要时间!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1-29 17:16:23
引用第28楼emppp于2011-11-29 15:55发表的 :
为啥喜欢重用“临时工”,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工作,专业人士不屑地去做,或者说因为太过专业了,根本做不来,倒是一些不识字的人,机械重复后,会干得条条是道,而“临时工”,虽然现在这个词已经被禁用,但是很多单位还是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存在,只不过领导都有应付的办法,也就是说被禁用的“临时工”还是一个小群体,他们不用交什么保险,就拿微薄的工资,虽然他们也可能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学历,没有关系,能有这么一份工作对他们而言,也算是知足了,所以供需都有所求,便也不难理解了。
至于这个改革,按照中国特色来说,需要时间!
感觉似乎是这样的,大多数是正常的重用,但是不排除一少部分是领导故意为之,既然是临时工那么就得任我摆布,还得和我合作,否则我将其下岗,重用本单位的正式职工则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怕授人以柄,正式职工有退路。
另外无论是制度、规定都是人在执行,倘若执行政策的环节中某些关键环节的人被“世族”势力或者其他势力拿下,或者后别的不好的想法,那么再好的制度他都能找到突破口,绕过去,我听说的个例子是个煤老板的女婿(在事业单位)结婚后,该煤老板教育其说,好好工作,赚钱的事情现在和你们无关,不要看钱看的重了,呵呵~~,怎么听怎么像无间道的老大对安插进警察局的小弟的训话,呵呵~~~制度建设是个中性的工具。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11-11-29 23:43:53
引用第25楼golden21c于2011-11-28 11:28发表的 :
类似的上边的规定被下边变通的还有公车改革。在地方上干部“暗度陈仓”,钻新规定的空子,最后让新规定落空的常见手法有:一是“帕萨特的外表,辉腾的内饰”;二是单位新购豪华越野车作为“下乡或抢险专用车”,实际上是“一把手”第二部专车;三是名为购置“上级重要领导或外宾接待车”,实际上是主要领导专用;四是让不受购车限制的下属企业购买豪华车,长期借调到上级机关供主要领导使用。另外还有为规避公车管理规定,不少单位长期“以租代购”,租来的车不少是大排量的豪华车,严重超标。在以往政府采购公车时,也有排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一般来说,他们都会通过购买低配的车,然后在4S店重新选购高端配置。以一辆40万元的轿车为例,政府采购时可以同厂家达成协议,生产一批不带导航仪、音响、倒车雷达等设备的低配版本,买车后再到4S店装备这些产品。 呵呵~~~在这点上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要是对待工作和老百姓也有这样无穷的智慧就好了。
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个规避通知或者文件的标准博弈:
政府公布公车时候是拿单次采购硬件做一个规定,没有按照总拥有成本来设计一个采购提案,所以采购者能把消费拆分成批次采购步骤,这样完全规避了通知或者文件的规定,而且总体使用成本不约束这是很多年的习惯了,短期要改变一切根本不现实。
很多时候,采购硬件设备一回事,使用总成本是另外一回事,这些长期使用者都会有自己体会的。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11-11-29 23:47:39
引用第28楼emppp于2011-11-29 15:55发表的 :
为啥喜欢重用“临时工”,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工作,专业人士不屑地去做,或者说因为太过专业了,根本做不来,倒是一些不识字的人,机械重复后,会干得条条是道,而“临时工”,虽然现在这个词已经被禁用,但是很多单位还是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存在,只不过领导都有应付的办法,也就是说被禁用的“临时工”还是一个小群体,他们不用交什么保险,就拿微薄的工资,虽然他们也可能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学历,没有关系,能有这么一份工作对他们而言,也算是知足了,所以供需都有所求,便也不难理解了。
至于这个改革,按照中国特色来说,需要时间!
我觉得这是工作的内容和难度决定的:
临时工的用处:
第一当炮灰,出现责任问题可以拿临时工顶上去交待
第二临时工因为用工机制所限,必须尽力完成交办任务,因为他们面临竞争。
第三临时工因为没有编制和规定限制,办事比较有灵活性,不方便事情交给临时工来特事特办。
第四临时工总体拥有成本低,无需负担诸如同等养老诸多待遇的费用。
至于改革不改革,这个需要多方利益做协调吧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2-1 22:12:49
对于“土围子”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1044年(庆历四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名为《朋党论》的奏章中就谈的很好,说应当辩证地看这种现象,事实上该文也是欧阳修最好的文章之一,也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中最好的文章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传世的政论散文中,也是最好的文章之一。该文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理通、语工”的理论主张。通篇对比,很有特色。
作品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2-1 22:14:27
作品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团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唐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唐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推举,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但是虞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却是一条心。”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但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都关押起来,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来了,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党锢释放了他们,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黄河,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使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互相推举谦让而不疑忌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过程,为君主的可以做为借鉴了。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2-1 22:15:42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关键是看这个团体的性质是什么,大家是否忠心为国家民族而团结、是否齐心协力。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2-1 22:23:02
看欧阳修的《秋声赋》更加感觉到无论怎么规则、什么制度关键是要广开选拔人才的途径,去“八股化”,科学用人,人尽其才,杜绝有才有心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况。
秋声赋(北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wei(四声)忽来哉?盖夫夫(二声)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golden21c
发表于 2011-12-1 22:26:17
或许曹操三发求贤令,唯才是举的三道求贤令才是可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参考的目的之一,虽然他是老早以前的人了,虽然他所谓的贤,是有一技之长的英雄好汉。这是因为乱世亟需用人,故不拘一格选人才,曹操也有能力驾驭之。及到曹丕执政,大局已定,于是制定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道德、才能”评选人才。曹操父子俩的人才政策是相反的,是因乱世和治世不同,但都是“为我所用”的“与时俱进”,而所谓的“与时俱进”不过是统治的权宜之计,是故曹操不足赞,曹丕无所贬。
《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举士令》或《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求逸才令》或《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于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11-12-2 17:29:38
引用第36楼golden21c于2011-12-01 22:26发表的 :
或许曹操三发求贤令,唯才是举的三道求贤令才是可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参考的目的之一,虽然他是老早以前的人了,虽然他所谓的贤,是有一技之长的英雄好汉。这是因为乱世亟需用人,故不拘一格选人才,曹操也有能力驾驭之。及到曹丕执政,大局已定,于是制定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道德、才能”评选人才。曹操父子俩的人才政策是相反的,是因乱世和治世不同,但都是“为我所用”的“与时俱进”,而所谓的“与时俱进”不过是统治的权宜之计,是故曹操不足赞,曹丕无所贬。
《求贤令》
.......
古代一个人才养成时间比较漫长,而且信息不太发达,用人单位和人才匹配比较费时费力,得来困难的比较珍惜吧。
现在都是信息时代了,目前研究型人才是稀缺的,但是应用型的人才可以批量复制,加上计算机等各种设备辅助,还有各种信息决策系统的帮助,那么相对古人来说,各种实际应用操作岗位招聘成本不高了,人才供应也是全国甚至全球化了,而且事业单位因为相对岗位稳定,这样人才供应一直就是供过于求了,自然的各种保障措施相对也就趋向社会平均水平了,这是一个趋势吧,或者说职位的获得要看这个人的社会背景和人脉更多一些了。
aipepsi
发表于 2011-12-14 20:37:08
引用第28楼emppp于2011-11-29 15:55发表的 :
为啥喜欢重用“临时工”,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工作,专业人士不屑地去做,或者说因为太过专业了,根本做不来,倒是一些不识字的人,机械重复后,会干得条条是道,而“临时工”,虽然现在这个词已经被禁用,但是很多单位还是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存在,只不过领导都有应付的办法,也就是说被禁用的“临时工”还是一个小群体,他们不用交什么保险,就拿微薄的工资,虽然他们也可能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学历,没有关系,能有这么一份工作对他们而言,也算是知足了,所以供需都有所求,便也不难理解了。
至于这个改革,按照中国特色来说,需要时间!
小城镇见闻
事业单位现在招临时工都要求大专的全日制是肯定要求的,结果考取的都是本科生
可能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可能把事业单位当临时工当成跳板吧,可能事业单位临时工比较安稳
现在工作貌似大字不识完成不了吧.信息化时代哟。emppp同学的观点 适用很早 很早以前吧。
aipepsi
发表于 2011-12-14 20:40:39
引用第31楼henry2000888于2011-11-29 23:47发表的 :
我觉得这是工作的内容和难度决定的:
.......人家掏粪的招大学生。
觉得临时工就是为公务员打工的,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结果发现临时工是人民啊 。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