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mweicao 发表于 2011-3-30 15:47:54

八字治疗法四肢定位探讨及临床运用(附2篇)

  [摘 要]  “八字治疗法”以“阴阳、相对、平衡、反应”为理论核心,实质上是人体一个最大的、倒置的全息疗法。该疗法要求能准确地找到与病灶点相应的治疗点,但四肢因其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和姿势的易变性导致其定位不像头、颈、躯干等其他本体容易理解。通过对四肢多种对应关系及对应部位的探讨,总结出有助于四肢定位的八字治疗法标准对应体位及上下肢内外两缘、前后两面整体对应规律。

  八字治疗法是湖北名医李柏松先生发明的一种针刺疗法,其以“阴阳、相对、平衡、反应”为理论核心。治疗上强调以“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内病外治”。八字治疗法应用的关键是定位(即找点,找与病灶点相对应的反应点。反应点,原称阳性点)要准确,只有治疗点找准了,结合高能量点(原称全息点)和病根点(也称辨证点)的应用,临床效果才好[ 1 ] 。在遵循“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大原则的前提下,笔者分析了四肢定位过程中的几对主要关系:远近对应关系、内外对应关系、形态相似对应关系、按比例对应关系等,以及四肢主要部位的对应,最后总结并提出八字治疗法标准对应体位及上下肢内外两缘、前后两面整体对应规律。介绍如下。

1  四肢定位对应关系
上下肢的前后、左右、上下对应关系:八字治疗法“阴阳、相对、平衡、反应”要求对每一本体里的某个局部病灶找反应点时,都应该满足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前病后取、后病前取的要求,四肢也不例外。西医标准解剖姿势要求人体直立、上肢下垂并处于旋后位,这时是掌心向前、拇指在外侧,桡骨、尺骨近似平行的。如果上肢改旋前位,变为掌面向后,拇指在内侧,尺桡骨有交叉现象[ 2 ] ,则不符合标准解剖学姿势了。不管上肢处于旋前位还是旋后位,因肱骨头始终朝向躯干,故肱骨内上髁始终在内侧(靠近躯干的一侧) ,肱骨外上髁始终在外侧(远离躯干的一侧) ,即便双上肢全部上举时也是如此。由于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很多人常采用标准解剖体位来给四肢定位。笔者认为,标准解剖体位下上、下肢的相对体位并不符合八字治疗法里所强调的上下对应的要求,仅满足了左与右相对、前与后相对的要求。因上肢的活动范围较下肢大,故上肢的灵活性大于下肢。这里我们以双足并拢站立位时相对比较固定的躯干和下肢为参照物,来讨论上肢应该处于一个什么体位才能与下肢形成八字治疗法里的对应关系。上肢在上属阳,下肢在下属阴,这对于与躯干相连且比较靠近躯干、位置相对固定的肱骨头和股骨头来说是正确的;但如果上肢下垂,双手向下时,其肘膝关系、手足关系已经不存在“上阳下阴”的依存关系了,甚至相对应的手足连线已经远离躯干了。如果右足有病,按照“上下对应”的要求,应该到位于躯干的左上侧找与右足相对应的左手,只有当左上肢上举时,才能找到相对应的左手。也就是说,只有当双手上举时,整个上下肢所有相对应的部位才恢复了“上阳下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给四肢定位时,只有上举位的上肢才与直立位的下肢相应。

上下肢的远近对应关系:所谓远近对应,是指四肢中越靠近肩关节盂和髋臼的部分,它们可能具有较高的对应关系。同样,越远离肩关节盂和髋臼的部分,它们也可能具有较高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简称“近对近,远对远”。如左肱骨头与右股骨头最靠近躯干,所以它们具有较高的对应关系;左手与右足最远离躯干,所以它们也具有较高的对应关系。

上下肢的形态相似对应关系:所谓形态相似对应,是从形态上判断四肢的某两个部分,如果它们的形态高度相似,那么它们就可能存在较高的对应关系。如肱骨与股骨、手与足、肘与膝、腕与踝等形态高度相似,它们具有较高的对应关系。上下肢按比例对应关系:上下肢(包括两个相对应关节间的部分)并不等长,所谓的远近对应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关节与关节的对应。如肩与髋、肘与膝、腕与踝等关节的对应;相邻两个对应的关节间的部位,可以采取按比例对应的方式,如上臂与大腿(肱骨与股骨) 、前臂与小腿(桡、尺骨与胫、腓骨)等的对应关系。

上下肢内外对应关系: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都近似不规则的圆柱或椭圆体(手、足可以分别看成是一个变形了的扁形不规则椭圆体) 。那么上下肢的每一个按比例对应处均存在一个横截面,故应考虑这两个横截面的对应关系。取两个相对应的左上肢与右下肢的横截面,每个横截面均有前后两面和内外两侧。很明显,左上肢的前面与右下肢的后面对应,左上肢的后面与右下肢的前面对应。要考虑它们的内、外侧是如何对应的,这就引出一个上下肢的内外对应关系问题。所谓上下肢的内外对应关系,是指在其他同等情况下,越靠近或越远离躯干侧的两个部位越具有较高的对应关系。对两个相对应的横截面而言,无论是左上肢的内侧还是右下肢的内侧,它们都比较接近躯干,所以它们会具有较高的对应关系,同样的外侧亦然。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简称为“内对内,外对外”。事实上,把它们之间相对应的点连接起来所获得的数条直线均交叉于同一点,这个点也就是四肢本体的重心点,说明“内对内,外对外”的对应关系是正确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内外对应,不是指通常所指的“内病外治”的内外对应。“内病外治”指的是身体内部的疾病,可以通过在体表找到相应的点来治疗。

2  四肢相关部位定位探讨
肱骨与股骨对应:直立位、双手上举(上肢旋后位或旋前位)时左肱骨与右股骨的对应关系。根据远近对应关系可知:①肱骨的近端(肩关节端)对应股骨的近端(髋关节端) ; ②肱骨的远端(肘关节端)对应股骨的远端(膝关节端) ; ③肱骨头(肱骨内侧)对应股骨头(股骨内侧) ; ④肱骨大结节(肱骨外侧)对应股骨大转子(股骨外侧) ; ⑤肱骨内上髁(肱骨内侧)对应股骨内上髁(股骨内侧) ; ⑥肱骨外上髁(肱骨外侧)对应股骨外上髁(股骨外侧) 。可以推知,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八字治疗法最佳治疗点是对侧下肢的股骨外上髁处,而不是很多认为的股骨内上髁处。需要说明的是,针刺对侧的股骨内上髁处也是有效的,只不过不是最佳的治疗点而已。

手足对应:在讨论肱骨与股骨对应时,没有刻意关注手的姿势,因为不管是手心向前(旋前位)还是手背向前(旋后位)都不会影响肱骨近躯干侧与远躯干侧的相对关系。直立位上肢上举时,究竟是旋前位还是旋后位与对侧的下肢对应? 无论是八字治疗法发明创始人李柏松先生的实践,还是他以后众多的八字治疗法学员的临床应用,都证明了手的大拇指与足大趾对应,手小指与足小趾相对应,从这点可以推论出直立位上肢上举时,应该是旋前位(掌心向前、拇指在内侧)与对侧的下肢(足)相应。人与猴在生物进化上有高度的相似性,猴的掌骨和足骨图表明[ 3 ] ,第1掌、指骨和第1跖、趾骨均是最短的骨。对照猴整体骨骼图中所示的最短的掌、指骨和跖、趾骨均在内侧,可以得知猴的第1掌、指骨与第1跖、趾骨是相对应的。猴的第1掌、指骨相当于人的第1掌骨和第1指骨,猴的第1跖、趾骨相当于人的第1跖骨和第1趾骨,因猴与人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故可以推论,人的第1~5掌骨依次与足第1~5跖骨相对应,人的第1~5指骨分别与足第1~5趾骨相对应。可知上肢的旋后位是不符合内外对应关系的,只有旋前位才能满足内外对应关系。综合以上讨论并结合手心与足心、手指尖与足趾尖的对应,可以得出标准的八字治疗法对应体位,即直立位,脚尖踮起,双手上举,拇指在内侧,掌心向前。只有这个体位才符合上下、左右、前后相应,且满足“近对近,远对远”和“内对内,外对外”的要求。换个角度来看,这个体位也等同于人体趴在地上,双足后伸、足心向上、双手向前、手心向下、拇指在内侧的体位,实质也就是一个“伸直”了的人体爬行位。

桡、尺骨与胫、腓骨对应:在标准八字治疗法体位下前臂与小腿相对应,交叉的桡、尺骨与近似平行的胫、腓骨相对应人体的尺、桡骨为什么会发生交叉现象? 与有尾两栖类相比,哺乳类动物为了支持体重及行走,四肢发生了扭转现象,其中前肢在扭转过程中发生了交叉现象,而后肢没有。“当人直立时,手背向前时可以摸出两骨远端交叉的情形,名之为旋前位(p rone) 。反之,手心向前,则挠骨与尺骨两骨并列. 名为旋后位( sup ine) 。猿猴与人可以任意旋前或旋后,但是多数哺乳动物则只固定于旋前位。四肢扭转的结果,高举身体离开地面,既稳固又有弹性,行走时前肢举起身体将之拉向前方,随之后肢则推动身体向前。这样效率既高,又很省力。”[ 4 ]

3  上下肢内外两缘及前后两面整体对应规律
手、足是一个扁形体,有内外两缘和前后两面。如果从手足的内外两缘往躯干部延伸,也可以把整个四肢看成是一个有内外两缘的圆柱体或椭圆体,以内外两缘为界,同样存在着前后两面。在八字治疗法标准对应体位下,把最靠近躯体的部分称为内缘,最远离躯干的部分称为外缘,根据“内对内、外对外”的对应规律,一侧上肢的内缘与对侧下肢的内缘相对应,一侧上肢的外缘与对侧下肢的外缘相对应。以上肢的内、外缘为界限,从前面看,手掌心所在的面为上肢的前面,手掌背所在的面为上肢的后面。以下肢的内、外缘为界限,从前面看,足背所在的面为下肢的前面,足心所在的面为下肢的后面。根据前后对应的规律,上肢的前面与下肢的后面相对应,上肢的后面与下肢的前面相对应。临床中,不仅要找出病灶的按比例对应处,还要判断它是在该肢体的前面还是后面,是偏内侧还是外侧,再结合上述对应规律,就很容易找到比较精确的对应点了。

4 临床应用举隅
4. 1 腓肠肌疼痛
李某,女, 8岁, 2007年6月12日就诊。左小腿肚疼痛1天,行走时痛甚。检查其他无特殊。考虑小孩年幼惧针,找到右前臂的对应区后,通过用拇指掌面按压方式找到最痛的一个反应点,继用适度的力量按压约2min,再让小孩行走,痛感消失。

按:在标准的八字治疗法体位下,左小腿后面与右前臂前面相对应,在找到准确的反应点并给予恰当的刺激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2 足跟痛
张某,女, 66岁, 2009年4月23日就诊。2个月前觉左足跟偏外侧痛,近1周症情加重,有向下肢上移的现象,且明显影响行走。既往无特殊不适。检查左足跟偏外侧无红肿,有明显触痛。治疗用腰三针,同时在右手腕掌侧用酒精棉球擦出一红点,针后让患者行走,原疼痛处已不痛,疼痛转移到左足跟的内侧,再用酒精棉球擦对应处,在原针刺点的桡侧找出一红点,再次针刺后行走,已不痛。后隔日再针1次而愈。

按:有人发现治疗足跟痛的一经验穴—足跟穴,位于大陵穴与劳宫穴连线的内1 /3处,并取健侧[ 5 ] 。足跟穴类似足跟的八字治疗法对应点,但机械地取固定的足跟穴治疗,效果并不好。真正的对应点应该位于大陵穴附近并向两侧延伸的一个三角区范围内的某一点上。需要用酒精棉球或小棒或刮痧等多种手段找准确的治疗点。“腰三针”是高能量点之一,是指腰一棘突、腰二棘突、腰三棘突处三个穴位。腰1~3既对应胃区(胃_______为水谷气血之海) ,又是四肢上下贯通的枢纽,故很多情况下,如久病或同时患多种疾病时均可配合运用。

4. 3 右前臂疼痛
施某,男, 40岁, 2009年2月26日就诊。1周来右前臂伸侧从腕关节至肘关节多处疼痛肿胀,不能触摸,伴乏力、畏寒,舌淡胖,脉弱。既往有糖尿病史1 年,不定期服用糖尿病药物。空腹血糖5. 7mmol/L。治疗用八字治疗法配合电针。在左下肢外侧(大约胃经附近)找到4个明显的压痛点,针刺,分2组接上电针。病变局部选择2个痛点针刺。均留针0. 5h。另用当归、川芎、丹参、葛根、炮附子、人参、白术、炙甘草,常用剂量,服4剂。次日来诊,疼痛明显缓解,继针1次, 2天后痛止。

按:八字治疗法既不反对局部的治疗,也不排斥传统针灸或药物的应用,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5 小 结
如何找到正确的八字治疗法对应点? 杜建华老师认为,有些部位的点或区域在找到后用酒精棉很容易擦出红块或红点,有些则不易,得仔细观察,有些像树的年轮,有些可借助刮痧板刮出点来,有些可用手指、压棒、火柴棒、一次性卫生筷子或针的柄按压找寻痛点,有些整个一片红,而只有个别点是白色或青色或其它颜色,这恰恰正是反应点。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部位需刺一个形状(如上下左右四针等) 。有的部位不能只刺一个点,要多刺几个点, 而且不能只是点几下。切记要刺到骨膜(能刺到骨膜的地方) ,需刺穿网状物。注意进针的角度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 1 ]杨兰,杜建华. 穴位回归公式[ J ]. 社区医学杂志, 2007, 5(17) : 74 - 76.
[ 2 ]徐国成. 人体解剖学图谱.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1 - 2.
[ 3 ]王太一,韩子玉. 实验动物解剖图谱.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 22, 27.
[ 4 ]杨安峰,程红.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39.
[ 5 ]腾东时. 针刺足跟穴治疗足跟痛[ J ]. 中国针灸, 2006, 26(7) : 486.

注:本文原发于《实用中医药杂志》。原稿有图,因排版不方便,应杂志社要求去除并作了修改。论文pdf见附件

wumweicao 发表于 2011-3-30 15:52:40

附一、八字治疗法是民间针灸疗法的一朵奇葩

1.初识八字治疗法


2.八字治疗法简介
这里的“八字”,不是算命的八字,而是指“阴阳、相对、平衡、反应”这八个字。

2.1阴阳 八字治疗法里的阴阳有三方面的含义:1)方位概念;2)生物电概念;3)阴阳总概念。
就方位而言,直立位、双手上举、掌心朝前时,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后为阳前为阴,外为阳内为阴。与传统中医里阴阳概念的不同是:八字治疗法认为手背、足心为阳,手心和足背为阴;传统的阴阳概念认为足心与手心均为阴,足背与手背均为阳。

2.2相对 相对说的是病点与治疗点的相对关系,即: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后病前取、前病后取;内病外取。相对的总原则是:阴病阳治,阳病阴治。

2.3平衡 人体好比一个跷跷板,本来这个跷跷板是平衡的。生病后,跷跷板的一头下沉,另一头必然上升,我们可以让下沉的一头上升(对病点进行治疗),也可以让上升的另一头下沉(治疗病灶点相对应的部位),这就是八字治疗法里平衡的含义。病点和治疗点的连线应该通过本体(除了人自身是一个大的本体外,我们在八字治疗法里还把人分成了四个本体)的重心点。

2.4反应 当人体的某个部位发生疾病时,除了在病灶部位有不适反应外,在躯体的其他部位特别是与病灶相对应的部位会发生诸如结节、条索、压痛点等反应(也有些反应是不明显的,需要通过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可以出现不规则的红点、红斑等),这些就是八字治疗法的反应点,在这些反应明显地方的中间进针,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5本体 八字治疗法把人体分为四个部分:头、颈、躯干和四肢,每个部分称为一个本体,每个本体也就是本疗法的一个短波治疗区。一般而言,在每个本体内部都能找到病灶的对应点(这是短波);但如果对应点被另一个本体挡住了,比如头顶的疾患无法在头与颈的连接处针刺,就需要到会阴处针刺(这是长波)。

2.6四种波:通向本体范围内的短波;通向多部体(本体外)的“长波”;通向全身或特定部位的“全息波”以及通向表皮的“浮波”电象。

2.7寻找准确反应点的方法 在根据“阴阳、相对、平衡”的要求找到相对应的对应区部位后,我们还需要找出更为精确的反应点(下针点),如: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出红点红斑,或者用小棒轻压寻找敏感的压痛点,或者通过刮痧来寻找反应点等。

2.8针刺要求:一般要求针下刺到骨膜;如果反应点下没有骨头(无法针刺到骨膜,比如反应点位于腹部时),仅需刺过肌肉层即可。
为什么要针刺到骨膜?《黄帝内经》中对针刺骨膜的问题在不少篇章中都有描述,如《灵枢•官针篇第七》“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针刺骨膜是“八字治疗法”中的一种常用针法,其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刺透网状物,还利用了骨膜所特有的“低刺激、高反应”的特性,通过针刺骨膜可以在瞬间改善病变部位平衡状态,达到减轻或缓解疾病的目的。当然,针刺骨膜仅仅是“八字治疗法”中的一种针法。

2.9八字治疗法是一个四维(三维空间+时间)的疗法 如前所述,相对于病灶点,八字治疗法的对应点都应该满足“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后病前取、前病后取”的要求,这是一个三维立体的概念;另外我们还发现,随着治疗后病情的好转或变化,每一次找到的反应点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天找到的治疗点与上次找到的治疗点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3.八字治疗法里的阴阳、相对、平衡、反应等理论,早已获得了历代医家的运用
3.1阴阳 传统中医理论里就用阴阳理论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性;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平阳秘等也一直是众多医家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法则。

3.2相对 《灵枢•终始》里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素问•缪刺论》和《素问•调经论》里谈到了左刺右和右刺左的巨刺、缪刺取穴原则;有人用《灵枢•官针》里提及关于前后同时针刺的偶刺方法应用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3.3平衡 王文远根据平衡这一概念,创立了一种新的针法——平衡针灸 。

3.4反应 盖国才用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诊治疾病;周光廓擅长在皮肤表面找异常反应点并针刺来治疗内脏病。

3.5李柏松老师把阴阳、相对、平衡、反应串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疗法——八字治疗法。

4.针灸学术文献里常常可见“八字治疗法”的影子
4.1《一针疗法 《灵枢》诠用》里提及作者高树中老师应用“关节对应取穴法”法:针刺对侧阳池穴、养老穴治疗踝关节扭伤,针刺对侧尺泽穴治疗膝关节扭伤,针刺对侧上臂部压痛点治疗大腿肌肉拉伤,针刺对侧肘灵穴治疗肱骨外伤髁炎,针刺对侧大陵穴治疗足跟痛等均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关节对应取穴法”,其实也就是八字治疗法里的对应理论:肩髋相对应,肘膝相对应,腕踝相对应,肱骨与股骨相对应等

4.2 如上所述,高树中老师用对侧大陵穴治疗足跟痛,也有文献报导应用足跟穴(位于大陵穴与劳宫穴连线的内1/3处,并取健侧)治疗足跟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大陵穴或足跟穴类似足跟的八字治疗法对应点,但机械地取固定的大陵穴或足跟穴治疗效果并不好。真正的对应点应该位于对侧大陵穴附近并向两侧延伸的一个三角区范围内的某一点上,需要根据病灶的具体位置及在对应点(区)用酒精棉球或小棒或刮痧等多种手段找准确的足跟痛治疗点。

5.八字治疗法对很多疾病有奇特的疗效,也可与其他的针法和疗法结合使用
八字治疗法对很多痛症、乳腺增生以及内科、妇科等疾病有奇特的疗效;临床应用时也不排斥包括传统针灸疗法在内的各种疗法,如体针、电针、膏药、推拿、中药等,可以结合使用。

6.八字治疗法是民间针灸疗法的一朵奇葩,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八字治疗法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疗法,和其他所有的针灸疗法一样,既需要在临床中不断实践,也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发展。我之所以放弃晋升中医内科职称而改报针灸学高级职称,也正是看到了针灸疗法未来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李铭军,张洪鑫.阴病治阳理论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意义.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04)
陈小凯. 偶刺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9,(11)
王文远编著. 中国平衡针灸. 北京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盖国才著. 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 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周光廓,苏燕燕著. 实用针灸最新疗法300例. 北京市:华龄出版社
高树中著. 一针疗法 《灵枢》诠用. 济南市:济南出版社, 2006.06 232-244
杨兰,杜建华. 穴位回归公式初探. 社区医学杂志, 2007,(17)
江东进, 杜建华. 八字治疗法四肢定位探讨及临床运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12)
腾东时. 针刺足跟穴治疗足跟痛[ J ]. 中国针灸, 2006, 26(7) : 486.

wumweicao 发表于 2011-3-30 15:57:16

附二、对八字治疗法四肢定位的进一步探讨

2009年12月,我在《实用中医药杂志》上发表了《八字治疗法四肢定位探讨及临床运用》(以下简称《定位探讨》),但感觉还不是很深入,下面对八字治疗法的四肢定位作进一步探讨。
1.对四肢相对体位的理解
因为四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大,加之标准解剖体位先入为主的影响,所以很多学习过八字治疗法的朋友都用标准解剖体位作为参考来给四肢定位,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八字治疗法要求病点和治疗点要满足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和前后相对的要求,四肢当然也不例外。站立位,如果上肢下垂,那么但就四肢来看,从上往下的关节依次为:肩、肘、腕、髋、膝、踝,按照上与下对应和病点与治疗点连线通过本体重心点的要求,就是肩踝对应、腕髋对应,而不是通常我们理解的肩髋对应和腕踝对应了。所以,上肢下垂位与下肢直立的体位相对应是不对的,只有上举位的上肢才与直立位的下肢相对应。
上下肢的对应体位并不只有上述一种,下肢无论取什么体位,上肢总有一种相应的体位与之对应,只不过有些体位普通人很难做到而已(一些经过特殊训练过的运动员除外)。
如图一所示,躯干用长方形表示,左上肢和右下肢用两个线段表示:如果右下肢下垂,那么左上肢上举与之相对应;如果右下肢向右外侧平伸,那么左上肢向左外侧平伸与之相对应;如果右下肢向右下斜伸,那么左上肢向左上斜伸与之相对应;如果右下肢向后平伸,那么左上肢向前平伸与之相对应。



2.关于肘窝、腘窝、腋窝与腹股沟对应部位的探讨
在《定位探讨》一文里,我们提出了一个标准的八字治疗法对应体位,即:直立位,脚尖踮起,双手上举,拇指在内侧,掌心向前。在这个体位下,肘窝和腘窝是朝后、腋窝和腹股沟是朝前的。根据前后对应的要求,应该是肘窝与膝关节的前面(髌骨处)相对应,肘尖与腘窝相对应;腋窝与臀部相对应,肩关节的后面与腹股沟相对应。
图二可以帮我们来进一步理解。



左图里,左上肢和右下肢均前伸,与躯干连接处分别形成了很明显的腋窝和腹股沟;右图里右下肢改后伸(这个体位虽然一般人做不到,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与前伸的左上肢形成了八字治疗法里前后相对应的关系。右下肢后伸时,原本凸出的臀部消失并会出现一个凹陷,好似一个“后腹股沟”,这个“后腹股沟”与腋窝相对应。这么看来,腋窝与臀部相对应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临床中,腋窝处的疾病(如腋窝的异味)在臀部用八字治疗法治疗也确有疗效。

3.对“内对内,外对外”和“近对近,远对远”的理解
《定位探讨》文中 “内对内,外对外”和“近对近,远对远”的对应关系并没有在“阴阳、相对、平衡、反应”里直接提出,但事实上是存在的;也并不仅仅适用于四肢,对躯干的定位也是适用的。




图三是上下肢内外对应关系图,图四是肱骨与股骨对应示意图。从两个图里可以很明白地看出四肢的内外对应关系与远近对应关系。举例而言,肱骨的远端是与股骨的远端对应的,肱骨的外侧是与股骨的外侧对应的。那肱骨外伤髁炎的八字治疗法对应处就应该是在对侧股骨的外上髁处,虽然在肱骨内上髁处治疗同样有效,但并不是最佳治疗点。当然临床中股骨外上髁和内上髁可以同时治疗,因为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偶刺”的关系。

注:附一是对八字治疗法的简要介绍;附二是对原发表论文的进一步理解。

wumweicao 发表于 2011-3-30 16:07:34

总结一句话,八字治疗法是人体最大的全息疗法。

piayu 发表于 2011-4-6 14:19:01

难道是说以身体中心或重心为中点,四肢的对称性治疗和运动?

wumweicao 发表于 2011-4-6 15:58:35

引用第4楼piayu于2011-04-06 14:19发表的 :
难道是说以身体中心或重心为中点,四肢的对称性治疗和运动?
差不多。八字治疗法是人体倒置的全息疗法。

pifu89 发表于 2011-4-6 17:25:49

方舟子、司马南之流看了八字疗法不知又如何评判呢?

wumweicao 发表于 2011-4-7 07:04:52

引用第6楼pifu89于2011-04-06 17:25发表的 :
方舟子、司马南之流看了八字疗法不知又如何评判呢?
临床有效是唯一标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字治疗法四肢定位探讨及临床运用(附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