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病症的中医分类
一、心气虚证【概念】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行不畅 、失于充养的证候。本证多由于素体久虚,或久病失养,或因年高脏气衰弱等原因所致。本证以心悸胸闷及气虚证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或数而无力,或结、代。
二、心阳虚证
【概念】心阳虚证是由于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以心悸 、胸闷或痛及阳虚证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或疼痛,畏寒肢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脉微,或沉迟无力,或结、代。
三、心阳暴脱证
【概念】心阳暴脱证是指心阳衰极,阳气暴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本证以心阳虚和亡阳的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常是心阳虚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亦有因寒邪暴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窍所致者。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心痛剧烈 、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神志模糊 、昏迷不醒。
四、
【概念】心血虚证是指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表现的证候。本证以心悸、失眠及血虚证为主要辨证依据,多因脾虚生血之源亏乏,或失血过多,或久病失养,或劳心耗血所致。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淡白,舌淡白、脉细弱。
五、心阴虚证
【概念】心阴虚证是指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本证以心悸失眠及阴虚证为辨证要点,多因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或因热病后期耗伤阴液,或肝肾等脏阴亏累及于心所致 。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六、心火亢盛证
【概念】心火亢盛证是心火内炽所表现的证候。本证以失眠、烦躁、狂谵及舌尖红绛、舌疮、实火内炽为审证要点,常因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嗜肥腻厚味以及烟酒等物,久而化热生火所致。
【临床表现】心胸烦热、夜不成眠,或见狂躁谵语、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舌尖红绛、或生舌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
心火亢盛证与心阴不足证都能反映心病的常见症状和热象。但前者属实,后者属虚,有着本质的不同,应注意鉴别。
七、心脉痹阻证
【概念】心脉痹阻证是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所反映的证候。本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为审证依据,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有形之邪阻滞心脉所致。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 ;或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疼痛而胀,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因其成因之不同,又有瘀阻心脉证、痰阻心脉证、寒凝心脉证、气滞心脉证等名,故临床应分辨疼痛特点及兼症以审证求因。
本证在临床上单纯由血瘀或寒邪等一种因素引发者固属多见,但致病因素之间可以相互兼夹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者,如气滞血瘀、气郁痰凝以及气滞血瘀痰阻、寒凝气滞血瘀等,尤以痰瘀交阻更为多见。所以临床辨证必须掌握不同病因的证候特征,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