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韩信的惑(1-105)待续……
韩信的惑(1)又快十五了。
天上,一轮圆月正散发出皎洁的光辉。如同母亲般,她将身下的万物搂在怀里,献出她全部的温情和慈爱。
夜已经深了。
月光下,一匹战马正在缓缓信步,马上的乘客正在沉思。他并没有感觉到月亮母亲的怜爱。相反,他倒觉得自己似乎是一个被母亲遗弃的孩子。
忽然,一阵“嗒嗒嗒”的马蹄声在身后急促响起,踏碎了这静谧的夜。栖息于老树之上的山鸟受到惊扰,在惶悚中戛然飞去。
马上乘客也被惊醒,他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是追兵么?听声音不像。从传来的声音分析,来人也是一人一骑。不管他,恐怕又是一个逃兵吧。距离南郑城已近九十里地,光是逃兵每天都能遇上十多个。见多不怪。于是,他继续缓缓而行。
马蹄声以90迈的速度来到了身边,却没在超车后越过。他愣了一下,来人已拦住了他的马头。
“韩信,你不能走!”
南郑城,汉王府中。
刘邦正火急火燎地走来走去。两天前,他接到了一个消息,一个震耳欲聋的消息:丞相萧何跑了。
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它把刘邦震得差点瘫痪了。丞相不是一般人哪。谁都可以跑,你萧何不可以。谁都可以背叛我,你萧何不可以。你是我的铁杆,是我的主心骨啊!你甩甩袖子跑了,我怎么办?自从被项羽封为汉王,来到巴蜀这块鸟不生蛋的地方,我就一直兵心不稳,人人思归。你这一带头,我这么多的汉兵顷刻间就会作鸟兽散。你可以潇洒地不带走一丝云彩,找个地方隐居起来。我呢?我又能躲到哪儿去?这不是要我的命么!
好在消息封锁得早,没人知道。老子还能撒谎对诸将说你萧何病了,重感冒。不能探望。要不早乱套了!你奶奶的,这病个一天两天可以,你能一直病下去么?派出去的都是死人。找到找不到,你们倒是给老子个回话,这么长时间愣是没消息。你说急人不急人?
就在他抓狂地要死要活时,“报……”探报声打断了他的情绪。刘邦不禁一哆嗦,娘的,终于有结果了。“报上来。”“启禀大王,丞相求见。”
刘邦一屁股就坐到了椅子里。你奶奶的,这都第三天了,你可算回来了!“快,叫他赶快来见!” 大制作啊,热切期待,下一步是该说服老刘拜将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期待兄的大作。。。比起韩信我更喜欢运筹帷幄的张良 多谢各位支持。 韩信的惑(2)
萧何兴冲冲地门外走进来,其实是跑进来,他比刘邦还着急。“大王,我回来了!可累死我了。”进了门后,他也不管刘邦的神色如何,抓起桌子上的玉碗,就连喝了两大碗。等他要喝第三碗的时候,却被刘邦一把抓住了胳膊,“说,你老小子跑哪儿去了?是不是想扔下老子跑路啊?你奶奶的,都急死老子了。”语气虽有愠怒,神色却已显出了一丝轻松。
萧何推开刘邦的手,又斟了一碗。喝毕,他喘了口气,“大王,我怎么能扔下你走呢?”“我说你也不敢么,你个老家伙。跟我几十年了,到头来居然敢跑,借你个胆子。”刘邦嬉笑着,“快说,你干啥去了?”
萧何早已习惯了刘邦的腔调。打小俩人就在一起厮混,谁不清楚谁啊。他也不客气,坐了下来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去追逃跑的人了。”“哦?”刘邦一下子来了兴趣,“你追的是谁啊?”“韩信!”“韩信?”“对。”“你奶奶的,还蒙老子?那么多将军、副将都跑了,你不追,去追一个韩信?他韩信是什么东西?不就是个管军粮的么?值得你这样!老实交待,到底追谁去了?”
萧何又喘了口气,“你让我歇歇好不好?”“好,好,累死你个老小子。去哪也不跟老子打个招呼。”骂归骂,刘邦亲手给萧何斟了一碗。这左一碗,右一碗,到底喝的是什么啊?酒!准确的说,是米酒。近似于现在的酒饮料,酸酸甜甜的,还有点儿度数,但比较黏稠。
萧何接过来喝了这一碗,才又说到,“我没骗你,就是韩信啊。时间太紧,我怕撵不住他,就没来得及和你说。”“嗯?听你这么说,这家伙还有点意思?值得你这么玩命?”“岂止是有意思,简直是太有意思了。这么说吧,就算咱们手底下的将军都跑完了,也算不了什么。至于韩信,国士无双,那是天下难得的人才!”
萧何咽了口唾沫,又说道:“假如大王你愿意待在汉中,那就什么都不说了,有没有这个人无所谓。假如你想打出汉中,争霸天下,那就必须有韩信。”语气说得很坚定。
刘邦盯着他看了半天,长出了一口气,“我怎么不想争霸天下啊?在这儿都要憋死老子了。”萧何一笑,又喝了一口。“大王要决定东争天下,必须重用韩信。这样,他才会留下。否则,迟早会跑路。”
刘邦又看了他一眼:“那就,看你的面子,给他个将军吧。”“哼……”萧何从鼻子里喷出来一口气,“将军?肯定不行。”“那就当大将!”刘邦有点火了,萧何你吃错药了?一个劲地跟我荐举这个韩呆子!以前夏侯婴就和我说起过这个韩信,我卖他个面子,不过是给了个治粟都尉。现在你又当宝贝一样的捡回来。给个将军还不满意。我看给个大将他能不能承当得起!
没想到,萧何一听刘邦说要封韩信为大将,他马上就站起来了,他可没听出来这是刘邦在恼火下的一句胡言。然后,他恭恭敬敬地给刘邦施了个礼,说了两个字:“幸甚!”直译过来就是:“太棒了!”隐含的另一个意思是:大王你太英明了!我们太走运了!
刘邦倒是让他给闹懵了。这老家伙真得当真了? 韩信的惑(3)
刘邦轻视韩信,说他是韩呆子,这倒不是假的。韩信之呆,人所共知。比如说,他和别人走着走着,好好的,他就站住了。站住以后呢,他什么也不干,就呆呆地发愣。人和他说话,他哼哼哈哈,答非所问。一副失魂落魄得样子。要是偶然这么一次两次,还无所谓。要命的是,他这病,最少每天要犯三次。时间久了,人送外号“韩呆子”。
韩呆子如果只是呆,也无所谓。要命的是,他还傻。刘邦早就听说了。韩信年轻的时候在老家淮阴,什么也干不了。既不能耕种,又不会经商。没办法,要活命啊,他就天天去找人蹭饭。你说这人也真傻。你蹭饭倒是换着蹭啊。比如,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后天王五、赵六、胡麻子,来回替开。他不,麻烦那干啥,挺住一家吃!就这样,吃怕了好几家,都和他掰了。最惨的是南昌亭长,一连让他吃了好几个月。这人还老实,不好意思撵他。后来逼得亭长老婆想了个绝的,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嘛?早晨在被窝里就把饭吃了。到开饭时候,韩呆子来了。他等了一会,没动静,今天怎么?有事?不做饭了?吃不成饭,那就走吧。第二天,他又来了,还没动静。嘿嘿,再笨的人也明白什么意思了。好,我走!他忍着饿,愤然离去。
蹭不成饭,韩信只好自力更生,跑到护城河边钓鱼去了。钓鱼他也不是把式,脸都饿青了。幸亏河边有一伙浣洗衣物的老太太,估计是以此谋生的,其中有一位很善良,每天都把自己的饭给他分出来一份。居然连连吃了好几个月。韩信很高兴。感激之下,他对老太太说,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您。没想到,老太太火了:“你这么大后生,自己不能养活自己,我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还想着要你报答?指望你这样子,能报答我么?”韩信终于受不了了,我不信我就找不到一条出路。当兵去!
当时,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大起义已经开始,而楚之项梁也已兵渡淮河。无论是秦、楚,还是张楚,遍地都在招兵。只要你愿意去吃这碗饭,倒是不愁生活。韩信也准备去投军。他弄来把剑,挂在了腰上,然后就到外面晃去了。人啊,在你无权无势的时候,谁都可能欺负你。倒霉的韩信碰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显出了他的另一个弱点,怂(song,二声,窝囊加胆小) 。
韩呆子如果只是呆,捎带傻,也无所谓。最要命的是,他很怂。别人都这样认为,刘邦也是。
这个弱点是这样暴露出来的。挎着剑准备去投军的韩信,在集市上碰到了一个人,一个卖肉的小子。这家伙平时就喜欢欺负弱小来显示自己的强大。今回,他瞄住了韩信。等韩信路过他这儿的时候,他拦住了他。
这个屠家子用轻蔑的眼光、挑衅的语气逗着韩信:“喂,韩信,听说你要当兵?我劝你还是别去了。别看你长得个大,可是你胆小。我听说人家当兵的不收胆小鬼。什么?你不服?你不胆小?”这时看热闹的人多了起来,整条街都被围住了。这厮越发精神抖擞,“这样吧,你不胆小,是个好小子,你就捅我一剑。怎么,不敢?你不敢,那就从这里爬过去!”说着,这厮纵身一跃,跳到当路。他把腿一叉,乜斜着眼睛瞅着韩信。
这下,韩呆子的呆劲上来了,就是泥人也有土性啊,何况是这个热血沸腾、正要投军的壮士。他瞪着眼睛,盯着那小子看了半天,看了又看。在大家都屏住呼吸,期待着他奋起爆发,一出江湖大战即将上演的时候,韩呆子选择了第二条建议。众目睽睽下,他迅速从其裆下穿越而去。姿态优美,举止潇洒。
过去的人很轻松,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没过去的人反倒以为这是天大的事。“就这么过去了?真的过去了?这家伙真的过去了?”
一时间,轰动了整个淮阴。 韩信值得一写。小文兄功力已见一斑,这篇值得期待
支持一下。 倒霉的韩信碰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显出了他的另一个弱点,怂(song,二声,窝囊加胆小) 。
怂(song,二声,窝囊加胆小) 。
河南人? 引用第8楼abao25001于2008-12-22 17:56发表的 :
倒霉的韩信碰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显出了他的另一个弱点,怂(song,二声,窝囊加胆小) 。
怂(song,二声,窝囊加胆小) 。
河南人?
多谢散兄与abao兄支持。
回abao兄:
网上世界,天不分南北,地无论东西。 貌似如今方言也已经网络化了。言“怂”者未必属河南,道“嗲”人也不是江苏。如小文之老西儿,也会说些“阿木林”之类的话呢。
以上笑语,我兄莫怪。
之所以这里选用“怂”,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1、简约。2、准确。
再次感谢支持。
小文拜上 韩信的惑(4)
既呆,又傻,且怂的韩信就近来到了项梁军中。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幼年喜读兵书,慨然慕古之良将。后来家道中落,他才混迹于贫家,与农人为伍。在心中,他是有所抱负的。
可惜,他的抱负项梁不知道,项梁只知道他个头还差不多。那就当个警卫队员吧。
一年后,项梁捐躯。韩信被重新分配到了项羽的手里。韩信估计自己差不多了,应该有所转运。确实他也有所转运,比以前强了点。在项梁那儿是“无所知名”,在项羽这儿有了个名,是为“郎中”。
什么郎中?卖药的郎中?不,恐怕还不如卖药的,这个郎中叫执戟郎。他的主要责任就是宿卫执戟,基本上可以看作门卫加勤务员加仪仗员。谁让你个子大呢?
这真是大个子的悲哀啊!不过世上的事情总是相对而言的。在老项家,个大只能看大门。在老刘家,个大就能救命。
又一年后,满怀抱负的韩信离开了项羽,不再给他看门了。他跳槽到了汉军营里。在这里他当了个小官,“连敖”。这个官,据说后来更名叫作“司马”。汉代的司马分好几个级别。大将军、将军、校尉等各部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听着挺牛,可韩连敖依然是个小人物。(按,“连敖”作“司马”的说法源出于张晏。今人考证连敖有可能是看护军粮的小官。)
无论如何,这也算是突破性的升迁吧。韩信又觉得自己离出头之日为时不远了。是金子,总会被人发现的。可他没想到,他这粒金子差点被当作沙子搅拌到水泥里。
韩连敖是如此的不走运。
就在他感到事业刚开始的时候,却稀里糊涂地被卷入了一场厄难。不知是谁犯了军法,他被获得了连坐的殊荣。已经斩首了十三人,他是第十四个。他的理想、抱负即将带入黄泉。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死去,他实在心有不甘。我背着令人耻笑的名声,有着受人污辱的糗事,隐忍而待。难道等来等去,等的就是一条死路?
悲愤之下,他仰面大吼一声:“汉王不是要谋取天下么?怎么能妄杀壮士!”
当时的监斩官正是夏侯婴。韩信的一声大吼,吓了他一跳。这人嗓门怎么这么大?废话,临死前拼命吼出的声音能小么?夏侯婴奇怪的不是这个,而是这句话。一般的兵丁临近刑场早已吓晕,还能说得出话么?一般的兵丁,能看到汉王取天下的意图么?这在当时都是汉王的内部秘密!要是能看出来汉王要回师,他们谁还会当逃兵啊!
那时,秦已灭国,天下决于霸王项羽。而霸王分封诸侯,为天下共主,其实力无可比拟。汉王初到巴蜀的时候,还听从张良的建议,放火烧了栈道,以明无东还之意。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他绝不敢公然与项羽翻脸。这么隐秘的事,一个小小的连敖如何会知道?
夏侯婴仔细端详了一下韩信。嚯,看这个头,好一条汉子!于是,他就把韩信当场开释了。退堂后,他和韩信进行了一番交谈。而这时,重获新生的韩信真正明白了人存在的价值:不能再沉默!沉默只会让你悄然死去!
此后,每当他回想起这段往事,他没有因为在项氏那里虚度年华而痛悔,也没有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他只能这样说:这就是命!
于是,抓住机遇的韩信在夏侯婴面前尽情倾诉了他胸中的韬略和抱负。夏侯婴再次感到惊讶。我们这里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才啊!我一点要向汉王推荐!
不过,他的发现有点太迟。 呵呵,看来楼主是写了一个系列,苏秦的痛,韩信的惑~~~下一个还有吗?是谁呢?真是精彩纷呈,期待~~~ 韩信的惑(5)
因为,在他夏侯婴发现韩信之前,刘邦就发现了韩信。
其实,刘邦早就知道他韩信。当初入关之前,刘邦、项羽在楚怀王面前约为兄弟,名义上共同接受楚怀王的领导,与秦为战。那时,刘邦就将项羽跟前的人摸清了底。像韩信这么有意思的人,刘邦早就在肚子里笑过N次了。
你夏侯婴来给老子推荐韩信,呵呵,太搞笑了。也罢,看你的面子,给个治粟都尉吧。韩呆子他还不赶紧烧高香!真是太有意思了。
刘邦这条路走不通。
夏侯婴也是个犟人。你不卖我面子,我找别人去!他跑到萧何那儿去了。
萧何可不像刘邦这么轻慢。“哦?有这种人才,我来看看!”一看两看之下,萧何看准了,这真是大将之材!可他是丞相,手头活太多。这拜大将的事总得找个适当的时机吧?谁让你韩信在汉王心里不值钱呢!
萧何上了心,在找机会。可是韩信等不得了。我现在才发现了生命的价值啊,我怎么能再任由时光消逝?他估计夏侯婴、萧何二位也肯定在刘邦那儿说了话了,既然汉王不拿我当盘菜,我也就别在这里傻等了。对不起了两位,我撤吧。
他没和任何人打招呼,直接打马出了南郑。
到了下午,得知消息的萧何情急之下,把文案一推,他也打马追出了南郑。就这样,连跑了一天半,到第二天晚上,他终于撵上了韩信。
他拦住韩信的马头,大口大口地喘着:“韩信,你不能走。跟老夫回去吧!”
当时,尚是初春天气。夜,还很凉。一人一骑在他的面前呼呼地喷着白气。韩信望着气喘吁吁的萧何,老头子脸上还有一道灰印。他感到心里一阵温暖,自从投军以来有谁会对自己这么关心?老头子一大把年纪,拼了老命来追自己,这是多大的人情啊!“丞相,我韩信不值得您这样。”“韩信,你的心思,你的抱负,你的能力,老夫全明白。跟我回去吧。”萧何直盯盯望着韩信,目光中有几分期待,几分鼓励,甚至还有还有几分求垦。响鼓不用重锤敲,韩信,总不成要老夫给你作出许诺吧?
韩信却没有心思去探究萧何的想法,他只是沉浸在感动中。他浑身涌动着一股股的热浪,眼泪差点掉下来。多少年了,除了逝世的母亲,哪个曾这么温情地对待自己?夏侯婴虽然也对自己也很热心,但那是出自对自己才学的震惊和钦佩。而此时萧何平淡的话语,温和的眼神,却像一位活生生的父亲!老相国,我韩信就交给你了……
月光如雪,洒落到两人身上。一时间,两人仿佛都看到了对方的心。
这一年,韩信二十七岁。(1)
注:(1)《明季北略》卷二:盖韩信二十七岁为大将。 韩信的惑(6)
刘邦随随便便给萧何应对了一个“大将”,没想到他居然会规规矩矩地给自己作揖。这可搞得他哭笑不得。这大将能随口封着玩么?他韩呆子有什么本事,老子还不清楚?听说他还给项羽出过点子,人家理都没理他。他小子没辙了这才跑到咱这儿。老家伙你今回不是跟我闹着玩吧?看表情又不像。没事他来回折腾200里越野赛干嘛。要不这小子真有点什么本事,我没看出来?
“这么吧,你把他给我叫来,我当面拜他作大将。”刘邦的意思是,他韩信要来了,我就好好考考他,看他有什么本事值得你这么给他说好话,还非大将军不干。没想到,萧何动都没动。“大王,平时你对人连说带骂,嘻嘻哈哈的无所谓,现在你还这么不礼貌就太过了。你以为封大将是小孩子过家家啊,说叫来,就叫来。说撵走,就撵走。你不以礼待人,谁能留下啊?你要成心拜大将,那就要择良辰、选吉日,斋戒、沐浴后,设坛场,然后拜将。”
刘邦让他气乐了,“好好好,依你,全依你!奶奶的,还一套一套的。”他心里暗骂:妈的,老子就只当是过家家了,再信你这老小子一回,咱也胡闹一次。
萧何可不管他,喜笑颜开,领命而去。
汉王要拜大将了!消息一传出来,汉军内诸豪杰人人自喜。好啊,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这大将军可了不得。那是三军总司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官以丞相为首,武将则以大将军为尊,很牛的。后来,汉末诸侯割据时,袁绍还为个虚衔和曹操争呢。在汉初,这实打实的职位就更别说了。
诸将内有希望拜将的如曹参、樊哙、周勃、灌婴等等早就在心里面给自己打了个满分。这些天,见了面,人人都满面春风的。内心都这么想:作人么,要以德服人。给别人留下个好印象嘛。狗狂挨砖头,低调一些是很有必要地……
诸将热情高涨的情绪一直维持到了开奖的当天。
拜将坛上,司礼官大声喊出了冠军得主:“有请大将军韩信!”登时,拜将坛下的诸位将勇全部惊呆!
恍惚中,他们觉得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扭过头来,才发现大家都有着同样的惊异。
真是他啊? 这篇的语言流畅,读起来气势连贯,更胜苏秦那篇~~~赞~~ 多谢称赞,小文惭愧不已。 韩信的惑(7)
坛上,韩信正从汉王手中接过兵符、令箭。刘邦递给他这些印信的时候,心里是一百二十个不乐意。我到底有没有被萧何忽悠了?这种心态下,他连“从此,上至于天,下至于渊,百万之军,惟将军制之。”的套话都忘了说。
施礼完毕,各自安坐。
刘邦终于可以发问了。韩信,是骡子是马,你倒是给老子遛遛。“丞相多次在寡人面前提起将军。不知大将军有何良策以教寡人?”
韩信一扫往日之呆气。他给汉王施了个礼,说道:“末将不才,敢问大王,如今我军东向争霸之敌,难到不是项王么?”刘邦一下就泄了气,韩呆子啊韩呆子,你问得难道不是废话?“对!”他两眼直盯着韩信,沉稳地作出回答。
韩信却没有在意他的态度。“末将再斗胆问大王,不知大王勇、悍、仁、强与项王相比谁高谁低?”
刘邦顿时脸都气黑了。老子要比他强,会在鸿门装孙子?老子要比他强,会跑到这穷山沟来?老子要比他强,会上了萧何的当用你这韩呆子?
他沉默良久,方才回过这口气。有啥事,过了今天再说!可是韩信的问话不回答还不行。在诸将面前,他还要维持一下自己的形象。缓缓地,他吐出了三个字:“不如啊。”
韩信却很高兴。自知者明,看来汉王还是很有判断能力的。人能自知就好办了。他给刘邦又施了个礼,跟着又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大王明鉴。末将也是如此认为!”
刘邦都快背过气去了。他狠狠剜了萧何一眼。这就是你给我推荐的人才!萧何也愣了。这韩信说起兵书战策头头是道,怎么会这么不通人情事故?哪壶不开你偏提哪壶啊。
韩信毫不理会。他仍然顺着自己的思路拓展:“末将曾侍奉过项王,现在请为大王分析一下项王的为人。”刘邦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且听听这厮还能说出什么来。
韩信继续说道:“项王勇猛盖世,一声大喝,千人皆废,无人可敌。然而,他不会任贤属能,只不过是个人之勇罢了。项王见手下的时候,很有风度,待人以礼。属下有人生病,他会难过得为之流泪。可遇到有人立了大功,需要封赏,他会把印信死死捏在手里,棱角磨圆也舍不得给出去。这就叫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称霸天下,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义帝(即楚怀王)的约定(1),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均愤愤不平。他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于是上行下效,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惨遭屠戮的,天下人人衔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而已。故而,项王虽然名为霸主,实际上,他已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他的强,只是个表面现象,很容易就能摧垮。”
刘邦的脸色这才有所放晴。嗯,这么说,貌似项羽外强中干。萧何长出了一口气。
韩信仍然没有理他们,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演讲中。“如果,大王现在真能够与项王反其道而行:诚心任用天下英勇善战之英才,有谁会不被诛灭?将天下城邑分封有功之臣,有谁会不心服、不效力?以堂堂之义师,借用将士东归之心愿,如此气势,又有谁会不被击溃呢?”
刘邦的脸上隐隐露出了一丝笑容。
“况且阻拦在我军面前的三王(2),原是秦朝将领,率领秦地子弟征战多年,死伤无数,后三秦王又欺瞒部下向项羽投降。在新安,项王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唯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王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乡亲无不把这三人恨入骨髓。而今项羽凭恃威势,强立三人为王,秦地百姓没有真心爱戴他们的。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秦朝的苛法,与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怀王的成约,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此事。后来,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失望的。大王如果现在领兵东进,末将以为,只待檄文所到之日,三秦之地必可平定!”
啊呀,这下刘邦终于乐了。好,实在是说得好!自从来到南郑,他就没舒心过一天。章邯、司马欣和董翳,那是压在他心头的三座大山。项羽更是强悍之尤。这些统统被韩信的一席话一扫而去。哈哈,原来他们都是纸老虎。我刘季也有翻身的日子啊。
兴奋之下,拨云见日的刘邦一把拉起韩信的手:“天赐将军于寡人。将军如何今日方来到寡人身边啊?”
萧何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也笑了。
注:
(1)在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在江东起兵。后项梁听从建议,从民间找来楚国王室后裔,立为傀儡君主,称为楚怀王。与战国时候的楚怀王是两码事。项梁兵败后,楚怀王为鼓舞士气,在诸将面前许诺:先入关中者为秦王。刘邦从侧翼攻秦,侥幸入关早,夺了项羽的彩头,被项羽放置到汉中。
(2)项羽为防止汉军反扑,特意将秦地分为三块,以拦阻汉军东进。其中,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是为三秦。
小文按:
初,项羽封刘邦于巴蜀,曰“巴、蜀亦关中地也。”他耍了个流氓。
结果,惯耍流氓的刘邦很不满意。恼火之下,他想要决斗,被萧何制止。萧何的意见是:“汉中就汉中,不比死了强好多?”刘邦说:“怎么会死呢?”萧何开始给他做心理分析:“现在我们实力大大不如,百战百败,不死,有这可能么?大丈夫要审时度势,商汤周武屈身于桀、纣,终有天下。愿大王到巴蜀后,养民任贤,还定三秦。”总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邦同意了。
受了封,就要到汉中去。汉王的好朋友张良也要回到韩国去。临走的时候,子房先生给了刘邦个建议:把栈道烧了吧!
栈道就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插入木梁,上铺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的路。又称阁道、复道。战国时,秦惠王始建陕西褒城褒谷至郿县(今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千米,是沟通秦蜀的交通要道。以当时之条件,消耗的人力、物力、时间均可想而知。
这一项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于是被一把大火烧掉了。
当然,子房先生的用意并非摧毁文物、破坏交通。这一壮举主要目的有两点:一、告诉项羽,你放心吧,我刘邦不出去了。二、还是告诉项羽,你也别派人烦我,我出不去,你们也别进来。
在萧何与张良两位先生的通力合作下,刘邦终于被关到了汉中。内绝蜀道,外有三秦。他觉得自己成了一只鸟。
萧何与张良会做笼子,却不能将他放飞。直到他认识了韩信,这个笼子终于打开。鸟变成了龙。
故而,郭嵩焘曰:高祖任韩信为大将,实为楚汉兴亡一大关键。 韩信的惑(8)
此一番登坛拜将,让刘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坚定了他东向争霸的决心。此后,这一颇具才略的现场就职答辩会被称为“汉中对”。由此以降,在广大学者心中,能与其比肩者,惟诸葛之“隆中对”。
韩信终于咸鱼翻身。因为受到刘邦的重视,他的饮食器物一如王者,待遇可谓不低。饱受冷眼、四处流离的韩信深深感到自己找对了明主。感激之余,他积极为刘邦筹划着战略反攻大部署。
第一步,他就把汉王的亲妹夫临武侯樊哙派出去修栈道了。还下了严令:栈道不复,不得回军。樊哙咧着大嘴就走了。他心里那个憋屈啊。我樊哙是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勇,现在却让我搞土木建筑,真是杀鸡用牛刀!你韩信懂不懂量才而用啊?
韩信对此毫不理睬。栈道是必须修复的,这关系到我军东进大计。工程量大,时间紧迫,樊哙同志,请你理解组织的难处。
确实,栈道是很难修复的。当时一把火烧起来容易,现在,樊哙愤愤地干了三个多月,才干了一多半。
虽说工程进度不算太快,可这样的名将带头猛玩着这样刺激的游戏,也算是新闻了。这事很快吸引了雍王章邯的眼球。章邯是三秦老大,一代名将。项羽把他放到这儿,就是存心把刘邦牢牢按在汉中的。而章邯为了报答项羽的大仁大义(章邯与项羽近乎杀父之仇,项羽是被叔父项梁一手拉扯大的。钜鹿之战后,项羽迫于形势,揭过了这个梁子,接受了章邯的投诚,但是余怒洒向秦国。于是有坑降卒、杀子婴、焚阿房之过举。),他也痛下狠心,誓把刘邦困于蜀地。
一听说汉王欲修复栈道,要领兵东突。章邯立刻移重兵于此。两军隔山相望。他看着抗木头的汉军一阵冷笑:既知今日,何必当初。刘季,你还是老实些吧,你要敢出来,老夫就要你有来无回。
此时,为汉元年八月。
一日,正在兴致勃勃观看汉军大搞建设的章邯收到了一封鸡毛信。内容只有四个字“陈仓告急”。章邯立刻头大了。“这汉军是天上飞下来的?”情急之下,章邯带领部队立刻回救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境内)。于是,跟头把式的他在半路遭遇伏兵,败守好畤(今陕西乾县东十里)。重整旗鼓后,章邯再战再败,因为领兵攻城的是郁闷已久的樊哙。章邯刚回军,樊哙就被火速召到了好畤。到了这儿,他才由衷佩服,大将军用兵真如神!无可奈何的章邯最后退入都城废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南佐一带)。章邯觉得那个冤哪,纵横疆场数十年,除项氏叔侄外,未曾败过一阵。这从哪儿钻出个韩信啊?
命苦,命苦不能怨政府。谁让他这个一代名将遇到的是旷世名将呢?
然而,这个一代名将毕竟不是浪得虚名。被困废丘后,他凭借坚实的守城功底,支持了近一年。直到汉二年六月,废丘方被汉军掘水灌城后攻陷,章邯于城陷后自杀。他以他的行动回报了项羽。
与章邯相比,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则灵活得多。章邯刚被围在废丘,他俩就投降了。他们的国土被并入汉地,分为渭南、河上、上郡。
刘邦现在很得意。站在三秦大地上,他深吸了一口气:项羽,我来了。 韩信的惑(9)
此时的项羽正在头痛中。不单单为刘邦,还有一个田荣。
这个田荣是怎么回事?事情还得从陈胜说起。
初,陈胜起兵反秦,派大将周市攻打魏地。周市很卖力,一打就打过了界。他打到了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西北隅)。不料,一位英雄趁势而起,杀死狄城守令,自立为齐王,并率兵击退周市,一举平定齐地。这位英雄就是田荣的堂兄,田儋。田荣还有一个弟弟,比哥哥的名气大很多,叫做田横。他们哥仨出身虽是田齐宗族的旁支,可是深得人心。
当时豪杰并起,志在亡秦。秦国是四处救火。消防队长就是章邯。不久,田儋因为救魏,被章邯扑灭。田荣收兵败走东阿。
齐国因为田儋死了,国不可无君啊,他们就找来了正牌王室成员,把原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立为了齐王。一朝天子一朝臣,田假任用田角为相,田间为将,这都是他自己的族人。
而此时的田荣正处于逃命中。在东阿,他眼看也要被章邯灭了。章邯信心十足,小样,看你还能跑哪儿去?就在章邯得意洋洋之际,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下就把章邯打懵了。收兵后,章邯才发现,来的不是程咬金,那会儿还没程咬金呢。原来是项梁赶来营救兄弟单位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反秦同盟军都被章邯灭掉啊,当即发兵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结果章邯败走,项梁穷追。
捡了条命的田荣看着他们都走了,他也走了。去哪儿啊?回兵争权!打不了章邯还打不了你田假?结果,田假被撵跑,到了楚国。丞相田角逃亡到了赵国,在这里他遇到了将军田间。
田荣重新掌权。他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自己为丞相,田横为将军,平定了齐国。
项梁在追赶章邯时屡屡催促田荣发兵共同灭秦。受了活命之恩、重新组阁的田荣却很不仗义,他趁机开始要价,说:“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我就发兵。”结果项梁不同意,赵国也不同意。大敌当前,你家伙怎么这么惦记私仇呢?人家好歹也曾是大国诸侯,穷困来投,我们能杀么?
田荣啊,他还真没发兵。
这时,战局又发生了变化。
项梁一路穷追狠打,从东阿到濮阳,从濮阳到定陶,项梁越打越猛,章邯越走越远。
很快,项梁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怎么越打秦军越多呢?坏了,他明白,自己孤师远征,已经深入敌腹了。由于连战连捷,艺高人胆大,项梁对此毫不在意。不就是多了些乌合之众么,看本将军来日破敌!
来日,就是第二天。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一夜之间,可以翻天覆地。
来日,世间已无项梁。
他用自己的死诠释了一条成语:骄兵必败。
呵呵,用现代风格来诠释历史的笔法,用得越来越熟练了~~~
期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