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就互敬香烟,不简单啊。俺见的是旱烟袋。
急密的鼓点,闹腾的锣
中间似乎不该有标点。
村支书迎上来把奶奶请到屏幕前预留的位置上。
这支书咋回事,光请咱家奶奶?该不是一家人吧?要么说当官捏?就是不一样!
白色的屏幕上出现一只香炉,几缕青烟袅袅而上,一个声音在迎接各路神灵并祈祷人口太平、六畜兴旺、财源茂盛、五谷丰登。后出现一个神仙,“上元赐福到人间……”
这“后出现一神仙”咋回事?这帮人胆也够大的,批这批那估计还没完事的年代,就敢神五妖六的,果然敢整!
。。。看得出是镂空的,他们的衣服都很漂亮,。。。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此处用于影子似乎欠妥。既然是影人,还有颜色?好像没交代啊?
苦读诗书,如日四马高居。
http://cache.baidu.com/c?
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32668c8c462093d213c23f07170027a5fb6c3510738298237001d81800f7a16a6f685
075aa99c28a4ac0e8d26e2c8d30340746c01e069644ef9d4932b154872debb869e3ad813184afa2c4ae2744b923120bf3e7fc511714bb
78811e2694a38e49654861b0fa4662e858073eee5357c741ee91327970f7e1dc2c5bb320c7176580df42a74813&p=8271d31286cc45ac
04be9b794641&user=baidu
听雨神童啊,佩服!小小年纪居然记得这么清楚,神人啊!
经奶奶提醒后,我发现影子戏音韵缭绕、幽美动听。对白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呵呵,写得有点假!俺不信你小小年纪如此见识!看热闹的话,我倒还信!
我好奇谁在唱,钻到后台去看,。。。
这你家啊?随便出入?
,那人身边都是打击乐器,。。。,身边放着唢呐等管弦乐器。
唉,这听雨啊,唉~~~俺也得好好“打击”一下!打击、管弦乐器八成都是西洋的东西,和我泱泱民粹何干?
声音是他们三个在不同场合不同时候发出来的,那娇滴滴的女声竟出自男子之口,我怎么想不明白,那时我不知道可用假声演唱。
这句毛病很多!按原句分四“段”,第一段废话,第二段不清,第三段缺字(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第四段含糊(你唱还是演戏的人唱?)
在后台看没有在前面看精彩,我又转到屏幕前,才发现光源的作用很大,在前面看到因光投影到屏幕上的影人是活的,原来奶奶口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小人书上的人物在影子戏里是那么精彩传神。
这句语无伦次!东拉西扯的,俺看到这里,还不知道那“扯着一块雪白的细布”是不是屏幕?唉,乱啊?这、这、这听雨瞎编的吧?
结局还算好,没人来查谁造谣,单身汉倒因此结束了单身生活。
啥意思?想说点啥?为啥结束了单身生活?莫非真的有那位女子?
有的是用透明塑料薄片做成的。
“成”字多余。
耍影子戏的师傅说牛皮制作的影人大都是祖辈留下来的,光绪年后,经改进,影人改用七层纸糊成的衬壳制作,牛皮成本太高,结实,特别是关节等地方很耐用,做纸影成本低,但工序繁难,后选用透明塑料薄片就简单多了。
哪一年?谁改的?为啥改?牛皮成本高,但又说“结实”,究竟想说啥问题呢?唉,越看越生气!以前听雨的文字不是这样的。这次肯定偷工减料了。算了,俺还是看完吧,虽说已经兴趣大减了。
哈哈,俺想了想,以前俺读的那是散文。这篇可是说明文为主的文章啊。嘿嘿。。。
“七分式”,即影人露出一只半眼睛,身材和盔帽也是七分式,这样的人物表演时非常逼真。
得!看俺工厂taotao能画出来不?能画出来就是讲明白了!(不画个鬼才怪呢!)
我们的武将后脚长
“后脚”在哪里?脚后跟?脚后跟“长”?想不来啥样子。。。
(有时会依主人家的意思或请戏目的不同会加些程序)
“请戏目的不同”啥意思?
想起影子戏有名的师傅大都是自己的本家
为啥不早说?
光影原理
是啥原理?俺咋没听说过?谁知道给讲讲。。。
它不但娱乐百姓,传播文化,还重担着教育、教化的作用
有啥教育作用,又有啥教化作用?传播啥文化?这种假大空的官腔最好不要,影响文风。还有下文一会遗憾一会庆幸的,有点熟套了。。。
唉,这妖精老爷子也不知怎么看的,这“马屁”是随便拍的吗?
哈哈,听雨大姐啊,可别怪俺啊,俺们农村人挣钱不容易,您要发火想扣多少银子都行,可别像某某老大吓唬人啊! 1、香烟:是烟草制品的一种。制法是把烟草烤干后切丝,然后以纸卷成长约120mm, 直径10mm的圆桶形条状。吸食时把其中一端点燃,然后在另一端用口吸咄产生的烟雾。当地农民用白纸将切好的烟丝卷成的“喇叭筒”叫什么呢?
2、这支书咋回事,光请咱家奶奶?该不是一家人吧?要么说当官捏?就是不一样!
奶奶去得晚,她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她用草药帮乡亲治病,她有很多故事的。如写文章所有的都必须交代清楚,很难写下去的,只要写主要的。
3、这“后出现一神仙”咋回事?这帮人胆也够大的,批这批那估计还没完事的年代,就敢神五妖六的,果然敢整!
这个你慢慢去了解吧。
4、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此处用于影子似乎欠妥。既然是影人,还有颜色?好像没交代啊?
影子的制作到时我把资料传上来吧。我要交代清楚了你又会说我是神童了。
5、苦读诗书,如日四马高居。
这个是通用的,常唱。我选择性的把影子戏的特色介绍出来。只能这么处理了,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有事要下了,等你熟悉影子戏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谢谢你的指点! 引用第13楼依荷听雨于2008-11-16 18:41发表的 :
我体验过游戏,也承认有些游戏画面很美,有些情节也不错,但,沉迷游戏的孩子太多了,内向被动受制于游戏,厌学叛逆的事实无法回避。孩子厌学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网络游戏是主要的原因。
田汉提到皮影戏,曾说过“这是我接触戏剧的起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地域文化又影响一方人……我只希望所有的人都懂得欣赏美创造美。
哦···不得不说,时代的代沟很大,你并不能完全理解我。希望你能认真看看以下的文字。
第一 沉迷游戏的孩子太多--沉迷于玩耍的孩子存在于每个时代,只是这个时代的孩子又很集中,让游戏背负了一个黑包袱 如果回到过去也只是把原因分开 没什么用 就算游戏消失 也不过是分开而已
而且,沉迷游戏的孩子受到贬斥,这很正常,是吗?没有沉迷游戏的孩子呢?他们有受到过哪怕一丁点儿的赞许吗?是的,在你们看来,事实本就该是这样。而始终不会想到一个小孩子能克制诱惑需要多大的勇气。进而又有不少家长更加限制,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正是叛逆的缘由。这个时代的沉迷的孩子,说得更明白一些,这就是上一代造就的。而为了保护自尊,就推卸责任的,也是吧!因为上一代不真诚的伪装与推卸,所以无法沟通。
第二 厌学叛逆的事实无法回避--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自然也就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厌学叛逆又怎么有错了?难道唯有读书高?请想一想广大的农民或者其他岗位上坚守的人!
第三 关于接触戏剧的起点 这个时代的戏剧,除了少数人会喜欢,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会消亡的。而游戏为何不能说是接触设计,编程的起点。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兴趣影响的,游戏也能把孩子思考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那么游戏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我只是想说,时间在前进,戏剧的终结是一个趋势,而你的记忆,可以留作记忆。但,仅仅是记忆而已。当然,你们的看法,不过是时代不同而已。 引用第22楼nonever于2008-11-16 22:25发表的 :
哦···不得不说,时代的代沟很大,你并不能完全理解我。希望你能认真看看以下的文字。
第一 沉迷游戏的孩子太多--沉迷于玩耍的孩子存在于每个时代,只是这个时代的孩子又很集中,让游戏背负了一个黑包袱 如果回到过去也只是把原因分开 没什么用 就算游戏消失 也不过是分开而已
.......
我觉得学习只是掌握一生存技能(并没说学习的目的就是你提到的“读书高”),不管你做什么,你要学会自己养活自己。一边责怪上一代一边向你瞧不起的上一代人伸手去要钱玩游戏,满足你们的选择,无论你说得怎样有理都是我无法认同的。
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玩游戏和沉迷游戏是不同的,希望你注意。
我写这文章只是记录并介绍一种传统戏剧,仅此而已,不用引到两代人的大辩论上去,实在是没时间来投入这辩论。如在以前,我可满足你的兴趣,来一个网络辩论。当然,你若坚持,请给我时间安排。 回复cyliugj2003 :影子戏在文革时期禁演,七六年后开始陆续恢复演出。影子戏和当地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这个要解说到你清楚又是长篇大论了,这样吧,我把旅游专题弄完再写一篇当地的宗教信仰吧。),俗话说“三个女人一抬戏”,影子戏却是三个男人一台戏,影子戏的所有家当整理在一起用两担就可挑着走,很方便的。搭台一般都是临时的。所以后台是能看到的,没你想的那么隐蔽。
要怎样把影子戏介绍给大家又忠实自己的记忆还要写得生动点,我想了很久。为了对文字负责,我说过走访过老人查阅过资料。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写出来确实是匆忙了点,没仔细推敲。我在文章结尾写了“有待修改”。雪融指出我文章该修改的语句,我在14楼贴出来,并没去修改主题帖。其实文章写出来反复看后自己也发现了问题,可我尊重读者,不会再去修改主题帖。占1楼是为了以后贴修改稿用的。
时间选在一九七八年,第一次接触影子戏,自然会对这一切好奇,我用自己眼睛把当时关注到的写出来便于介绍影子戏。以后看戏都只关注戏的内容,对屏幕、后台等都习以为常了,不会再看。
你提到“神童”的 话题,我想误会在你认为我当时的年龄上。你按自己推断的年龄而不是文中我介绍的年龄。文中我提到自己是学生,又用“奶奶口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小人书上的人物”告诉大家,当时的我知道些什么。一个学生在奶奶提示后记住这些内容不要很高智商。骆宾王七岁能诗,何况我当时比他大,记住这类词比背古文诗词容易多了。
当时我好奇的是影人的“动”,这是第一新奇之处。听故事和看书都只能想象。影子戏是第一次让我看到人物动作,后来才有电影。关注点不一样,前面的程序和影子的形象我就无法叙述。
“它不但娱乐百姓,传播文化,还重担着教育、教化的作用”,为表达这句话,我用看影子戏的人多、影子的漂亮、看影子戏时我几次跳起来等说娱乐功能;用剧目、对白等指出影子戏传播文化功能;用我自做影人自演、受戏内容启发弄出来的闹剧、冒童子的劝善警示之语等道出影子戏教育、教化的作用。那些剧目不是随便写的,你若知道那些剧目的内容就会明白,我选的几点限于我取材和我写此文的角度。比如《刘海戏金蟾》,你看了内容就知道刘海贫穷善良,有蟾蜍精帮他。文中提到的单身汉也是善良贫穷的,因为戏剧和大家的议论等,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他敢于去追求,也有善良的女孩效仿蟾蜍精,不嫌他穷而嫁给他……
很感激你认真读了我的文章,更感激你的批点和诚实的说看不下去。在修改稿中我会重视你的建议。谢谢你! 清光绪以前,皮影戏的影人是用牛皮镂空制作的,花纹粗糙,也无色彩,后来经过艺人努力,改用7层皮纸做的衬壳来制作,并雕刻出各种花纹,着上色彩,同时根据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脸谱。影人一般7寸左右。
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里露出来的就是“七分式”影人,湖南的影子戏:
这是其它地区“五分式”的影人:
Re:我所了解的影子戏  [征文]
我今年的夏天,在小区的附近看到了影子戏,不是表演得不好,只是,我在幼年的时候记忆没有被唤起,而是被割断,不知如何来形容。还是感谢听雨。 第一次接触影子戏是七八年(1978年?这个时间很奇怪,如果是根据个体记忆的话,最好写小学几年级,写公元仿佛有些正式),放学回家,奶奶笑咪咪的让我猜谜:“大人搞得细人挪,细人搞给大人呷;大人搞得细人跳,细人搞得大人叫。”猜不出来的我就耍赖,可奶奶任我怎么撒娇纠缠也不告诉我,只好乖乖听话去做作业。那天晚饭很早就吃了,大人们都很兴奋,像过节一样。没到天黑,我就背(?)着椅子,跟着奶奶往生产队的大庙走(没有交代一下为什么去),说是庙其实只是生产队的仓库,那里供奉的菩萨早被“破四旧”破掉了。仓库前的晒谷场上,男人们互敬自制卷烟,高谈阔论;女人们三五成堆,窃窃私语(叽叽喳喳);小孩子在人堆里窜来窜去,大叫大闹;还有许多外村的(生)面孔把一个偌大的晒谷场填得(挤)满满的(写人物关系指称太泛泛,没有显示出叙事者我观察者的特点,),我正懊悔来晚了,村支书迎上来把奶奶请到屏幕(幕布)前预留的位置(位子,座位)上。
我也跟着(贴着)在奶奶身边坐下,(抬头)看到前方一张垫高的桌子,桌子上放着一长方形的竹架子,竹架子上扯着一块雪白的细布。“咚咚锵锵,咚咚锵锵……”急密的鼓点,闹腾的锣终于一声紧似一声,将乱哄哄的声音压了下去(乱哄哄的声音顿时安静下来)。(只见)白色的布上出现一只香炉,几缕青烟袅袅而上,一个声音在迎接各路神灵并祈祷人口太平、六畜兴旺、财源茂盛、五谷丰登(好长的句子)。原来那白色的布是影窗,后(?),影窗上出现一个神仙,“上元赐福到人间……”我没怎么留意唱词和道白,人(就)被影窗上的影人儿迷住了,影人跟奶奶的剪纸有些像,看得出是镂空的,他们的衣服都很漂亮,比小人书上的人好看多了(这句可以删除,影响节奏)。影人小巧精致,关节灵活(可删),看他们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煞是喜爱。特别是穆桂英一出场就特神气特威风,我几次跳起来叫好。奶奶摸着我的头问那条谜语,我说是影子戏。(有些枝蔓,不妨放到结尾怀思回味处)
奶奶告诉我看影子戏别光顾看热闹,要注意音乐对白。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演完,影窗上走出一书生,书生甩袖念出“苦读诗书,如日四马高居。”奶奶说这是上场引子,书生坐下说道:“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奶奶说这是影子戏的坐场白。耍影子戏,人物出场的上场引和坐场白最能看出艺人的本事,又听书生唱道:“读书犹如架小舟,篙篙撑起不停留。倘若一篙力不足,流落几多人后头。”经奶奶提醒后,我发现影子戏音韵缭绕、幽美动听。对白声情并茂,动人心弦。(可以不必那么多提到奶奶了)
我好奇谁在唱,钻到后台去看,影窗后有一木板搭成的平台,摆放着各种道具。平台上还有两块斜木板,那上面挂满了影人儿,左边是等着出场的影人,右边是下场的影人,台子顶部两侧外沿旁各有一根竹竿,比搭台的竹竿细一点,也挂满了影人,这些影人都是侧面形象,身子、胳膊、腿用细线连接在竹竿上,站在影窗后的第一个人在操纵影人,他用竹竿指挥影人儿,他后面左边一人坐在锣鼓前,那人身边都是打击乐器,右边一人手拿京胡,身边放着唢呐等弦管乐器。声音是他们三个在不同场合不同时候发出来的,我怎么也想不明白,那娇滴滴的女声竟出自男子之口,那时我还不知道可用假声演唱。
在后台看没有在前面看精彩,我又转到影窗前,才发现光源的作用很大,在前面看到因光投影到影窗上的影人是活的,原来奶奶口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小人书上的人物在影子戏里是那么精彩传神。(以上颇科学精神呢)
那晚后,我就被影子戏迷住了,只要知道哪家请影子戏班,必定早早去用板凳排队。我也把有影子戏看的规律摸清了,一般是谁家还愿,谁家有红白喜事(如祭祖、祝寿、结婚生子、丧事),哪位神仙过生等。看多了,熟悉了很多人物,自己也试过用纸做影人自己演(给谁看?以下不如删除了吧)。最淘气的一次,受《刘海戏金蟾》的启发,讲我村一单身汉家有一女子帮他做饭洗衣,他回来女子就不见了。没想到越传越神,引来很多人埋伏在他家周围,想看那女子是什么样。结局还算好,没人来查谁造谣,单身汉因好心人做媒结束了单身生活。
当了几年的影子戏迷,也跟一个影子戏班子混熟了,接触影人后才发现影人有的是用牛皮制作的,有的是牛皮纸做的,有的是用透明塑料薄片做的。耍影子戏的师傅说牛皮制作的影人大都是祖辈留下来的,光绪年后,经艺人改进,影人改用七层纸糊成的衬壳制作,牛皮皮影成本太高,结实,特别是关节等地方很耐用,做纸影成本低,但工序繁难,后选用透明塑料薄片就简单多了。耍影子戏的师傅还吹只有我们这的影人脸谱造型是“七分式”,即影人露出一只半眼睛,身材和盔帽也是七分式,这样的人物表演时非常逼真。还一个特色是我们的武将后脚长,操作起来,武将更显威风……(以上颇无趣,不如删除了吧)
我也了解了影子戏的演出程序,先是“打通”,告知观众演出马上要开始了,“打通”同时要“摆台”,依据剧情需要摆放一些影偶,或是敬神的香炉,或是喜庆的场景,或是能驱邪的神灵影人。一切准备就绪,班主要焚香请神,接下来是贺戏(也叫登台戏)、正戏、送神、杂戏(有时会依主人家的意思或请戏目的不同会加些程序)。贺戏常演的剧目为《天官赐福》、《全家福》、《五福临门》、《八仙庆寿》……贺戏又分各种场合有所不同,祝寿常演《满堂红》、《全家福》等;结婚生子常演《麒麟角》、《双富贵》等;而丧事常演归仙的戏,如《长生乐》、《宝莲灯》等。正戏中整本的历史传统剧目,有《封神》、《三国》、《下燕京》、《东汉》、《西汉》、《隋唐》、《飞龙传》等,散剧有《五更劝夫》、《山伯访友》、《小姑贤》、《哪吒闹海》等。杂戏多演艺人自编的故事。(钱钟书先生?)
印象最深的是杂戏,常出现“冒童子”,一个丑角,他一出现,就常编排生活中的趣闻逸事,有时夸某人,有时调侃某人,有时劝善,有时警示……还记得这样的唱词“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赌博赌博,越赌家越博,先输堂客的裤子,再输堂客的小脚”……(这段本是华彩段,缺少观众反应)
我曾试过操纵影子,结果是手忙脚乱,更别提配音了。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要经过苦练的,可能还要有一点天分。想起影子戏有名的师傅大都是自己的本家,更感惭愧,也更佩服耍影戏的师傅能“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特技。细细思量,影子戏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光”和“影”的原理,将绘画、雕塑、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融于一体,它不但娱乐百姓,传播文化,还重担着教育、教化的作用,是一种无形兼有形的文化遗产。遗憾的是影子戏正淡出我们的生活,为求证我的记忆,我走访身边的同事朋友,大都不知道影子戏,打电话回老家询问,现在请影子戏的也很少,大家都守着电视,打着麻将,谁还记得当年扶老携幼,背凳抢场的情形呢。网络搜索,湖南的影子戏大师创作了很多适合小朋友看的节目,有表现动物友情的《两朋友》,有惩戒骄傲的《龟与鹤》,有风趣可爱的《三只老鼠》……湖南的影子戏也走出国门,获得好评。更值得庆幸的是影子戏的保护已经有很多人在呼吁,也有不少爱好影子戏的朋友在收集、整理、记录着影子戏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哪里粘贴的?)
我见过最好的写这种民间戏剧的是鲁迅先生的《女吊》,而写群众与观众相融合的有贾平凹的《秦腔》,可资参考。文章用字当求准确,生动耳。材料,大约分成经验的(这篇的前部分),文化的(中间及后半部分)两类,如何融合,如何写得新鲜有趣,需要用心经营……
意见不当,也过鲁莽,还望见谅。
首先感谢bulunuo为我的文字花费不少时间,让我受益很深。 鲁迅先生写的民俗是我最欣赏的,贾平凹的《秦腔》一直没时间去看。要达到鲁迅先生的表达技巧,只能心向往之,功力实在不够啊。
如果你留心过我的文章,就会发现我写文字大都是为参与书园活动而写的。一般心没在文字上,只是有活动时觉得应该来支持,临时凑热闹。自己在文字上花的精力实在少得可怜,一直没什么进步。这就是所写文章毛病太多的缘故。
现在我试着回答你用红字提出的问题,所答并非辩驳,只是说当时我的考虑:
1、1978年?这个时间很奇怪,如果是根据个体记忆的话,最好写小学几年级,写公元仿佛有些正式。
时间定在七八年有两层意思,一是七六年,影子戏才解禁,恢复演出。一是特意模糊作者的年龄,女性年龄不愿意暴露在公开的版面上,也是为介绍影子戏方便考虑。
2、我就背(?)着椅子
方言的习惯吧,走的路较长,把椅子搭在肩上,和背书包的意思差不多。没去仔细选择准确的动词。
3、没有交代一下为什么去
奶奶本就没说,只让我带椅子跟她走:)
4、叽叽喳喳
恩,你用的词比较好,我当时考虑的是女性故做神秘,喜欢说悄悄话。
5、许多外村的(生)面孔
这些面孔不生呢,我家在宁乡、望城交界处。外村的人都是亲戚、熟人。农村一有热闹看,信息传播很快的。
6、请到屏幕(幕布)前预留的位置(位子,座位)上。
用幕布是好些。当时我没用是考虑电影在影子戏后才有的,就随手打上屏幕,屏幕还要在电影后。这是不认真思考的错误,有点不应该。
位置是说放自带椅子的地方,前排留出给村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人,没摆放椅子的。
7、后(?)
就是后来或过了一会儿
8、这句可以删除,影响节奏
是“我”看后的想法,原来只有小人书,现在可看到活的小人。
9、有些枝蔓,不妨放到结尾怀思回味处
在看到影子活动和我观后的表演,奶奶揭示谜语答案比较自然,这时也该说出谜语,方便我下面的叙述。
10、可以不必那么多提到奶奶了
提奶奶是一种情结,她给我说民间传说,解说影子戏。
11、以上颇无趣,不如删除了吧
这里说的是影子戏和各地皮影戏的不同。只有湖南叫影子戏,其它各省都是称皮影戏。除了影人制作材料不同外还有两个特点。湖南影子戏的特色呢:)
12、(这段本是华彩段,缺少观众反应)
这段只说影子戏杂剧的作用,劝善、警示、娱乐。本文重在介绍影子戏的剧种,观众反应就免了。
13、(钱钟书先生?)
用影子戏的剧本名称说请影子戏的不同情形和影子戏娱乐百姓,传播文化,还重担着教育、教化的作用。“杂戏多演艺人自编的故事”,看过影子戏的人都明白艺人是能临场发挥的。
14、(哪里粘贴的?)
听雨自写文章来,粘贴的话都会用引号或不同字体说明,让大家明白是别人的话。后一段如果你觉得熟悉,是抄袭别人的我很遗憾。写这篇文章是看了很多有关影子戏的介绍,看完过段时间再写的,也是想忘记些内容。写时全部是自己打出来的,绝没有粘贴的动作,这点我可保证。你问粘贴自哪里就没办法回答了,抱歉。
这句可能没处理好,应该这样写:
网络搜索:“湖南的影子戏大师创作了很多适合小朋友看的节目,有表现动物友情的《两朋友》,有惩戒骄傲的《龟与鹤》,有风趣可爱的《三只老鼠》……”
再想,有些语句是看的文章中有的,难怪你会觉得很熟悉。
比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绘画、雕塑、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融于一体”
以后我会注意,谢谢你的指点。 引用第28楼依荷听雨于2008-12-24 08:57发表的 :
首先感谢bulunuo为我的文字花费不少时间,让我受益很深。 鲁迅先生写的民俗是我最欣赏的,贾平凹的《秦腔》一直没时间去看。要达到鲁迅先生的表达技巧,只能心向往之,功力实在不够啊。
如果你留心过我的文章,就会发现我写文字大都是为参与书园活动而写的。一般心没在文字上,只是有活动时觉得应该来支持,临时凑热闹。自己在文字上花的精力实在少得可怜,一直没什么进步。这就是所写文章毛病太多的缘故。
现在我试着回答你用红字提出的问题,所答并非辩驳,只是说当时我的考虑:
.......
就我看来,有些修改可有可无,大都通顺,个别字句调整一下就行了,一般正式发表的文章作者最后都会校一下,不是什么大问题。那个叽叽喳喳,我觉得还是窃窃私语好,因为后者声音小,是一种刻意压低的声音,而叽叽喳喳更多的是一种没有顾忌的议论和说话。 呵呵,随便写写。按,窃窃私语过于书面化,在这篇民俗文章(特别注重儿童体验)里,显得成人化和正式,生动性上差了点。小可做中学语文教师多年,也许是过于挑剔了。 小时候也看过皮影戏,回想起来有猴子、戏剧武打的,很是好奇,去年看过《龟与鹤》和《哪吒闹海》比小时候看的精致多了,传统文化到了该好好传承下去的时候了,如果再断档,估计就失传了 现在还有么?打小就没见过,遗憾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