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你的想法——谁在抛弃中国!!?
比较长,耐心看一下吧。认真回复奖励豆子。============================================
是谁在抛弃中国?(不能不读的好文)
这个问题看起来太大,几乎无从说起。还是从细微处说起吧。
昨天在网易上看到一个贴子,内容是这样的。
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
很好玩的一个贴子,却很真实的反映了我们改革的一个现实。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要走向美
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句话让我们生出很多美丽的遐
想,好像我们真的再这样埋头苦干很多年,就一定能赶英超美,过上欧美人的幸福生活。但是现在,
在我们看来,也许赶英超美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遐想,也许中国貌似强大的经济外表之下已经暗流涌
动,也许歌舞升平之下已经危机四伏。
为什么要提拉美?
在我们的主流视野里从来都没有拉美,在我们的概念里,拉美这个名词不比非洲高等多少。我们
是不屑于提拉美的,那里滋生着一切资本主义的毒瘤,贫富分化,社会动荡,政治独裁,经济畸形发
展,拉美人在独立以后,瞎折腾了200多年,还是处于第三世界。我们怎么能把自己和拉美比?
拉美人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大概是在去年,我们在谈论中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势时,第一次提
到这个词,后拉美化。有人对当时世界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说中国
汽车如果不能走自己独立发展的品牌之路,而企图以市场换技术,最后只能如同拉美的汽车市场一
样,沦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厂,在食物链底层,抢食一点点残羹冷炙。永远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与
他们并驾齐驱。而更重要的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投资必将不会长久,因为一旦出现劳动力成本
更低的市场,跨国巨头马上就会进行产业转移,到那个时候,中国汽车业就会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
是中国的未来。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而我今天要说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汽车业,而是中国的整个未来。我们要走向何方?
是发达的欧美,还是混乱的拉美?
郎咸平在华工演讲的时候,对大学生们说,“30年以后写信给你女儿的时候你可能会写,你在别
国当保姆的日子还好吗?”“如果信托制度一直缺乏,那么改革将会把我们带到菲律宾而不是美
国。”
台下的大学生莫名惊诧。
其实我觉得倒真没有什么可惊诧的。这个道理连我都能想明白,我们中国的那些精英阶层,喝过
洋墨水,读过哈佛剑桥的,谁能不心知肚明呢?但是愿意把它讲出来,讲给我们懵懵懂懂的大众和青
年学生的,估计只有郎咸平一个人了。
有些东西是得多想想。上帝给我们一个脑袋,不是为了让我们整天琢磨同事有没有比我多发多少
工资或者邻居的老公为什么比我能挣钱的。记得在中学学世界近代史的时候,曾经就有一个问题一直
想不明白。为什么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和美国差不多,到最后发展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历史书告诉
我们,那是因为帝国主义的掠夺。我一直觉得那是狗屁,如果一对小兄弟一起长大,有一天哥哥对弟
弟说,从今天开始,你归我管了,你挣的钱归我,做弟弟的能愿意?据说拉美国家独立以后,很快就
变成了美国的后院。不过这是结果,可不是原因了。之所以美国能把他们当后院,还不是因为几十年
之后,当哥哥的已经比弟弟强大了好多,敢于对弟弟说,你挣的钱要是不给我,看我不揍你。
当然,我当时是想不明白的。我面对这样的答案,也不过就是在心里说句狗屁,除此之外,是断
然提不出反对意见的。但现在,我敢说,也许真实的答案已经被我们发现,并且他正在困扰着我们的
中国。
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套一句比较主流的话,它缺乏一种财
富积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
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作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
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
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
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店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
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
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
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
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
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
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
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在本地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
保镖,工人没有前途, 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
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
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今天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
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 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
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
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 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 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无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车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
会,(欧洲在这一点上,比美国晚了几十年)。亨利 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能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
是他给工人发高工资,他还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最
大的汽车公司,于是有了钱的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亜 J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
生了,于是完成西部扩张。在领土上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金矿,迅速成长的中产
阶级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继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美国从来都是一个依靠国
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
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为你是弹丸之国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经济就能养得膘满肠肥?12亿人
口, 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也难怪现在全世界都在指着你,说你对人家倾销。
说到这儿,该说到我们中国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
级?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中国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这里边姑且不说什么权钱交易,制度漏洞,
不劳而获。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干净的。但关键就在于,在积累完成以后,我们该怎么
做,是继续任贫富分化发展呢?还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现代社会,创造坊锥形的社会结构。
看到那位网友的话真的倒吸一口冷气,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改革是不是正在走向一个反面,以
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尽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比较中国和新加
坡的十大差距,具体的不说,因为小国毕竟比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让我深思
良久的还是新加坡的体制中所投出来的平等思想,那种对普罗大众的关怀。而我们,这种声音除了矫
揉造作的官员做秀以外,我们看到了哪些实质性的东西?中国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去没有,现在难
说。我们只有所谓精英和庶民。当所有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安身之所
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的时候,当你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
捐款,被那些国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
个大款吃一段饭的开销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俭用,疯狂存钱?你指望银行里里几万亿的存款
能够转化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费品市 场能够持续火爆?你指望有点闲钱的人能够去做更有用的投
资而不是作为热钱去炒房?你指望本来就不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快更合理流动?我们很穷,因为我们
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却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
块,在股市里套一块,nnd,我钱看起来不少,但是就是转不动,都是死钱。于是,少数人手里的钱只
能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可买的了。有些人跳出来粉饰太平,
说什么奢侈中国,狗屁!哪个大国的经济能靠几个奢侈品品牌带动起来,再说奢侈品跟你有啥关系
啊?你瞎激动什么啊?你要是中国也有几个顶极奢侈品品牌的话,跟着起起哄也还可以。那不过是让
法国、意大利多赚点钱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
问题吐干净了血,我们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横遭劫掠,我们到哪儿找?政府们除了出口,让全
球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所以,全世界都说你倾销。是啊,12亿人,谁养活得了你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教育收费,房价高启,股票圈钱,上
帝啊,这是啥决策啊。哪个已经富得流油的国家在当初这么迫不及待地从自己的人民手里捞钱?
我们的精英阶层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种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们就想不明白?
精英阶层到哪儿去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我想,精英阶层有两个去向,一个被收买了,一个被扼杀了。
郎顾之争已经让所有的人都对内地的经济学家失望了。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
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
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于是我们的官僚、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
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于是我们的普罗大众就失去了话语圈,就算惨叫几
声,也不会被人听见。
这是被收买的,还有被扼杀的。
就是青年。
想起鲁迅先生所说,最有希望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但是,tnnd,又是教育,教育,tmd的中国教
育,被这些狗屁精英把持的中国教育,一方面掏光你的钱袋,另一方面让你接受填鸭式的知识,除了
会背几个狗屁单词之外,几乎剥夺你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啊,这招真好,真是斩草除根了。郎咸
平对大学生说:“我们这一代人不懂法制,也没有良心。”“我们这一代是要早点被淘汰的,把权力
交给你们,你们才是未来。”唉,也许郎先生真的不太了解中国的内地,他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孱弱
肩膀,也许根本就担不起这个担子。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你该怎么办?保护你自己。这是每个人首先想到的答案,要么离开它,要
么让自己变强大,因为别指望别人保护你。中国在进入一个急剧分化的时代,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
它分化完之前拼尽全力挤入上层而已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name/bbs/b29i352768p1.html 经济的不懂,说点技术吧。
广东其实已经初显单靠廉价劳动生产而被抛弃的端倪了。三年前曾在江门实习,是个不锈钢厂子,感觉里面没有一点的科技含量,就是一群工人不停的磨啊,切啊,当然他们的老板也是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了,人民币老是升值,我们厂子的很大一部分的利润都被吃掉了。不过没办法,他厂子的产品全部都是外销,不内销的。问这个老板怎么办啊,他说还是得找点有科技含量的东西。问他是啥,他说不知道,看看我们高校里面有啥技术含量的东西。
这样,又把矛头指向了高校,科研。其实,很多老板都是很有眼光的,可是还是科研,科研的大环境不好啊。话就说回来了,曾经一个863专家跟我们说,国家搞超薄的LED屏幕的一个关键技术,投了几个亿给高校,没有搞出来,最后这个技术是被一个企业给搞定了。中国人还是喜欢窝里斗,合作不行。一个企业,企业的利益,所以有动力。
高丽棒子,我们鄙视,很狭隘,但,他们民族的,自己的企业自己拥护,搞起来了就好。我们自己的民族企业不好搞啊,搞好了又卖了给国外人。
感觉,当人们不再为吃饭,住房,生病困扰的时候,国家也就好起来了。这时候,干活就有劲了,民族企业就强大了,技术就高级了。也不再成为代工厂了。我觉得,就应该向瑞典学习,当时他们也是一穷二白的,但是立法规定了福利问题。再穷也得保证。国家先投钱在这上面,才是解决一切的根本。 自己扼杀自己
自己扼杀了自己可以驰骋的头脑与可以自由的心灵。 我们没有精英,只有官僚,国家贫富与他无关,只要自己富就行,看看你周围 中国的经济要健康地发展除了要有稳定的政治及和平的社会环境外,有几方面的事情是必做好的,那就是要有良好稳定的粮食和能源(石油)供应体系,强大健康的金融体系,合理的社会收益分配体系及不断自我加强的自主创新体系。
民以食为天,有保障的粮食供应是社会和经济稳定的基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中国的粮食自主供应出了问题,世界上没有那个国家能帮助中国解决。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在替代产品没有找到以前),它不但是能源的重要来源,也是很多工业产品的主要原料。当今全球的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充分说明了保证这些基础工农业原材料供应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在各国之间的影响和联动越来越大。当今美国的经济危机可通过其货币政策、能源政策和粮食政策向全世界转嫁危机,而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影响汇率和股市转嫁危机。随着中国金融系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所以,强健的金融体系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
在我国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一直是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内需消费为辅。国内的消费一直不能强盛起来,不但有国民总体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贫富两极分化严重,没有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而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是支撑内需消费的重要基础。
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根基。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当今的商品价值链中,往往创新的部分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情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将会促进和鼓励大家不断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自主创新当然不能落后。因此,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加强的自主创新体系也是中国经济健康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想想我们中国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
再看看我们中国的股票市场,奋斗十几年的中产阶级的十几年的奋斗成果,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打水漂?两年足以!!! 感触很多
80年代的时候,家里(厂子过节发奖品)拿来了两包中外合资的方便面,那时候可是时髦的商品,大包里面有三个塑料袋,一个包面,一个包食盐,一个包干蔬菜,还有一个塑料小虾(拧开虾头里面是食用油脂),一包面全家人分吃,味道从来没有过那麽好!
长大了,突然逛超市时候想起来小时候方便面的当时地位相当全聚德的地位(我们那嘎达土)!可是今天我们自己的方便面流水线大把,这是成长,这里面我们付出了代价!
当时的我们,今天的我们,眼界开阔了,接触事物多了,想法也很多了
但还是要想想,你获得了东西肯定要付出代价
房改医改教改,那是我们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这些人付出的代价,几千年前当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倡教育平民化并且大规模被实施,当地球同时代其他地区教育还在贵族和武士手里的特权享受,我们的祖先是多么伟大,中国的领先地位真的不是吹出来的,是我们祖宗创造出来的,大规模普及了教育,贵族无法垄断知识资源,当时封建阶层被迫开始开科取士,普及科举制度,平民和外族人士可以凭借科举进入精英阶层,这源源不断的生命活血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科技,军事各个方面!这样我们的中国开始了民族和解融合,平民可以相对平等的实现自己地位的提升!~
就这样,我们祖先开始从教育平民化开始用最小的成本推动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和持续繁荣!
我说这些就是希望通过我们努力和国家重视,纠正我们在三十年时间里面的失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要提我们过去的伟大,只能更衬托我们现在实力的渺小
今天的我们还是进步了,不能不承认!毕竟我们在生活,我们感受的到!
要进步要发展总是要付出代价,而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我愿意付出代价
我相信领导我们的人不是目光短浅的!问题一定会被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生活在时下这个社会还是很幸福的! 呵呵,楼上的很乐观
发现问题很简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难。郎的很多言论,令人佩服,但是能够发出这些声音,不是因为他的财务专家的身份,而是他在体制之外。当然我并不认同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了政治,而在这方面,除了歌功颂德,国内很难有别的声音。
说到拉美和美国的对比,顶楼文章说到: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我认为也就是缺乏一种良好的产权制度,使得在拉美,人民无法从社会财富增长获得应有的收益,与此对应的是拉美国家长期处于独裁政权之下,我不否认在特定的时期,独裁政权也会产生经济的快速增长,不过这终归是很个别的情况。扯远咯,不说了 认真看了一遍,但是现在有一位经济学家张五常http://blog.163.com/s_cheung/却呼吁取消新劳动合同法,取消最低工资限制,这与本文观点正好相反,张五常的文章我也很认真的读了,觉得也有道理,看来这篇也觉得很在理,现在我很矛盾,到底是错了呢,中国到底要怎样走呢! 跟在别人后面赶英超美是不可能的,那需要多少石油?
而可持续发展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现在4万亿刺激内需的效果要大打折扣,原因之一就是执行力的低效
一个小木匠都能在省会城市畅通无阻,大骗特骗!
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
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 这个题目确实很好,谁在抛弃中国呀!不是别人就是中国人自己,你想想面对金融危机,政府何在,面对那么多的人丢掉了工作,还有100多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多么令人心寒呀!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了,是有所作为了,给公务员加工资了。公务员的工资已经那么高了,还加。难道你就没看见农民工因为经济危机丢掉工作,徒步几千里回家吗?政府该作为了,别让中国人自己抛弃中国。 如果国家代表的是当权的既得利益集团,那就是普通老百姓在抛弃中国;
如果国家代表的是普通的老百姓,那就是当权的既得利益集团在抛弃中国。 再多的理论也只是在扰乱视听,把水搅混。以保护既得利益集团继续剥夺公民利益。其实中国真正的关键问题,还是建国以前强调的“人民当家做主”如何实施问题;也是中国根本大法《宪法》所规定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权利机构如何实现问题。人大被架空,公民选举权成为摆设状况下。靠左手监督右手方式反腐败差不多与笑话无异。 我也掺和:再看这文章之前,我就已经知道这些了,所以我不敢买房,也不敢入市,还有点不敢把钱存在银行,让我去买东西也不敢!!万一那天我要是生病住院,医药费的问题是个问题。所以钱我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现金也不敢去取,HD等假钞很多,Cpi刚刚降下来,谁知道那天有坐火箭了 ~~~虽然钱不多,好在最近英镑,澳元跌得不少,换成国外的东西眼前比较划算.
ps 联想的 thinkpad国外的就更加便宜啦!
精英都去哪儿啦?中科大一年出去多少,回国的又有多少!清华,北大 交大 说白了中国是人治而不是法制,有立法不执行,更何况立法不是很完善。
举个例了:宪法规定人民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可实际情况是什么,最近几年两者差的越来越远了。而前些天我们关注民生的总理出来说话: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这点说明什么?意味深长啊 这是一个方向问题,是一个战略方向。如果走好了,就往发达国家的路线上走,走错了,就是拉美国家了。
我举一个例子:汽车作为支柱产业问题。当年甘地带领印度独立时,就对人民讲了,就算独立了,我们也不可能过英国那样的日子,因为我们人太多了,全世界供给我们都不够(凭记忆,大意)。现在,如果中国的小汽车再翻上几番,我不知道城里边的交通会是怎样,中国对国外石油的依赖会是怎样?
我知道汽车这个“支柱产业”,也是为了拉动内需,可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大城市的方向应该是公共交通。小汽车多了,公路更难走了,剩下的选择就只能是:攒钱,我也买车,省得去挤公交。钱用到了汽车上,其它地方的消费自然少了,内需就被消费在不该消费的小汽车上。我成了有车阶级,自然不会赞同改以公交优先,因为那样的话,我的投入就白费了,于是,更多的有车阶级、汽车供应商就会绑架政府,继续执行既定政策,要想改变太难了,积重难返。经济学上讲,局部最优并不是全局最优,一旦走上了局部最优,要想回到全局成本最低就不可能了。
同样,将钱投在房子、教育上面,一时拉动了内需,但是长远来看抑制了内需,而且,这种短视的内需,不能进一步扩大。以楼主的文章比拟,矿场工人有了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店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是因为一部分的“良性消费”会带来社会的良性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财富、就业机会、商机、消费;不好的消费会带来消费的抑制,带来种种后果。
我觉得,要“仰望天空”,要有长远目光,不要短视,这样,我们的未来才有机会。不是单纯的勤劳、苦干就能是国家富强的。 实际上我感觉这篇文章是对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政府救市政策的一种回应。
也可以理解为,时下的中产阶级的一种呼声和发泄。
其实提高普罗大众的收入,就解决了问题了吗?
大概也未必,经过了长期的和平时期,必然产生这样和那样的矛盾,
而解决这些矛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更不是解决了局部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一个政权经过二至三代总要渡过一个瓶颈期,
过了就会向更高更好的层次发展,过不了就会带来一系列恶劣的后果。
作为我们,估计都没有什么良策,只能希望,天佑中华吧。 无语.
可是觉得还是该说点儿什么,无论从刚又能回到家园,还是从看过上文后的沉重心情来说,都应该说点什么,可是午头万绪,一时又无从谈起.那么也从郎咸平说起:
郎咸平去年曾到我校演讲,谈论的主要内容是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角度看待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首先,他从每一位大学生都关心的教育和就业的关系入手谈起,认为目前国内的就业问题的压力的根本来源是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满足毕业学生的就业需求,这是根本层面的,而不是通过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努力所能解决的,当然面对个体的竞争能力不同,会造成一定的差异化,但整体趋势是由经济增长模式决定的.
那么为什么郎先生这样认为呢?我们的经济发展仍旧不够快?平均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不够快?不是答案是经济增长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这一点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也许目前多数的年轻人无法理解这一点,但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三十年前,当每一个家庭都在为吃饱饭而努力,当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都是大件生活奢侈品时,那么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法想像的.而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我们谁也无法超越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解决了十三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初步实现小康.而在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最本质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确实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虽然过去我们的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高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不高.我们连续数年维持百分之十几的高增长却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充分就业需求的本质原因也在于此.我们的高等教育从现在算起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已经向普及教育的方向发展,当年全国的高校入学人数只有几十万人,而现在,去年全国九百万高中毕业生有六百五十万将步入高等学府的殿堂,每年全国毕业的研究生人数也要超过当年的高校办学规模.而我们的经济发展为什么无法满足就业?当你看到河南的一家超市招聘收银员竞有1900多大学毕业生报名,你会做何感想?答案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当一个大学生,从上小学开始计算,连续接受了十六年(不降级)的教育,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他会发现他想找到一份能够充分发挥其所学之长的工作实属不易,他在大学课堂里所学到的知识竟然全无用武之地,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旧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主,我们的企业手中根本没有掌握多少核心技术,也不需要多少核心的技术研发人员,他只能选择为生存而工作.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这一点通过众所周之的微笑曲线很容易解释,技术研发和服务是曲线的两端,而我们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层.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雁形排列,我们也处于雁尾.这就是问题的本质.我们处于国际分工的最末端,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以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而我们所取得的收益也是最小的。
(未完,待续) 1.美帝,欧美的原始资本积累是对内的(欧美大多是对外掠夺,美帝是发战争财),现在国际形势不同了,TG是对内实现原始资本积累
2.有了一定的原始资本之后,这个些资本是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精英阶层?目前来看,估计是藏富于精英阶层
3.即得利益者大多是不会放弃已得利益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