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rog
发表于 2008-4-15 09:13:37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诞生(1452年4 月15 日)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
1452年4月15日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一个殷实的公证人家庭。
1466年,到佛罗伦萨的画坊中学艺。1470年,他与老师维罗齐奥会作绘制《基督受洗》一画。次年,他独立绘画了《贝诸亚圣母》。他画的神像,冲破了近千年来统治欧洲画坛的神学框框。
1482年移居米兰。在这时间,他终成名作《最后的晚餐》,这是一幅画在圣玛利亚·第列·格拉契寺院食堂里的壁画。题材取于《圣经》,费时1年。
1500年,他经威尼斯回到佛罗伦萨,约1503年绘成了著名的肖像画《蒙娜丽莎》。
1506年后,他漂泊于罗马、米兰之间。1517年迁居法国。
晚年主要从事于机械、工程设计等。
冲破传统观念束缚,经典肖像画《蒙娜丽莎》,体现新女性生气勃勃的活力。
ylrog
发表于 2008-4-15 09:17:56
《新青年》提倡男女公开社交(1919年4月15日)
1919年4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发表署名杨潮声的文章《男女社交公开》,主张“破除男女界域,增进男女人格”。
他在文章中说,我想男女同是人类,除了生理的组织稍有不同外,并没有两样的地方。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字,生出种种的问题呢?照我个人看起来,都是受古人遗传下来的“礼教”两个字的毒。我们人类在上古的时候,没有什么“礼教”不“礼教”,就没有什么男女问题。自从有了这“礼教”两个字,那么男女有起界域来了!有起礼防来了!男女的交际秘密起来了!男女的情感,变成不可以对人说的了!一个四万万人的中国,几乎变成二万万人的两个中国,这不是一件可笑的事么?
他指出,所谓“礼防”,不过是一种假面具,哄哄人的。惟其防得严,一旦抉破起来,更不得了。假使向来男女看得一样,就也不至于有鬼鬼祟祟的秘密行为了。我们不设“礼防”,看人类一律平等,那么,交际自然不秘密而公开,情感不滥发而专一!他又说,女子是人,不是东西。有人格的男,和有人格的女,交际就是人与人交际,无所谓“礼防”不’礼防”。“道德”是真的,善的,美的,“礼防”是伪的,虚的,有“礼防”并不足以致道德,无“礼防”并不就是不道德,并且可以致道德。所以要守旧道德,也不妨使男女之界域破除,交际公开。至于口说维持礼教而多妻多妾者,劝他不必再说了。
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ylrog
发表于 2008-4-15 09:20:40
四·一五”广州大屠杀(1927年4月15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蒋介石指使从上海回广州的李济深和留守广州的古应芬、李福林、钱大钩等以“清党”为名,组成五人特别委员会,钱大钩任戒严司令,于4月15日晨2时,广州开始戒严,并派军队包围总工会广州办事处、省港罢工委员会、苏联顾问住宅;解除黄埔军官学校和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搜查、封闭革命的工会、农会、学生和妇女组织,捕杀了共产党员。工人积极分子2000多人。邓培、萧楚女、熊雄、李启汉。刘尔崧等共产党人被杀害。
4月2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等号召广州工人举行政治总同盟罢工,以反抗反革命的摧残和白色恐怖。许多工人涌上街头,不畏强暴,张贴标语和散发传单:“恢复被摧残的工会!”“释放被拘捕的工友和革命分子”!“农工商学联合万岁”!“工人团结胜利万岁”!革命的呼声席卷了整个广州城。
向英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精神有垂不朽
oops1
发表于 2008-4-15 10:34:19
1865年04月15日——安德鲁·约翰逊当任美国总统
http://baike.baidu.com/pic/15/11878575925550279.jpg
安德鲁·约翰逊 (Andrew Johnson ,1808年12月29日~1875年7月31日 ) 美国第17位总统
总统任期:1865年4月15日~1869年3月3日
出生:1808年12月29日,罗利里,北卡罗来纳
死于:1875年7月31日,卡特车站,田纳西
父亲:雅各布·约翰逊
母亲:玛莉·麦克多诺·约翰逊
夫人:伊莱扎·麦卡德尔(1810~1876年),于1827年5月5日结婚
孩子:玛莎·约翰逊(1828~1901年);
查尔斯·约翰逊(1830~63年);
玛莉·约翰逊(1832~83年);
罗伯特·约翰逊(1834~69年);
安德鲁·约翰逊(1852~79年)
宗教:没有正式加入任何宗教
教育:没有受过正式教育
职业:裁缝,官员
政党:民主党
其他政府职位:作为格林维尔市议员,田纳西,1830~33年
选举成为格林维尔市长,田纳西,1834年
田纳西州议会成员,1835~43年
美国众议院成员,1843~53年
田纳西州州长,1853~57年
国家参议员,1857~62年
田纳西州军政府长官,1862~65年
副总统,1865年(在林肯总统下)
国家参议员,1875年
总统年薪: 25,000美元/年
安德鲁·约翰逊生于北卡罗来纳州,1808年。约翰逊年幼时家境贫寒,未受过正规教育,当过徒工,后来做过裁缝。他在格林维尔,田纳西开了一家裁缝商店。1827年安德鲁与伊莱扎·麦卡德尔结婚,生有三子二女。
21岁时当选为格林维尔市参议员,后任市长。1853年当选为田纳西州州长。1856年当选国会参议员。林肯当选总统后,约翰逊从支持民主党转为支持共和党,反对南方脱离联邦。
进入政界,约翰逊成为一名擅长于政治方面的发言者,并且拥护平民,轻视贵族政府。在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作为一名众议员和参议院的成员,他提倡为穷人提供一个免税的农场。1857年,约翰逊当选为国会参议员,是南北战争时期参议院里受到北方欢迎和林肯总统信任的唯一的南方人。1861年田纳西州脱离联邦时,他是唯一留职反对的人。1862年任田纳西州军事长官。1864年大选时当选为副总统。林肯总统被刺身亡后由约翰逊继任总统。接任后,约翰逊面临对于分裂主义分子如何惩治和奴隶的选举权问题。对前者,约翰逊采取了宽大政策,对后者,则实行严厉政策。他上台后站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立场,实施了一系列重建南方的反动措施,遭到控制国会的共和党激进派的强烈反对。他们发起了弹劾约翰逊的运动,约翰逊险遭弹劾。虽然未能成功,但使约翰逊因此而名声扫地。
1875年,约翰逊返回到田纳西参议院。 几个月之后便死去。
杰克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总统。出生之前,父亲去世。他少年时期住在西部边远地区,只接受了些零星的教育,在那里度过了独立战争年代。他从一名边区律师起家,读法律大约两年,并且在田纳西成为一位杰出的年轻的律师。他当过众议员、参议员、州最高法院法官、州民兵少将。第二次对英战争中,他坚韧不拔,肯与士兵共甘苦,被誉为“老胡桃木”。在新奥尔良战役中,他率兵大败英军,振奋全国,成为举国闻名的英雄。他第一次竞选总统时失败,第二次才获胜,是美国第一位民主党总统。任职期间大力加强总统职权,维护联邦统一,颇有政绩,史称“民主政治”,几乎与第三届总统杰斐逊齐名。
安德鲁·杰克逊同样也是美国历史上一名著名的总统。1815年他指挥新奥尔良战役,击退了英军进攻,因而声名大震;后来当选为总统,又致力于政治改革,颇有建树。杰克逊敢想敢做,性格粗犷,在爱情问题上表现得尤为充分。他和蕾切尔的爱情既富于浪漫色彩,又引起后人毁誉参半的评论。此后,他们为爱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俩蒙受“通奸”的恶名长达几十年之久。杰克逊在政治活动和个人生活中,经常受到他的政敌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中伤。对此,性格刚强的杰克逊不能容忍,特别是对败坏他与蕾切尔名誉的人是誓不两立。他总要提出决斗,要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共进行了几十次决斗,两次身负重伤,但他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决斗发生在1806年。当时有个叫查尔斯·迪金森的人肆意污辱蕾切尔,杰克逊火冒三丈,提出与之决斗。迪金森是田纳西州著名的枪手,枪法百步穿杨。当时许多人都劝杰克逊忍忍算了,但杰克逊决心为了蕾切尔与迪金森决一雌雄。于是两个人各自找了朋友做裁判,在一个空旷的田野上决斗。按照公认的决斗惯例,两人应彼此相距24英尺站好,由裁判下令后两人应同时开枪,如两人都未被对方击中,应重新站好,等裁判下令再同时开第二枪……直至双方中有一人先中弹倒地为止。迪金森见过世面,老谋深算。在决斗时,他还没等裁判发令,立即偷开了第一枪。子弹击中了杰克逊的胸部,幸运的是距心脏还差一英寸。他的胸部立刻鲜血如注,湿透了衣衫。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站住,趔趄了几步忍痛站稳,向迪金森举起了枪。迪金森没想到杰克逊如此顽强,在杰克逊威严的目光下,他吓得魂不附体,载身想溜。但是裁判立即命令他回去原地站着。迪金森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强作镇静,双臂交叉胸前站着,等杰克逊开枪。
杰克逊忍住钻心的疼痛,用仇恨的眼睛瞄准了迪金森,咬牙扳动了扳机。只听“砰”地一声,迪金森双手一扬,踉踉跄跄走了几步,便栽倒在地。
这次决斗使杰克逊威名大振。许多人因而不敢再放肆地辱骂他和妻子的人格了。杰克逊和蕾切尔的爱情共持续了34年,直到1829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蕾切尔因长期的思想压力而体质虚弱,在进入白宫前因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61岁。他认为妻子是为政敌害死的。他站在妻子墓前悲痛欲绝地说:“上帝原谅害死她的人,因为我知道她宽恕他们,但我决不能。”
杰克逊身穿黑色丧服步入白宫,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这在美国总统就职史上是少见的。
南方人还是想维护家乡的利益,这也是他总统生涯的转折点和一生的污点。
oops1
发表于 2008-4-15 10:41:23
1896年04月15日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结束。
http://baike.baidu.com/pic/41/11876433594754009.jpg
【渊源】
古希腊奥运会394年被禁止,沉睡了1000多年之后,19世纪末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4~18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新兴资产阶级对古希腊文化体育思想的高度赞美,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向往。18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的一些学者、专家,相继去奥林匹亚访问勘察,除发现大量史料外,还发掘了不少和古奥运会有关的珍贵文物和史料,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更加浓厚的兴趣。
1883年,顾拜旦第一次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它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运动会扩大到世界范围去。尽管顾拜旦的主张遭到一些反对,但在他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终于有20个国家派代表在法国巴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重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会议”。会议作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人对这次大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出席开幕式的观众达8万人,这一数字直到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才被突破。从此,奥运会成为世界性体育盛会。
【现代奥运会的含义】
现代奥运会是以“恢复古代奥运会”为名义而构建的一个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它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继承了“奥林匹亚德”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传统,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吸收了公平竞争、奋勇拼搏、身心和谐发展的古代传统思想。但现代奥运会并不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它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下产生的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现代奥运会的诞生】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民族性与国际性】
古代奥运会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排外的文化特征,它是一个民族性的祭礼赛会,总在同一地点举行,运动员必须是纯希腊血统。古代奥运会起着繁荣希腊文化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使它经不起多民族融合的风浪,只能在古希腊奴隶制繁荣的特定条件下发展,一旦遇到外族的入侵就难以生存。而现代奥运会则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是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
【古代体育与现代体育】
古代奥运会采用的是与军事技能紧密相关的体育内容,项目设置不完整,比赛方式原始、简朴,是人类社会童年时代的运动竞赛。而现代奥运会采用的则是高度规范化的现代竞技运动内容,它突破了古代传统,增设了集体项目,并开创了冬季奥运会,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排斥妇女与男女平等】
古代奥运会不允许妇女参加,违者处以极刑。虽然顾拜旦在奥运会初创时期曾想模仿古代传统,但已无法阻止男女平等的时代潮流。从1900年妇女首次登上奥运赛场至今,女运动员人数、女子参赛项目数、女体育管理者人数逐渐增加,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妇女体育在奥运会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意义已超出了竞技比赛的范畴。
【宙斯的节日与体育的庆典】
古代奥运会是希腊人献给万神之首宙斯的祭礼赛会,宙斯神的凝聚功能,使具有共同宗教文化但又彼此独立,有时甚至相互仇视的城邦能聚集起来共同参加奥林匹克盛会。因此,古代奥运会不是一个独立的体育事件,而是宗教节日的一部分。而现代奥运会则是一个世俗的、非宗教的体育庆典,它有独立的思想、组织和活动体系,是全世界运动员欢聚一堂的盛大体育节。
【奴隶主贵族仲裁机构与完整系统的现代组织机构】
古代奥运会的领导者是奴隶主贵族组成的仲裁机构。它由宙斯神殿中的专职祭司和地方官员共同担任,全部由来自单一城邦伊利斯的人所组成,当他们主持本城邦与外邦选手比赛时难以保持公正。为争夺奥运会的领导权,城邦之间甚至兵戎相见。而现代奥运会则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它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组委会所组成,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其管理的科学性、评判的客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构成了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的又一本质区别。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1894-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如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1914-第二次世界大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但被希特勒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1946-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历届奥运会,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这种善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1980-)进入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4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72个,比赛项目达257个。
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他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从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从初期的探索到自身模式的基本形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到停滞,以后又经80年代以来的改革,终于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
【奥林匹克休战与世界和平】
古代希腊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处于割据状态的200多个城邦从未有过真正的联合。但是,他们始终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共同的宗教信仰,使城邦同盟能在特殊的节日里共同维持和平。当时,能使具有强烈分离意识的希腊人联合起来的一个重要纽带就是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运会。为此盛典,希腊城邦同盟缔结了“奥林匹克休战”条约。然而休战的范围是有限的,它不能使全希腊所有的战争都停止,只保证伊利斯城邦和奥林匹亚是神圣的无战区。古希腊人在此处可以享受绝对的和平生活,但在其他地区却只有“豁免”权,即任何人不得侵犯路经该地的运动员、官员和观众(即使此处正在进行战争)。从而使古代奥运会持续举行了一千多年而没有一次间断过。它是一个为希腊民族服务的独立于战争环境之外的和平盛会。而现代奥运会则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服务。它虽然没有能力停止正在进行的战争,但却努力使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合作,以期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是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两个本质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古代希腊政治上各自独立的奴隶制城邦体系、统一的文化宗教、人性化的原始神祗和较完整的祭祀制度是古奥运会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它不可能超越古希腊奴隶制而存在,其衰落和灭绝的根本原因就是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已不复存在,奴隶社会的古代奥运会绝不可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复活。正如“文艺复兴”运动是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的是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一样,顾拜旦的成功就在于,他既非常策略地利用了具有极大号召力的古代奥运会这一古典模式,又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让奥运会现代化,而不要进行笨拙、简单的模仿和复原。”因此,他始终以国际性和现代体育内容为基本原则,使新产生的奥运会成为带有古典传统色彩的、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成为人类社会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优秀文化结晶。
1896年4月6日,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奥林匹克运动会确实不应该掺杂体育之外的因素,但是现实却难尽如人意
oops1
发表于 2008-4-15 12:23:11
1990年04月15日——哈勃太空望远镜进入轨道。
发现号航天飞机拍摄的哈勃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图片: 从左上角起顺时针方向, "Tadpole"星系, "锥形星云", 两个碰撞的螺旋星系,欧米加星云中新星的诞生 (版权属于NASA)
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HST),
简介
是以天文学家哈勃为名,在轨道上环绕著地球的望远镜。他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他已经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口,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根本上的问题,对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认识。哈勃的哈勃超深空视场是天文学家曾获得的最深入(最敏锐的)的光学影像。
从他于1946年的原始构想开始,直到发射为止,建造太空望远镜的计划不断的被延迟和受到预算问题的困扰。在他发射之后,立即发现主镜有球面像差,严重的降低了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幸好在1993年的维修任务之后,望远镜恢复了计划中的品质,并且成为天文学研究和推展公共关系最重要的工具。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斯必泽空间望远镜都是美国宇航局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一部分 。哈勃空间望远镜由NASA和ESO合作共同管理。
哈勃的未来依靠后续的维修任务是否成功,维持稳定的几个陀螺仪已经损坏,2007年,连备用的也已经耗尽,而且另一架用于指向的望远镜功能也在衰减中。陀螺仪必须要以人工进行维修,在2007年1月30日,主要的先进巡天照相机(ACS)也停止工作,在执行人工维修之前,只有超紫外线的频道能够使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再提升来增加轨道高度,阻力会迫使望远镜在2010年重返大气层。自从2003年航天飞机哥伦比亚不幸事件之后,由于国际太空站和哈勃不在相同的高度上,使得太空人在紧急状况下缺乏安全的避难场所,因而NASA认为以载人太空任务去维修哈柏望远镜是不合情理的危险任务。NASA在从新检讨之后,执行长麦克格里芬在2006年10月31日决定以亚特兰大进行最后一次的哈柏维修任务,任务的时间安排在2008年9月11日,基于安全上的考量,届时将会让发现号在LC-39B发射台上待命,以便在紧急情况时能提供救援。计划中的维修将能让哈勃空间望远镜持续工作至2013年。如果成功了,后继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应该已经发射升空,可以衔接得上任务了。韦伯太空望远镜在许多研究计划上的功能都远超过哈柏,但将只观测红外线,因此在光谱的可见光和紫外线领域内无法取代哈柏的功能。
“哈勃”面临淘汰
“哈勃”太空望远镜已到“晚年”。它在太空的十几年中,经历4次大修,分别为1993年、1997年、1999年、2001年。尽管每次大修以后,“哈勃”都面貌一新,特别是2001年科学家利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对它进行的第四次大修,为它安装测绘照相机,更换太阳能电池板,更换已工作11年的电力控制装置,并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近红外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计,然而,大修仍掩盖不住它的“老态”,因为“哈勃”从上太空起就处于“带病坚持工作” 状态。
美国航空航天局将于近期召集各方面专家和宇航员共同讨论,“何时以何种方式”让“NASA骄子”“哈勃”“寿终正寝”。尽管人们仍对它恋恋不舍,但“哈勃”所剩时日不多,也许在今年或稍晚一些时候就会被换下“一线”。
观念、设计和指标
1、企划和前置作业
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6年天文学家 莱曼•斯必泽所提出的论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观测优势》。在文中,他指出在太空中的天文台有两项优于地面天文台的性能。首先,角分辨率(物体能被清楚分辨的最小分离角度)的极限将指受限于绕射,而不是由造成星光闪烁、动荡不安的大气所造成的视象度。在当时,以地面为基地的望远镜解析力只有0.5-1.0弧秒,相较下,只要口径2.5公尺的望远镜就能达到理论上绕射的极限值0.1弧秒。其次,在太空中的望远镜可以观测被大气层吸收殆尽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斯必泽以太空望远镜为事业,致力于太空望远镜的推展。在196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一份报告中推荐太空望远镜做为发展太空计划的一部分,在1965年,斯必泽被任命为一个科学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该委员会的目的就是建造一架太空望远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科学家利用发展火箭技术的同时,曾经小规模的尝试过以太空为基地的天文学。在1946年,首度观察到了太阳的紫外线光谱。英国在1962年发射了太阳望远镜放置在轨道上,做为亚利安太空计划的一部分。1966年NASA进行了第一个轨道天文台(OAO)任务,但第一个OAO的电池在三天后就失效,中止了这项任务了。第二个OAO在1968至1972年对恒星和星系进行了紫外线的观测,比原先的计划多工作了一年的时间。
轨道天文台任务展示了以太空为基地的天文台在天文学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在1968年NASA确定了在太空中建造直径3公尺反射望远镜的计划,当时暂时的名称是大型轨道望远镜或大型太空望远镜(LST),预计在1979年发射。这个计划强调须要有人进入太空进行维护,才能确保这个所费不贷的计划能够延续够长的工作时间;并且同步发展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技术,才能使前项计划成为可行的计划。
2、对资金的需求
轨道天文台计划的成功,鼓舞了越来越强的公众与论支持大型太空望远镜应该是天文学领域内重要的目标。在1970年NASA设立了两个委员会,一个规划太空望远镜的工程,另一个研究太空望远镜任务的科学目标。在这之后,NASA下一个需要排除的障碍就是资金的问题,因为这比任何一个地面上的天文台所耗费的资金都要庞大许多倍。美国的国会对太空望远镜的预算需求提出了许多的质疑,为了与裁军所需要的预算对抗,当时就详细的列出了望远镜的硬件需求以及后续发展所需要的仪器。在1974年,在裁减政府开支的鼓动下,杰拉尔德福特剔除了所有进行太空望远镜的预算。
为响应此,天文学家协调了全国性的游说努力。许多天文学家亲自前往拜会众议员和参议员,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信件和文字宣传。国家科学院出版的报告也强调太空望远镜的重要性,最后参议院决议恢复原先被国会删除的一半预算。
资金的缩减导致目标项目的减少,镜子的口径也由3公尺缩为2.4公尺,以降低成本和更有效与紧密的配置望远镜的硬件。原先计划做为先期测试,放置在卫星上的1.5公尺太空望远镜也被取消了,对预算表示关切的欧洲太空总署也成为共同合作的伙伴。欧洲太空总署同意提供经费和一些望远镜上需要的仪器,像是做为动力来源的太阳能电池,回馈的视欧洲的天文学家可以使用不少于15%的望远镜观测时间。在1978年,美国国会拨付了36,000,000C元美金,让大型太空望远镜开始设计,并计划在1983年发射升空。在1980年初,望远镜被命为哈柏,以纪念在20世纪初期发现宇宙膨胀的天文学家艾德温•哈柏。
3、结构和工程
太空望远镜的计划一经批准,计划就被分割成许多子计划分送各机关执行。 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SFC)负责设计、发展和建造望远镜,金石太空飞行中心(GSFC)负责科学仪器的整体控制和地面的任务控制中心。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委托珀金埃尔默设计和制造太空望远镜的光学组件,还有精密定位传感器(FGS),洛克希德被委托建造安装望远镜的宇宙飞船。
4、光学望远镜的组合(OTA)
望远镜的镜子和光学系统是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在设计上有很严格的规范。一般的望远镜,镜子在抛光之后的准确性大约是可见光波长的十分之一,但是因为太空望远镜观测的范围是从紫外线到近红外线,所以需要比以前的望远镜更高十倍的解析力,它的镜子在抛光后的准确性达到可见光波长的廿分之一,也就是大约30 奈米。
珀金埃尔默刻意使用极端复杂的计算机控制抛光机研磨镜子,但却在最尖端的技术上出了问题;柯达被委托使用传统的抛光技术制做一个备用的镜子(柯达的这面镜子现在永久保存在史密松宁学会)。1979年,珀金埃尔默开始磨制镜片,使用的是超低膨胀玻璃,为了将镜子的重量降至最低,采用蜂窝格子,只有表面和底面各一吋是厚实的玻璃。
镜子的抛光从1979年开始持续到1981年5月,抛光的进度已经落后并且超过了预算,这时NASA的报告才开始对珀金埃尔默的管理结构质疑。为了节约经费,NASA停止支持镜片的制作,并且将发射日期延后至1984年10月。镜片在1981年底全部完成,并且镀上了75 nm厚的铝增强反射,和25 nm厚的镁氟保护层。
因为在光学望远镜组合上的预算持续膨胀,进度也落后的情况下,对珀金埃尔默能否胜任后续工作的质疑继续存在。为了回应被描述成"未定案和善变的日报表", NASA将发射的日期再延至1985年的4月。但是,珀金埃尔默的进度持续的每季增加一个月的速率恶化中,时间上的延迟也达到每个工作天都在持续落后中。NASA被迫延后发射日期,先延至1986年3月,然后又延至1986年9月。这时整个计划的总花费已经高达美金11亿7500万。
5、宇宙飞船的系统
安置望远镜和仪器的宇宙飞船是主要工程上的另一个挑战。它必须能胜任与抵挡在阳光与地球的阴影之间频繁进出所造成的温度变化,还要极端的稳定并能长间的将望远镜精确的对准目标。以多层绝缘材料制成的遮蔽物能使望远镜内部的温度保持稳定,并且以轻质的铝壳包围住望远镜和仪器的支架。在外壳之内,石墨环氧的框架将校准好的工作仪器牢固的固定住。
有一段时间用于安置仪器和望远镜的宇宙飞船在建造上比光学望远镜的组合来得顺利,但洛克希德仍然经历了预算不足和进度的落后,在1985年的夏天之前,宇宙飞船的进度落后了个月,而预算超出了30%。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报告认为洛克希德在宇宙飞船的建造上没有采取主动,而且过度依赖NASA的指导。
6、地面的支持
在1983年,太空望远镜科学协会(STScI)在经历NASA与科学界之间的权力争夺后成立。太空望远镜科学协会隶属于美国大学天文研究联盟 (AURA),这是由32个美国大学和7个国际会员组成的单位,总部坐落在马里兰州巴尔地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内。
太空望远镜科学协会负责太空望远镜的操作和将数据交付给天文学家。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想将之做为内部的组织,但是科学家依据科学界的做法将之规划创立成研究单位,由NASA位在马里兰州绿堤,太空望远镜科学协会南方48公里,的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承包厂商提供工程上的支持。哈伯望远镜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由四个工作团队轮流负责操作。
太空望远镜欧洲协调机构于1984年设立在德国邻近慕尼黑的Garching bei München,为欧洲的天文学家提供相似的支持。
7、挑战者号的事故
早在1986年,就已经计划在当年10月份发射哈勃空间望远镜。但是挑战者号的事故使美国的太空计划停滞不前,航天飞机的暂停升空,迫使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发射延迟了数年。望远镜和所有的附件都必须分门别类的储藏在无尘室内,直到能够排出发射的日期,这也使得已经超支的总成本更为高涨。
最后,随着航天飞机在1988年再度开始升空,望远镜也预定在1990年发射。在发射前的最后准备,用氮气喷射镜面以除去可能累积的灰尘,并且对所有的系统进行广泛的测试。终于,在1990年4月24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于STS-31航次将望远镜成功的送入计划中的轨道。
从它原始的总预算,大约4亿美金,到现在的花费超过25亿美金,哈柏的成本依然在不断的累积与增高。美国政府估计的开销将高达45至60亿美金,欧洲所挹注的资金也高达6亿欧元(1999年的估计)。
8、仪器
在发射时,哈勃空间望远镜携带的仪器如下:
·广域和行星照相机(WF/PC)
·戈达德高解析摄谱仪(GHRS)
·高速光度计(HSP))
·暗天体照相机(FOC)
·暗天体摄谱仪(FOS)
WF/PC原先计划是光学观测使用的高分辨率照相机。由NASA的喷射推进实验室制造,附有一套由48片光学滤镜组成,可以筛选特殊的波段进行天体物理学的观察。整套仪器使用8片CCD,做出了两架照相机,每一架使用4片CCD。"广域照相机"(WFC)因为视野较广,在解像力上有所损失,而"行星照相机"(PC)以比WFC长的焦距成像,所以有较高的放大率。
GHRS是被设计在紫外线波段使用的摄谱仪,由哥达德太空中心制造,可以达到90,000的光谱分辨率,同时也为FOC和FOS选择适宜观测的目标。FOC和FOS都是哈勃空间望远镜上分辨率最高的仪器。这三个仪器都舍弃了CCD,使用数字光子计数器做为检测装置。FOC是由欧洲太空总署制造, FOS 则由Martin Marietta公司制造。
最后一件仪器是由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设计制造的HSP,它用于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的波段上观测变星,和其它被筛选出的天体在亮度上的变化。它的光度计每秒钟可以侦测100,000次,精确度至少可以达到2%。
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导引系统也可以做为科学仪器,它的三个精细导星传感器(FGS)在观测期间主要用于保持望远镜指向的准确性, 但也能用于进行非常准确的天体测量,测量的精确度达到 0.0003弧秒。
镜片的瑕疵
在望远镜发射数星期之后,传回来的图片显示在光学系统上有严重的问题。虽然,第一张图像看起来比地基望远镜的明锐,但望远镜显然没有达到最佳的聚焦状态,获得的最佳途像质量也远低于当初的期望。点源的影像被扩散成超过一弧秒半径的圆,而不是在设计准则中的标准:集中在直径0.1 弧秒之内,有同心圆的点弥漫函数图像。
对图样缺陷的分析显示,问题的根源在主镜的形状被磨错了。虽然,这个差异小于光的1/20波长,只是在边缘太平了一点。镜面与需要的位置只差了微不足道的2微米,但这个差别造成的是灾难性的、严重的球面像差。来自镜面边缘的反射光,不能聚集在与中央的反射光相同的焦点上。
镜子的瑕疵造成的作用是在科学观察的核心观测上,核心像差的PSF要足够的明锐到足以进行高解析的分辨,但对明亮的天体和光谱分析是不受影响的。虽然,在外围损失大片的光因为不能汇聚在焦点上而造成晕像,严重的减损了望远镜观察暗天体或高反差的影像的能力。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对宇宙学的研究计划都不能执行,因为她们都是非常暗弱的观测对象。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和哈勃空间望远镜成为许多笑话的箭靶,并且被认为是大白象(花费大而无用的东西)。
1、问题的根源
从点源的图像往回追溯,天文学家确定镜面的圆锥常数是−1.0139,而不是原先期望的− 1.00229。通过分析珀金埃尔默的零校正器(精确测量抛光曲面的仪器)和分析在地面测试镜子的干涉图影像,也获得了相同的数值。
由喷射推进实验室主任,亚伦领导的委员会,确定了错误是如何发生的。亚伦委员会发现珀金埃尔默使用的零校正器在装配上发生了错误,它的向场透镜位置偏差了1.3 mm。
在抛光镜子的期间,珀金埃尔默使用另外二架零校正器,两者都(正确的)显示镜子有球面像差。这些测试都是会确实消除球面像差而设计的,不顾品管文件的指导,公司认为这二架零校正器的精确度不如主要的设备,而忽略了测试的结果。
委员会指出失败的主因是珀金埃尔默。由于进度表频繁更动造成的损耗和望远镜制造费用的超支,造成了在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和光学公司之间的关系极度的紧张。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发现珀金埃尔默并不认为镜子的制做在他们的业务中是关键性的困难工作,而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也未能在抛光之前善尽本身的职责。再委员会沉痛的批评珀金埃尔默在管理上的不当与缺失的同时,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也被非议未善尽品管的责任,与不该只依赖维一一架仪器的测试结果。
2、解决的设计
在望远镜的设计中原本就规画了维修的任务,所以天文学家立刻就开始寻找可以在1993年,预定进行第一次维修任务时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柯达为哈柏制作的备用镜,在轨道上进行更换是太昂贵和耗费时间,临时要将望远镜带回地面正修也不可能。取而代之的,镜片错误的形状已经被精确的测量出来,因此可以设计一个有相同的球面像差,但功效相反的光学系统来抵消错误。也就是在第一次的维修任务中为哈柏配上一副能改正球面像差的眼镜。
由于原本仪器的设计方式,必须要两套不同的校正仪器。广域和行星照相机的设计包括转动的镜片和直接进入两架照相机的8片独立CCD芯片的光线,可以用一个反球面像差的镜片完全的消除掉它们表面上的主要变形。修正镜被固定在替换的第二代广域和行星照相机内(由于进度和预算的压力,只修正4片CCD而不是8片)。但是,其它的仪器就缺乏任何可以安置的中间表面,因此必须要一个外加的修正装置。
3、COSTAR
设计用来改正球面像差的仪器称为"太空望远镜光轴补偿校正光学(COSTAR)",基本上包含两个在光路上的镜子,其中一个将球面像差校正过来,光线被聚焦给暗天体照相机、暗天体光谱仪和高达德高解析摄谱仪。为了提供COSTAR在望远镜内所需要的位置,必须移除其中一件仪器,天文学家的选择是牺牲高速光度计。
在哈柏任务的前三年期间,在光学系统被修正到合适之前,望远镜依然执行了大量的观测。光谱的观测未受到球面像差的影响,但是许多暗弱天体的观测因为望远镜的表现不佳而被取消或延后。尽管受到了挫折,乐观的天文学家在这三年内熟练的运用影像处理技术,例如反折绩(影像重叠)得到许多科学上的进展。
维护任务和新仪器
1、第一次维护任务
在设计上,哈勃空间望远镜必须定期的进行维护,但是在镜子的问题明朗化之后,第一次的维护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航天员必须全面性的进行望远镜光学系统安装和校正的工作。被选择执行任务的七位航天员,接受近百种被专门设计的工具使用的密集训练。由奋进号在1993年12月的STS-61航次中,于10天之中重新安装了几件仪器和其它的设备。
最重要的是以COSTAR修正光学组件取代了高速光度计,和广域和行星照相机由第二代广域和行星照相机与内部的光学更新系统取代。另外,太阳能板和驱动的电子设备、四个用于望远镜定位的陀螺仪、二个控制盘、二个磁力计和其它的电子组件也被更换。望远镜上携带的计算器也被更新升级,由于高层稀薄的大气仍有阻力,在三年内逐渐衰减的轨道也被提高了。
在1994年的1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宣布任务获得完全的成功,并显示出许多新的图片。这次承担的任务非常复杂,共进行了五次航天飞机船舱外的活动,它的回响除了对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给予极高的评价外,也带给天文学家一架可以充分胜任太空任务的望远镜。
后续的维修任务没有如此的戏剧化,但每一次都给哈勃空间望远镜带来了新的能力。
2、第二次维护任务
第二次维护任务由发现号在1997年2月的STS-82航次中执行,以太空望远镜影像摄谱仪(STIS)和近红外线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仪(NICMOS)替换掉戈达德高解析摄谱仪(GHRS)和暗天体摄谱仪(FOS);以一台新的固态记录器替换工程与科学录音机,修护了绝热毯和再提升哈柏的轨道。近红外线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仪包含由固态氮做成的吸热器以减少来自仪器的热噪声,但在安装之后,部分来自吸热器的热扩散却意料之外的进入光学挡板,这额外增加的热量导致仪器的寿命由原先期望的4.5年缩短为2年。
3、第三次维护任务(3A)
在六台陀螺仪中的三台故障之后(第4台在任务之前几个星期故障,使望远镜不能胜任执行科学观察),第三次维护任务仍然由发现号在1999年12月的STS-103航次中执行。在这次维护中更换了全部的六台陀螺仪,也更换了一个精细导星传感器和计算器,安装一套组装好的电压/温度改善工具(VIK)以防止电池的过热,并且更换绝热的毯子。新的计算器是能在低温辐射下运作的英特尔486,可以执行一些过去必须在地面处理的与宇宙飞船有关的计算工作。
4、第四次维护任务(3B)
第四次维护任务由哥伦比亚号在2002年3月的STS-109航次中执行,以先进巡天照相机(ACS)替换了暗天体照相机(FOC),并且查看了冷却剂已经在1999年耗尽的近红外线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仪(NICMOS)。更换了新的冷却系统之后,虽然还不能达到原先设计时预期的低温,但已经冷到足以继续工作了。
在这次任务中再度更换了太阳能板。新的太阳能板是为铱卫星发展出来的,大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除了可以有效的减少稀薄大气层带来的阻力,还能多供应30%的动力。这多出来的动力使得哈勃空间望远镜上所有的仪器可以同时运作,并且因为较为柔软,还消除了老旧的太阳能板因为进出阳光照射区域会产生震动的问题。为了改正继电器迟滞的问题,哈柏的配电系统也被更新了。这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之后,首度能完全的应用所获得的电力。其中影响最大的两架仪器,先进巡天照相机和近红外线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仪,在2003至2004年间共同完成了哈柏超深空视场。
5、 最后的维护任务
最后一次的哈柏维修任务已经安排在2008年9月11日,航天员将更换新的电池和陀螺仪。更换精细导星传感器(FGS)并修理太空望远镜影像摄谱仪(STIS)。他们也将安装二架新的仪器:宇宙起源频谱仪和第三代广域照相机,但是可能不会重置或替换先进巡天照相机。
科学上的成就
哈柏帮助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天文学家的问题,而且导出了新的整体理论来解释这些结果。哈柏的众多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比以前更准确的的测量出造父变星的距离,这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的定出哈柏常数的数值范围,这样才能对宇宙的扩张速率和年龄有更正确的认知。在哈柏升空之前,哈柏常数在统计上的误差估计是50%,但在哈柏重新测量出室女座星系团和其它遥远星系团内的造父变星距离后,提供的测量值准确率可以在10%之内。这与哈柏发射之后以其它更可靠的技术测量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
哈柏也被用来改善宇宙年龄的估计,宇宙的未来也是被质疑的问题之一。来自高红移超新星搜寻小组和超新星宇宙论计划的天文学家使用望远镜观察遥远距离外的超新星,发现宇宙的膨胀也许实际上是在加速中。这个加速已经被哈柏和其它地基望远镜的观测证实,但加速的原因目前还很难以理解。
由哈柏提供的高解析光谱和影像很明确的证实了盛行的黑洞存在于星系核中的学说。在60年代初期,黑洞将在某些星系的核心被发现还只是一种假说,在80年代才鉴定出一些星系核心可能是黑洞候选者的工作,哈柏的工作却使得星系的核心是黑洞成为一种普遍和共同的认知。哈柏的计划在未来将着重于星系核心黑洞质量和星系本质的紧密关联上,哈柏对星系中黑洞的研究将在星系的发展和中心黑洞的关连上产生深刻与长远的影响。
休梅克-利瓦伊9号彗星在1994年撞击木星对天文学家是一件很意外的事,幸运的事发生在哈柏完成第一次维护修好光学系统之后的几个月。因此,哈柏所获的的影像是自从1979年航海家二号飞掠木星之后最为清晰的影像,并且很幸运的对估计数个世纪才会发生一次的彗星碰撞木星的动力学事件,提供了关键性的学习机会。它也被用来研究太阳系外围的天体,包括矮行星冥王星和厄里斯。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确给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oops1
发表于 2008-4-15 12:41:12
1989年0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http://baike.baidu.com/pic/2/11601378290334516.jpg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0~1987)。湖南浏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去江西、湖南交界处的革命根据地工作。1933年1月调到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反帝拥苏总同盟青年部长、宣传部长,中国共产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大队政委,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冀察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参加保卫张家口、解放石家庄等战役;后调任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领导了解放太原、宝鸡等战役。1949年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1952年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1957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65年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75年恢复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人,针对江青反革命集团对科学工作的破坏进行整顿,在1975年冬和1976年再一次遭到错误的批判。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从1977年3月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1977年8月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被选为中央委员。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随后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秘书长等职。他组织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重新确立中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了理论准备;组织和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大量工作,使大批遭受冤屈和迫害的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重视调动八亿农民的积极性,主持制定和执行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党的工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实现的伟大转变,对于各条战线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和影响,恢复正确的政策和适应新情况制定新的政策,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为恢复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努力。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央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按照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不再设中央委员会主席这一职务)。1987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同意胡耀邦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的请求。1987年11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去世后葬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
胡耀邦还是很亲民的哦。
oops1
发表于 2008-4-15 12:48:57
1921年4月15日,加拿大医师班廷与贝斯特一同发现了胰岛素。
胰岛素
http://baike.baidu.com/pic/1/11788594411221548.jpg
【胰岛素的结构】
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图中为人胰岛素化学结构。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1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的性质】
〖化学本质〗蛋白质
〖分子式〗C257 H383 N65 O77 S6
〖分子量〗5807.69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
〖熔点〗233℃(分解)
〖比旋度〗-64°±8°(C=2,0.003mol/L NaOH)
〖溶解性〗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矿酸(无机酸)或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
〖酸碱性〗两性,等电点pI5.35-5.45
【胰岛素的来源】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激动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Proinsulin)。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而灭活。
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二)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三)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四)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胰岛素的作用】
〖药理作用〗
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一)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2)通过共价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过抑制PEP羧激酶的合成以及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
(5)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二)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三)调节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四)其它功能
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2)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的发现】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至今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人们用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①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②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③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等各种发病因素,其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也即B和A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完全缺如,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障碍较轻,基础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增高,而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则一般均较相应体重为低,即胰岛素相对不足。
【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 B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氨基酸相连的长肽——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 ——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中经蛋白酶水解生成胰岛素及C肽,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及胰岛素的5%。
胰岛素的分子量5700,由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B 链之间有两处二硫键相连。胰岛B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B细胞中胰岛素原含量增加,胰岛素合成加速。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
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主要有胰升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它们都能使血糖升高。
(1)胰升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在调节血糖浓度中对抗胰岛素。胰升糖素的主要作用是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促进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输出,
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糖水平。胰升糖素还能加强肝细胞摄入氨基酸,及因能促进肝外组织中的脂解作用,增加甘油输入肝脏,提供了大量的糖异生原料而加强糖异生作用。胰升糖素与胰岛素共同协调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
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产生大量葡萄糖,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胰升糖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胰岛素/胰升糖素比值明显上升,此时肝脏从生成葡萄糖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而贮存糖元的器官。
饥饿时,血液中胰升糖素水平显著上升而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异生及糖元分解加快,肝脏不断地将葡萄糖输送到血液中。同时由于胰岛素水平降低,肌肉和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主要是利用脂肪酸,从而节省了葡萄糖以保证大脑等组织有足够的葡萄糖供应。
(2)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末梢的分泌物。当精神紧张或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处在兴奋状态,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肝糖元分解输出增多,阻碍葡萄糖进入肌肉及脂肪组织细胞,使血糖升高。
(3)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①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它能促进人的生长,且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生长激素主要通过抑制肌肉及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同时促进肝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及糖元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生长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高,于是血中葡萄糖利用减少及脂肪利用增高,此时血浆中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
②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由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不仅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而且在生理情况下有抑制胰岛素及胰升糖素分泌作用。但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本身对肝葡萄糖的产生或循环中葡萄糖的利用均无直接作用。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为皮质醇,即氢化可的松),能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使氨基酸进入肝脏增多,又能诱导糖异生有关的各种关键酶的合成,因此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生物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而启动的。胰岛素受体为胰岛素起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特定部位,仅可与胰岛素或含有胰岛素分子的胰岛素原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且分布非常广泛。受体是一种糖蛋白,每个受体由α、β各两个亚单位组成。α亚单位穿过细胞膜,一端暴露在细胞膜表面,具有胰岛素结合位点。β亚单位由细胞膜向胞浆延伸,是胰岛素引发细胞膜与细胞内效应的功能单位。胰岛素与亚单位结合后,β 亚单位中酪氨酸激酶被激活,使受体磷酸化,产生介体,调节细胞内酶系统活性,控制物质代谢。
每种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的程度取决于受体数目与亲和力,此二者又受血浆胰岛素浓度调节。当胰岛素浓度增高时往往胰岛素受体数下降,称下降调节。如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由于脂肪细胞膜上受体数下降,临床上呈胰岛素不敏感性,称抵抗性。当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时,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增多,与胰岛素结合力加强而使血糖利用改善。此不仅是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也是治疗中必须减肥的理论依据。
【药物简介】
insulin 脊椎动物胰腺中兰氏岛(Yangerhans)的β细胞分泌的激素。1921年由F.G.Banting和C.H.Best所发现。insulin一名系由insula(岛)而来。胰岛素可用酸性乙醇从胰腺中提取。1926年J.J.Abel已分离出胰岛素结晶,结晶中含有微量锌。单体的分子量为5700,在中性溶液中可互相融合。F.Sanger就作为牛胰岛素的蛋白质曾首次确定了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1955)。胰岛素的结构是,通过S—S键在两处把A链(含有N末端以甘氨酸、C末端以天冬酰胺结束的21个氨基酸的残基)和B链(由N末端为苯丙氨酸和C末端为丙氨酸的3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连结起来的结构。在A链内含有一个二硫键(S—S)。牛、猪、羊、马、鲸等动物的胰岛素,链中特定部位的残基并不相同,有种属差异。胰岛素由于化学合成的成功结构已经清楚。单独的A链或B链并不具有活性,在—S—S—键正确地将两链连结后才产生活性。在β细胞中最先合成的称为胰岛素原(proinsulin),它是由86个氨基酸残基(是人的,而牛的为81个)组成的一条链的前身,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去掉肽链的一部分便形成胰岛素分子而分泌到血液中。胰岛素的分泌受葡萄糖等的刺激。胰岛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对葡萄糖之进入组织细胞、氧化以及由糖转变成糖元和脂肪有促进作用,其结果可使血糖含量降低。此外,它还能使氨基酸进入细胞的速度加快,促进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据谓胰岛素的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特异的结合而发生的。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胰岛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为了延长胰岛素在体内的持续时间,可使用与鱼精蛋白结合的鱼精蛋白胰岛素,或复与氯化锌结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俗称:普通胰岛素;胰激素;因苏林;正规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胰岛素
类 别: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药
简 介:
【药理作用】 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
【适应症】
主要用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重型、消瘦、营养不良者; 2.轻、中型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无效者; 3.合并严重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乳酸酸中毒)、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硬变)和进行性视网膜、肾、神经等病变以及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者; 4.合并妊娠、分娩及大手术者。也可用于纠正细胞内缺钾。
【用量用法】
一般为皮下注射,1日3~4次。早餐前的1次用量最多。午餐前次之,晚餐前又次之,夜宵前用量最少。有时肌注。静注只有在急症时(如糖尿病性昏迷)才用。因病人的胰岛素需要量受饮食热量和成分、病情轻重和稳定性、体型胖瘦、体力活动强度、胰岛素抗体和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等因素影响,使用剂量应个体化。可按病人尿糖多少确定剂量,一般24小时尿中每2~4g糖需注射1个单位。中型糖尿病人,每日需要量约为5~40单位,于每次餐前30分钟注射(以免给药后发生血糖过低症)。较重病人用量在40单位以上。对糖尿病性昏迷,用量在100单位左右,与葡萄糖(50~100g)一同静脉注射。此外,小量(5~10单位)尚可用于营养不良、消瘦、顽固性妊娠呕吐、肝硬变初期(同时注射葡萄糖)。
【注意事项】
1.胰岛素过量可使血糖过低。其症状视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定,可出现饥饿感、精神不安、脉搏加快、瞳孔散大、焦虑、头晕、共济失调、震颤、昏迷,甚至惊厥。必须及时给予食用糖类。出现低血糖休克时,静注50%葡萄糖溶液50ml。必要时,再静滴5%葡萄糖液。注意必须将低血糖性昏迷与严重酮体血症相鉴别。有时在低血糖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糖,即Somogyi反应。若睡前尿糖阴性,而次晨尿糖强阳性,参考使用胰岛素剂量,应想到夜间可能有低血糖症,此时应试行减少胰岛素剂量,切勿再加大胰岛素剂量。 2.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来不及呼救而失去知觉,应给每一病人随身记有病情及用胰岛素情况的卡片,以便不失时机及时抢救处理。 3.注射部位可有皮肤发红、皮下结节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局部反应。故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4.少数可发生荨麻疹等,偶有过敏性休克(可用肾上腺素抢救)。 5.极少数病人可产生胰岛素耐受性:即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用量高于200单位。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感染、使用皮质激素或体内存在有胰岛素抗体,能和胰岛素结合。此时可更换用不同动物种属的制剂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药。 6.低血糖、肝硬变、溶血性黄疸、胰腺炎、肾炎等病人忌用。 7.注射液中多含有防腐剂,一般不宜用于静注。静注宜用针剂安瓿胰岛素制剂。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
http://baike.baidu.com/pic/25/12076621779622968.jpg
班廷(Banting,Sir Frederick Grant)
生理学家
班廷(Banting,Sir Frederick Grant)
加拿大生理学家。1891年11月14日生于安大略省阿利森;1941年2月21日卒于纽芬兰。
班廷在多伦多大学,开初学习作牧师的课程,以后转而学习医学。1916年他获得了医学学位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两年中,作为一名军医在海外服役。于康布雷受伤,1918年由于他在炮火中表现的英勇精神而荣获陆军十字勋章。
行医后不久,班廷对糖尿病发生了兴趣,糖尿病主要生化症状是出现高血糖,结果尿中出现葡萄糖。在那个时代,糖尿病意味着慢性死亡。
约在这三十年前,曾怀疑胰腺与此病有关系,因为切除实验动物的胰腺后,便产生类似糖尿病的情况。斯塔林和贝利斯提出激素的概念之后,推测胰腺产生一种激素,能控制人体内糖分子的代谢,是合乎逻辑的,此种激素分泌不足则造成糖的积聚而导致糖尿病。
当然胰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然而,胰腺内散布有许多细胞团(称为“兰格罕氏岛”,半个世纪前兰格罕氏首先给以描述的),这些细胞团与胰腺的其它部分不同,可能就是产生激素的地方。此种激素称胰岛素。
著名的肯达耳曾经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激素---甲状腺素,于是许多人都想试图从胰腺中提取胰岛素。倘若能成功,那么提出的激素一定有助于糖尿病的患者,当连续治疗时,他们将可以痊愈。所有分离胰岛素的尝试都失败了。因为一将胰腺研碎,胰腺内的消化酶就将胰岛素分子(蛋白质)破坏。
1920年班廷看到一篇论文中记述如何结扎输送消化液至肠内的胰腺管时,就引起胰腺退化。这给了班廷以关键性的启发。兰格罕氏岛(胰岛)不参与分泌消化液,所以它不退化。假使除了胰岛外胰腺退化了,那么就除去了破坏胰岛素的消化酶,于是胰岛素仍将完整无损。
1921年他怀着这种想法到了多伦多大学,经过一番周折以后,他说服了生理学教授麦克劳德,答应给他几间实验室,并且委派一位合作者,就是贝斯特,以后,麦克劳德离开那里去渡暑假。
班廷和贝斯特结扎了几支狗的胰管,待七周后,这些狗的胰腺都萎缩了,并且失去了消化器官的功能,然而胰岛在外观上仍是完好的。他们从这些胰腺中分离出一种液体,给因切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此提取物很快制止了糖尿病的症状。班廷和贝斯特称此激素为isletin,而麦克劳德主张用一有趣味的、比较古老的名称insulin(胰岛素)。
实验于1922年完成,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获得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这是加拿大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自那时以后,许许多多的糖尿病患者便能够正常生活了,其中有伊斯特曼、迈诺特,还有英国的乔治五世和作家威尔斯。
班廷大发雷霆,因为奖金给了麦克劳德一份,而没给贝斯特,可是麦克劳德仅仅是提供给班廷实验室,而贝斯特和应该承受他劳动应得的一份。很不容易地劝服班廷接受了奖金,当他接受了奖金以后,分给贝斯特一半。
1923年加拿大议会通过授给班廷以年金,并给他建立班廷研究基金。在多伦多大学设立了班廷-贝斯特教授职位,1934年授予班廷爵士职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又参加了战地医疗工作,为一名少校,在加拿大军队中服役,但此次很不幸。在纽芬兰上空因飞机失事而牺牲。
班廷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hsq2516941
发表于 2008-4-15 13:00:38
2004年4月15日凌晨,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任长霞,在从郑州返登封途中,因14日夜突遇车祸伤势过重而牺牲,年仅40岁。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授予或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
]评论:人民的好公仆。
好翻译
发表于 2009-4-15 00:00:04
2008北京奥运会礼宾枪亮相
2008年4月15日,北京,奥运礼宾枪交接仪式在北京西山机械厂举行。
谁都忍不住要先摸为快
奥运武警试枪
整枪待发
评论:2008年奥运的每一个历史时刻,都值得我们关注!
hujian2008
发表于 2009-4-15 00:00:27
1983年——东京迪士尼乐园开幕。
东京迪士尼乐园(日语:東京ディズニーランド;读法:Tōkyō Dizunīrando),是位于日本千叶县浦安市的主题乐园。是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创办的第一个亚州主题公园。东京迪士尼乐园于1983年开放,顾客对象是由小朋友至成年人。园内有许多迪士尼经典卡通人物,如米奇老鼠、巴斯光年等,以及迪士尼电影场景再现的花车巡游。
东京迪士尼乐园共由七个老少皆宜的主题区域组成,包括“世界市集”、“探险乐园”、“西部乐园”、“动物天地”、“梦幻乐园”、“卡通城”和“明日乐园”。一年四季中都会设计多姿多彩的大型巡游表演、庆祝活动等,让来园的游客随时保持新鲜感觉。
评论:真想去玩一回,带着孩子;不过东京的迪士尼看来我是去不成了,等着去上海的迪士尼吧。
speary
发表于 2009-4-15 00:01:33
1986年4月15日 蒋兆和 去世
蒋兆和(1904-1986),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初名万绥,三岁时改名兆和,四川泸州人。1928年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1930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35年接办李育灵在北平东城大方家胡同15号的画室招生授徒,1938年任北平私立京华美术学院教授,1947年被聘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50年后一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兆和是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顾问,第三、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有《蒋兆和画册》、《蒋兆和画集》、《蒋兆和作品选》、《蒋兆和画选》、《蒋兆和作品全集》存世。
蒋兆和出生在四川泸州一个贫穷的书香门第。其父蒋茂江(字汇泊)是清末秀才,虽书画诗文为当地所敬重,却因家无余荫只能以教蒙馆为生,生活自是困苦。旧时有谚:“家有三斗粮,不当小孩王”可为佐证。蒋兆和到了上学的年龄,当时科举已废,新学已兴;然而,却因家境窘迫蒋兆和不能到新式学堂读书,只能在其父执教的蒙馆中接受传统的旧式教育,在其父的影响和指导下研习丹青。
蒋兆和是自学成才的美术大师。
蒋兆和对于美术,有天赋,有兴趣;美术对于蒋兆和,则是其生存的需要,谋生的手段。他在《蒋兆和画册》(1941年版)自序中写道:“嗟夫,处于荒灾混乱之际,穷乡僻壤之区,兼之家无余荫,幼夫教养,既无严父,又无慈母;幼而不学,长亦无能,至今百事不会,惟性喜美术,时时涂抹,渐渐成技,于今数十年来,靠此糊口,东驰西奔,遍列江湖,见闻虽寡,而吃苦可当;茫茫的前途,走不尽的沙漠……”
1920年,16岁的蒋兆和因生活所迫离开家乡,沿长江东下流浪到上海。为了糊口,蒋兆和画人像、画广告,搞商业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自修素描、油画和雕塑,他像阿Q一样“舂米便舂米,割麦便割麦”。即使这样,有时还得忍饥挨饿、露宿街头。对于阿Q,人们习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而,蒋兆和创作于1938年的《与阿Q像》,阿Q的左手托着右手,虽然显得无力,但右手却是攥着拳头。
蒋兆和说:“在旧中国,失业和流浪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我,尽管如此,蕴藏在我心中的要把当代现实生活画下来的志愿,并没有因穷困而有丝毫动摇。”蒋兆和与贫苦大众是息息相通的,他画黄浦江畔的黄包车夫,画北平城里捡破烂的老人和算命的盲人……画自己亲历、亲见的人间苦难。齐白石看到蒋兆和画《卖子图》,题写了“妙手丹青老,工夫自有神。卖儿三尺画,压倒借山人”的诗句。《艺海春秋—蒋兆和传》的作者刘曦林说,蒋兆和是一位悲剧艺术家,“他在造型艺术可能的范围内,以诉诸视觉的形象,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给人以悲剧般的感受。”蒋兆和自己说:“识吾画者皆天下之穷人,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
谈到蒋兆和,必然要谈到《流民图》。《流民图》高7尺、长9丈,称得上是巨幅长卷,通过一百多个不同人物的造型,真实地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浓缩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流民图》饱含着艺术家的心血,也体现了蒋兆和的大智大勇。
《流民图》于1943年在日伪统治下的北平诞生和展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凝聚着艺术家的智慧和沦陷区人民的支持。蒋兆和以画像为名广泛收集素材,1942年完成了《流民图》小稿,为防人耳目,逐一找模特儿写生,分段放大制作,画一部分藏一部分,在两米多高的画板上只留一两个孤立的人物形象,使人无法了解画卷的全部。1943年9月《流民图》停笔,琉璃厂宝华斋裱画店的师傅们连夜在当街石台阶上,画面朝下,装裱了《流民图》,开创了裱画史上前所未有的纪录。为防不测,蒋兆和印制了50套《流民图》的照片。
为了通过日伪当局的审查,《流民图》改名为《群像图》,作者被迫在报纸上发表一篇能够通过审查的《启示》。
1943年10月29日,《流民图》在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正殿展出,络绎不绝的人群静静地走过那漫长而悲哀的画卷。仅在开幕之际,50套《流民图》的照片就全部售空。当天,日伪当局就禁止了画展,当蒋兆和正要离开现场时,一位监督收场的中国警察走到画家面前,恭敬地敬了个礼。二人泪眼相望。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的女儿,画家萧琼参观了《流民图》画展,第二年,萧琼与蒋兆和结为翰墨姻缘。蒋兆和时年40岁,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新中国成立后,蒋兆和以满腔热忱用自己的画笔歌颂新社会和新生活。他画面上的人物不再是乞丐、流浪汉、苦力出卖者或其他受命运拨弄的人,而是新社会的建设者、自己国家和土地的主人。
评论:自学成才的美术大师,拥有强烈的爱国热忱
ztqaz
发表于 2009-4-15 00:10:25
让-保罗·萨特逝世
http://www.jokoyo.com/uploads/userup/0807/210Z142H19.jpg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 (1905.6.21—1980.4.15)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二战期间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获释。
20世纪40年代,萨特既在战场上,也在文坛上参与反法西斯运动。1950年代,萨特是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鼓吹者之一。1960年代,萨特和他的终生女友西蒙·德·波瓦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最敏感的前线上:1960年加勒比海危机时,他们在古巴;1967年中东七日战争爆发时,他们在加沙地带。1964年,萨特更以他的超常举动,令世界震惊。这就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拒绝。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自觉拒绝诺奖的人(之前有两人因政治原因被迫拒领)。理由是他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不愿意将自己的名字和一个研究炸药的人联系在一起。萨特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 1960年代后期,法国多次发生学潮和工潮,而萨特始终是运动中的精神领袖。
萨特认为“哲学家应该是一个战斗的人”,他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他反对冷战,1954年曾经怀有很大希望访问苏联,但看到实际情况后又觉得很失望。他先后访问过北欧、美国、中国和古巴,在苏联入侵捷克后,他断绝了和苏联的关系,他的原本暗示反对德国法西斯占领的剧本《苍蝇》在捷克上演,成了反对苏联占领的代言,受到捷克人热烈的欢呼。1971年以后,他走上街头,亲自兜售左翼书刊,参加革命活动,提出“用行动来承担义务而不是言词”。
萨特于1955年9月访问中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周恩来主持的国庆招待会,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毛泽东、陈毅分别接见了他。
1980年4月15日萨特去世时,巴黎有5万多人自动参加了他的葬礼。
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
iamhkq
发表于 2009-4-15 00:11:19
1921年——加拿大医师班廷与贝斯特一同发现了胰岛素。班廷后来在多伦多大学与麦克劳德合作,获得治疗糖尿病效果稳定的激素。
【胰岛素的结构】
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图中为人胰岛素化学结构。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2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的性质】
〖化学本质〗蛋白质
〖分子式〗C257 H383 N65 O77 S6
〖分子量〗5807.69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
〖熔点〗233℃(分解)
〖比旋度〗-64°±8°(C=2,0.003mol/L NaOH)
〖溶解性〗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矿酸(无机酸)或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
〖酸碱性〗两性,等电点pI5.35-5.45
胰岛素的英文缩写,INS.
胰岛素的来源】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Proinsulin)。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而灭活。
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二)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三)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四)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胰岛素有几个品种】
(一)按来源不同分类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3、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二)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
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市场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胰岛素的作用】
〖药理作用〗
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一)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2)通过共价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过抑制PEP羧激酶的合成以及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
(5)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二)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三)调节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四)其它功能
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糖尿病人的救命药
shunu
发表于 2009-4-15 00:19:55
1947年4月15日杰基·罗宾森成为首位登上美国职棒大联盟的黑人球员
杰基·罗宾森(Jackie Robinson,1919年1月31日-1972年10月24日)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现代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人(美国黑人)球员,在1947年4月15日罗宾森穿着42号球衣以先发一垒手的身分代表布鲁克林道奇队上场比赛之前,黑人球员只被允许在黑人联盟打球。虽然美国种族隔离政策废除已久,但无所不在的种族偏见仍强烈左右著社会各个阶层,因此杰基罗宾森踏上大联盟舞台的这段时日,被公认为近代美国民权运动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评论:今天的美国黑人也可以当总统,越来越进步。
逐风者
发表于 2009-4-15 01:34:43
1684年4月15日,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出生。
叶卡捷琳娜一世,1684年生于立陶宛的一个农奴家庭。原名叫玛尔塔,在俄瑞战争中被俘。一天,彼得大帝发现了玛尔塔,并把她带走,此时她仅17岁。从此,命运之神改变了玛尔塔的一生。1720年初,彼得在克里姆林宫与叶卡捷琳娜举行婚礼,他正式宣布:叶卡捷琳娜是她的“合法妻子”。1724年5月7日,彼得又在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立叶卡捷琳娜为皇后,并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1725年1月28日彼得去世后,登基成为女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
叶卡捷琳娜一生经历了农奴——情人——合法妻子——皇后——女沙皇的巨大转变。从一个农奴转变成沙皇,社会地位落差如此大的转变,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几人,更何况是一个守旧思想依然严重的大封建帝国的女沙皇。
评论:传奇的一生。
henry2000888
发表于 2009-4-15 07:21:52
首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京举行
2008年04月1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4/15/xin_3920405152046234232418.jpg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4/15/xin_2620405152210281320678.jpg
4月15日,首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英国首相布朗的特别代表、财政大臣达林共同主持对话,两国经济、财政、金融、贸易、外交等部门负责人与会。 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温家宝会见英国财政大臣达林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谭晶晶、李诗佳)首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于1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英国首相布朗的特别代表、财政大臣达林共同主持对话,两国经济、财政、金融、贸易、外交等部门负责人与会。
王岐山说,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英国是重要的发达国家,两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有着重要责任,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我们愿同英方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深化合作,进一步推进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达林说,英中关系发展势头强劲,英方赞赏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愿同中方密切磋商交流,促进在双边和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中的合作。
中英双方在友好、坦诚、务实的气氛中就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交换了看法,介绍了各自经济、金融、贸易政策和运行情况,围绕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业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三项议题展开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一、赞成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反对保护主义,加大相互投资,扩大民用高科技产品贸易,促进双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全面、平衡发展;共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发展回合谈判;英方承诺继续推动欧盟早日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欢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到英投资。
二、中方欢迎英方金融机构扩大在中国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业务,英方愿为中资银行在英拓展业务提供便利;双方对美国利率持续走低、美元持续贬值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深表关注,同意加强两国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协调政策,共同参与和推动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三、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扩大在环保、能源等领域的技术转让和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发展问题上的合作,共同推动千年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对话后,王岐山和达林共同会见了英国工商界人士和中外记者。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是今年1月布朗首相访华期间两国总理共同决定建立的。下次对话定于明年在英国举行。
点评:英国是金融大玩家,有战略眼光
haveyoume
发表于 2009-4-15 07:43:46
1971年 4月15日金泰宇出生
出生日期: 1971年 4月15日
出生地点: 韩国
地区: 韩国
血型: O 型
身高: 183 厘米
体重: 74 公斤
家庭成员: 三兄弟中的次男
别名昵称: 金太宇(译名),金泰佑(译名)
金泰宇是1996年KBS第二期超级演艺人才出生,1997通过在全度妍的成名作影片《伤心街角恋人》中扮演她所爱上的同室女友的男友而出道,1998年凭借电视剧集《谎言》摘得了当年的KBS新人赏,但之后同申恩庆一同主演的影片《神秘空》却没有获得肯定的评价。因特有的温暖眼神而习惯于出演善良的角色的他在2000年的影片《JSA共同警备区》中饰演的柔弱的士兵南成植从审讯室窗口纵使跳下的一幕震撼了每位观众的心灵,接下来和金敏贞共同演出的《巴士站》中无法走出初恋阴影的大学老师的角色展现出金泰宇内敛沉默的魅力,也让人们见证了他演技的日益纯熟。2004年洪尚秀导演的《女人是男人的未来》成为继《春香传》和《醉画仙》之后韩国电影第3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之际,作为主角的金泰宇还得到了一个特别惊喜:可以在红地毯上看到喜欢的影星张曼玉。他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七年前的和俊可谓是对自身一贯形象的大挑战,之后《无演美女》中他又变身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不顾一切的心理医生Suk-kwon,再一次凭借演技博得了观众的喝彩。2006年金泰宇先是没有看剧本就答应了洪尚秀导演的第二次邀请,在《海边的女人》中和演技派明星金承佑、高贤贞、宋善美共同描绘30岁年龄层人的浪漫爱情故事;继而在金英男导演第一部长篇电影《对我青春的呼喊》中扮演了30岁的陆军兵长仁浩,与20岁出头的舞蹈系学生贞喜,20岁中半成熟的公共电话修理工人根宇一起讲述成长的烦恼与苦痛。
爱好:游泳|特长:传统四物演奏|性格:非常能够理解别人
传记
金泰宇是1996年KBS第二期超级演艺人才出生,1997通过在全度妍的成名作影片《伤心街角恋人》中扮演她所爱上的同室女友的男友而出道,1998年凭借电视剧集《谎言》摘得了当年的KBS新人赏,但之后同申恩庆一同主演的影片《神秘空》却没有获得肯定的评价。因特有的温暖眼神而习惯于出演善良的角色的他在2000年的影片《JSA共同警备区》中饰演的柔弱的士兵南成植从审讯室窗口纵使跳下的一幕震撼了每位观众的心灵,接下来和金敏贞共同演出的《巴士站》中无法走出初恋阴影的大学老师的角色展现出金泰宇内敛沉默的魅力,也让人们见证了他演技的日益纯熟。2004年洪尚秀导演的《女人是男人的未来》成为继《春香传》和《醉画仙》之后韩国电影第3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之际,作为主角的金泰宇还得到了一个特别惊喜:可以在红地毯上看到喜欢的影星张曼玉。他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七年前的和俊可谓是对自身一贯形象的大挑战,之后《无演美女》中他又变身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不顾一切的心理医生Suk-kwon,再一次凭借演技博得了观众的喝彩。2006年金泰宇先是没有看剧本就答应了洪尚秀导演的第二次邀请,在《海边的女人》中和演技派明星金承佑、高贤贞、宋善美共同描绘30岁年龄层人的浪漫爱情故事;继而在金英男导演第一部长篇电影《对我青春的呼喊》中扮演了30岁的陆军兵长仁浩,与20岁出头的舞蹈系学生贞喜,20岁中半成熟的公共电话修理工人根宇一起讲述成长的烦恼与苦痛。
评论:韩国双又一名演技出众的影星。
jarodlau
发表于 2009-4-15 07:52:10
1956年04月15日,台湾歌手、填词人、作曲家以及演员澎恰恰出生
姓名:澎恰恰
出生日期:1945年4月15日
国家或地区:中国台湾
身高:170 厘米
体重:85 公斤
别名昵称:彭樟灿
1984年,澎恰恰遇到有名的制作人王伟忠之后,主演王制作之华视综艺节目《连环泡》中的短剧。1988年成为《连环泡》主持之一。
1989年,获金钟奖最佳节目主持人奖。
1991年,参演华视八点档连续剧《家有仙妻》。
1993年,演电影《无言的山丘》;同年的11月26日,发行首张专辑《还愿》,后来帮了台语歌手甲子慧。
1994年,与曾庆瑜联手主持台视《玫瑰之夜》。某次儿歌创作家施福珍,想到澎曾在电视上劝小孩子说不要用手挖鼻孔,于是施福珍就写一首歌《大鼻孔》,不久澎知道施创作这一首歌后,也三不五时唱一些些歌词,原曲也成为颇为流行的儿歌。
1995年,成为台视《欢乐强棒》主持人。
1995年4月1日,加入台湾之星棒球队。
1995年7月6日,发行第二张专辑《变调恋歌》。
1996年,任职三立电视节目总监。
1997年,成为台湾职棒大联盟嘉义年代勇士队正式球员。
1998年,先后帮助新生代艺人康康和台语歌坛一姐江蕙写歌创作。
2000年,协助金门王与李炳辉、杨烈各写一首歌曲。
2001年,以三立台湾台《草地状元》节目主持人身分,获金钟奖文教资讯节目主持人奖。
2003年,澎跨刀帮龙千玉《阿郎》专辑写一首情歌《问爱情》,与龙千玉合唱,但当时澎并无发行自己专辑。后来擎天娱乐唱片制作人陈国华先后在2004年和翌年,帮澎制作《台湾男人》、《台湾女人》两张台语专辑。
2006年,澎帮江宏恩改写杨宗宪原唱的《爸爸亲像山》。不久,澎因“自慰光碟”案,暂退出三立台湾台《鸟来伯与十三姨》导演、演员,也放弃主持三立台湾台《黄金夜总会》;其后在2006年6月5日复出《黄金夜总会》。
2007年,以三立台湾台《黄金夜总会》节目主持人身分,获金钟奖歌唱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2007年9月,参与演出三立台湾台八点档连续剧《我一定要成功》。
评论:因性爱录影带外传而遭到勒索一案,曾在2004年底起在台湾引起轰动。
daike_ren
发表于 2009-4-15 07:58:42
1765年——罗蒙诺索夫逝世,俄国学者、诗人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765)
Lomonosov,Mikhil Vasilievich
俄国化学家,哲学家。1711年11月19日生于阿尔汉格尔斯卡亚省杰尼索夫卡村,1765年 4月15日卒于圣彼得堡。1730年到莫斯科考入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1735年他转入圣彼得堡科学院附属大学学习。1736年被圣彼得堡科学院派往德意志学习矿业,先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等,后到弗赖堡学习矿业和冶金学。1741年回圣彼得堡科学院,任物理学副教授。1745年8月成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和化学教授。1748年秋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创建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755年创办了莫斯科大学。1760年他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1764年当选为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
由于他在俄国科学史上的诸多贡献,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和对俄罗斯语法的系统编辑,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
罗蒙诺索夫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是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他的科学宇宙观的基础是微粒哲学。他认为微粒(分子)是由极小的粒子元素(原子)组成的。他坚决反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燃素说和热素说。他用微粒概念解释热的现象,提出了热是物质本身微粒的运动的理论。1748年他提出过物质和运动守恒的概念。1756年他通过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的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他还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理论,认为空气微粒对器壁的撞击,是空气产生压力的原因。这些理论为俄国理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首先将这些理论称为物理化学。由于当时的俄国远离世界科学中心,他的这些重要成果未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他1748年创建的化学实验室,装备有精密天平等仪器,他最先将定量方法引入化学分析。 1751年后,做了多种试剂与各种溶剂进行的化学反应及其他化学反应的实验,并研究了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他还研究了许多化工问题,研究出制造各种彩色玻璃的配方,并于1753年创建了一座玻璃工厂。他在地质学、天文学、矿物学、冶金学、航海学,以及语言学和历史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在哲学上,他反对把分析和综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割开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他还是一位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使他把自己的诗词写得慷慨激昂,为了纪念俄土战争胜利而作的《攻克霍亭颂》是他的成名之作,他也是俄罗斯诗词韵律的奠基者和俄罗斯语法的集大成者。他编辑的语法书至今还在俄罗斯使用。也是一位具有多种专长的学者。著有《论固体和流体》、《论热和冷的原因》、《试论空气的弹力》、《论化学的效用》、《真实物理化学概念》等。
罗蒙诺索夫在物理、化学、天文、地质、仪器制造、哲学和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借助于实验,罗蒙诺索夫推翻了1703年施塔尔提出的“燃素”学说。罗蒙诺索夫准备了专用的玻璃容器,分别放入铅屑、铜屑和铁屑,将容器口封死,而后加热,最后铅屑溶化了,光闪闪的银白色容器镀上了一层灰黄色;红色的铜屑变成了暗褐色粉末;铁屑变黑了。“燃素”是否进入了容器?它是否同金属化合了?如果它进入了容器,那么容器的重量就应该增加,但称重结果表明,这些容器的重量都没有变化!而金属灰却比原来重了。据此,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金属没有与“燃素”化合!因为所有的容器重量都没有变化,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容器内部有一定数量的空气,肯定是金属与空气的微粒化合了!因此重量增加了,有多少空气与金属化合,金属就应该增重多少!”。罗蒙诺索夫是最早应用天平来测量化学反应重量关系的化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之后,1756年,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重量,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重量。”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作为化学科学基石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际上,早在1748年2月16日,在罗蒙诺索夫写给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列昂纳德.欧拉的信中就曾经写道:“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失去多少,另一种东西就获得多少。因此,如果某个物体增加了若干物质,另一物体必然有若干物质消失。我在梦中消耗了多少小时,那么我必然失眠多少小时,如此等等。因为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所以它也应推广适应运动的诸法则:一个物体如果靠本身的动力,引起另一物体产生运动,那么前者由于推动而失去的动量,必然等于后者受推动时获得的动量。”应该说,这种观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雏形。
在物理学方面,罗蒙诺索夫创立了热的动力学说,指出热是物质本身内部的运动,从本质上解释了热的现象;他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论,认为空气微粒对容器器壁的撞击是空气产生压力的结果;1741年,他创立了物质结构的原子一分子学说,认为微粒(分子)由极小的粒子--(原子)所组成,如果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组成的,它便是单质;如果物质是由几种不同粒子组成的,它们便是化合物,物质的性质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它取决于组成物体微粒的性质……。这些理论为俄国的物理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荐理由:被誉为“俄国科学之父”、“文学上的彼得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