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liusi 发表于 2008-6-13 15:35:49

步兵第37师参加对越作战概况:

1978年12月17日,37师奉命在13军编成内开始向云南省屏边地区开进,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部队共编26个列车梯队,沿川黔、成昆铁路进抵昆明,尔后换乘米轨火车和汽车,沿昆河铁路和昆河公路向中越边境地区开进,于12月26日齐装满员到达屏边地域集结,完成了部队扩编、思想动员和临战训练等各项战前准备工作。全师总兵力15530人(含加强部[分]队和民兵),时任师长王引生、政委明申昌、参谋长魏天培、政治部主任张英明。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开始,37师在军的编成内,担任战役行动方向的左翼进攻任务,从瓦窑至北山地段突破红河,攻克谷柳、保胜,围歼了柑塘地区之敌,至3月9日全部撤离战区,进至蒙自地区总结、休整。在20天的战斗中,37师在6公里正面上突入敌纵深25公里,攻克大小山头112个,共计歼敌2243人(其中毙2166人,俘77人),缴获各种火炮43门,各种炮弹11800余发,地雷2000余个,手榴弹11000余枚,各种汽车39辆,电台14部及大批军用物资。该师伤706人,亡210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110团3连以“勇猛顽强英雄连”荣誉称号,授予109团5连副连长刘保健、111团9连副班长吴勇(烈士)以“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cpcliusi 发表于 2008-7-5 15:19:47

14军的战绩统计:
第14军及其加强部(分)队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在红河东岸连续作战25天,进攻正面80余公里,突入越境纵深40-80公里,先后攻占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孟康、铺楼等重要城镇以及发隆、班老、拔坡、坂甘、郭参、朗中等35个军事要点,全歼越军黄连山省254团、独立第3营、特工第21营、发隆公安大队和老街、满镁、发隆、那老、孟康等公安屯,基本歼灭越军345师124团,大部歼灭118团,部分歼灭黄连山省192团和永富省194团。毙敌3875名,俘敌271名,共计歼敌4146名(不含伤敌数和32师歼敌数)。缴获60口径以上火炮127门,轻机枪140挺,重机枪99挺,高射机枪57挺,其他枪支2607支,汽车42辆,摩托车11辆,望远镜33具,电台22部,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彻底摧毁了战区的越军军事设施。时任军长张景华,政委范新友。

cpcliusi 发表于 2008-7-9 16:17:15

工程器材保障的若干情况:
在对越作战准备阶段,广西方向在崇左地区,云南方向在金平、河口地区,从机关和后方仓库等单位抽调403人,开设了3个野战补给仓库,接受战略仓库前运的各种机械823部,炸药2516吨,地雷、爆破筒126000余件,钢材829吨,木材8250立方米,水泥2000吨,各种工具、配件80余万件,其他器材3000余吨,总重量达33000余吨,及时补充到作战部队,使所有参战部队的主要工程机械装备达到按编齐装。两区同时增加了工程器材的储备量,工具器材达到按编制携行量的1-4倍,炸药达到17倍。广西方向实施爆破作业前,3月1日至5日,平均每天给前线作战部队运送炸药100吨以上。

ring66 发表于 2008-7-13 23:21:03

好。

cpcliusi 发表于 2008-7-22 18:49:02

云南方向后勤保障的一些数据
在作战中,云南方向共出车61700多台次,行驶2427万车公里,运送人员37万多人次,运送物资187000多吨。共消耗油料38780吨,弹药7761吨。供应部队干粮220万斤,肉罐头886570斤,菜罐头435272斤,苹果146000斤,汽水745000瓶,加工汽水粉50万包。救治伤员8000余人。云南省共投入汽车4000多台,骡马2450匹。共供应部队粮油2720万斤,肉374万斤,菜1435万斤,水果107万斤,汽水1175箱。云南、贵州两省共献血362000多毫升。有1572个单位荣立集体功(其中一等功10,二等功114,三等功1448),有14901人立功(其中一等功18,二等功299,三等功14584)

iopa 发表于 2008-8-4 23:05:19

我倒是愿意lz给出自己的统计和总结,以及对正常战争的评价

cpcliusi 发表于 2008-8-12 15:19:13

31师防敌炮袭的做法:
31师在战中为防敌炮火袭击,对阵地管理采取了如下措施:A:对人员、车辆、军马疏散隐蔽,没有任务的零星人员禁止在阵地上走动。B:严格灯火管制,野炊一律挖散烟、避光灶,夜间照明、抽烟严格避光。C:禁止在阵地上晾晒衣物,及时清理饼干纸和罐头盒,防止反光。要求部队每到一地立即构筑工事,做到人员有掩体,车炮能隐蔽。战中全师共构筑各种掩体5500余个,车炮隐蔽工事300余个,指挥所、观察所20余个,减少了因遭炮击造成的损失。2月17日凌晨,91团2营穿插到船头后,遭敌火箭炮袭击,由于该营构筑工事及时,避免了伤亡。3月6、7日,越军每天两次向师指和炮团2营阵地进行炮袭,每次达15-20分钟。由于预有工事,除少量器材物资有损失外,人员无一伤亡,有效保存了有生力量。

cpcliusi 发表于 2008-8-28 19:15:07

高平战区兵要地理
越南高平地区系山岳丛林地,山地比高多在400米以上,除高平、复和、东溪、七溪等城镇附近为土山外,其余多为石山。山高坡陡,地势险要,天然石洞、岩缝多。山上丛林茂密,道路稀少,仅有3号公路从我国水口经复和、广渊、高平通往太原、河内和4号公路从芒街连接七溪、东溪至高平,其余为乡村土路和山间小路;道路多沿山脚、河边、峡谷穿行,桥梁涵洞多、路面窄、坡度大、曲半径小、质量差,路旁沟深壁陡,沿途隘口多。战时正值雨季前夕,气候多变,雨绵雾浓,昼夜、晴雨温差较大。
高平市四面环山,平江绕市区流向东南,3、4号公路经该市通往越西北各边境城镇及内地,是越北战略要地。其南部的东溪是越北边境重镇,4号公路经此北至高平南达七溪,并有乡村土路与复和及我境布局相通。嫩金山口的弄梅隧道紧扼4号公路,地势十分险要,是东溪通高平的咽喉,整个地形易守难攻。

cpcliusi 发表于 2008-8-31 11:23:50

略谈1979年一线部队侦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979年作战,各部的侦察工作普遍不到位、不得力,“把侦察分队当警戒、战斗分队使用,不善于边打边侦察、当面敌情掌握不好,总感到情况不明了”的字样,几乎在所有的作战总结里都可以看到。
  
具体谈到打高平的主力124师,该师战前3次组织侦察分队越境侦察捕俘,但因侦察能力弱,均未成功。第一次只抓到2个老百姓,第二次遇到2个越地方干部,将其击毙了,第三次潜入越境10公里,时间达5天之久,也没有抓到俘虏。开战后,各团的侦察排大多是被当作警戒分队使用,没有积极展开侦察活动。配属给该师的军侦察大队担任穿插,19日到达果冈后,将该大队作为战斗分队使用,未赋予侦察任务。因此不能了解当面敌情。21日兵临高平城下,完成了攻城准备,但城内到底有多少敌人,却拿不出准确的敌情报告。在等待41军的3天时间里,又不采取主动措施查明敌情。总的来说就是过于依赖上级通报,自身对侦察工作重视不够,平时缺乏训练,战时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这个问题,广州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周得礼也指出过:
  
从这次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不论什么范围的敌情,都是下面向上级要情况。好像越军的情况部应该由上级通报给下级.甚至出现了面前敌情搞不清,也是上级的责任。这种想法和说法都是不对的。如果是敌人的战略战役纵深的情况.那应当由大军区负责组织侦察并通报给下级持单位;如果是战术情况及各部队当面的敌军情况,则应该由部队自已搞清楚.将得来的情况,一方面供部队首长、司令部下决心,另一方面要报告上级,以便上级全面掌握情况,定下战役决心。这才是了解情况、侦察情况、使用情况的正常作法。过去战争年代都是如此.从理论上来说.这是科学的分工。

cpcliusi 发表于 2008-9-6 14:30:47

连以下通信工具落后对队形的影响

1979年作战时,我军连以下分队没有装备无线电通信器材,现有的只是军号、手旗和小喇叭,指挥主要靠手势、旗语和音响信号。在山岳丛林地作战,山高坡陡,林深草密,有时距离只有几米就互相看不见,说话听不清,无法联络和指挥。结果造成队形稍微疏开一些,就常常形成连长指挥不了排长,排长指挥不了班长,班长指挥不了战士的现象。攻击中发现了新情况,要调整部署或改变进攻方向,也比较困难。为了保证联络和指挥,各级只好逐个靠拢,战士向班长靠,班长向排长靠,排长向连长靠。如此一来,队形自然就密集了。

cpcliusi 发表于 2008-9-8 14:55:11

个人对越军战斗力的评价:
  
越军在宽正面、浅纵深的地方打正规的防御战,部队再多,工事再坚固也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例如谅山);打硬碰硬的攻坚战(例如代乃),同样是头破血流占不到便宜。总体来看,越军的正规攻防战和运动战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不善于组织大兵团协同作战,1979年东西两线仅各一次团级规模进攻。但其经过长期游击战争的锻炼,最擅长的就是小分队分散游击作战,连以下指挥和战术较为熟练。大部队在作战中失利后,能够迅速化整为零,转入游击作战牵制和消耗对手。这一优点,在1979年中越战争的高平战场中有相当的表现。
  
越军在对法、对美、对华战争中伤亡出奇的大,充分暴露了其弱点:虽然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仗,但以游击战为主,真正经历的硬仗、恶仗少,高级将领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明显缺乏;部队火力不强,攻坚能力差,协同也不好,打不好反复争夺的恶仗。
    
越军单兵素质较好,顽强能吃苦,基层军官的实战经验丰富,指挥能力也强。俗话说“没有打不了仗的部队;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问题的根子还是在上面。
  
沙巴战斗,149师对316师,以远途劳顿未做休整之旅,在时间紧任务急,来不及侦察敌情勘察地形,本来就不适应自然条件,没有作战经验的情况下,于深夜大雨滂沱之际投入战斗,昼夜作战,连续攻击前进30余公里,重创凭借险要地形和既设工事以逸待劳的越军头等主力师。

cpcliusi 发表于 2008-9-19 14:29:09

广西方向我军战前态势

根据中央军委决心和广州军区前指命令,广州军区参战部队于1978年12月14日至31日向广西中越边境集中。部队经过长途铁路输送和摩托化行军,迅速顺利的完成了向战区开进、集结的任务,按时到达了指定地域。41军配置在平孟、念井、龙邦地区;42军配置在龙州地区;55军配置在友谊关、北山地区;广西军区独立师配置在峒中地区。加强广州军区作战的武汉军区第43军于1979年1月8日前铁路输送到关系,主力配置在爱店地区,129师和军坦克团配属42军作战;54军和50军(-149师)、58师分别于2月23日和3月6日铁运到达广西,担任东线战役预备队。任务区分如下:
41、42军并43军129师、军坦克团坚决歼灭高平地区之敌。
55军在同登方向实施牵制性进攻,视情况向谅山方向发展。
43军在禄平方向实施牵制性进攻,视情况向谅山方向发展。
广西军区独立师在横模方向实施牵制性进攻。
54军和50军(-149师)、58师的任务由军区前指视情况赋予。

cpcliusi 发表于 2008-9-27 14:50:28

54军参战概况

遵照中央军委命令,根据广州军区前指的作战部署,驻河南省的武汉军区第54军自2月19日开始,先后由水口、念井、友谊关三个方向出径,参加攻克高平、谅山的战斗。军部指挥162师担任攻打复和、高平、广渊、重庆等地的战斗任务。160师配属41军在高平西部战区担任清剿和护路任务。161师配属55军攻打谅山,为该军第二梯队。军炮兵团配属161师作战。截止3月16日,54军全部撤回国内,历时26天。全军战斗纵深30-80公里,共歼敌4433名,其中毙敌4265名,俘敌168名。战后,中央军委授予该军3个连、4名个人以荣誉称号。时任军长韩怀智,政委朱志伟。

云水禅心 发表于 2008-9-28 21:54:20

很多年轻的生命都没回来 至今还没找到亲人

cpcliusi 发表于 2008-10-14 15:30:33

越军在边境地区和公路沿线设置障碍物的情况

越军在通往我国的各条公路上敷设了大量铁壳防坦克地雷,在公路的上下坡、转弯处和经过村镇、桥梁的地方,布雷密度较大。在公路与人行小路连接处,桥梁两例河岸可徒涉的地段则敷设防步兵地雷。在两侧是大山而又无法选择迂回路的公路的隘口和转弯处,则设置树障和石障。此外还用炸毁桥梁和破坏公路的手段来迟滞我军行动。如我162师打下广渊,沿公路南下复和时,发现广(渊)复(和)公路上有两座桥梁被敌炸毁,有十余处地段被敌破坏。当该师经茶灵向重庆进攻时,发现敌在郎兰北面山隘口的公路上设置了路障,用三棵直径一点二米的大树和五块五至十二立方米的巨石堵塞了道路,使车炮无法通过,而两侧是大山,又无法选择和构筑迂回道路。我工兵用炸药逐次爆炸,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扫清道路,保障了部队继续乘车开进。又如敌在重庆、济追至巴蒙的公路上埋设了大量防坦克地雷,由济追至我边境一段公路上布雷的密度最大。在济追公路桥下两端埋了电点火的炸药,桥东端设有屋脊形铁丝网,在桥附近公路上埋有防坦克、防步兵地雷,在桥下河岸埋有防步兵地雷。在公路经过村镇和与小路相交的地方还埋有防步兵跳雷和定向地雷。在那伯附近的公路上没有石障,大石高约六十至八十厘米,宽约六十至九十厘米,并埋有地雷,以配合石障。在距国境线不到一公里处,还有两处宽二到三米的断路。

cpcliusi 发表于 2008-10-23 21:58:12

11军参战情况简述

这里的11军不是当年刘邓大军麾下,由陈锡联率领的中野3纵,而是1969年11月在云南大理重新组建的新部队,是一个下辖两个师(31师、32师)的简编军。本来对越作战按照军委12月8日命令,11军没有参战任务。由于越军全面入侵柬埔寨,军委12月31日扩大会议上决定增调部队扩大作战规模。1979年1月11日,总参杨勇、何正文两位副参谋长和总后张贤约副部长到昆明军区勘察地形、审修作战方案之后,军委正式确定第11军参战,并以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加强该军。按照昆明军区作战方案,11军在金平方向担任西线助攻任务。2月17日战斗发起后,迅速突破越军一线防御阵地,尔后拿下巴沙山口、封土等地,并于撤军之时杀了一个回马枪,以一个加强团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32师为军区预备队,94团在突破阶段攻克西罗楼后归建,全师东调南屏农场待命。95团配属149师参加沙巴地区进攻战斗,师主力则攻歼了郭参地区之敌。总的来看,11军部队完成助攻任务圆满,突入越南纵深34公里,共歼敌2901人。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9%和8%。时任军长陈家贵,政委张琦。

一问 发表于 2008-10-24 22:21:32

一是从越南犯边的角度看,并不需要如此大打。开始时牺牲边民打不还手,后来入境围猎大打出手,这不是国际事务的正常方式。
二是从国际借口上说,说是越南入侵柬埔寨,大打是惩霸援柬。从现在披露的资料看,当时红色高棉的大屠杀,前不久刚被联合国审判。5万越侨身亡,越南乃入柬,恰是解民倒悬。洪森政府是以一直屹立不倒。
三是从所谓打击苏联霸权的角度看,效果未收到。越南主力得苏联卫星消息,没有进入包围圈。反过来看,中国又何尝不是谋霸不成恼羞成怒?
四是当时国内一片蔽败,打一仗有利于转移焦点,振奋人心。
五是给西方的投名状,就如韩战是给苏联的投名状一样。

战争是政治的计算。战死的将士只不过是政治意图的祭品。不想说什么了。

cpcliusi 发表于 2008-10-25 09:33:51

13军参战情况简述

虽然当时的13军已经是驻重庆的成都军区主力军,但其自1950年入滇,驻扎云南南部长达18年,地理民情各方面情况谙熟,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经历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战斗力优势;越军头号主力步兵师308师、351工炮师第34团均由其一手训练和装备,13军上上下下都有着“师傅打徒弟,教训龟儿子”心态,有心理士气优势。因此军委第一次作战命令即调13军南下,加强云南方向作战力量。2月16日21时至17日7时,13军12000余人成功偷渡红河,一举突破越军红河防线,创造了大部队偷渡江河的典型范例。38师(—114团)歼灭坝洒地区之敌,战后被中央军委誉为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一个歼灭战。37师攻克谷柳、保胜,39师攻占岳山和谷珊西山。至21日,13军摧毁了越军纵深防御阵地,兵锋直指越西北重镇柑塘。昆明军区前指专门发出表扬通报,号召所有参战部队“向13军学习看齐”。22日,39师攻占代乃地区,控制要点,坚决阻击了敌316A师的东援行动,歼敌900余名,有力的保障了军主力歼灭柑塘地区之敌。23日7时,37师、38师以钳形攻势并肩向柑塘突击,至25日15时,占领了该地。敌345师师长梅荣兰率残部逃过外波河。战役第二阶段,军区预备队50军149师归13军指挥,并加强32师95团等部队担负攻占沙巴,消灭敌316A师的任务。149师克服重重困难,一对一单挑敌一个师(1979年对越作战唯一一例),于3月5日完成任务。可惜的是3月2日晚正面攻击部队和穿插部队均无进展,致使316A师一部通过黄连山垭口西逃。13军在红河右岸的攻势凌厉,进展快,战果大,突入敌纵深40公里,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为1979年各军俘敌最高记录。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9%。时任军长阎守庆,政委乔学亭。

cpcliusi 发表于 2008-10-25 09:54:45

引用第96楼一问于2008-10-24 22:21发表的 :
一是从越南犯边的角度看,并不需要如此大打。开始时牺牲边民打不还手,后来入境围猎大打出手,这不是国际事务的正常方式。
二是从国际借口上说,说是越南入侵柬埔寨,大打是惩霸援柬。从现在披露的资料看,当时红色高棉的大屠杀,前不久刚被联合国审判。5万越侨身亡,越南乃入柬,恰是解民倒悬。洪森政府是以一直屹立不倒。
三是从所谓打击苏联霸权的角度看,效果未收到。越南主力得苏联卫星消息,没有进入包围圈。反过来看,中国又何尝不是谋霸不成恼羞成怒?
四是当时国内一片蔽败,打一仗有利于转移焦点,振奋人心。
五是给西方的投名状,就如韩战是给苏联的投名状一样。
.......
也简单说几句:
1,上者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战争本来就不是正常方式,是最后的手段,此乃公理。此前中国政府多次交涉无果,反被对方以为可欺,不教训如何了得?

2,苏联拼凑亚安体系,以越南为其南进工具,对中国一南一北两边夹击,不打破这个保卫圈如何要得?红色高棉是前门送狼,越南占领军是后门进狼。越南出于印支联邦的目的入侵柬埔寨,推翻民柬不过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真以为其是解民倒悬的正义之师?君不见越南入侵柬埔寨后联大年年通过决议要求其撤军,越南在国际上之孤立也是常识。惩越援柬,统一于打击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目的,越南在印支地区大肆扩张,武装控制老挝,全面入侵柬埔寨,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都是极大的威胁。柬埔寨当政的不管是红色高棉也好,西哈努克也罢,中国都必然对越南采取行动。这更多的是一个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问题,和意识形态扯不上什么关系。如果当时柬埔寨是西哈努克掌权,恐怕就没那么多对援柬的异议了吧?

3,越南自持有苏越条约,中国不敢打,结果怎么样呢?
中越战争时苏联的表现可谓是颜面尽失,除了和卫星集团对中国大骂出口之外,只是派遣一些舰只到南中国海游弋和空运一些物资,在中苏边境没有实质性举动。

对中国来说,通过这一仗摸了苏联的底,掂了掂他的分量。中央原先估计苏联不可能大打,但也准备了中打和小打。结果苏联不仅没敢大动,连小动都没有,虚弱的一面暴露无遗。

对美国来说,苏联在盟友越南遭受军事进攻的时候没有采取实际步骤,从而更加坚定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遏制苏联扩张的决心。中美战略协调关系在战火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中美苏之间的较量重新呈现出有利于中美而不利于苏联的倾斜。

对越南来说,证明靠苏联是靠不住的。越南之所以能在印支半岛多个战略方向全面出击,肆无忌惮的侵略扩张,搞地区霸权主义,控制老挝、侵柬反华,关键就在于有苏联这个后台老板的支持。战前越南大力宣传有了苏联的援助,一定可以打败中国。结果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助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个严重反差对越南的军心士气打击沉重。举个例子:谅山省军事指挥部所辖123团在战前作动员时,要求部队做好抗击中国“侵略”的准备,并对官兵说战斗打响后30分钟,苏联将派兵帮助越南打中国。许多官兵对此深信不疑。战后连队进行战斗总结时,很多人提出质问,仗打响后,苏联为何不出兵支援越南?宣传和现实的距离使得越军官兵日益怀疑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对现实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越军主力在柬埔寨,所谓苏联卫星之说纯粹是网上YY而已。

4,说对越作战是中国给美国的投名状完全错误,因为在中苏、美苏关系对立的情况下,出于反对苏联这个共同敌人的目的,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必然的,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拉开序幕,不管中国打不打越南,中美都是要走到一起的,这是历史的潮流。与其说是投名状,不如说是催化剂。

一问 发表于 2008-10-25 21:17:55

1.完全可以用小打代替大打。而且,此后10年在越南主力未伤的情况下一直在打,也没打成怎样,说明根本不用大打。
2.越南的印支联邦是货真价实的工人阶级没有祖国的马克思主义。54年前本来那三个国家就是一个党。此后老柬两国事实上对越南也存在着依赖,无利不起早,作为那一代的越共这么想很正常。如果越南有过兼并柬埔寨的举动,“越南出于印支联邦的目的入侵柬埔寨”,才成立。如果越南非正义,扶植的洪森ZF何以没有在撤军之后被推翻,还越来越稳固?
   “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都是极大的威胁。”越战之前没表现,之后越南控制的地区一直没改变,主力未伤,对恃更为激烈,也没见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有多大的威胁。这个判断从何而来?
3.越南入侵柬埔寨,很大程度上中苏争霸的结果。越南倒向苏联,中国支持红色高棉武器和人员。
越南主力不回,恰恰说明有恃无恐。
4.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必然。愿意怎么判断都可以。但要看谁的需求更大,当初中苏联手,老美也一样过。事实上中国是经济行将崩溃,不得不为。就像大病初愈强打一架,只为换点营养品。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整理)1979年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