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一年中,世界上近百万儿童试服了脊髓灰质炎菌苗,从此人们有了防治这种致瘫症的基本有效的药物国索尔克博士制成小儿麻痹症免疫新疫苗
脊髓灰质炎
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一至六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22~30nm),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其中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隐性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源)在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常见,而明显发病者少见;即使在流行时,隐性感染与临床病例的比例仍然超过100:1.一般认为,瘫痪性病变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热带)少见,但近来对跛行残疾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发病率达到美国接种疫苗以前的高峰发病年份.这些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都很差,病毒传播广泛,终年发病,因而小儿在生后几年内就获得感染和免疫,而不发生大流行.瘫痪病例中,90%以上发生于5岁以前.相比之下,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好的经济发达国家,感染的年龄往往推迟,许多年长儿和青年人仍然是易感者,夏季流行在年长小儿中越来越多.在工业化国家,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脊髓灰质炎目前已基本消灭.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已经为时不远.
临床表型差异很大,有两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瘫痪型或非瘫痪型).
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要发生于小儿.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统不受侵犯.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等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
重型常在轻型的过程后平稳几天,然后突然发病,更常见的是发病无前驱症状,特别在年长儿和成人.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偶尔可较长.发病后发热,严重的头痛,颈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时有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在急性期出现尿潴留和肌肉痉挛深腱反射消失,可不再进一步进展,但也可能出现深腱反射消失,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瘫痪,这主要取决于脊髓或延髓损害的部位.呼吸衰弱可能由于脊髓受累使呼吸肌麻痹,也可能是由于呼吸中枢本身受病毒损伤所致.吞咽困难,鼻反流,发声时带鼻音是延髓受侵犯的早期体征.脑病体征偶尔比较突出.脑脊液糖正常,蛋白轻度升高,细胞计数10~300个/μl(淋巴细胞占优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治疗是对症性的.顿挫型或轻型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仅需卧床几日,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当急性脊髓灰质炎时,可睡在硬板床上(用足填板,有助于防止足下垂).如果发生感染应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并大量饮水以防在泌尿道内形成磷酸钙结石.在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恢复期,理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或者病毒直接损害延髓的呼吸中枢引起颅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麻痹时,都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此时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对咽部肌肉无力,吞咽困难,不能咳嗽,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积聚的病人,应进行体位引流和吸引.常需要气管切开或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在呼吸衰竭时常发生肺不张,故常需作支气管镜检查及吸引.有关呼吸重症监护的进一步细节可参见第66节.若无感染不主张用抗菌药. 1923年1月26日 孙中山发表《孙文、越飞宣言》
孙中山发表的《孙文、越飞宣言》
1923年1月26日 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共四条。宣言声明:“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独立之获得。”“此项大事业……当得俄国国民最挚热之同情,且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也。”同日,孙中山发表《和平统一宣言》。
金豆 留住记忆“01月26
1952年1月26日 中共中央开展“三反”、“五反”运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五反”指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与1952年1月1日毛泽东在《元旦祝词》中提到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合称“三反”、“五反”。
“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
1950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为了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其中之一是调整工商业中的公私、劳资、产销关系。调整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但资本家中的不法分子不满足于用正常方式获得一般利润,力图利用和国营经济的联系,以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手段牟取暴利,企图抗拒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削弱国营经济。他们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在政治上、思想上腐蚀了工人阶级和国家工作人员。
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促进经济建设。在运动中,揭发出大量的贪污盗窃现象,而贪污盗窃又与党和政府内部存在的严重官僚主义紧密相联。因此,党中央在1951年12月1日和8日分别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及《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去进行的指示》,强调必须把“三反”斗争看作像镇压反革命运动一样重要,要大张旗鼓地发动广大群众。从此,“三反”运动在各地区各系统各部门迅速展开。195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立即限期发动群众开展“三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各单位限期发动群众开展斗争。1月5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三十四次常委会上作了《“三反”运动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讲话,号召全国工商界积极参加“三反”运动。在“三反”运动中,一些单位揭发出私人工商业者的贪污、行贿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为此,中共中央于1月5日发出了《关于在“三反”斗争中惩办犯法的私人工商业者和坚决击退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的指示》。3月11日,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3月28日,政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文件根据“严肃与宽大相结合、改造与惩治相结合”的方针,规定了对贪污分子的处理办法。
在“三反”运动中,又暴露出大量的贪污盗窃与社会上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毒”行为密切相联,要彻底铲除“三害”,就必须反掉“五毒”。为此,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向违法资本家开展一场大规模的“五反”运动。2月上旬,“五反”运动从各大城市开始,很快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3月11日,政务院批准公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五反”运动中关于工商户分类处理的标准和方法》,把私营工商户分为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半违法户、严重违法户、完全违法户5类进行定案处理。定案处理的结果是:守法户占总户数的10—15%;基本守法户占50—60%;半守法半违法户占20—30%;严重违法户约占4%;完全违法户约占1%。1952年4月公布了《关于结束“五反”运动中几个问题指示》。10月党中央批准了安子文、廖鲁言关于结束“三反”、“五反”运动的两个报告,“三反”和“五反”运动胜利结束。
“三反”、“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41年1月29日,英军侵占香港。
1841年1月26日 英军侵占香港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南,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面积1066平方公里。从唐代开始,中国政府已经派军队驻守香港地区并在海上巡视。从宋到明,我国内地人民迁到香港地区定居的逐年增多。清朝时,香港归属广东省新安县管辖。
18世纪初,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鸦片贸易。1840年6月,清政府下令查禁鸦片,英国悍然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出兵攻打广州。1841年1月26日,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
早在1833年(道光十三年),英国侵略者就有意在中国海岸侵占岛屿,以便对中国进行侵略。1834年,他们首先看到香港在战略上和商业上对他们有利,此后,侵占中国沿海岛屿,就成为英国侵略者最重要的目标。在英军强占香港以后的50多年时间里,英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三个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霸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1842年8月29日,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第三条规定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朝政府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乘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又强迫清政府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清朝被推翻后,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永久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多次阐明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指出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受过去英国政府同中国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行使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根据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78年,中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返回式卫星
通常,卫星发射入轨之后,就在太空执行任务,并不需要返回地面。如通信、导航。气象卫星都是如此。但是有的卫星却需要回到地面,如侦察卫星获得的情报。科学实验卫星携带的实验品等。这就是返回式卫星。研制返回式卫星是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使卫星顺利从太空返回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卫星的调姿、制动、防热、软着陆、标位及寻找等等。
首先,卫星返回之前先要调整飞行状态,即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卫星脱离原有轨道的速度叫做再入速度。再入速度与地平线所形成的俯角称为再入角。卫星重返大地对再入角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须在3~ 5度。因为如果大大,卫星将会陡直地进入大气层,会引起较大的空气阻力和磨擦加热;如果大小,则卫星将仍在原轨道上运行,再入速度与再入角都靠一支小型助推火箭来控制。火箭的点火时间、推力方向、推力大小与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到再入速度和再入角的准确度。这就要求有灵敏而可靠的火箭制动(反椎)发动机。
其次,卫星在降落过程中,要磨擦生热。尤其是当它降到离地面60一70千米时,与大气层磨擦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其表面发生燃烧。为此,必须采用适当的防热设施,来保证回收舱在再入大气层时能够维持内部的正常温度。这就需要有特殊的耐高温材料。
再次,卫星返回地面需要很长的运行区间,必须不间断地对卫星进行精确测量和全程跟踪,并根据实测轨道参数对卫星的程序控制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管理,为此就要建立更大范围。更多功能的地面测控网。
最后,卫星降落到离地10~ 20千米时,尽管速度已经大大减小,但仍然有200米/秒左右。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撞击地面,卫星必然粉身碎骨。因此,必须使用减速伞来再次降低速度。通常先要打开一顶较小的副伞,初步减速;当卫星降落到离地面只有5千米的高度时,再打开主伞,使卫星速度小于10米/秒。降落伞的打开必须非常准时,否则卫星就不能够安全着陆。
除此之外,卫星降落后,还必须能够准确标示出自己的位置,以便于地面人员寻找。标位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在卫星上安装信标机,在离地面20~ 30千米时发出无线电信号,地面收到信号后测定卫星的方位和距离;二是在卫星上安装灯光信标,在着陆时发出强烈的闪光,以引起搜索人员的注意。当地面人员利用这些标位信号发现卫星后,即根据卫星所处的位置,分别采取陆上、海上和空中回收等方式将卫星回收。
返回式卫星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作为观测地球的空间平台。返回式卫星所获取的各种对地观测信息资料,可以带回地面进行分析处理和详细研究。二是作为微重力试验平台。利用微重力条件,在空间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生产和制造地面难以获得的材料和物品。三是作为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先导。因为宇航员必须采取与返回式卫星相似的方法返回地面,只有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才能为载人航天打下基础。因此,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航天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2001年1月26日——印度遭遇50年来最大地震死亡两万多人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大地震。这一天是印度的共和国日,许多人守在家中电视机旁,准备观看在首都新德里举行的阅兵大游行。但50年一遇的大地震给满心欢乐准备庆祝国庆的印度人民来了个措手不及。大地震夺走了两万多人的生命,逾45亿美元的财产顷刻间化为乌有,作为印度最富庶地区之一的古吉拉特邦经济一下子倒退了20年。而灾后的难民安置、防病防疫,以及重建等问题更是对印度政府的严峻考验。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印度伸出了援助之手,救援人员及物资纷纷运抵受灾地区。
印度处于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板块的交界处,属地震多发国家。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地震疏于防范,然而淡薄的防震意识却带来了触目惊心的结果。天灾难以避免,但怎样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却是值得人类仔细思考的问题。
1949年1月26日国民政府释放日本战犯冈村宁茨。
1949年1月26日,国民党政府军事法庭在上海宣判日本侵华战犯冈村宁茨以及其余260名日本侵华战争罪犯“无罪”,并拟于31日将他们“遣返日本”。国民党政府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尊严。
1月28日,中共要求国民政府重新逮捕日本侵华罪魁冈村宁次,国民党方面加以拒绝。2月5日,毛泽东发表《关于和平条件必须包括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的声明》,指出,“这两类战犯问题都得谈判,这两类战犯都得惩办”。
1999年1月26日 约旦阿卜杜拉王储继承王位
1999年1月26日,约旦国王侯赛因正式发布王室令,宣布取消胞弟哈森亲王的王储地位,任命自己的大儿子阿卜杜拉·本·侯赛因王子为新王储。
阿卜杜拉现年37岁。多年来一直担任负责王室和国家安全的特种部队司令。
1999年2月7日,侯赛因国王病逝,享年63岁。
约旦内阁召开会议宣布阿卜杜拉王储正式担任国王。
1950年1月26日 印度国庆日
印度,位于亚洲大陆南部,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9.38亿人(1995),有几十个民族。官方语言为印度语和英语。
首都新德里。
印度是传统农业国,粮食基本自给。工业有较完整的体系,科技发展迅速。
主要出口珠宝制品、成衣、机械及五金制品、化工制品、皮革制品、棉纱、茶叶和香料等;主要进口石油及其制品、珠宝原料、化工原料、机电设备、钢铁等。
印度公元前已形成统一国家。16世纪开始遭欧洲殖民者入侵。1757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英国公布分治方案,把原来的英属印度分布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地。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实现独立。1950年1月1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这一天被定为印度国庆日。
1788年1月26日 澳大利亚国庆日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面积768.23万平方公里。人口1805万人(1995)。95%是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
首都堪培拉。
澳大利亚经济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是发达国家之一。主要出口铁矿砂、羊毛、铝、小麦、牛羊肉、食糖、煤;进口服装、汽车、电器等。
澳大利亚原为土著人居住地。1770年英国宣布其为殖民地。1788年首批移民在悉尼定居,后定此年1月26日为澳大利亚国庆日。
1885年1月26日,苏丹马赫迪起义军攻克喀土穆,成立独立国家。 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取代了埃及在苏丹的地位。美国殖民者和苏丹的封建贵族、部落酋长相勾结,对苏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苏丹人民的强烈反抗,人民不断举行起义。造船工人的儿子穆罕默德·阿赫迈德;自童年起就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饱尝了生活的苦难。1871年,他借助宣传伊斯兰教,谴责富人、官吏和外国侵略者,进行革命宣传。1881年,他利用伊斯兰教关于马赫迪(救世主)将在人间建立天国的说法,正式称自己是“众所期待的马赫迪”,他领导人民一举歼灭政府军 126名,宣告马赫迪起义开始。 马赫迪起义军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连战连捷,英军和苏丹反动政府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为了挽回败局,起用了曾经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老牌殖民主义者戈登,由他担任苏丹总督。老奸巨滑的戈登,一面假惺惺地宣布免除捐税,拆除监狱,借以收买人心,分化革命队伍,一面写信给马赫迪,任命他为科尔多凡省的省长。马赫迪不为利诱,回信痛斥戈登,信中指出:“向我们投降,你才有出路。”粉碎了戈登挑拨离间、收买义军将领的阴谋。1884年12月22日,义军完成了对喀土穆的包围,次年 1月26日凌晨,义军发起总攻。起义军像潮水般冲进城中,直捣总督府,戈登吓得魂不附体,他从办公室逃到楼梯口时,一位起义军战士怒喝道:“该死的家伙,你的末日到了!”随即用长矛刺死了这个沾满中国人民和苏丹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1956年——第七届冬奥会在意大利科尔蒂纳丹佩佐开幕
申请主办第七届冬季奥运会的有挪威的奥斯陆、美国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和意大利的科蒂纳丹佩佐3个城市。1949年国际奥委会罗马会议上终于将曾于1944和1952年两次申办未果的科蒂纳丹佩佐选为了本届冬奥会的会址。
"科"市是意大利的一个山间小镇,当时仅6千人左右。但是它早就是驰名遐迩的冬季运动中心。远在1897年,这里就举行过滑雪比赛。从1902年始,滑冰赛成了家常便饭。而至1908年,除滑雪、滑冰赛外,又增设了雪橇类项目的比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市更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旅游者和冰雪爱好者面前。新的冰雪运动设施不断出现,一幢幢旅舍饭店拔地而起。每年来此观光和参加冰雪运动的络绎不绝。"科"市成了冰雪运动爱好者的旅游胜地。
这个小镇还曾多次承办过大型国际冰雪赛,如1927年的世界滑雪锦标赛、1928年的国际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以及1932年的世界高山滑雪锦标赛等。
1949年国际奥委会将这里选为运动会会址后,"科"市又改建和新建了许多冬运设施,其中一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并为花样滑冰和冰球比赛专门修建了一个有四层看台、能容1~1.2万人的大型冰场。
本届应邀参赛的有3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队32个),820名运动员,其中女子132人,男子688人。首次参加的有伊朗、玻利维亚、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过协商,组成了德国联队参赛。
本届竞赛项目又增加了两个单项:男子18公里滑雪被取消,改为15公里、30公里滑雪;女子列入了3×5公里滑雪接力赛。项目总数为4大项24小项。 英军侵占香港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面积1066平方公里。从唐代开始就有军队驻守,清朝时,香港归属广东省新安县管辖。1840年 6月,清政府下令查禁鸦片,英国悍然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出兵攻打广州。1841年 1月26日,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
早在1833年(道光十三年),英国侵略者就有意在中国海岸侵占岛屿,以便对中国进行侵略。1834年,他们首先看到香港在战略上和商业上对他们有利,此后,侵占中国沿海岛屿,就成为英国侵略者最重要的目标。在英军强占香港以后的50多年时间里,英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三个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霸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1842年8月29日,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第三条规定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朝政府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给英国。
清朝被推翻后,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永久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多次阐明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指出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受过去英国政府同中国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行使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根据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印度宣布独立
1950年1月26日,原为大英国协自治区的印度,正式宣告独立,并成立共和国,新宪法开始生效,尼赫鲁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 Javāharlāl Nehrū 1889年11月14日 - 1964年5月27日)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国大党主席。
尼赫鲁出身於克什米尔的一个富裕婆罗门家庭,在16岁以前由私人家庭教师教育,1905年入英国哈罗学校,1907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10年获荣誉学位,1912年在伦敦内殿法学会取得律师资格,回国担任律师。1916年在家庭的包办下,和一个克什米尔商人的17岁女儿结婚。1917年生下他们的女儿英迪拉·甘地。
1916年尼赫鲁在国大党年会上第一次遇见甘地,甘地坚持的争取印度独立运动对他有很大影响,和国大党的关系日益密切。1921年国大党被英国统治当局宣布为非法,尼赫鲁第一次被捕入狱。1923年和1927年两次担任国大党总书记,曾到印度各地视察,发现农民的极端贫困。
1926年尼赫鲁访问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感到兴趣。1929年当选国大党主席,宣布党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印度完全独立。以后他8次被捕,先后住狱9年,在狱中他也研究马克思主义,撰写书籍。1932年因发动不合作运动和甘地一起被捕。1936年,他的妻子因肺炎在瑞士去世。1940年再次和甘地一起被捕。1942年国大党通过要求英国撤离印度的决议,他又一次被捕。1947年印度独立,尼赫鲁开始任总理,直到他去世,长达18年,同时兼任国大党主席。
从1951年到1964年尼赫鲁执掌印度大权。任内,自1951年起在经济上实行“五年计划”,实施土地改革;50年代中期,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口号,欲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建立国营企业,农业方面实行乡村发展计划和合作化。外交上尼赫鲁实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各国际军事集团。1954年6月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共同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尼赫鲁参与发起并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亚非会议。在尼赫鲁、铁托和纳赛尔的发起下,1961年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次举行。
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病逝。5月28日,估计有300万人排列在送葬行列经过的道路旁致哀。尼赫鲁的外孙桑贾伊点燃了在甘地陵墓旁的火葬柴堆。尼赫鲁的总理职位由夏斯特里继任。
尼赫鲁的独生女儿英迪拉-甘地1966-1977,1980-1984年任总理。英-甘地的儿子拉吉夫-甘地 1984-1989年任总理。
尼赫鲁在印度实行一种基本为资本主义混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成分的经济政策,仿照苏联实行五年计划,尼赫鲁当政时期印度的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为4%,超过当时美国和其他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不如西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增长速度。尼赫鲁强调对贫民和流浪者给予必要的社会关怀,所以在印度人民中威信很高。
在政治体制上,尼赫鲁仿照英国体制,包括司法、立法议会、政府和教育系统。
尼赫鲁领导改革了古代的印度民法,维护寡妇的财产继承权,改革印度教,从法律上取消种姓制度。他对内政策的四大原则是:民主、社会主义、团结和现世主义。
尼赫鲁坚决反对殖民主义,是不结盟运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潘查西拉)的创始人之一。
尼赫鲁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当印度独立时,英国殖民当局将印度划分为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和印度三部分,甘地因为同意这种划分被极端民族主义者暗杀。尼赫鲁当政后,立即和巴基斯坦展开争夺克什米尔的战争,最后以各自占领一部分结束,此后仍然因此发生多次印巴战争。他以武力收复印度境内的葡萄牙殖民地果阿。中国修建新藏公路后,尼赫鲁主张麦克马洪线为中印分界线,经谈判无效后出兵进攻争议地区,于1962年发生中印战争,这次战争印度在军事上惨败, 但中国突然撤兵,印度仍然占有麦克马洪线以南土地。
印度将尼赫鲁的生日11月14日定为儿童节,以纪念他对儿童的关怀。
1937年加尔各答的《现代评论》上曾发表过一封化名作者的来信,警告国大党成员提防主席尼赫鲁,声称他有“独裁的倾向”,在他“变成恺撒”以前要对他进行严格的审查。许多年以后证实,这封信是尼赫鲁自己写的。
他对1922年甘地下令停止不合作运动表示遗憾。他访问联合省的许多农村,了解农民运动的情况和农民的疾苦。1927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被压迫民族大会上被选为反帝大同盟执行委员,随后访问了莫斯科。同年12月,国大党马德拉斯年会通过由他提出的关于给予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1928年11月,他和S.C.鲍斯组织印度独立同盟,反对由他父亲起草的《尼赫鲁报告书》。1929年12月由他主持召开的国大党拉合尔年会上再次通过了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在该届年会上,由甘地推荐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从此,他便以党内青年领袖的身份活跃在印度政治舞台上。以后多次担任国大党主席。尼赫鲁追随甘地,同他亲密合作,被公认为甘地在政治上的继承人。1933年以后,尼赫鲁逐渐成为国大党内实际上的最高领袖。1921年12月至1945年6月,他先后9次被捕,过了将近9年的铁窗生活。他在狱中撰写《自传》、《世界历史一瞥》和《印度的发现》等重要著作。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尼赫鲁提出在战时成立印度国民政府、战后准予印度独立为条件支持英国作战的建议,得到国大党全国委员会的拥护,但遭到英国的拒绝。1942年8月,国大党在同克里普斯使团谈判破裂后,通过甘地提出的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决议刚通过,全体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委员,包括尼赫鲁和甘地全部被捕。但由此激起了全国范围的抗议斗争。其迅猛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在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政府为了移交政权,曾多次派出代表团同印度领导人进行谈判,尼赫鲁一直是主要的谈判者。1946年9月他应英印总督的邀请组织临时政府,任副总理兼外长。8月蒙巴顿方案实施,尼赫鲁任印度自治领总理兼外长等职务。1950年1月印度宣布为共和国后,他任共和国总理,一直到1964年病逝。还兼任过原子能部部长、计划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任职总理期间 《印度共和国宪法》生效后,尼赫鲁不顾一些人的反对,坚持于1951年10月至次年2月举行第一次大选,国大党以绝对多数获胜,在中央和各邦组织国大党政府。他对国家官吏和军队进行了整顿和扩充,实现国家机构和军队的印度化。他还用赎买和武力手段合并印度554个土邦,削弱封建势力,统一印度,并在此基础上按民族语言重新划分邦界。此外,还实行土地改革。
1948年尼赫鲁正式提出公私营并举的混合经济方针。1950年成立了计划委员会,自任主席。1951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他逝世的时候,印度已完成两个五年计划,正在实行第3个五年计划。尼赫鲁通过实行国有化和建立国营企业,培植了强大的国营经济;与此同时,私营经济特别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国家的保护下,也有了巨大的发展。
尼赫鲁的社会理想是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他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就是“国家财富平均分配”。但他没有能实现这个目标,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国内贫富差别却以空前的速度加大起来。
独立初,尼赫鲁曾力排众议,决定印度留在英联邦内。他积极反对殖民主义,收复法国和葡萄牙在印度的飞地。但同时也承袭英国的特权。对周围的一些小国保持“宗主权”。尼赫鲁为亚非会议发起人之一。于1954年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1年又同J.B.铁托、纳赛尔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尼赫鲁于1964年5月27日病逝。 德波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34年)
全称《德国和波兰互不侵犯和谅解宣言》。
1934年1月26日,德国和波兰在柏林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年2月24日生效。
主要内容为:“缔结双方保证不使用武力而用和平协商的方法解决两国间发生的争端。双方在10年内互不侵犯、互相尊重现有领土主权。
条约的签订依法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产生了裂缝,并给正在酝酿中的东方公约以严重地打击。
1939年4月28日,德国以波兰承担援助英国的义务是准备在英德冲突中“参加对德侵略”为由,宣布废除该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然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3月中旬,德国政府实际上也向罗马尼亚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让德国垄断罗马尼亚的出口和享有监督其国家经济的权利。17日,罗马尼亚政府通过驻英大使向英国求援。18日,哈里法克斯通过英国驻苏大使西兹向苏联询问,如果罗马尼亚遭受德国侵略,苏联政府是否给罗马尼亚以积极援助? 苏联的答复是建议英、法,苏、波、罗、土六国立即举行会议,共商抵抗侵略的办法。19日,英国政府以“为时过早”为理由,拒绝了苏联的建议。由于欧洲形势日益紧张,英法政府最后被迫同意就联合问题同苏联进行磋商,借以对德国施加新的压力,使它的侵略行动有所收敛,进而推动英法同德国的妥协取得成功。
4月15日,苏英法三国在莫斯科开始了政治谈判。17日,苏联方面建议:一、苏英法三国签订一项为期5年到10年的互助条约。任何一个缔约国遭到侵略时,其它缔约国应立即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援助;二、当位于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与苏联毗邻的东欧国家遭到侵略时,苏英法三国应在最短期间内,讨论和确定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进行军事援助的规模和方法。此外,苏联政府还建议,苏英法三国“在展开公开军事行动后,未经三国一致同意,不得同侵略者单独进行任何谈判和缔结和约。”但是,英法两国却别有用心地将苏联置于不平等的地位。英国代表答复苏联代表建议时竟提出:如果英法因援助波兰和罗马尼亚而卷入战争,苏联则有立即援助英法两国的义务,与此相反,如果苏联因援助东欧任何一个国家而卷入战争,英法两国却没有援助苏联的义务。特别是英法当局出自本身利益的考虑,不肯向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提供任何安全保障。苏联从反法西斯的大局出发,继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又建议缔结苏英法三国互助条约。这一新的建议在英法舆论界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引起了英国国会的激烈辩论和对政府的批评。5月底,英国政府表面上不得不同意缔结这项条约,但仍坚持原来的态度和不平等的条件,企图迫使苏联单方面承担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全部重担,致使三国政治谈判毫无进展而陷于停顿状态。
7月23日,苏联政府又建议在莫斯科举行三国军事谈判,制订三国武装力量协同行动的具体措施。此时,英法两国大多数人民强烈要求与苏联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法西斯的战争威胁。英法政府在这种压力下,只得同意派遣代表团去莫斯科谈判,但并没有打算努力促使军事谈判成功,也不急于早日开始进行这种谈判。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全都是二、三流人物,英国代表团团长德拉克斯是一位退伍的海军上将,法国代表团团长杜芒克将军也仅仅是二十兵团的司令。英国政府不但没有授予代表团进行谈判和签订协定的全权,反而暗中指示代表团“要使谈判进行得极慢”,不承担“在任何情况下可能束缚自己手脚的义务”。英国代表团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拖延谈判的方针,直到8月11日,才抵达莫斯科。
苏联政府十分重视这次谈判。苏联军事代表团的成员都是苏联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团长是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团员有总参谋长、海军人民委员、空军司令。在谈判中,苏联代表团按照对等互利的原则提出了三国协同作战的具体计划。这个方案规定苏联、英国和法国的武装力量在欧洲遭到法西斯进攻的情况下,共同采取军事行动。苏联政府公开表示,将为反侵略战争提供136个师、5000门重炮、9000辆坦克、5500架战斗机。英法代表团却拿不出一个象样的具体方案。在苏方一再追问下,英国代表表示英国只能为反侵略战争提供6个师的兵力。英法方面还重弹在政治谈判中的老调,顽固地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保卫东欧邻国以取援助英法的义务,而自己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对苏联承担平等的义务,也不肯向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提供保证。波兰问题是谈判中双方争论的一个焦点。苏联代表认为,苏联和德国没有共同的边界,只有让苏联军队通过波兰国境才能援助法国、英国和波兰,否则,苏联军队便无法履行支援西方国家的义务。但是,波兰资产阶级反动政府拒绝同意在战争情况下让苏军过境,甚至公开声明不需要苏联的任何军事援助,也不接受这种援助。它还拒绝苏联提出的派波兰军事代表团参加莫斯科谈判的建议,认为苏联的援助“在军事上没有什么价值”,而把希望寄托在英法两国的援助上。罗马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等国政府也同样拒绝了苏联提出的保证。英法两国代表团利用波兰等国的顽固态度,使谈判再次搁浅,无法取得成功。
1939年春夏,英国不顾欧洲形势恶化,继续玩弄两面手法。它一方面敷衍同苏联的谈判,一方面却通过各种渠道暗地同德国进行紧张的幕后交易。英国对外贸易大臣韩德逊和张伯伦的全权代表威尔逊,同希特勒的代表沃尔塔特和德国大使狄克逊,就签订政治和经济协定等问题举行了一系列会谈。这些协议打算在英德之间划定生存空间,瓜分世界市场,同意德国在东南欧占有一定的优势,以及签订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条约等。6月,哈里法克斯在不同的场合,建议同德国讨论殖民地问题和其它有争议的问题。但是,由于英德之间争霸欧洲的矛盾异常尖锐,利害冲突无法调和,尽管英国作了许多让步,仍不能满足德国法西斯日益增长的野心,双方勾结未获成功。
在英国热衷于推行绥靖政策时,法国代表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在三国军事谈判中采取了较为现实的态度。法国政府不能不更多地考虑到法国人民强烈要求法苏结盟的现实,它意识到法西斯德国邻近法国,仅靠美国的支持是不够的,况且必要时候英国未必会全力支持法国,还需要得到苏联的支持。因此,在谈判过程中,法国代表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同苏联比较接近,始终同英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法国依然是唯英国“马首是瞻”,听凭英国的摆布,因为法英合作一直是法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8月21日,苏联代表团团长伏罗希洛夫发表声明:苏联“有一切理由”对英法“是否想同苏联进行实际而认真的军事合作”表示怀疑,从而不得不宣布长期休会。这样,由于英法缺乏起码的诚意,从4月开始的莫斯科三国政治军事谈判就陷入了僵局。对此,毛泽东同志曾作了如下评价:“不管张伯伦、达拉第如何没有诚意,苏联还是同英祛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谈判,企图订立一个英法苏互助条约,制止大战的爆发。无如这一切,都被英法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所障碍,世界和平事业就遭受了最后的挫折。”
苏英法三国谈判的最后破裂,是对苏联多年来争取集体安全制努力的巨大打击,它大大推迟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以致德国法西斯终于有可能发动新的世界大战。因此,三国谈判的失败,对后来的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也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的斗争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苏英法三国谈判使希特勒大为不安,唯恐谈判成功,因此,德国一方面对英国展开秘密外交,阻止英法和苏联联合,另一方面,又在1939年4月急忙恢复了在当年2月中断了的关于恢复德苏贸易条约的谈判。德国一开始就提出了经济谈判的问题,随后又提出了改善整个苏德关系的问题。德国一再向苏联进行外交试探,表示愿意放弃反苏立场,承认苏联边界不可侵犯,企图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协议,借以对波兰施加压力,使苏联保持中立立场而不与英法接近,保证德国在向西方发动进攻时能够避免腹背受敌。德国的这种策略得到了轴心伙伴意大利的支持。
苏联对德国的意图了如指掌,但从策略方面考虑,不便拒绝同德国进行接触。与此同时,苏联政府仍在力促苏英法三国谈判成功,这是它当时最重要的外交目标。
1939年8月2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会见苏联驻柏林代办阿斯塔霍夫,建议签订一项与苏联划分“从黑海直到波罗的海的整个地区”势力范围的秘密协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里宾特洛甫不惜露骨地进行战争威胁。但苏联政府仍然寄希望于三国谈判,不愿和德国就这项建议展开谈判。8月7日,苏联通知柏林,认为德国的建议是不适宜的,拒绝就划分势力范围问题达成协议。
此后,纳粹领导人鉴于德国发动战争的准备即将完成,原定进攻波兰的日期日益逼近,又多次向苏联提议调整德苏关系。8月20日,德国政府致电苏联政府,强调德国与波兰的关系异常紧张,每天都可能“出现危机”,如果苏联不立即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就将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场危机。
这时,苏联与英法的谈判业已走进死胡同,苏联政府对英法极度失望,完全意识到自己在国际上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在东方,日本帝国主义继张鼓峰事件之后,又挑起了诺门坎事件,苏联不得不投入大量兵力与日军作战,在西方,德国已吞并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并占领了梅梅尔,大有向东推进之势,大战一触即发,英法在莫斯科三国谈判中,继续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只有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是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危于不顾,继续拒绝德国提出的要求,在力量不足、孤单无援的情况下,同德国法西斯兵戎相见,二是从长远的战略考虑,同德国暂时达成某种协议,作为缓兵之计,粉碎英法怂恿德国法西斯首先进攻苏联的阴谋,争取时间加强战备,积蓄力量,为日后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在复杂而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苏联政府根据本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选择了后一条道路,接受了德国的建议。1939年8月19日,苏德两国在柏林签订贸易、贷款协定。23日,里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缔结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一、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二、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三、缔约双方政府今后将彼此保持联系,以便对他们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况进行协商。四,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五、如果缔约双方间在某种问题上或其他问题上发生分歧或抵触时,缔约双方应当只通过和平方法,友好地交换意见或者必要时设立调解委员会,以资解决这些争端和抵触。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
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全面爆发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项条约的签订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破了英法勾结德国力图“祸水东引”的阴谋。毛泽东同志神经指出:“英美法的计划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它们自己“坐山观虎斗”,让苏,德打得精疲力竭之后,它们出来收拾时局。这种阴谋,被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击破了。”其次,打破了日本妄图联合德国,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的阴谋,使苏联能放手地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后,使苏联暂时避免了法西斯祸水的冲击,为加强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实力,争取了一年半的宝贵时间。
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是德苏双方妥协的产物,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首先,它使希特勒得到苏联恪守中立的保证,免却两线作战之忧,从而在一周后便放心大胆地向波兰发动进攻。其次,这一条约不仅束缚了苏联支持欧洲其他国家和人民反抗法西斯斗争的手脚,也使苏联领导人放松了对德国突然袭击苏联的警惕性,同时,还使欧洲某些共产党和部分群众模糊了反法西斯斗争的方向,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
根据西方国家公布的德国外交文件,苏德双方在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同时,又签订了秘密附属议定书。双方除了在波罗的海地区和比萨拉比亚领土问题上达成某种协议之外,还决定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以及桑河一线为界,瓜分波兰,确立各自的势力范围。这一秘密协定表明苏联为了民族私利,准备和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瓜分弱小国家。这种行为是民族沙文主义的典型表现,背离了马列主义关于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违反了世界各国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严重地损害了苏联一贯坚决反对法西斯的形象。 元世祖命郭守敬开凿通惠河(1291年)
元世祖重用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让他主管全国的水利工作,疏浚河渠,开凿运河,以便利南北交通和物资交流。公元1291年1月26日(元至元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元世祖根据郭守敬的建议,引大都西北的诸泉水,在金国原来运粮河的基础上重加修凿,东至通州入白河,全长164里,建坝湖11处,计20座。取名“通惠河”。这样,就可以使江南的物资经杭州水运直抵大都。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台人,中國元代天文學家、數學家和水利學家。
郭守敬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1276年修訂新曆法,經4年時間制订出《授時曆》,通行360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
他採用了類似現在球面三角算法的“弧矢割圓術”來處理黃道和赤道的坐標換算,在計算太陽、月亮和行星原形位置時創造運用了“招差法”,也就是三次差內插法。並設計制作了多種天像觀測儀器,包括簡儀和高表。組織了大量的天像觀測工作,包括測定恆星位置,測定冬至點、近地點以及黃道和白道交點位置,編制了月亮運動表,測定了全國27個觀測點的緯度。確定了一個月為29.530593日,一年為365.2425日。正式廢除以前曆法積累的時差,以實際觀測為准。確定以一年的1/24作為一個節氣,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此原則現在一直採用。
简仪(英文:abridged armilla)是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简化浑仪而创造的一种天文测量仪器,它把唐宋的浑仪结构精简并重新组合而成,故称简仪。
制造沿革
郭守敬使用传统浑仪测量天体时,感到浑仪层层交错环圈过于繁复,相互遮挡不少天空视野,且妨碍观测等,因而萌生简化浑仪的想法。他把黄道圈除去,分立其上之地平与赤道测量装置,再以云架与龙柱把两者合并之,能无遮挡的有效测量南北天极附近以外的其余广大天区之目标天体赤道坐标,简仪亦成为郭守敬在天文测量仪器方面的代表作。
结构与原理
赤道系统
亦称赤道经纬仪,包括赤道仪和四游仪。
赤道仪内为带二十八宿周天刻度之赤道环,外套标上时辰刻度百刻环,有两个界衡并过环心,由南极云架与十字框架支撑与承托;赤道环与界衡均可绕环心水平转动,以此来测量入宿度(该天体与它西侧相邻宿内距星的赤经差)。
四游仪主体为四游双环,安装南北极轴上,南极立于赤道环环心上而北极则接上规,双环以南北极成轴绕北天极转动;两环上刻有周天度数,双环间有直距支撑(亦可看成两环以直距为心斜立著转动,此直距亦相当于极轴),其上有一窥衡绕该环转动,窥衡上有横耳并内藏细丝(类似寻星镜十字丝定位原理);以此对好目标天体即可在集双环读出天体的去极度(天体与北极的夹角)。
地平系统
亦称地平经纬仪,即立运仪。
立运仪在北极云架下方,下接底座;阴纬环垂直平放于立运环之下,绕环心转动;而立运环则垂直转动并立于云架之下;两环均有刻度,以其上之界衡与窥衡对准目标天体则可在环刻度上读出天体之地平方位角与天体高度。
候极仪
包括位南极云架顶端的上规与其内之定极环,以此加上赤道系统即可调整仪器的极轴方向及测量北极星上中天时刻。
正方案
此部份部件已散夫,明朝仿制品由原来测定方向变为地平式日晷,同时也可作为南北定向之用。
底座
包括:北极云架、南极云架与四方底座,两云架北高南低,云架的龙柱精致刻上栩栩如生的云中游龙,云架下有鳌承托。底座有水准糟以测定整座简仪之水平水平。
成就
该仪之赤道系统为世界上最早的赤道装置,原理相当于现在的越轴式(即叉式赤道仪)。欧洲至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而赤道环与百刻环之间有四个圆筒形的短铜棍,以减低两者之摩擦力,为世界上滚筒轴承的最早利用之处。另外以窥衡加上丝线测量,与及环上的分刻度亦有所提高之下,大大提高了当时观测准确度和方便性。
纪念邮票
中国邮电部于1962年12月1日发行编号“纪—92”的一组八枚“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中,一枚是郭守敬半身像,另一枚是其代表作—简仪。但邮票中简仪绘画时不甚仔细,看不出赤道装置立体感与细致而导致出现错觉。
成品去向
郭守敬当年制作的简仪原本置于大都司天台(即现在北京建国门内大街路北中国社会科学院),曾被搬迁至鸡鸣山观测台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迁回北京,但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被传教士纪理安故意当作废铜熔掉。
仿制与复制品
现存最古老的简仪是在明正统二年(1437年)按郭守敬所制并安放在南京之原物仿制,明清两代钦天监以此于北京古观象台用于测量,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德国于12月12日把简仪拆卸运往位于东交民巷的法国外交使馆收藏,至1902年迫于世界舆论压力才归还给清政府。1933年6月,简仪因逃避战火南迁至南京,于1934年2月初安顿在紫金山天文台上,但历经风吹雨打、受腐蚀剥落以致1980年代初已近乎被毁,南京市当局于1988年花了11个月对该仪进行维修,现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露天陈列展览,其他的简仪复制品皆以此为蓝本复制。
此简仪本体以青铜铸成,高约2.84米,长4.4米,宽2.98米,重约14吨。结构稳固,工艺华美,近看高大,远看玲珑;体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冶铸技巧与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结晶。
1993年8月,台湾台中市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按实际比例制作的复制品(另外还有浑仪与水运仪象台复制品),现于该馆“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展区”展出(见本条目附图)。
2002年1月11日,北京古观象台(即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投资100万元启动简仪的复制工程。把副件安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陈列。
另在河北省邢台之“郭守敬纪念馆”与在2006年春节启用之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之“石塘天文馆”亦有简仪的复制品存放。
為了紀念他,目前邢台市最主要的一條街道命名為“郭守敬大街”。 苏丹起义军攻克喀土穆(1885年)
1885年1月26日,苏丹起义军攻克了喀土穆,当场击毙曾经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美国侵略者戈登,这是苏丹人民的重大胜利,也为中国人民报了仇,雪了恨。
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取代了埃及在苏丹的地位。美国殖民者和苏丹的封建贵族、部落酋长相勾结,对苏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苏丹人民的强烈反抗,人民不断举行起义。
造船工人的儿子穆罕默德·阿赫迈德;自童年起就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饱尝了生活的苦难。1871年,他借助宣传伊斯兰教,谴责富人、官吏和外国侵略者,进行革命宣传。1881年,他利用伊斯兰教关于马赫迪(救世主)将在人间建立天国的说法,正式称自己是“众所期待的马赫迪”,他领导人民一举歼灭政府军 126名,宣告马赫迪起义开始。
马赫迪起义军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连战连捷,英军和苏丹反动政府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为了挽回败局,起用了曾经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老牌殖民主义者戈登,由他担任苏丹总督。老奸巨滑的戈登,一面假惺惺地宣布免除捐税,拆除监狱,借以收买人心,分化革命队伍,一面写信给马赫迪,任命他为科尔多凡省的省长。马赫迪不为利诱,回信痛斥戈登,信中指出:“向我们投降,你才有出路。”粉碎了戈登挑拨离间、收买义军将领的阴谋。
1884年12月22日,义军完成了对喀土穆的包围,次年1月26日凌晨,义军发起总攻。起义军像潮水般冲进城中,直捣总督府,戈登吓得魂不附体,他从办公室逃到楼梯口时,一位起义军战士怒喝道:“该死的家伙,你的末日到了!”随即用长矛刺死了这个沾满中国人民和苏丹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苏丹民族英雄,反英武装起义领袖,马赫迪国的创立者。原名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伊本·阿卜杜拉。出生于栋古以南拉巴卜岛的一个造船工人家庭。童年接受伊斯兰教育,青年时以博学、虔诚著称。他苦心修行,游历传教,熟悉人民疾苦。1881年 6月自称先知派来的马赫迪(即伊斯兰教的救世主),提出国家独立,反对英、埃统治的主张,号召人民起来开展圣战。同年 8月领导人民武装起义,首战告捷后,迅速转移到西部科尔多凡山区,并以此为基地,迎战前来讨伐的英埃军。1883年 1月,指挥起义军攻占了科尔多凡省首府欧拜依德城。同年 11月,串起义军在欧拜依德以南的希甘地区设优,全歼英将希克斯统率的埃军 1万人,粉碎了英埃军围歼起义军的计划。12月,达尔富省省长斯拉丁投降,赤道省省长施尼策尔退至中非地区,起义军直通苏丹首都喀土穆,声威大振。
1884年1月,英国政府决定派戈登增援苏丹。戈登于 2月抵喀土穆后,一面收买人心,一面加强城防,准备固守待援。马赫迪拒绝英国诱降,在首都外围继续打击敌人,于3月切断了喀土穆与开罗的联系,4月迫使加扎勒河省省长勒普顿投降,5月又占领了北部的重要城市柏柏尔。1885年 1月26日,他率起义军攻克首都喀土穆,击毙英殖民总督戈登。两天后,英援军被迫撤出苏丹。攻下喀士穆后,建立了以马赫迪为元首的新国家----马赫迪国,定都恩图曼。同年6月,马赫迪却突然病死,年仅41岁。临死前,他指定其战友阿卜杜拉为继承人。此后,阿卜杜拉继续捍卫民族独立斗争达13年之久。
马赫迪善于鼓动,精于谋略,长于进攻,为苏丹的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
穆罕默德發音 文件— 播放(阿拉伯語:محمد)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也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公認的伊斯蘭教先知。中國的穆斯林普遍尊稱之為穆聖。按傳統的穆斯林傳記他約於570年出生於麥加,632年6月8日逝世於麥地那。他的全名是阿布·阿爾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本·哈希姆(محمد بن عبد الله بن عبد المطلب بن هاشم بن عبد مناف القرشي)。穆斯林認為穆罕默德是亞伯拉罕諸教的最後一位先知。此外他還統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並以此奠定了後來阿拉伯帝國的基礎。
早期生平
青年
穆罕默德出生時(可能是571年4月21日)他父親已經逝世。穆罕默德的家庭可以說是一個中層家庭。他的祖父阿卜杜拉照管他。他的祖父是當地有名的哈希姆部落的一個前酋長(這個部落屬於古萊氏族)。因為當時的人認為麥加的氣候不良,穆罕默德的家庭將他托付給一個牧游部落,這樣穆罕默德在沙漠中長大(這個做法對當時的中上層家庭來說是很常見的)。穆罕默德六歲時他的母親阿米納逝世,八歲時他的祖父也逝世了。他的叔叔阿布塔里布照管他。阿布塔里布是古萊氏族哈希姆部落的新酋長,這是當時麥加最強大的一個部落。
麥加當時是一個城市國家,它的中心是卡巴天房,傳說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共同祖先亞伯拉罕親自建造的。當時大多數麥加人崇拜聖像。雖然麥加沒有自己的資源,但它是一個重要的商場,許多遠方的部落來此交換貨物。傳說穆罕默德非常積極地參加城市生活,他的一個叔叔建立了一個幫助窮人的組織,穆罕默德非常積極地參加其活動。
他幫助解決糾紛,獲得了「可靠者」(Al-Ameen)的美名,因為他在爭吵時非常公正。尤其著名的是以下這個故事:當卡亞巴在一次洪水中被摧毀重建後,麥加各部落的首領爭著要作為將那裡的那塊神聖的大黑石放回原處的人。穆罕默德成為解決這個爭執的公正人。他讓大家在地上鋪一塊大白布,將這塊石頭放在白布中央,然後讓城內部落的首領一起將這塊白布抬到卡亞巴的中央,而穆罕默德自己則將這塊石頭安置下來了。
穆罕默德年輕時還陪伴他的叔叔去敘利亞做買賣,他因此對許多其它地方的情況都很熟悉。
中年
約595年,在一次旅行中,25歲的穆罕默德認識了當時40歲寡婦海迪徹(赫蒂徹,Khadijiah) 。穆罕默德的才能給海迪徹印象深刻,因此她問穆罕默德是否願意娶她為婦。這個婚姻是穆罕默德一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按當時的規矩年輕的兒子不獲得任何遺產,因此穆罕默德既沒有從他父親那裡又沒有從他祖父那裡獲得任何遺產。但海迪徹為他帶來了很大的財富。阿拉伯傳記記錄說海迪徹和穆罕默德共有六個孩子。海迪徹和穆罕默德的叔叔阿布塔里布均逝世於619年,因此穆斯林稱這一年為「悲痛年」。穆罕默德與他後來的妻子都沒有孩子,只與他的一個女奴有過一個早夭的兒子。
晚年
穆罕默德後來還娶了十幾個妻子,除阿伊莎外都是寡婦,有些是他的人在襲擊時將她們的丈夫殺死的。
他的妻子中最著名的是阿伊莎(عائشة),有些記載報導他們定婚時她才六歲,結婚是九歲,這與阿拉伯將女孩子第一次月經時出嫁的習慣相符。
他的埃及女奴瑪麗可能後來也被釋放了並成為他的妻子之一,早期的穆斯林記載沒有很清楚地說明她後來是他的自由的妻子還是他的女奴。
創建伊斯蘭
穆罕默德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他經常在麥加的一個山洞裡整夜修煉和沉思。據說610年左右他在沉思時幻見到天使加百列,還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你是神的傳音者。」(基督徒及猶太人從此時起到他死都認為他只是出現幻覺。據經典報導,有時當他獲得神的信息時他會發汗,會入定。)加百列的幻像使穆罕默德非常害怕,但他的妻子海迪徹讓他放心。從約613年開始他開始公開佈道。他很快就獲得了許多支持者,包括麥加富家子弟中的人。他的教被稱為伊斯蘭(遵從神的旨意)。
當他的追隨者越來越多時,他成為當地部落的一個威脅。尤其他自己的族氏古萊氏族將他看成一個威脅,因為古萊氏族有照看卡亞巴的責任,當時卡亞巴內宗有數千個聖像,而當時阿拉伯人視這些聖像做神。
迫害
當穆罕默德開始佈道反對這些神時,他在當地統治者中的地位大降。他的信徒一再受到人身攻擊和財產掠奪。伊斯蘭經典稱有些麥加人炙烈殘酷地迫害新的穆斯林:他們被迫躺在熾熱的沙上,在他們的胸部壓上一塊巨石,人們將紅滾的鐵焦在他們身上。許多人死亡,但沒有人悔返他們的信仰。這些迫害並未針對穆罕默德本人,因為他的家族勢力太大了。當情況越來越危險時,穆罕默德勸他的一些信徒到阿比西尼亞去避難。
麥加人試圖收買他,勸他放棄他的信仰,來換取更大的政治權利。當他的信徒越來越多時他們試圖勸他解散他的信徒和改變他的宗教。他們願意給他更多的利潤,或者讓他與一些最富有的家庭通婚。但他將這些提議都拒絕了。最後麥加人要求阿布塔里布將他交出處死,但阿布塔里布不肯。後來甚至有人試圖刺殺他。最後當他的叔叔和海迪徹死後,他的家族不再保護他。他被毆打、石擊、被用荊棘和棍棒抽打。但沒有人試圖殺害他。
遷徙
當622年對他和他的信徒的迫害越來越大了的時候,當別人決定謀殺他時,他和他在麥加的追隨者逃離麥加前往麥地那,在那裡他獲得了許多信徒。「遷徙」標志著伊斯蘭曆的開始。麥地那人希望穆罕默德可以統一他們防止618年麥地那內戰那樣的情況重新發生。622年至623年間穆罕默德來自麥加的追隨者和麥地那附近的部落簽定了一個「麥地那憲法」,建立了一個聯邦。這個文件簽署後麥地那和它的郊區成為了一個聯盟國,麥地那是其首都,穆罕默德是其「總統」。穆斯林在這個國家內掌管大權,實際上它成為了伊斯蘭的一個首都。為了擴大這個和平和安全的區域,先知與他的「國家」周圍的部落簽署類似的條約。
麥地那
作為對穆罕默德的逃亡在麥加的古萊氏族與麥加的其他氏族成立了一個聯盟來迫害麥地那和麥加的穆斯林,他們威脅說每個回家鄉的穆斯林都將被處死。在麥地那的穆斯林對此非常警戒。一些從麥加逃出來的穆斯林開始襲擊麥加去往敘利亞的商隊,打擊麥加的經濟。與此同時穆罕默德將朝拜的方向從耶路撒冷改為麥加。624年3月穆罕默德帶領300人襲擊一支麥加的商隊,這支商隊得以逃脫但麥加決定出動一支約800人的部隊來給予穆罕默德一個教訓。
624年3月15日兩支軍隊相遇,雖然穆斯林的軍隊人數不到麥加軍隊的一半,他們打了個勝仗,麥加軍死亡45人,包括他們的指揮官,穆斯林軍損失14人,70麥加人被俘。這次戰鬥勝利後穆斯林又消滅了一個不接受麥地那憲法的猶太部落。到這時為止麥地那的所有居民都已經被轉化為穆斯林了。
與此同時穆罕默德安排了一系列重要的婚姻。他的兩個女婿後來都成了哈里發,他的兩個丈人後來也成為了他的繼承人。625年3月21日一支3000人的麥加軍隊進入麥地那。3月23日雙方交戰,不分勝負,但麥加方面自稱得勝。此後兩年中雙方積極準備一場決戰。
627年4月,一支一萬人的麥加軍隊開入麥地那。麥地那的猶太人雖然參加了麥地那的聯盟,但他們不參加保護城市,而且他們還和入侵者通氣,在入侵者入城後從後方攻擊穆斯林。還有一些穆斯林也叛變,打算在麥加軍進城後幫助他們。
但麥加的萬人軍隊卻無法越過麥地那城周的城壕。麥加軍撤走之後,城裡的穆斯林開始對他們的叛徒進行報復。尤其對城裡的猶太人的報復最殘酷:所有成年男人被殺,婦女和兒童淪為奴隸。到627年,穆罕默德已經統一了麥地那,城裡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受到他的保護。沙漠裡的貝都因人過去與穆斯林有過一些衝突,這時也已經與穆罕默德聯盟和接受了他的宗教。到這時為止,上面已經提到的穆罕默德的幻覺也基本上停止了。穆罕默德轉向麥加和宣稱卡亞巴為穆斯林的聖地。
麥加
穆罕默德首先對麥加施加經濟壓力,但最主要的他還是希望麥加人能夠主動頒依伊斯蘭。628年3月他帶領1600人去麥加朝聖。麥加人將他阻止在他們的國境邊上。數日後他們與穆罕默德簽定了一個合同。他可以去卡亞巴朝聖,但不准帶武器。在此後雙方也協定不進行武裝衝突,穆斯林可以去麥加朝聖。穆罕默德還與他過去的一個仇人的女兒結婚,來固定這個條約。
過了一段時間這個條約還是失效了,629年11月,麥加的聯軍攻擊了穆罕默德的一個盟友,穆罕默德宣佈條約失效。他暗地裡做好準備,於630年1月帶領一萬人向麥加出發。但雙方沒有打仗,麥加的首領們宣佈投降。穆罕默德同意大赦(只有少數人被處死)。他逃出麥加的20年後他又重返原地了。雖然穆罕默德沒有要求麥加人皈依伊斯蘭,但還是有許多人這樣做了。穆罕默德將卡亞巴內的聖像和其它一些小聖舍摧毀。
統一阿拉伯
穆罕默德的「遷徙」結束後他開始聯盟游牧部落。一開始這些是互不侵犯協定,後來,當他的力量越來越強時他要求加入聯盟的人頒依為穆斯林。他在麥加時這個做法受到許多部落反對,因此雙方打了一仗,他的對手失敗。許多人看到穆罕默德是當時阿拉伯最強的人,許多部落派代表去麥加要求加入同盟。他死前在阿拉伯還發生過幾次叛亂,但這時的阿拉伯國家已經足夠強大來對付它們了。
穆罕默德回到麥地那來調停當地兩個部落之間的爭執。他建立福利設施、收取稅收將它們分給窮人、簽署了眾多協議、建造了許多清真寺和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對其他宗教寬容的宗教文化。
逝世和後事
穆罕默德死前不久他還做過一次最後訓誡。他的死在他的信徒中引起了一場大危機。這場爭論導致了伊斯蘭教的分裂。什葉派相信穆罕默德在死前指定阿里作為他的繼承人,而遜尼派則對此提出疑義。
有關穆罕默德的爭論
穆罕默德的品行
一些非穆斯林,尤其基督新教的學者,質疑穆罕默德的品行。有些可能是誤傳的,有些可能是誤解了古蘭經和布哈里聖訓中的記載。
但是以下的卻是在《古蘭經》和《布哈里聖訓》裡有關穆罕默德品行記載的原話:
穆罕默德娶妻阿伊莎並和她有性關係時,穆罕默德五十二歲,阿伊莎九歲(布哈里聖訓5:58:234;7:62:65及88)
穆罕默德教導男性穆斯林可以和女奴發生性關係:「如果你們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們,那末,你們只可以各娶一妻,或以你們的女奴為滿足。這是更近於公平的。」(可蘭經四章三節;二十三章第五節及第六節;三十三章五十節及五十二節;七十章二十九節及三十節)
穆罕默德有很多奴隸,有黑人、阿拉伯人、埃及人、猶太人、基督徒,有男有女。(布哈里聖訓1:2:29)
穆罕默德只是一個警告者,每個民族都有一個引導者:「你只是一個警告者,每個民族都有一個引導者。」(古蘭經13:7)
其他記載:
公元624至627年,穆罕默德消滅了三個居住在麥地那的猶太部族,分別名為Kaynuka、BanuQuraydhah和Kurayza。
穆罕默德在發動戰爭時濫殺
穆罕默德的歷史意義
穆罕默德最主要的教義是對神的炙真的信仰,和超越部落歸屬和對佈道者的信奉的道德觀。伊斯蘭歷史記錄中說穆罕默德沒有讀過書,但有些學者對此不相信。他成長時,他曾經多次作為商隊的管理員,他的任務是保護商隊完好到達目的地和保護所有的商品完好。他生前大多數的買賣都是這個事物,他的買賣相當成功。
一些學者相信古蘭經在穆罕默德生前就已經成書了。另一些學者對這部書的文字進行分析後對此質疑。古蘭經說它是穆罕默德632年最後一次去麥加的路上口述記下來的。這說明古蘭經認為它在穆罕默德生前即使還沒有寫到紙上,至少已經有一個固定的順序了。
而所有穆斯林均相信,穆聖去世後,《古蘭經》還沒有定本。艾卜·伯克爾繼位的第二年,葉麻默﹝al-Yamama﹞戰役,不少哈菲祖(能全部背頌《古蘭經》的聖門弟子)犧牲了。奧馬爾向艾卜·伯克爾建議趕緊整理《古蘭經》,以免散佚。艾卜·伯克爾便說:「使者沒有做過的事,我們怎麼能做呢?」但奧馬爾終於說服了他。他就使人去把宰德找來,對他說:「你是一個有才智的青年,我們對於你是毫不懷疑的;你還替使者記錄過啟示。請你把《古蘭經》搜集起來吧。」事後,艾卜·伯克爾又邀請了武百耶、阿里、奧斯曼三人來協助宰德。
他們四位都是替穆聖記錄啟示的,又都能背誦全部《古蘭經》,他們組織了一個《古蘭經》整理委員會﹝在那個時候,當然沒有此類名稱﹞,經常開會整理他們以前所記錄的啟示,以背記的資料和記錄的資料,互相較對。
他們校到第九章《討白章》第一二八節和一二九節的時候,只有背記的資料,沒有記錄的資料,後來,費了很大的工夫,在艾卜‧胡宰默﹝Abu Khuzaima ibn 'Aus﹞的家裡找到了記錄的資料,他們才敢著筆。第三十三章《艾哈薩卜章》的記錄資料,也是費了許多工夫,才由胡宰默的家裡找出來的。他們把全部《古蘭經》整理起來,交給艾卜·伯克爾保管。他去世後,歸奧馬爾保管。歐默去世後,歸他女兒聖妻哈福賽﹝Hafsa bint 'Umar﹞保管。於回曆二十五年﹝公元六四五───六四六年﹞,利亞和伊拉克的穆斯林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彊戰役中曾為《古蘭經》的讀法而發生爭執,侯宰斐﹝Hudhaifa ibn al-Yamani﹞目擊這種情形,感覺不安,返回麥地那後,報告哈里發奧斯曼,並且建議說:「在這個民族象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樣分裂之前,你趕快設法挽救吧。」奧斯曼就派人去對哈福賽說:「請你使人把《古蘭經》的資料送來給我們,讓我們抄錄幾部,然後送還你。」奧斯曼命宰德、伊本‧左丕﹝Abdullah ibn Zubair﹞、賽義德﹝Sa'id ibn al-Asi﹞、阿卜杜拉赫曼﹝Abdurrahman ibn al-Harith﹞等人寫了好幾部。宰德是麥地那人,其餘的都是麥加的古萊氏人﹝Quraish﹞,奧斯曼對他們說:「倘若你們為《古蘭經》的詞語而與宰德的意見不一致,那麼,你們照古萊氏人的方言抄寫吧。因為《古蘭經》是依他們的方言而啟示的。」他們總共抄了七部,一部保存在麥地那,其餘的分寄麥加、大馬士革、葉門、貝海賴尼、庫法、百索拉等地。奧斯曼下令把其它的抄本一概焚毀,他下令抄寫的《古蘭經》,稱為定本﹝al-Mushaf al-Imam﹞,或奧斯曼本﹝Mushaf'Uthman﹞,現在通稱奧氏本﹝al-Mushaf al-Uthmani﹞。現在全世界通行的《古蘭經》,只有這種定本。
在政治上穆罕默德建立了阿拉伯帝國,他的繼承人將這個帝國擴張為一個從大西洋到印度河的大國。一些非穆斯林指責穆罕默德在建立這個帝國時使用的手段,他們認為有些做法按今天的標準來看是犯了戰爭罪,穆斯林強烈反對這個觀點。
他死後數世紀中許多穆斯林獲得的創造經常被歸功於他的精神影響,尤其歸功於他對知識的追求。對他生活的研究在穆斯林世界導致了一個專有的歷史科學。
穆罕默德在歷史上最重要的作用當然是他作為伊斯蘭的先知。他本人據說非常分明地區分他作為先知的所做所為和他作為一個政治領袖的所做所為。他將他的錯誤歸罪於自己,而將他的成就歸功於安拉。他一再堅持將古蘭經與他的言論和行為分開來對待。他一直反對別人將他看做神。他死後他的一個長年伴侶對等候在麥地那清真寺外的人說:「人們,真的,不管誰曾崇拜過穆罕默德,他知道穆罕默德死了;但不管誰曾崇拜過神,他知道神活著。」 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1905年1月26日,南非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量为三千一百零六克拉,相当于六百二十一点二公克。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近日在南非西北部被挖掘出来,其体积据称是“非洲之星”钻石的两倍,有6000多克拉。这一消息迅速震撼了全球钻石界,但它是怎么被发现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这一发现预计将引发全球买家的竞购狂潮,价格可能高达1500万英镑。
保安公司保护
挖掘这颗钻石的采矿工场的发言人布雷特·乔利27日称,钻石已被火速送往首都约翰内斯堡一间银行,它将被保存一段时间,“直到我们冷静下来,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他们已经聘请了一家保安公司保护这颗珍贵的钻石。他没有透露发现这颗钻石的具体情况。
南非广播公司在报道中称,钻石的体积是“非洲之星”钻石(TheCul-linan)的两倍。
“国际钻石加工”的创始人兼《如何购买钻石》的作者弗雷德·古尔拉说,他几天前第一次听说这一发现。“实际上任何稀有宝石被发现我都会接到电话,不过当我听说这事时,还是吓了一跳。”他说,“会有很多人来疯狂竞购这颗宝石。”
“非洲之星”的原石1905年在南非Premier采矿场中被发现,重量高达3106克拉。它后来被切割成105枚钻石,其中最大的一颗“非洲之星I”重530.2克拉,后来被镶嵌在英王的权杖上,现存伦敦塔内。
“非洲之星I”长期以来稳坐世界最大的切割钻石的宝座,直到1985年“金色陛下”(theGoldenJubilee)的出现。“金色陛下”重545.67克拉,同样是在Premier采矿场被发现的。同样闻名的还有“卡地亚”钻石,英国著名演员理查德·伯顿曾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情人伊丽莎白·泰勒,“卡地亚”的切割重量为69.42克拉。
重量大≠质量好
古尔拉指出,很多关于新发现的重要信息还没有被公布,比如它是否是无色的。“报道中的体积是准确的,但还有很多因素我们不知道,现在要紧的是它有多宽、多清澈,还有好不好切割。”
“这颗钻石会成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钻石吗?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不是。”古尔拉断言,“但它会进入全球最大出土钻石的排行榜吗?是的。”
古尔拉透露,7位最早看到这颗大钻石的人认为它是工业级的,但这种看法现在已经改变,钻石可能会被切割,并制成珠宝。
钻石主人现在最大的困惑应该是,如何最好地切割钻石。古尔拉说:“事情经常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确定切割的尺寸,但却无法肯定这样的尺寸可以实现钻石的最大价值。”令人们感兴趣的还有,究竟是谁发现了这颗钻石,他们会得到怎样的奖赏。据悉,发现世界上第二大未切割钻石“高贵无比”(Excelsior)的黑人矿工获得了一匹配鞍的马和一笔钱。
鑽石,是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無色正八面體晶體,由碳原子以四價鍵鏈接,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質。
化學性質
在金剛石晶體中,碳原子按四面體成鍵方式互相連接,組成無限的三維骨架,是典型的原子晶體。每個碳原子都以SP3雜化軌道與另外4個碳原子形成共價鍵,構成正四面體。由於金剛石中的C-C鍵很強,所以所有的價電子都參與了共價鍵的形成,沒有自由電子,所以金剛石不僅硬度大,熔點極高,而且不導電。在工業上,金剛石主要用於製造鑽探用的探頭和磨削工具,形狀完整的還用於製造首飾等高檔裝飾品,其價格十分昂貴。
物理性質
金剛石的摩氏硬度為10;由於硬度最高,鑽石的切削和加工必須使用金剛石粉或激光(比如532nm或者1064nm波長激光)來進行。金剛石的密度為3.52g/cm3,折射率為2.417,色散率為0.044。
觀賞用途
金剛石由於折射率高,在燈光下顯得閃閃生輝,成為女士最愛的寶石,稱作鑽石。巨型的美鑽可以價值連城。而滲有深顏色的鑽石的價錢更高。當鑽石帶有藍、綠或粉紅色屬十分罕有,而顏色深而鮮豔則價錢很高;目前最昂貴的有色鑽石,要數帶有濃豔紅色的鑽石。
鑽石分為一型和二型兩種,這主要是根據它是否含有N元素:一型含;二型不含。而藍色的鑽石是二B型的,是半導體。
工業用途
由於金剛石的硬度極高,科學家會利用高溫高壓製成金剛石微粒,用於沙紙、鑽探、研磨工具之上,可以用來切削和刻畫其他物質。
釐定的標準
傳統釐定鑽石價值高低的標準是「4C」制度,即卡、色澤、淨度、和切割。
卡
卡,或譯卡拉、克拉(Carat),是鑽石的質量單位。一卡相等於200毫克,相傳早期鑽石商人稱量鑽石所用的砝碼為稻子豆樹(carob)果實,一粒這樣的果實大約就重200毫克。因為鑽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鑽石體積越大。越大的鑽石越稀有,每卡的價值亦越高。下表為2005年時的價格比較。
卡 每卡價值(美元) 總值
0.5 卡 3,000 1,500
1.0 卡 5,000 5,000
1.5 卡 7,000 10,500
2.0 卡 10,000 20,000
3.0 卡 15,000 45,000
5.0 卡 20,000 100,000
淨度
淨度(Clarity)以鑽石內的瑕疵多少決定。瑕疵可能是天然的雜質或裂痕。瑕疵的數量、位置、大小等都會影響評級。鑽石礦開採出來的金剛石中,只有20%可以成為寶石,其餘的因為瑕疵較多通常只能作工業用途。而20%的寶石級鑽石中,大部分都包含肉眼可見的瑕疵。在此級別以上的鑽石較為大眾喜愛。至於屬完美級別的鑽石更為罕有,被稱為「博物館級」鑽石。通常使用10倍放大鏡觀察鑽石內部及錶面瑕疵的大小、數量、分佈及對鑽石光彩影響的程度,分出等級。一般通行的淨度分級如下:
FL - “Flawless”,完美無瑕。在十倍放大鏡下內外俱無瑕疵。
IF - “Internally flawless”,內部無瑕。在十倍放大鏡下只有錶面有輕微花痕。
VVS1, VVS2 - “Very Very Slight”,非常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鏡下只有很難看見的瑕疵。VVS1 淨渡高於VVS2。
VS1 and VS2 - “Very Slight”,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鏡下可看見瑕疵,但肉眼難以辨認。VS1淨渡高於VS2。
SI1 and SI2 - “Slight Inclusions”,小瑕疵,肉眼可能看見。
I1, I2 and I3 - “Imperfect”,有瑕疵,可以被肉眼看見。
現代科技之下,有些鑽石的瑕疵是可以修補的。不過修補過的鑽石的價值會稍低。
色澤
鑽石的色澤會因為化學上的雜質而有所偏差。完全純正的鑽石應該是透明無色的。鑽石偏向不同的顏色會影響它的價值。絕大部分的鑽石都是因為帶有氮原子而偏黃。白鑽越偏黃,價值便越低。但是偏粉紅或藍的鑽石價格卻較高。顏色強烈偏向粉紅或藍的鑽石可能是價值連城。
一般的方法是把鑽石按偏黃的程度分為不同的等級,把樣品與已知色級的比色石對比確定,以D級最高,Z 最低。
無色: D, E, F
接近無色: G, H, I, J
微黃: K, L, M
輕淺黃: N, O, P, Q, R
淺黃: S, T, U, V, W, X, Y, Z
切割
切割指金剛石是如何從原先開採的石礦中切割成寶石。切割往往是最能影響鑽石的品量及價值的一個指標,但是它卻沒有單一的分級方法。
形狀
未經切割打磨的鑽石並沒有燿燦生輝的光芒。切割的功用是把鑽石割成可以盡量增加光線反射的形狀。1919年數學家Marcel Tolkowsky發明瞭一種切割方法,能令鑽石在上方看來最為生輝。這種切割方法被稱為圓多面型(Round Brilliant),亦即最為常見的圓形鑽石。這種鑽石一般標準是有五十七個面或五十八個面,三十三面在冠部,二十四個面或二十五個面(即在底尖處再磨一個面)在腰以下。不屬於這種切割的形狀稱為 Fancy Cut,包括有方形、梨形、心形等。
1977年日本人Shigetomi研發出八心八箭的車工方法到今天已有20多年,近年來在市場上八心八箭車工的鑽石已成為市場主流,從市場上消費者的反應和熱愛程度,八心八箭鑽石是鑽石中的極品,人們大部分公認八心八箭鑽石是一種車工優良的鑽石主要是它具有下列主要特性:
1. 極好的亮度.
2. 極好的火彩.
3. 極好的光學對稱性.
4. 極好的光學直徑.
5. 完美清晰得心型圖形.
(一)而市場上在標示理想式車工或超級理想式車工(Ideal cut)是最美麗的鑽石.最完美的鑽石.
它的美主要來自寶石反射光的”亮度”和光通過鑽石的折射形成的”火彩”
(一)或許人們對八心八箭的 成因感到好奇(為什麼會形成八心八箭?)主要是兩個車工條件:
1. 鑽石有極好的對稱性.
2. 圓形鑽石的車工其冠角和亭角達到一定的匹配.
(二)八心八箭圖像解析:
A. 分析箭的圖像: 每支箭是由箭頭和箭桿組成.如圖工所示亭部主面由幾個邊的菱形組成.分別有兩個表邊和兩個短邊菱形的長邊的映射像成箭桿,短邊映射像形成箭頭.
B. 分析心的圖像:
心的圖像是由兩個亭部主面兩個上腰小面和兩個下腰小面的映像組合而成. 完整得心形不僅對稱而且中間有一個V型間隙.
三)八心八箭圖像成 形剖析:
因此八心八箭鑽石形成的第一個重要因素是鑽石的冠角和亭角的匹配.
即使是對稱性十分良好的鑽石.形成八心八箭還需要冠角和亭角有的匹配.在4C標準中這二個鑽石的切工都 屬於”很好”
但右圖就找不到八箭圖,這進一步說明形成八心八箭圖形的要求與4C標準不完全相同即使在理想式切工的範圍內.鑽石的冠角和亭角比例不匹配還是形成不了心箭圖.
莫斯科州立大學根據對這種鑽石光路的計算,對照在相應冠角和亭角對鑽石八心八箭的觀察,得出結論: 出現八心八箭圖形時漏光是比較小,而漏光變大時八心八箭圖形也就消失了。
質素
切割得宜的鑽石,顯得亦比同級重量、顏色,但切割差的鑽石更為燿燦。判斷切割是否優良,要看鑽石的各種比例,各面是否對稱,各種角度等等。有時鑽石的切割角度相差數度,便會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
切割完的鑽石,往往只有原石的一半重量。為了在鑽石保留最多的重量,或者要避開原石上的雜質,有些鑽石切割時會犧牲完美的切割比例。
血腥鑽石
為遏制「血腥鑽石」的交易,有建議在「4C」制度提升為「5C」制度,在四個標準下再增加「道德」這個新標準,來證明該鑽石不是用來資助戰爭,以及在設備安全的鑽礦開採,過程中沒有僱用童工。在新制度下,超過一卡的鑽石將附上載有開採鑽礦照片的電腦晶片。參見血鑽。 1950年01月26日——美国与韩国签订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美韩相互防卫条约
"The World and Japan" Database Project
Database of Postwar Japanese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stitute of Oriental Culture, University of Tokyo
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Washington
October 1, 1953
Shuyo-Joyakushu, pp.1667-1670. Japan's Foreign Relations-Basic Documents Vol.1, pp.578-581.
The Parties to this Treaty,
Reaffirming their desire to live in peace with all peoples and all governments, and desiring to strengthen the fabric of peace in the Pacific area,
Desiring to declare publicly and formally their common determination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external armed attack so that no potential aggressor could be under thexxx that either of them stands alone in the Pacific area,
Desiring further to strengthen their efforts for collective defens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peace and security pe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system of regional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area,
Have agreed as follows:
ARTICLE I
The Parties undertake to settle any international disputes in which they may be involved by peaceful means in such a manner that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justice are not endangered and to refrain in thei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in any manner in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or obligations assumed by and Party toward the United Nations.
ARTICLE II
The Parties will consult together whenever, in the opinion of either of them, the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r security of either of the Parties is threatened by external armed attack. Separately and jointly, by self help and mutual aid, the Parties will maintain and develop appropriate means to deter armed attack and will take suitable measures in consultation and agreement to implement this Treaty and to further its purposes.
ARTICLE III
Each Party recognizes that an armed attack in the Pacific area on either of the Parties in territories now under their respectiv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or hereafter recognized by one of the Parties as lawfully brought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of the other, would be dangerous to its own peace and safety and declares that it would act to meet the common danger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nstitutional processes.
ARTICLE IV
The Republic of Korea grant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ccepts, the right to dispose United States land, air and sea forces in and about the territory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as determined by mutual agreement.
ARTICLE V
This Treaty shall be ratifi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constitutional processes and will come into force when instruments of ratification thereof have been exchanged by them at Washington.
ARTICLE VI
This Treaty shall remain in force indefinitely. Either Party may terminate it one year after notice has been given to the other Party.
IN WITNESS WHEREOF the undersigned Plenipotentiaries have signed this Treaty.
DONE in duplicate at Washington, in the English and Korean languages, this first day of October 1953.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ohn Foster DULLES
For the Republic of Korea:
Y. T. PYUN
经济援助外交以经济援助的形式进行的外交活动即可称为经济援助外交,它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国际上对经济援助的定义有多种,有人认为其性质是一种“资源 转移”;有人认为它是“资本流动”;还有人说它是“国际转让”。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经济援助 是指以资本运动为主导,并伴随着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运动,因此属于国际 资本运动的范畴<1>。但是,经济援助与一般国际资本运动不同,它带有赠与或优惠特点,是指 援助国或国际组织提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等方式,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具 体活动。经济援助外交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二战”结束后迅速发展。美国是最早开始经济 援助外交的国家。它的经济援助外交与其政治、经济、军事战略考虑相联系,并根据其需要加以调 整。多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力图借助对外援助,巩固其多边和双边政治经济联系,积极扩展其在 海外的政治影响,改变或维持他国的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开辟国际市场,维护其霸权利益。19 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陆势力苏联和海洋势力美国为了它们之间势力均衡的需要,将朝 鲜半岛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被置于美国势力范围。2美国对韩经济援助及 其作用2.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以各种形式为韩国经济的恢复、稳定 和重建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战后初期,美国政府通过驻韩军事管制当局提供“占领地区政府救济 基金”。从1948年8月至1950年1月,美国先后同李承晚政权签订了《韩美经济援助协定 》、《韩美联防互助协定》、《韩美军事顾问协定》等。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经济进入恢复期, 恢复基本上是围绕着“美援”展开的,美国及其操纵的联合国先后同韩国订立了《美韩经济援助计 划协定》、《美韩剩余农产品协定》等。据统计,1945~1948年间,美国向韩国提供了总 额达4.3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1949~1953年间,美国提供的各项援助总额达6.37 亿美元;1954~1961年间,美国和联合国先后无偿地给予韩国20.8亿美元的援助,详 见图1①。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援占韩国财政收入的30%~40%,最高年份达52. 9%;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平均每年占8%以上,最高年份达14.3%<2>。这样大量的“输血 ”,为启动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韩国经济提供了极大的动力。1953~1961年间,韩国经济 的年增长率为5.1%,其中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8%,恶性通货膨胀受到抑制,产业结 构得到一定调整。由此可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对韩国大量的无偿经济援助,对韩国经济 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原始积累作用,为后来韩国经济起飞打下了基础。但与此同时,也使得韩国 经济形成过分的依赖性,不利于长远发展。美国通过对韩经济的援助和控制,也在朝鲜半岛扶植了 一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而又忠诚听命的合作伙伴,并使其成为遏制苏联、屏障日本、捍卫美在远 东太平洋利益以及维持东亚均势的有力保障。2.2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美 国成了韩国主要进出口市场,同时也是最大的公共贷款和工业技术提供者。在进口韩国商品问题上 ,美国赋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962年韩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200万美元,1971年达到 5.32亿美元,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7%左右。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尽量多地从韩国购买各 项物资。另外,在战争中韩军死亡4000多人,朴正熙总统除了向美索取双倍抚恤费外,又进一 步获得了额外美援。但是在1954~1958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出现首次国际收支逆差后, 不得不开始改变援外政策,以消费品和原材料为主的对韩无偿援助变为以贷款为主的开发援助,国 家借贷资本输出不断扩大。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逐步从亚洲收缩,其中包括从韩国撤 出部分军队。同时,美国对韩国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也就此结束。从图1可见,1957年美国对韩 援助达到顶点。此后逐年递减,尤其进入60年代后大幅减少,每年只有数百万美元的项目援助( 主要用于交通、电力、加工业等,到1972年基本停止)和非项目援助(包括技术援助、开发研 究援助等,到1975年基本结束),详见图2②。值得注意的是,从1958年起,美国由于自 身经济状况下降,对外援助政策逐渐从提供无偿援助转向提供公共贷款,这给韩国经济带来帮助的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韩国开始改变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外向型出口主导战略,发展多元 化经济关系,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短短几十年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跻身于亚洲“四小龙” ,创造了闻名一时的“汉江奇迹”。由此可见,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对韩无偿经济援助逐 渐减少并代之以经济优惠政策和投资,虽对韩国经济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带来更多的则是对其经济 发展造成的困难。此后,韩国通过积极谋求国家自主发展战略,才使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开始逐步 摆脱经济上对美图1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对韩国经济援助额(单位:百万美元)49.517 9.6106.5161.3236.7326.7382.9175.44.958.7116 .5153.9194.2321.3222.2245.4199.205010015020 0250300350400450194519471949195119531955195 719591961图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对韩国经济援助额(单位:百万美元)115. 778.383.56065.449.624.220.614.54.33.32.10.9 020406080100120140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 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国的依赖,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美 韩主从关系由此开始改变,美国对韩国的控制力也开始减弱。2.3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 危机①1997年7月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于11月中旬波及韩国。10月韩国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后,韩国政府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美国答复是韩国只能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要求 (美国参加IMF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其实,IMF不过是个旗帜,背后掩藏着另外的旗手。在 IMF与韩国政府谈判期间,美财政部负责人秘密到韩,背后操纵IMF代表团。克林顿总统也早 在韩国与IMF代表团初步协商时,就给韩总统金泳三打电话说,美国同意在IMF框架内实施对 韩援助,但韩国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实际就是告诉韩国要想获得援助,就得开放资本与金 融市场。11月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IMF提出援助请求,12月3日接受了IMF对它的 一揽子贷款计划,与其签署了总额为550亿美元援助协议。这项计划附有美国提出的极其苛刻的 条件:要求韩国制定新的法律,对外开放金融市场,降低关税壁垒,调整银行结构,关闭破产银行 ,对其他银行予以监督等。12月18日,韩国金融危机引起东京和纽约股市恐慌性暴跌,在韩国 经济面临崩溃的情况下,美国才又决定“加大行动力度”,向韩国提供20亿美元的直接贷款。可 见,亚洲金融危机时,美国及IMF给予韩国的经济援助,对于帮助其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有 重要作用,但也使得韩国经济再次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美国。因为接受援助后,其经济结构和金融 体系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资金和金融市场要彻底开放。对美国来说,正是要利用危机这一机会和 自己的经济实力,使韩国发生彻底根本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其对韩国经济的控制,将其霸权之手伸 得更长、更深。3美韩同盟关系发展及展望3.1“二战”以后美韩同盟的建立是“二战”后两国 政治、军事、安全的相互需要。美国希望韩成为其反苏反共的前哨阵地,韩国则希望美成为其国家 安全的有力保障。正是由于韩国对美重要的政治意义,美国为扶持其发展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1 953年10月,美韩签署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由此揭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联盟合作体制 的序幕。美韩同盟是“冷战”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都是基于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3>。朝 鲜战争构成了该同盟得以建立的最直接诱因。在美国看来,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 如果听任朝鲜击败韩国,就可能出现东亚甚至欧洲“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美韩同盟成为美在 全球战略中维持地区实力均衡的工具。正如一位韩国学者所言,“韩国军队本身不足以抵挡共产主 义不计得失的冒险,这是美国在韩国继续驻军的一个原因。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还有其他重要的 目的,那就是为这一地区提供了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盾牌。”<4>可见,对美国来说,美韩同盟直 接目的在于保护韩国免受朝鲜“威胁”,而最终目标则是阻止共产主义在东亚“扩张”。在韩国看 来,“冷战”期间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维护韩国安全。作为一个弱小国家,处以周边大国利益交汇的 缓冲地带,韩国唯一的政策选择就是全面而坚定地依赖美国。美国是当时韩国取得国家独立和政府 成立的有力后盾,也是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最重要友邦。脱离美国的支持和帮助,当时韩国 的安全保障和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美韩同盟就成为了韩国立国和外交的基石。美韩同盟结 成后,美国给予韩国巨大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当然,韩国对此也给予回报。韩国始终与美国同 一战线,对美国的亚洲政策给予了积极配合。3.220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70 年代初,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调整其全球战略和力量部署,改变对外政策,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 ,以加强在欧洲的势力。韩国经济快速发展后自主要求不断增强,美韩同盟从原来主从关系开始向 某种伙伴关系过渡。由于政治军事安全需要的变化,美国对韩经济援助也随之改变,无偿援助不断减少直至停止。对于美国政策的改变,韩国政府提出了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国防自主”来保障国家安全,通过“重工业建设”实现经济飞跃,进行“南北对话”缓和半岛进展气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韩国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日趋独立,开始强调和追求本国利益。可见,美韩同
赵 鹏:战后美韩关系演变的理论分析
摘 要 美韩同盟关系自朝鲜战争到冷战后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共同的敌人是最初关系建立的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式的民主观念和政治制度的扩散极大的影响了韩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民主化运动,韩国在摆脱了集权体制实现民主化以后,美韩关系才有了共同的价值基础——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和民主价值观,真正成为西方的一员。
关键词 美韩关系 民主化 身份认同 文化选择
一、友好的“专制盟友”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美韩关系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1948年 8 月李承晚政府成立以后,韩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程度的争取美国的支持,以此来稳定政局进而发展自身实力实现南北统一。然而战后初期的美国政府并不看重韩国在东亚战略棋局上的重量, 对李承晚的亲美主张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韩国政府成立一个月后,驻韩美军就开始撤离,到 1949 年5 月就只剩下 500 余人的军事顾问。1951 年 1 月美国宣布“艾奇逊防线”,韩国就在排除在美国太平洋地区防线之外。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认为如不迅速调整政策,整个东亚就会落入共产主义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 韩国在美国东亚战略上的地位明显提升了。美国立即对韩国提供了军事和经济援助,并直接出兵朝鲜半岛,维持了李承晚政权的存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 韩国的国防和军事由美国进行控制并提供保护。美韩相继签订了《美韩相互防卫援助协定》《、美韩共同防御条约》、通过一系列协议,美国全面影响和控制韩国的内政外交,而韩国也因为面临北方的军事压力,实行对美国的全方位和高度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伞、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撑为韩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加入美国阵营又为韩国连接了通往西方发达国家的渠道。这种局面在冷战时期一直延续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有所变化。
应该看到的是,美韩这种紧密的同盟关系并不与双方所宣称的那样,是真正建立在西方式特别是美国式的政治制度和民主价值观之上的。朝鲜半岛激战正酣的 1951 年 1 月,杜鲁门总统发表国情咨文说,美国出兵朝鲜为了维护自由世界不被共产主义独裁所征服,美国扶持韩国为了反共是真实其意图所在,但当时的韩国离所谓的“自由世界”相差太远,包括韩国在内的不少亚太国家和地区都是美国的忠实的反共盟友,向这些国家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是为了在西太平洋地区建立链形反共联盟。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特点:政治上实行军事独裁,紧密配合美国的反共战略。韩国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从 1948 年的韩国宪法及随后的修订都规定韩国是“自由民主主义的立宪国家;按照国民主权主义、三权分立主义、法治主义,实行大众民主主义与福利国家主义”。从字面上看,韩国一直是一个民主国家,从李承晚至全斗焕政权时期韩国政府的所作所为看,实际实行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独裁统治。尽管在朴正熙统治的二十多年间,韩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他对政治的宽容性是是极差的。全斗焕企图把总统权力移交给自己的亲信,但这时的集权统治在经济已经高度发展的韩国已是强弩之末,抵挡不住民主化的浪潮,韩国才实现了政治生态的转型。可见美国对韩国建国后三十多年民主化的改造并不成功,但这些并没有妨碍冷战时期韩美关系的发展。
美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轴是抗衡苏东集团的共产主义“扩张”,它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是从属于这个目标的,只要反共的政府,美国都与其发展同盟或准同盟关系,遵循“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的原则,不论这些国家的政府实行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体制还是权威主义的独裁统治。20 世纪 60 年代受美国支持的南越吴庭艳政权在国内严厉镇压宗教人士,智利 70年代民选的左翼政党被军政府推翻,这些政府都坚定地站在西方阵营,成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因而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但外交部门的这一政策在冷战时期经常受到国内民众的道德拷问,美国的国家安全究竟是抵抗苏联的扩张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和自由?
“科克帕提克学说”认为,如果美国撤回对这些专制的反共盟友的支持,不仅仅是错误的战略,在道德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些国家相对温和的专制一旦失去美国的支持,其政权很快就会陷入混乱,有可能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这样就会损害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民主自由捍卫者的形象。有损美国的国家利益。
二、“民主共同体”的身份转变
如果说是现实主义态度左右了美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但这又不能说明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消失后美国为何依然和这些专制国家保持着盟友关系。实际上,在冷战结束前,美国的这些专制的盟友,都完成了“身份转变”,由集权体制转变为稳定的标准的西方式的代议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正是和美国共同的身份认同(或曰集体认同)重新塑造了这些国家和美国的盟友关系,西方式政治制度的集体身份而不是“共同命运”成为它们联系的纽带。韩国也是如此,冷战时期,韩国通过全方位的融入西方阵营,以军事政治同盟和韩美联合安保体制为基础,先经济后政治,最后在 20 世纪 80 年代完成了民主化,塑造了新的国家形象和身份,对美国而言,韩国也不再是一个专制的反共的小伙伴,而成为一个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相同社会制度的稳固而坚实的盟友。
温特认为,在国家身份形成方面有两种机制:自然选择和文化选择。自然选择是霍布斯状态下国家生存困难,再造失败的国家被淘汰。而文化选择是 1648 年以后的身份形成逻辑,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国家相互之间承认其生存权利,国家通过模仿和社会习得两种方式形成身份。在国家的集体身份方面,有四种变量能减弱行为体的利己身份,帮助创建集体身份,它们分别是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韩国完成新的身份塑造形成与美国的新的集体身份是三十多年美韩关系的发展的综合后果,也正是以上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相互依存本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变量,在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中,由于人能够掌握象征意义,可以把相互依存的客观情势转化为主观意念, 创造出相互依存建构的“群我”意识。“如果人们形成对自己和世界的共同再现,那么,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成为被他们再现的样子。”
韩美在正式建立军事政治同盟后,韩国是依靠大量美援稳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是典型的“脆弱性”相互依存。美援是韩国建国初期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在最高年份达到了 52.9%,到 1970 年美共向韩提供了40.54 亿美元的直接援助,战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美国单方面向韩国开放市场,成为韩国主要的出口和进口市场,同时援建工业设施无偿提供剩余农产品,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是不可能有汉江经济奇迹的;在安保方面,韩国更是单方面依赖驻韩美军,甚至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一有异动,韩国就高度重视驻韩美军的作用。韩国对美国来说也意义重大,如果韩国被北方吞没,美国就将失去东亚大陆的战略支撑点,日本就会直接暴露在“共产主义扩张”的威胁之下,驻韩美军的存在使美国在东亚政治格局上获得极大的战略主动性。美韩之间的相互需求使它们之间建构出“我们都是民主国家”的身份,尽管这在美韩最初的蜜月期并不是如此。
和相互依存一样,共同命运是建构形成集体身份的客观条件, 但共同命运是由把双方作为一个群体对待的第三方建构。韩美在冷战时期的共同命运是由“共产主义扩张”的共同威胁建构起来的。在冷战时期,朝鲜半岛是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南北双方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对抗状态,并且双方背后都有强大的超级大国作为其后盾。两个朝鲜国家都同各自的盟友缔结了以对方为假想敌的共同防御条约,并把对方视为邪恶的、不道德、威胁自身生存的敌人,对方的军事政治同盟则是一种主导国家和仆从国家的等级体系。在共同命运的条件下,行为体具有了的集体身份基础上一定程度的反复合作,而合作会导致促进行为体合作的思维习惯,即使共同命运的客观条件不复存在,集体身份也会延续 。冷战结束后,苏东集团瓦解,中国也早就改变了同西方对抗的政策,朝鲜半岛的北方同盟消失了,但韩美同盟并没有也随之消失,而是随着形成了真正的集体身份而更加紧密。
同质性也是形成集体身份的一个有效原因。同质性包含两个方面:团体身份和类别。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团体身份都是类似的,即在其控制的领土上有着使用暴力的垄断全的权力结构——国家。类别身份是国家内部的政治权威组织形式的不同 ,在这方面,国家的身份特征是有巨大差别的,上述的两大阵营就是以此为标准来划分敌我的。群体的成为根据群体特征把自己归为相似的行为体,尽管这只是一个主观的认定,但它毕竟要以基本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客观同质性程度的增大可以使行为体重新认定其他行为体是自己的同类。同质性会对集体身份形成一个直接作用,行为体根据他们构成群体的特征相互电视为同类,他们会“如果他们像我们一样,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们”。在同质性方面,韩美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韩国建国之初的体制从法律上讲是三权分立,但很快行政权力迅速膨胀,李承晚为了寻求连任两次修宪,韩国又逐渐回到了权威主义的老路,但这时的韩国已经步入宪政的轨道,任何的权力突破都必须有宪法基础。张勉执政后在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力度很大,民主化努力取向是使政权获得程序合法性,尽管后来的是朴正熙军人专政和个人独裁为特征的威权政治,80 年代中后期美苏走向缓和之后,美国就不时地对韩国当局施加民主化改革的压力。美国的作用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却也非常重要,每每在关键时刻能对当局起到一定牵制作用。1960 年“五?一六”政变之后,美国曾对朴正熙政权施压,要求其结束军政,举行民主选举。1987 年民众反对政府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当局曾经想动用军队镇压,但遭到美国发出的明确警告;卢泰愚发表改革讲话之前,美国副国务卿曾到访与执政党进行过磋商,其后美国方面又迅速表示支持“六?二九宣言”,以上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韩国的宪政改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上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出现了一次民主化浪潮,这时候的民主化改革无论作为一种价值规范还是国际规范,已经发展到被行为体内化和制度化的阶段 ,韩国这时候实现完全的民主化则是水到渠成。
三、小结
国家之间的结盟是国际政治中的常见现象,各种理论流派对此都有不同的解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实力分配是体系结构的主要变量, 国家通过结盟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建构主义则认为身份认同才是国家间亲疏的主导因素。韩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短时期内,出于实力对比的考虑,国家可能会采取以实力为导向的外交政策,但在长时段里,国家更可能基于对自我和他者的身份认同规范自己行为。 971年1月26日——陈伯达被中央定性。
中共中央发出《反党分子陈伯达的罪行材料》。材料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陈伯达的反动历史”;第二部分为“投靠和追随王明、刘少奇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第三部分为“对抗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党乱军,阴谋篡权”;第四部分为“投靠王明、刘少奇,招降纳叛,搞独立王国”。
陈伯达,又名陈尚友,曾用名王通、曲突、陈志梅、周全、梅庄、史达、王文殊、陈万里等。1904年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一个“四代书香”的破落家庭。据有关资料介绍,他的曾祖父是进士,清朝刑部云南司主事,正六品官,祖父也是乡进士、惠安县文峰书院院长,到他父亲这一代,家庭破落了。其家庭71人,有乡进士、秀才、官吏、特务、宪兵、保长等23人。其中有四人被镇压、一人被管制、一人被监督劳动,11人在台湾和海外。
陈伯达20岁时出外闯荡江湖,他曾和叛徒陈文总、大批发商林绍平结拜兄弟,按年龄,以“松、竹、梅”为序,他排老三,后来他在名字中有“梅”字,可能由此而来。
1925年,陈伯达在厦门经黄振家介绍加入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投身于革命,不久后到上海读书,和康生是同学。当时的上海大学校长是于右任、总务长为邓中夏、教务长为瞿秋白。他曾在上海《洪水》杂志发表过一篇反共文章。此后,他转入广州中山大学,又回到厦门,同国民党右派梁龙光、黄振家等人组织“孙文主义学会”。1926年国民党的右派和左派(主要是共产党),进行组织复杂的斗争。陈伯达曾策划和指点国民党右派,围攻广东党团区委派到厦门农民讲习所的特派员罗明。陈伯达曾说过:“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失败,……中国共产党是个‘卢布党’。”
1926年陈伯达经张余生介绍到张贞独立六十四师担任过秘书。同年冬,陈伯达又进入国民党汕头市党部,担任秘书,还兼任何应钦在福州办的东路军军官学校的政治教官。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国民党“清党”,陈伯达被通缉,张贞给他1000元钱,派人将他护送上船,一直到上海。
陈伯达自己说他由陈明和张余生介绍,1927年于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陈伯达被捕,关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他向张贞的亲属、军需员张达卿写信求救。张贞出款2000元,由王雨亭、陈文总到北京活动,经原东北军少将邰斌山的关系,陈伯达办了出狱手续……
陈伯达,在白区工作,曾任北方局宣传部出版科长、宣传部长。1937年2月为中共北平市委“三人委员会”成员。1937年9月从北平到延安,开始不被重视,仍担任10年前的职务——宣传部出版科长。1938年6月,陈伯达托王明把他写的《三民主义概论》一书带到重庆出版。书中极其错误地对北伐前夕的蒋介石做了过高的吹捧,毛泽东发现后对他进行了指点。
陈伯达与毛泽东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1939年春调到毛泽东主席办公室工作,成为毛泽东的秘书。1943年7月10日陈伯达经毛泽东主席的授意和修改,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长文《评〈中国之命运〉》,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做了抨击,引起国内外的关注,而陈伯达也因此出名。
陈伯达,这个貌似迂腐,甚至连话也讲不清爽,自称“小小老百姓”的人,其实是个大奸似忠的大大野心家、阴谋家、投机分子。1949年12月,陈伯达跟随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前,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祝寿文章,称斯大林为“世界最伟大的人物”、“天才导师”,称毛泽东为“斯大林的学生和战友”。若干年后,在“文化大革命”中,陈伯达则称毛泽东为“世界最伟大的人物”和“天才导师”,而林彪为“毛主席的学生和战友”,这是耐人寻味的。陈伯达在访苏期间,为取悦于斯大林,哗众取宠,喧宾夺主,曾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1956年9月28日,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陈伯达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7月到8月中旬庐山会议,陈伯达弄错了风向,险些翻车,他很会投机取巧,从反“左”急转弯,跟着“反右派”大批彭德怀,大骂彭德怀参加革命“是来入股的”,说他“有军阀习气”,有“反骨”;就是这个陈伯达,他曾毛遂自荐,主动帮助刘少奇修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曾几何时,黑白颠倒,“文化大革命”中他批这本书“反动得不能再反动了”;1964年他欣赏推荐王光美的《桃园经验》;以后又大批《桃园经验》;又是这个陈伯达,开始没有挤上批判《海瑞罢官》那班车,他几次去找江青密谈,求情“入伙”,这才成了江青的一员“大将”。
“文化大革命”伊始,这个很会钻营的陈伯达,投靠江青、康生,也真的扶摇直上,显赫一时:他起草《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28日当上了“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接管《人民日报》,6月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杀气腾腾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是在全国从“破四旧”开始,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动员令,使多少干部群众无端受到诬陷、迫害;7月27日至30日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陈伯达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了第五号人物;他伙同江青、康生诬陷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诬陷陆定一。他在唐山一句话,就可以使上万人挨批斗,几千干部群众被迫害致死;他还可以把几十年前的传闻拿来栽赃陷害朱德、陈毅、刘伯承等元帅。
文化大革命中,陈伯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被指充当林彪势力的主要成员。但在1971年庐山会议上,他因为设立国家主席问题和“天才论”问题上的公开舆论鼓动而遭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从此他便从中国大陆政坛消失。部分学者认为,他为毛泽东与林彪相互斗争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