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bswdx 发表于 2008-1-23 00:01:14

金豆  留住记忆“01月23日”



1719年1月23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允许列支敦士登公国独立
列支敦士登人为阿勒曼尼人的后裔,是在约公元500年以后才到目前的地区定居。列支敦士登的国名起源于18世纪初,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列支敦士登大公约翰·亚当(Johann Adam von Liechtenstein)买下了两块采邑:许内勒贝格庄园(Schnellerberg,1699年)与瓦杜茨郡(Vaduz,1713年),并且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加盟成员之一。1719年1月23日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Karl VI)将这两个地方合并成立一个独立的小型大公国,赐名为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成立后曾先后经过法国与德国的影响。1806年时神圣罗马帝国瓦解,列支敦士登也随之加入了当时由拿破仑织的莱茵联邦,但在法国短短的几年统治后,又在1815年举行的维也纳会议后恢复独立,加入新成立的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又译为日耳曼邦联)。1868年德意志邦联瓦解,列支敦士登解散自己仅有的一支小型军队并且宣布该国将转为永久中立国,这中立地位让列支敦士登避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波及,一直持续到今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列支敦士登一直与奥地利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但也在战时因这关系使得该国的经济元气大损,而转而寻求与瑞士成立关税与货币同盟,1919年时更进一步将该国的对外关系(国防、外交)完全委由瑞士代理,组成一个中立联盟。与瑞士的这一联盟使列支敦士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中免受德国的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列支敦士登因为其境内的低税率环境、永久中立地位与完美的居中地理位置,成为许多欧洲企业的避税天堂。观光业(主要是冬季时往阿尔卑斯山区的滑雪人潮)与金融服务业的发达,支撑起该国绝大部分的经济收入。
1990年列支敦士登加入联合国。

wsbswdx 发表于 2008-1-23 00:02:18



1960年1月23日——美国潜水员皮卡尔与沃什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乘潜水球下潜至11520米,创造了下潜最深的世界纪录。
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是世界最深的海沟,它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 这条海沟的形成据估计已有6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它位于北纬11 °20,东经142°11.5;,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北起硫黄列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岛、日本、小笠原等海沟,南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沟。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将不能露出水面。探测深海的奥秘是极其困难的,早已有不少的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但人类至今无法乘坐潜艇下到海沟深处,海沟底部高达1100个大气压的巨大水压对于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深海是一个高压、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的温度是2℃(在极少数的海域,受地热的影响,洋底水温可高达380℃)。但在深海中仍然生活着一些特殊的海洋生物。有的理论认为深海海沟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壳的剧烈凹陷。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陡壁谷地。1957年苏联调查船测到10990米深度,后又有11034米的新记录。1960年美国海军用法国制造的“的里亚斯特”号探海艇,创造了潜入海沟10911米的纪录。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幔后逐渐溶化而消亡。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表现为火山和地震。

wsbswdx 发表于 2008-1-23 00:03:41



1977年1月23日——歌剧《洪湖赤卫队》重新公演
洪湖赤卫队 歌剧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1961年联合摄制。
剧情: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0年夏,彭家墩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大队长刘闯,根据县委指示,率赤卫队主动撤退,民团组织白极会首领彭霸天勾结保安团冯团长卷土重来。韩英根据打入敌保安团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张副官提供的情报,组织力量重创犯敌。敌人伪装撤退,意欲阴谋偷袭。韩英识破诡计,便和刘闯率员狙击。在掩护乡亲时,她不幸身陷敌手。彭霸天抓来韩母,企图以母女之情软化韩英,遭到失败。刘闯在失去与领导联络的险恶环境中,仍频频出击。这时,敌人派遣特务王金标作内线,妄图伏击赤卫队,同时又欲处死韩英,张副官闻讯后,冒险救出韩英,自己不幸殉难。韩英脱险返队后当即处决叛徒,并配合红军主力,一举消灭白极会与保安团。本片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主创:
编剧:集体创作,梅少山、张敬安执笔(根据湖北省实验歌剧团的同名歌剧改编)
导演:谢添、陈方千、徐枫
摄影:钱江、陈国良
美术:俞翼如、晓宾
作曲:张敬安、欧阳谦叔
主演:王玉珍、夏奎斌、傅凌、陈仁萱、章继超

wsbswdx 发表于 2008-1-23 00:04:39



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建立明朝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朝共传十九位皇帝。明朝的领土曾囊括今日内地十八省之范围,并曾在今东北地区、新疆东部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以顺天府(今北京)为京师,应天府改为留都。    明朝初年国力强盛,北进蒙古,南征安南。明英宗幼年即位时,朝中有“三杨”杨溥、杨士奇、杨荣主持政局,‘海内清平’。至正统七年,宦官王振开始擅权;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永乐以来的军事优势遭到破坏,但景泰皇帝任用于谦击败瓦剌,保卫了国土。弘治时期是明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期,历史上称为"弘治中兴"。正德、嘉靖朝始逐渐中衰,社会矛盾萌发,并面临蒙古、倭寇两大外患。明神宗万历朝初期在名相张居正的辅政之下曾一度中兴。后世计当代朝廷岁收,明朝的经济规模可称世界第一。惟至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间阉党专政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发展。至崇祯年间,多处爆发民变,后金军队也突破长城,五入关内。公元1644年,大顺军队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但由明朝宗室在华南又斗争了数十年,直到明永历年间(1680年代)方被清军彻底灭绝。    明朝的经济文化在历史上属于较发达的阶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权强化,皇帝大权独揽。但是在明宣宗以后,皇权开始削弱,权力在内阁与宦官之间争夺。从明朝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逐渐与东方平起平坐。同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

猪仔虫 发表于 2008-1-23 00:06:05

1923年1月23日
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23年1月23日晚, 有收音机的上海人第一次听到一种新的声音,这是由在华经营电讯业务的美国无线电商人奥斯邦开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联合创办的一家广播电台。这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每晚播音1小时,内容有国内外和上海新闻,但主要是娱乐节目,星期日设有《布道》、《祈祷》等宗教性节目。为了推销收音机,该台还举办无线电基本常识讲座。

因该台的设立未经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批准,触犯了北京政府的法令,北京政府外交部派人员多次交涉,该电台在不久即停止了播音。

wsbswdx 发表于 2008-1-23 00:06:44



1985年1月23日——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运用基因工程方法,成功地构建了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牛痘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占1亿以上。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我国目前有乙肝患者三四千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及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另一方式为母婴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mindaw 发表于 2008-1-23 00:19:09


1942年1月23日女作家萧红逝世,年仅31岁。1月25日,葬于香港浅水湾。1941年圣诞节的前两天,萧红病情急剧恶化,被送入羊和医院。主治医生误诊她为喉瘤,喉管开刀后,萧红不能发声,痛苦万状。1月18日,萧红被转送至玛丽医院,由于日寇占领香港,一切医疗用具奇缺,萧红难以得到正常的治疗。临终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等字。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30年,她为抗婚离家出走。1933年她在鲁迅的帮助下开始创作,1935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生死场》,该书描写了北方农村在“九.一八”前后的真实图景,此后萧红出版了小说集《牛车上》。1937年10月,萧红和萧军随上海文化人士的撤退队伍,离开了上海。在武汉,萧红和胡风、萧军、端木蕻良等人一起创办了刊物《七月》。1938年1月,应李公朴的邀请,萧红与聂绀弩、萧军、艾青等人一起来到临汾,任教于山西民族革命大学。1938年2月,日军即将进攻临汾,萧红便随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西安。在西安,她同一起生活了6年的萧军正式分手。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回武汉同居。八九月间,他们来到重庆,因为在码头跌跤,萧红流产。在极恶劣的环境下,萧红仍拖着病体写作。写完《回忆鲁迅先生》后,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0年春,萧红和端木蕻良来到香港,应复旦大学教务处孙寒冰约请,编辑《大时代》丛书。这时,萧红的身体越来越差,咳嗽、头痛、失眠......在病痛的折磨中,萧红勤奋地写作。她写完了《呼兰河传》,同时又创作了另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并应女作家杨刚之约,创作了纪念鲁迅先生的哑剧《民族魂》。

mindaw 发表于 2008-1-23 00:21:55


1957年1月23日世界上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首次在瑞典投入使用

mindaw 发表于 2008-1-23 00:24:26


1783年1月23日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诞辰。
 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家,他的著名小说《红与黑》,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以及对当时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对典型性格的出色的刻画,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1783年1月23日,司汤达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勒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本名叫亨利·贝尔。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
  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中心学校,来到巴黎,在军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参加了两种力量,两种制度在整个欧洲的大搏斗。直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被“扫地出门”,不得已离开巴黎,侨居意大利的米兰。
  他在米兰期间,读书、旅行、研究意大利的音乐和美术,与从事意大利民族解放战争的烧炭党人有所交往。181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音乐家传记问世,从此开始他的写作生涯。
  1821年,意大利的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司汤达被当局视为危险分子,被迫离开米兰回巴黎。在巴黎,他一面写作,一面认真观察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对自己时代的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终于写出了深刻反映七月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使他成为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mindaw 发表于 2008-1-23 00:27:19


1996年1月23日 江泽民给上将军衔获得者授衔
1996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隆重的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4人晋升为上将。江泽民参加了授衔仪式。
  附录:我国军衔制是怎么产生的?已经授予了多少上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问题很快被摆到议事日程上来。1950年9月4日,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成立时,设置了军衔奖励处,开始研究军衔制问题。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管理部向毛泽东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军衔制准备工作等问题拟订了初步计划。1955年2月8日,毛泽东颁布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其中对军官军衔做了规定,分元帅2级、将官4级、校官4级、尉官4级,共14级。1955年8月11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达了关于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规定了士兵军衔制的内容,士兵军衔分为军士3级,上等兵、列兵,共二等5级。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根据《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建议,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同年9月27日,在北京举行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授予朱德等10人以元帅军衔;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典礼,周恩来总理将将官军衔的命令状分别授予粟裕等将官;28日,国防部举行授衔典礼,彭德怀部长授予在北京的部分校级军官军衔。此后,各大军区也先后举行了授衔仪式。第一次全军授予少尉以上军衔的军官53.1万余名,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共计1040名。之后,又选升上将2名、中将2名、少将560名。1963年对《军官服役条例》作了修正,将第一次授予尉官军衔和少校军官军衔晋级交由各军区、军兵种、学院、公安部队、各总部首长代国防部部长审批、奉国防部部长命令公布并上报备案。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讨论决定,自当年6月1日起取消军衔制。至此,全军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名。
  1980年3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军队究竟搞不搞军衔制,也是组织路线问题。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解放军将恢复军衔制度;1983年6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成立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由余秋里、杨得志、萧克、王平、朱云谦、刘华清、张震等17人组成领导小组。其间,军委决定"裁军百万",恢复军衔制工作推迟。
  1988年4月,根据军委和总部的人事变化情况,重新成立了实行军衔制度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杨白冰、迟浩田、赵南起、郭林祥、李耀文、朱光、丁衡高、刘凯、邢智勇、李继耐等10人组成。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央军委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条例》对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现役军衔职务等级编制军衔,现役军官军衔的首次授予,现役军官军衔的晋级,现役军官军衔的降级、取消和剥夺,现役军官军衔的标志和佩带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现役军官军衔分为将官4级、校官4级、尉官3级,共3等11级。与此同时,会议还作出了《关于确认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予的军官军衔的决定》。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洪学智等1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同年10月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实施新的军衔制度,共授予尉官军衔40.5万人、校官军衔18万人,将军官衔1452人。1993年6月7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张万年等6人晋升为上将;1994年6月8日,徐惠滋等19人晋升为上将;1996年1月23日,周子玉等4人晋升为上将;1998年3月27日,曹刚川等9人晋升为上将。
  军衔的类别划分,在1955年颁布的文件中,全部衔称在类别上划分为八类18种:第一二类为指挥军官和政治军官军衔,包括12种;第三类为技术军衔;第四类为军需军衔;第五类为军医军衔;第六类为兽医军衔;第七类为军法军衔;第八类为行政军衔。各种军衔,除了按照条例规定在其称号前冠以相应名称外,还用缀在领章上的符号来标志。1988年实行的新军衔制,在军衔类别的区分上,作了较大精简,只保留四种:陆军军衔、海军军衔、空军军衔和专业技术军衔。陆军在衔称前不冠军种字样,以“八一”红五星衬托宝剑形光芒线的陆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海军军衔,在衔称前冠以“海军”二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铁锚的海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空军军衔,在衔称前冠以“空军”二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飞翔的空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专业技术军衔,在衔称前冠以“专业技术”四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原子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

mindaw 发表于 2008-1-23 00:30:45


1973年1月23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已达成越南战争停战协议。图为2004年11月23日,几名观众在越南首都河内的军事博物馆观看展出的各种炸弹。这个展览展出了越战期间美军使用的各种武器弹药。据资料统计,美国在越战期间共使用了1500万吨各种炸弹、地雷、炮弹和其它弹药。

shinbade 发表于 2008-1-23 01:55:57

二战时的1月23日

英国第八军攻占的黎波里(1943年)-----

1943年1月23日英国第八军攻占的黎波里。英军向的黎波里附近的德军发起进攻。

苏军进抵奥德河(德波边界)(1945年)-----

1945年1月23日苏军进抵奥德河(德波边界)。

土门儿 发表于 2008-1-23 04:12:09

1967年1月23日
中央决定部队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1/0610117505999285.jpg

广州部队召开的“支左”誓师大会

196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即人民解放军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的群众)、支工(支援工业)、支农(支援农业)、军管(对一些地区和部门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在当时的混乱情况下,派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对稳定局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因此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

197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征询对三支两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附《关于三支两军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在已建立党委的地方和单位撤销“三支两军”的机构和人员。此后,“三支两军”人员陆续撤走。

peng111 发表于 2008-1-23 06:53:04

1973年1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妇女有堕胎权

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对著名的“罗伊诉韦德案”进行审理,最后做出了两项裁决:1、得克萨斯州法律不考虑怀孕的阶段和其他利益,把保护母亲以外的堕胎均规定为犯罪,是违反了宪法第14条修正案的法律程序条款;2、在怀孕的前3个月,母亲的身体是她自己的,她和医生有权决定她是否堕胎;在怀孕的第 4至6个月,州政府有权利和义务保护母亲的身体(允许为保护母亲的身体而堕胎);不允许在怀孕的最后阶段(7个月以上)中止胎儿的生命,除非目的是挽救母亲生命。
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的依据是:1、在孕期的前6个月,能否堕胎是妇女个人的隐私权。它与避孕、性、婚姻、生殖、分娩等一样,是受宪法所保障的个人基本权利,不得予以剥夺:“个人自由和限制州的行动的概念”所包含的“隐私权……足以宽到包含一个妇女作出是否终止妊娠的决定”;2、否认“人的生命起自于受孕”的学说,认为胚胎和胎儿尚未成为完整的人,不受宪法第14条修正案保护。在孕期的前6个月,母亲的选择权高于胎儿的生命权;3、在怀孕的第24—28周时,胎儿可以离开子宫而独自存活,这一时期胎儿的生命权高于怀孕妇女的隐私权和选择权,妇女的堕胎权应当受到限制。

  由于美国的法律实践遵循的是英美法制的判例法,最高法院的此项裁决实际上成了使妊娠早期堕胎合法化的里程碑,它不仅宣布同此案有关的得州堕胎法违宪,也推翻了其他各州关于堕胎的法律限制。

  但是,30年来有关堕胎的争论在美国国内从未平息,成为在美国“争议最大、最敏感也最情绪化的问题之一”,并且对世界范围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运动产生着影响。在美国,93%的堕胎是在诊所和医院进行的,1992—1996年间,堕胎服务提供机构的数量从2,380所减少到2,042所,其中43%仅在怀孕第12周提供服务。

peng111 发表于 2008-1-23 06:56:20

1872年1月23日——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朗之万生于巴黎

保罗·朗之万

保罗·朗之万(1872~1946,Paul·Langevin)法国物理学家。1872年1月23日生于巴黎,死于1946年12月19日。1888年和1893年先后考入巴黎物理和化学高等学院及高等师范学院,1897年毕业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进修一年。1909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1934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930年和1933年曾两度当选为索尔维物理学会议主席。朗之万以对次级X射线、气体中离子的性质、气体分子动理论、磁性理论以及相对论方面的工作著称。1905年提出关于磁性的理论,用基元磁体的概念对物质的顺磁性及抗磁性作了经典的说明。1908年发展了布朗运动的涨落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探测潜艇,利用石英的压电振动获得了水中的超声波。他坚决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德国占领军逮捕入狱,和法西斯进行了严正的斗争。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他进行了各种声援中国的活动,并批评了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者的纵容。

peng111 发表于 2008-1-23 06:59:47

1907年1月23日——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在京都诞生。由于在核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汤川秀树荣获194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人。

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Yukawa Hideki,1907~1981),日本物理学家。1907年1月23日生于东京,1981年9月8日卒于京都。1929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后留校任教。1934年提出介子学说,以“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为题,发表了介子学说论文。1938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普林顿高级研究院客座教授。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获此奖的第一人。后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归国后,任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所长。1957年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大会,呼吁和平利用原子能。
   1935年,汤川秀树在大阪大学任讲师时,发表核力的介子场理论,用来解释原子核内的作用力,预言了介子的存在。介子是质量处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粒子。1937年,C.D.安德森在宇宙线中发现一种比电子约重200倍的粒子,当时误认为就是介子,后来发现其性质跟介子应有的不同,始知是介子衰变后的产物,今称μ子。经 C.F.鲍威尔等人的研究,于1947年在宇宙线中发现另一种粒子,认定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介子,今称π介子。由于在核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介子的存在,汤川秀树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6年在日本创办英文杂志《理论物理学进展》,是国际上出色的物理期刊。汤川秀树笃好古籍,研读过《庄子》。

peng111 发表于 2008-1-23 07:13:29

2004年1月23日——在环火星轨道上运行的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水的痕迹,这是人类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在欧洲航天局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火星快车”探测器项目负责人福尔米萨诺说:“我们已经确认在火星南极地区存在水,不过它们不是液态的,而是冰冻水。这些冰冻水部分裸露在火星表面。它们并没有被由二氧化碳凝固形成的干冰全部覆盖。”

  根据科学家以前掌握的材料,火星两极存在巨大的白冠,过去一直认为这些白冠全是二氧化碳凝固形成的干冰。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也只发现,火星南极地表下存在大量的冰冻水。

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仍在火星上探索生命迹象时,欧洲航天局23日兴奋地宣布,欧洲“火星快车”不辱使命,已经确证这个红色星球表面存在冰冻水。这是迄今为止火星有水的最直接证据。 ??

  火星确有冰冻水

  “我认为这非常令人激动,”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皮埃尔·毕伯林说。“直到现在,人人都认为这个地方有冰冻水。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加以确定。”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火星两极含有冰冻水。欧洲科学家说,他们利用在环火星轨道上运行的“火星快车”携带的红外摄像机,对火星南极的水汽进行了分析。

  “看看这幅(高清晰度)图片……你就会说这个是冰冻水,”欧洲宇航局科学家艾伦·穆尔豪斯说。“这是首次直接确认。”

  在欧洲航天局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火星快车”探测器项目负责人维托里奥·福尔米萨诺说:“我们已经确认在火星南极地区存在水,不过它们不是液态的,而是冰冻水。这些冰冻水部分裸露在火星表面。它们并没有被由二氧化碳凝固形成的干冰全部覆盖。”

  已在环火星轨道运行两年的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已经提供了火星存在冰冻水的有力迹象。

  不过欧洲宇航局科技室主任戴维·索思伍德说,以前的结论基于非直接的数据,此次欧洲的发现更具体。他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直接看到水分子的迹象。”

  冰冻水终年存在

  如果火星曾有地表水,那么它就具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不过穆尔豪斯警告说,根据23日的发现就得出这种结论还为时太早。

  “火星快车”尚未探测出这些裸露的冰冻水的储量,专家也不清楚这些冰冻水是长期存在于火星南极,还是以不固定形态存在。

  一些科学家说,火星现在是夏末,其南极表面仍然出现冰冻水表明它们长期存在。毕伯林也说,所有迹象显示,新发现的冰冻水为终年存在,不随火星夏冬季节更替而消长。

  负责控制“火星快车”飞行的科学家米夏埃尔·麦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能够对NASA在(火星)南极之发现加以确证。但要强调的是,我们现在在夏季看见了——此时(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要稀薄些,而且我们发现了冰冻水。”

  液态水无法定论

  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已经持续40多年。对火星是否存在液态水的问题,相关证据都不足以作出结论。

  通过分析“火星快车”探测到的数据,科学家发现火星表面有许多被水侵蚀的痕迹,这说明火星表面过去可能存在大量生命赖以生存的液态水。


  “火星快车”去年6月2日发射升空,今年1月初进入环火星飞行轨道。欧洲航天局的火星探测之旅本来由“火星快车”和“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器组成。但是,“猎兔犬2”号自去年12月25日在火星表面着陆后便音讯全无,没有从火星表面发回任何数据。

  
  背景资料:欧洲“火星快车”的使命

  2004年6月2日,欧洲“火星快车” 探测器搭载“猎兔犬2”号升空飞赴火星。承担90%探测任务的“火星快车”虽然不能像“猎兔犬2”号那样“亲临”火星现场,但它将在环火星的椭圆形轨道上飞行,并传回火星的各类地质、气象、大气等数据,为科学家在火星上找“水”提供尽可能的数据支持。

  美国发射过一系列的火星探测器,它们找到了火星地表曾有水存在的重要证据。但这种水存在的具体形态是什么?科学家们莫衷一是,难以定论。一些人认为火星上存在大量的冰原,冰原上有无数象小溪般涓涓细流的水。另一些人认为,火星曾经足够温暖,以至其地表上出现过气势磅礴的大江大河以及宽阔的大湖。为此,“火星快车”上的高分辨率立体摄像机能够拍摄火星地表详细特征,可为专家们分析火星地表、证明水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形态提供帮助。

  探测器上名为“欧米加”的仪器用于分析火星的地表构成情况。而 MARSISI主要研究火星地表以下的地质构成,它能够分析出火星地表以下3到4公里深处的情况。这有利于人们发现火星地表下面是否有以冰和水结合的河流或大湖的存在。

  目前有一点,今天世界上科学家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火星地表上已经没有水存在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变化?这一变化是突然的还是渐进的?一些专家曾分析,火星上的水可能透过大气消散到了太空中。这些问题与假设要等“火星快车”上的几个大气分析仪器开始工作后才能得出大致结论。

  最后,火星科学X光实验仪将提供火星的整体结构和火星气候的数据,从而为科学家分析火星过去和现在的水的去向提供数据支持。

  根据计划,“火星快车”将对火星进行全火星年(669个火星日,相当于687个地球日)的观测。

peng111 发表于 2008-1-23 07:35:29

1976年1月23日——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去世

保罗·罗伯逊

保罗·罗伯逊是举世闻名的黑人歌王,也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男低音歌手之一。他虽然不是一位正统的歌剧演唱家,但他在黑人民歌及灵歌的演唱上达到了极佳的境界,许多黑人歌曲由于他的演唱而风靡全球,更由于他通过这些歌曲表达了反对种族歧视、呼唤自由与正义,而使他成为具有政治影响力的杰出人物。1898 年4 月9 日,保罗· 罗伯逊出生于美国普林斯顿的一个黑人牧师家庭。罗伯逊12 岁时进入萨默维尔中学,成为该校仅有的两个黑人学生之一,在学习期间,他参加了学校合唱队,并显示出异乎寻常的音乐才能。

但是,音乐才能并没有使他摆脱一个黑人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他在多年以后回忆道:“因为我是一个黑人,就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打架时也不准还手… … ”正是由于少年时期的这番经历和感觉,使罗伯逊日后成为为黑人争取社会地位而斗争的战士。1915 年,罗伯逊考入拉特杰斯大学,虽然他的歌唱天赋尽为人知,但他从不参加大学合唱队的活动,因为他受不了白人学员的歧视的目光。5 年以后,他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在这里,他开始参加合唱队的演唱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一个演员,基督教女青年会哈姆分会请他在一出名叫《西门——一个克兰尼信徒》 的戏中担任主角。他的表演获得了成功,他接受了人们的喝彩,并以一种落落大方的超然态度进入了职业表演界。这种超然态度,后来成为他公开风格的一种标志。不久,保罗· 罗伯逊又在著名戏剧家尤金· 奥尼尔的作品《琼斯大帝》 中饰演琼斯,亦获得圆满成功。奥尼尔对罗伯逊的才华倍加赏识,他想运用罗伯逊的全部天才来创造一种他所向往的戏剧效果。在《琼斯大帝》中,他们给罗伯逊的角色加了一首黑人圣歌。罗伯逊的演唱更促使美国戏剧界接纳了他,并承认他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1925 年,黑人圣歌乐曲改编家和收集家劳伦斯· 布朗邀请罗伯逊与他合作,格林威治戏院决定4 月19 日举办一场他们二人合作的音乐会。他们开始挑选歌曲,布朗对每首曲目都按照罗伯逊的嗓音特点做了适当的改编并加紧排练,两个富有夭才的艺术家共同演出了音乐史上壮丽辉煌的一幕。

当天晚上音乐会的票被抢购一空,连站票也卖完了。在音乐会上,他演唱了许多著名的黑人歌曲,其中包括《走吧,摩西》 、《 约书亚攻打杰里科》和《水娃》 等。演出接近尾声时,他和劳伦斯精疲力尽,但观众却仍狂热地要求继续唱下去。于是,罗伯逊和着劳伦斯有刺激性的钢琴伴奏声,竭尽全力地演唱,在许多圣歌里,劳伦斯参加进来伴唱。

第二天,《纽约时报》 评论这次音乐会时指出:“罗伯逊先生是一位天才歌唱家。他的嗓子柔和动听,音域宽厚,适合他歌唱的需要,但抓住人心的还是他表达出的那种真挚的感情。他唱的黑人圣歌带有文艺复兴主义者的韵味,… … 罗伯逊的天才使歌曲的每一行每一字都真切感人,这并不靠外部的力量,而是靠一个压倒一切的内心的信念。歌声一起,表达了一个种族的悲哀和希望。”《 新共和》 周刊评论说:“这位歌手在舞台下更能显出他的黑人特征,他从未见过佐治亚路上的一群群工人,但他一唱起《水娃》时,黑人劳动者的那种特征和精神就贯注到他身上。这种歌曲是所有民歌中最优秀的一种。”

1928 年,罗伯逊在伦敦特鲁利路皇家剧院首演美国音乐剧《游览船》 ,虽然他在剧中只是扮演了一个配角约奥,但这个角色有一首极富效果的歌曲《老人河》 ,这是一首诉说黑人痛苦和忧伤的心灵之歌,是歌颂自由自在奔腾不息的密西西比河的颂歌。当他唱完这首歌时,全场都寂静无声,随后,爆发出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一曲《老人河》,使罗伯逊一举扬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歌唱家。

罗伯逊在对《纽约时报》 发表谈话时说:“我要唱歌,我要把黑人民歌和劳动生活的美给人民表现出来,我不想从事歌剧演出。当然,那样的话,我很可能是数以百计的二流歌唱家中的一个,但我想集中精力研究从来没有人很好研究过的黑人音乐。”事实证明,罗伯逊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他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不断地把这种长处和优势发挥出来。罗伯逊在30 一40 年代曾亲临西班牙内战前线,并赴苏联访间演出。他通晓多国语言,能用英、法、俄、汉等20 余种语言歌唱。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用汉语演唱《义勇军进行曲》 ,以示同情和支持。

罗伯逊晚年身体不佳,遂致力于黑人音乐的研究工作,他写的《黑人民族的歌曲》 等文章,系统阐述了民歌与民族特性、民族风俗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音乐学术价值。

1976 年1 月23 日,罗伯逊与世长辞,享年78 岁。

head 发表于 2008-1-23 07:38:05

1989年1月23日 達利,西班牙重要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逝世。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dali/big/4.jpg
时间的轮廓

青銅
1977年至1984年
長100釐米 寬77釐米 高150釐米
141千克
這個雕塑是達利1931年繪畫作品 “記憶的永恒”的回應,達利著名的融化、變形表在這裡第一次出現。雕塑中鐘錶在枝頭融化,變成一個人臉的側面,表明瞭人和時間的結合。超乎想像的軟化表也表明瞭時間的心理狀態,同時自然流逝的時間是可以被人類所領悟的。時間變慢和它的非理性因素是達利想要告訴我們的。這只融化表的形象後來多次出現在達利的作品中。

fjfzjm 发表于 2008-1-23 08:29:18

1937年1月23日 苏联布哈林等17名共产党领导人被判死刑
http://www.todolaw.com/attachments/2007/04/2_200704131656341.thumb.jpg

布哈林,苏联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经济学家。1906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二月革命后被选为党中央委员。十月革命后,任《真理报》主编、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国际执委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等职。1928年因对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持不同看法,受批判。次年,被解除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真理报》主编职务。1931年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1934年任《消息报》主编。1937年被开除出党。后以“判国罪”被处决。1988年恢复名誉。著有《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共产主义ABC》等。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金豆  留住记忆“0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