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que 发表于 2008-1-3 19:37:23

论王力宏同学的学术渊源


题目有点搞笑,演艺巨星王力宏并没有著书立说,更未开宗立派,在学术上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渊源可言。这儿想讲的是王同学家族跟近世中国学术的一点关系。

王同学力宏,1976年5月17日出生在美国纽约;父亲王大中,医生,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母亲李明姝,台湾政治大学毕业。单纯从双亲看来,王的学术潜质似乎不是很高;但该同学的歌迷大都知道,他还有一位非常有底气的奶奶。报道说:

...王力宏的奶奶非常慈祥,当时王力宏在娱乐圈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对此,老人却平静地说:“这没什么,唱歌只是种职业,混口饭而已。”


这位气魄超大的奶奶,究竟是什么人?歌迷们有的是探究的热情,只消三两下子,奶奶的真实身份就浮出了水面:

许奶奶留芬,北平清华大学九级学生,读经济系。其父为民国知名的海军将领许凤藻(1891无锡—1953台湾),曾有功于武昌首义,并受国父孙中山先生接见题字:“海天一色”。


从\"九级学生\"这一点,可推断出许奶奶应该是1933年入学,清华学校自1928年改制为清华大学, 1929年毕业的为一级,以后逐年类推。(现在的北京清华则按照入学年份称为几字班,如2007年入学就是7字班了。)
曾经的清华学生许留芬小姐嫁给了浙江义乌出身的王新明先生,1949年初与转职赴任的许凤藻将军一起离开大陆到了台湾。在台湾,许同学成了许教授——台北商专的会统科主任,著有《会计学原理》、《英汉汉英会计学辞典》等大作。至今该校仍设有\"许留芬奖学金\"。所以“唱歌只是混口饭”,对于著作等身的奶奶,简直是理当如此。

还不止此。奶奶是许将军的长女,她还有一位令弟许倬云(1930无锡—),现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当今最著名的华人文科学者之一。同时也自1989年起担任CCF基金会(Chiang Ching Kuo Foundation)的美国分部主任。著名的旅美学者陆扬、冀小斌,都曾经受益于这个基金会的奖学金。

而许留芬同学远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则是一位热血的革命青年。她参加了蒋南翔同志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社联小组”的女子分舵:

在地下工作方面,蒋南翔主动找了原社联小组成员陈落(陈国良)、牛荫冠三人重建秘密社联小组,这是当时清华仅有的一个地下革命组织。不久,蒋南翔与中共河北省委北平市工委的周小舟接上了组织关系,并参加了党领导的秘密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原是宋庆龄等发起的,后由于国民党的压迫,已成为秘密组织)。清华大学小组参加者有姚依林(姚克广)、杨述(杨德基)、吴承明、黄诚、杨学诚等,多为十级的同学。“社联”小组逐步扩大,以后又通过孙兰(韦毓梅)在女同学中建立了“社联”小组,参加者有孙兰、许留芬、韦君宜(魏蓁一)、王作民、鲁心贞、李立睿,后来又吸收了纪毓秀、高景芝、陈舜瑶、郭建(郭见恩)、黄葳(戴中扆)、吴瀚、张自清(张厚英)等女同学参加。

另有记载说:

清华的党组织在两次大逮捕之后遭到破坏,爱国学生运动陷于低潮,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清华园。在这样形势严峻、又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蒋南翔临危不惧,继续坚持战斗。他公开出面发起在同学中进行募捐,支援被捕同学,不避风险,和九级同学许留芬一同到东城钱粮胡同,探望当时被视为“要犯”关押在北平宪兵三团的清华同学、共产党员徐高阮和共青团员张宗植。


1935年12月,为了抗议日本军队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清华大学部分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起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上述蒋南翔、杨述、张宗植、韦君宜(魏蓁一)、徐高阮、许留芬奶奶都是重要的发起者和参与者。

比如韦君宜,比许留芬同学低一届(十级),就读于清华哲学系。一二九运动后很快入党,1939年赴延安,在第一任伴侣孙世实同志(也是清华十级学生)牺牲后,与上述杨述同志结为夫妇。解放后历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北京市委文委副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我们的疑问是,为什么革命资格上很深厚、学术上很强大的许奶奶,竟然没有像韦奶奶君宜同志(又被尊称韦先生)一样,成为我党的高级干部,甚至人民文学出版社另一位社长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引出另一位著名的学术人物。不巧现在时间紧迫,等我去吃个饭回来再说吧。

天人合一 发表于 2008-1-3 19:55:30

巨强好帖!
cha兄別吃饭了,有这么好的帖子写,吃饭干吗啊。我帮你吃。你边写,我边找些好吃的点心——你不知道,我有个好习惯,看到好文章,一定要找点好吃的东西,边看边吃,精神要愉悦,口腹也要痛快痛快不是。

所以,麻烦兄快些写,就不要吃饭了。我们帮你吃。

woi55 发表于 2008-1-3 20:09:59

很好,很强大。看来汤唯再登对,也很难迈进这家的门槛了。
是不是这位奶奶:
http://img6.tianya.cn/photo/2007/12/10/6009846_2143929.jpg

niegm04 发表于 2008-1-3 20:35:11

建议chaque同学把题目改为王力宏同学的家学渊源,似乎更切题一些!
呵呵,期待下文!

尚戚 发表于 2008-1-3 21:11:45

王新明是义务人,汤唯是杭州人,还差不多吧。

chaque 发表于 2008-1-3 22:04:29

吃饭回来了,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位师友捧场!实在感谢大家,尤其是woi55兄还帮忙搜到了许奶奶的近照!不过也许天涯相册的链接对外有保护,很多网友都看不到,我在这儿就把许奶奶的几张照片都上传到咱们论坛,确保大家能一饱眼福。

这是woi55兄贴出的那张:

这是另一张有正面的:

chaque 发表于 2008-1-3 22:22:11


引用第3楼niegm04于2008-01-03 20:35发表的 :
建议chaque同学把题目改为王力宏同学的家学渊源,似乎更切题一些!


很佩服niegm04兄的建议,可惜至今也未见王同学继承许留芬教授、许倬云教授、乃至许凤藻舰长的某方面学术成就,所以私意以为“家学”也不太贴切。因此标题就还是用“学术渊源"字样,含混地过去算了吧。

每年开学前,我在看报纸上刊登当届新生名录的时候,心里都会洋溢着一种奇怪的,艺术家似的趣味;好像在玩味,眼前的这么多名字里,究竟哪几个会成为朋友或恋人,哪几个将终生为敌,哪些人会以哪些更晦暗、更难以捉摸的方式,在此后的一段生命中致命地相遇?

下图是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处通告第八十一号(1933年8月),清华大学第九级新生名单的一页。转引自《清华大学史料选稿第二卷(下)--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P852。

天人合一 发表于 2008-1-3 22:43:37

嗯,《山濤论》很好看。我非常佩服那种讨论的细密。

yngwie 发表于 2008-1-3 23:21:07

「楊聯陛」,是不是打錯了? 「陞」

chaque 发表于 2008-1-3 23:54:39


引用第8楼yngwie于2008-01-03 23:21发表的 :
「楊聯陛」,是不是打錯了? 「陞」

可不是吗,这就是后来以“汉学界的警察"著称的大师杨联陞教授。当时他老人家正是王力宏奶奶在清华大学经济系的同学(说的这一届学生像是南山敬老院似的)。

说到这一届学生,仍据《清华大学史料选稿第二卷(下)》p864编者注,"该级1933年入学新生285人,1934年插班生56人,1935年插班生17人,三年共入学458人,毕业257人"。

读到这里,我又对大陆出版业有点腹诽:285+56+17=458?这样的算术错误,大概能进清华大学出版社工作的编辑,早就该学过怎么避免吧?
总之,无论是三年共入学358人还是458人,最终毕业的人数都只有257个。这257人的名单,前引书也有列出,许留芬同学、杨联陞都赫然在列(陞字这回写成了“升”);而剩下那不走运的101名或201名未毕业学生中,就有刚才天人合一兄曾提到的,我也曾用红线画下的,徐高阮同学了。

niegm04 发表于 2008-1-4 00:22:16

引用第6楼chaque于2008-01-03 22:22发表的 :



很佩服niegm04兄的建议,可惜至今也未见王同学继承许留芬教授、许倬云教授、乃至许凤藻舰长的某方面学术成就,所以私意以为“家学”也不太贴切。因此标题就还是用“学术渊源"字样,含混地过去算了吧。

.......
chaque兄,娱乐嘛,何必那么认真。王力宏没有继承许留芬教授、许倬云教授、乃至许凤藻舰长的某方面学术成就,恐怕不止某方面,要是认真的说,倒是王同学简直和学术无缘啦,当然除了血缘,呵呵。本来本文借王力宏同学炒作许留芬等一干人等——就是“挂羊头卖狗肉”(chaque兄莫怪,这句最贴切,所以就用了),索性就直接挑明了吧,直接卖狗肉得了(这年头狗肉也值钱着呢,我们村子到冬天就有外地人骑着摩托车的套狗族),私以为还是改成家学渊源比较切题,呵呵!

chaque 发表于 2008-1-4 00:56:42

广陵书社1997年版《中国近代学人像传》 p141-2,为我们提供了徐高阮先生的传略和照片。

chaque 发表于 2008-1-4 01:46:43


从上面零星的传记信息可以看出,徐高阮同学世代官宦,到他令尊徐老先生一辈也做过户部员外郎,这与许留芬同学的武昌首义舰长老爹,形成了一种相当有趣的对称。

另一点有意思的是,传略里面讲到“先生自幼在北平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抗战军兴,自平而沪而滇,由沪江大学转入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

这段话如果属实,那么徐同学至少在四所大学读过本科。但据我掌握的资料,这个“在四所大学读本科”的说法还不够确切。首先,1938年1月的“长沙临时大学学生名录"中(载《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
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 p577),徐高阮被列入“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三年级”的学生中(名录中最高年级为四年级)。算上这个“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的前身),徐可以说是上了五所大学的本科。
其次,他最终也没拿到过本科文凭。据友人回忆(《何凤元集》 p104),“...徐后来去昆明西南联大继续上学,就在快毕业的那一个学期,因为和食堂管理员吵了一架,学校以此为借口把他开除了。”友人并评论说,这是因为学校了解他的历史,根本不想要这个学生。

传略中说“先生天资极高”,这个评语是既表抚慰、又含惋惜的,因为“天资极高”之类的说法通常只用在那些未能功成名就的学者身上(我们不会说杨联陞天资极高,就算他确有过人的天分)。徐高阮虽然没毕业,但还是陈寅恪教授点名指定的助手,并被认为是最能继承陈大师衣钵的弟子。我们知道徐的《重刊洛阳伽蓝记》严格地实现了陈提出的“合本子注"的创见,出版时也由陈作序,给出过很高的评价。
但学历上的欠缺,确实限制了徐的发展。傅斯年也颇看重他,把他带到了台湾史语所。他在那里担任图书管理员,直到1969年去世。关于徐在台的一段生活,他的后辈知己刘述先教授曾在《中国哲学与现代化》一书中有专文介绍。刘教授说,徐管理员在学界的面目很模糊,一时被视为“孙中山研究家”,一时又被当成“胡适之研究家”,此外的作品只有几种零星的翻译。他的生活则极为困窘,迎娶一位台湾本土女郎需要交纳聘金,竟至借了多年高利贷。刘教授曾替他斡旋一个东海大学的教职(徐甚至都没有指望副教授,说是当个讲师就满足了),后未果。在晚年他因误会,却与李敖和殷海光师徒交恶笔战,最后在愤懑中下世了(殷也与他同年去世)。

天人合一兄前面提到的《山涛论》我也见过(这里毕竟是八卦贴子,就不谈学术意见了),传说周一良先生评价极高。该论刊出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第一分中,出版于"民国五十八年",目录上已经注明是“徐高阮 遗作”了。

chaque 发表于 2008-1-4 01:53:45


上面的学生名录里用红笔画了三个人名,徐、杨和许。其实在本文中,后世声名最高的杨反而是个陪衬。另一方面,谈到许留芬就不能不谈徐高阮。因为他俩是革命战友,是红色恋人。

chaque 发表于 2008-1-4 02:57:31


前面介绍蒋南翔同志的革命业绩的时候,有个段落说:

清华的党组织在两次大逮捕之后遭到破坏,爱国学生运动陷于低潮,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清华园。在这样形势严峻、又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蒋南翔临危不惧,继续坚持战斗。他公开出面发起在同学中进行募捐,支援被捕同学,不避风险,和九级同学许留芬一同到东城钱粮胡同,探望当时被视为“要犯”关押在北平宪兵三团的清华同学、共产党员徐高阮和共青团员张宗植。

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当时的共产党员徐高阮同志在党内的资格地位甚至超过蒋南翔本人。徐是彼时清华大学中最老的一批党员,职位最高曾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蒋任清华支部书记)。而九级同学许留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或单纯出于义愤地)去看望徐高阮,因为他们正值热恋,无论上课、去图书馆、进城,都是出双入对。徐同志坐了牢,许同学当然也不能例外。

事实上许同学还真的坐了牢,时间就在徐同学入狱的70天后。两批人坐牢的原因说来可笑,是因为左右两派的学生争夺学生会的领导权,右派失势后,居然向国民党市党部告密。因此在1935年初,政府分两批逮捕了清华学生共19人,徐高阮和同属元老派的张宗植甚至被解送南京审讯。而我们的许奶奶留芬,因为家族奔走(许凤藻舰长和另一个被捕学生柳无垢的父亲柳亚子都算是社会名流),倒很快就签署了悔过书,被释放了。

chaque 发表于 2008-1-4 03:46:01


那么徐高阮同学在狱中是怎样坚持对敌斗争的呢?很少有史料涉及这个方面;同案人回忆说,当时他们都交待自己是共青团员,有人甚至记得徐供出了一个外围朋友,害得不相干的人也连带坐牢。总之他们被押送南京后,也还是好端端送回来了。清华也一样让他们继续读书,只不过,正如上面记录的,这类骨干分子就很难拿到文凭。

许留芬是怎么一个学生?现在已几乎无可考证,只有零星记叙她是很”文雅“的一个人,但在学运斗争中也相当激昂,“怒气冲冲”。
徐高阮是怎样一个学生、党员?这个资料就很丰富了。首先得说,让他从学生积极分子中脱颖而出的是,他比一般热血青年还要积极,善于组织各类活动。他入清华学习的几年,校内组织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就是上面提到过的中共外围组织“社联”的前身)和“现代座谈会”,专门吸引好学深思的学生接受“理论”的熏陶。我推测,许留芬同学就是他在这么一次研究会或座谈会上遇到的好伴侣。
其次,根据左倾非党同学的描述,徐同学具有地下工作者的天赋:诡秘、倨傲、声东击西,”令人捉摸不透“。在他周围聚集了若干差不多老资格的同志(高承志、蒋茀华等),形成了一个被称作“元老派”的圈子(徐的党内代号是“老王”)。元老派诸人,或多或少都对徐有些崇拜,而看不起“少壮派”和党内水平不高的“负责干部”。
再次,说到理论,徐的动笔能力和论辩技术也有目共睹。但他在地下工作者中间,也许是太有独立见解了,居然自办刊物,并在公开杂志上也撰文,批评党内的宗派特征,主张抗日应由国民党政府统一领导。这与“少壮派”和党内当时的主流意见形成了激烈的对立。负责北方局的刘少奇同志不得不亲自出面,在内刊《火线》中发表文章批驳徐的观点。最终在彭真同志主持的学委扩大会议上,徐高阮仍然固执己见,领导上甚至请他把问题带到“延安解决",“他不肯去,还要继续辩论,最后被开除出党”。

时值1937年初,徐本该是大四学生。南京之旅耽误了近一年,所以虽然许留芬能够在37年毕业,徐同学的学历却凝在了大三。传略里,“先生自幼在北平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至"抗战军兴“之间,只有一个短暂的逗号而已,谁能知道这符号展开了,竟是这么一出以反高潮结束的境况剧呢?

chaque 发表于 2008-1-4 04:29:08


徐高阮传略中说,"抗战军兴,自平而沪而滇,由沪江大学转入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我们发现这个路线也有问题。徐的友人(一同被押往南京的张宗植)报道说,1937年底他还在武汉遇到了相偕流亡的徐高阮和许留芬,他们两人的下一站则是重庆。在那里,我们知道许同学跟自己的全家汇合,借住在远亲家里,许本人后来在川北的一个中学任教,在后来遇到了军事教官王新明,二人成婚赴台。另一边,徐高阮则到了昆明的西南联大继续当学生——读书、办报、跟食堂管理员吵架,他的青春期似乎在春城幸运地延长了。

为什么经历了学运、牢狱、党争的革命情侣在流亡中分手了?失散?口角?家庭反对?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搜索引擎现在还没造出来。
五六十年代,两人还都在台北,他们又相遇过吗?图书管理员和会统系主任之间会发生什么对话呢?据说徐高阮翻译过安德烈纪德,我看这情景,倒像是另一个法国人说的,“缝纫机与雨伞在解剖台上的偶然相遇”了。

刘述先教授庆幸,徐在台湾娶到了一位“温婉安静、一点没有气性、有纯朴之美的宝岛姑娘做太太",但也有人报道他们夫妇文化差异太大,没有共同语言。在刘教授笔下,晚年的徐高阮天真如赤子,最渴望与青年一谈,"而他所感兴趣的东西...可谓与周遭的学风格格不入,据我所知,在当时未曾引起任何反响。"

许留芬(这个名字也有写作“榴芬"的)目前该是住在加州,她本为家中长女,许倬云教授是她的七弟,家族成员在大陆、台湾、美国都不少。

两人的老友张宗植,后来成了日籍华人,2004年过世。转年的2005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印行了张的怀旧文集《海天一色》。其中收录了他致许留芬的书信两通。

我在想,见证了许和徐的时代境况,尤其是见证两人之间那段特别的往事的,目前或许只有许一个人在世了。但我——还带着看新生名单时的那种奇怪的、假艺术家似的趣味——又想,这段事呢,许一直不说出来、不写下来就更美。哪怕是当她看到了最近热映的那个电影,看到自己孙子王同学演的那个更好斗的地下工作者,心里有点什么特别的滋味。这滋味仍只是她一个人的好吧。

白草折 发表于 2008-1-4 11:05:16

Re: 许留芬

许女士还是做了选择吧,有些话应该也不方便再去说,又这么多年了,记忆不见得可靠,都经过反覆编写、拣择。写《色,戒》的张女士也做了选择。
KMT向来恶名昭彰,选他,自然被认为等同思想不正确。
卻苦于无法说明白,沉默该是另一种回答。
许凤藻海军少将退伍,到台四年后就去世,许留芬是长女,家里一定颇需要她。
再瞎扯两句,好好先生李安,竟然让梁朝伟演老易,老易的角色诠释是李安的,张系国说这简直圆了张爱玲想都不敢想的梦,哈哈。
前面简繁字贴,有一贴说马英九是个大老粗,呵呵,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吧。

marj8181 发表于 2008-1-4 12:12:40

建议题目改为:


网上散步:由王力宏聊起来.

parivraj 发表于 2008-1-5 13:06:02

呵呵,chaque兄厉害啊。
我也来凑热闹,这几天还打算补简谱视唱的本人觉得人家王力宏同学也不见得就没啥学术的“造纸”,至少他的乐理肯定比我强……
另外许倬云先生前阵子帮白先勇推广昆曲也干了不少事,再往前推大家族里时常听个戏的也是必然,那么从广义的音乐来说,王力宏同志是把长辈的兴趣爱好当成了毕生事业。
这时候回过头看许奶奶的平静,则别有味道。试想当年要是她那一辈的谁要票友下海的话,估计许将军把他崩了的心都有(当然也说不定他家就开明,我不掌握情况,就这么一猜);而老奶奶所谓的“混口饭而已”后边或许也有些故事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论王力宏同学的学术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