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酒徒 发表于 2007-10-13 20:38:39

《读书》8期有感

高中时期就开始看《读书》,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光景了。虽然现在有些文章亦如当初未必真能看懂,虽然中间有几年中断过看《读书》。
今年的第8期《读书》,我几乎都是在旅途的颠簸中看完了。在火车晃晃悠悠中将《读书》的一篇篇文章读过,这种读书的体验是奇特的。在我所有的读书体验种几乎只有一次可与之媲美。那是许多年前研究生入学考试过后,与父亲及其画友至华山写生,一路上随走随停,爱景忘足。我亦携本《历代华山游记选》,边驻边读,真不知各处景物是故人所见,抑或我所见耶。在火车上读《读书》让人想起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大块假我以文章”等句,平添了几番人生逆旅的飘零感。
这一期的《读书》只有李零与巫鸿的两篇文章与我的专业略有相关。无论在何处,我都喜欢李、巫两位先生的文章,我甚至还有幸与李零先生同桌而聚,可惜当时学识浅薄,未敢请教学问。其余的文章我也就是看看罢了,非专业不敢妄言置喙,然而就是在这看看罢了的同时,我竟然发现许多问题,也许在许多人看来似乎都不是问题。仅举二例。
一、贝谈宁:《〈论语〉的去政治化》。文章对于丹《论语心得》进行了分析,总体是支持于的。其中一个观点是,“于丹著作的最大问题是受道教思想驱使而努力把儒教思想去政治化”。如果仅就学术层面,似乎是这样的;但在整个于丹及于丹的书事件中,却远非如此。于丹及其书的走红却显然是政治化因素使然,是由上而下的普遍流行,直至全面的普及,形成了表面阅读的“去政治化”。去冬网上有一帖子,在于丹签售现场,有人想表示不同的声音,也被非去政治化的措施“劝阻”了。以文本的去政治化因素来减弱或遮盖事件的非去政治化,只会是读者阅读文本及其对作者产生不同程度上的误读。《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固然不需要再给她蒙上一层神秘的宗法外衣,但是否就应该给她穿上“三点式”比基尼到处游街么。于丹诠释《论语》作为她个人行为,没有错!但以非去政治化的手段形成大众行为就有错了。但这些似乎都不算危险,危险——或是错上加错——的是,在《读书》这么一个学术随笔的刊物上宣传其道。讨论不是不可以,但讨论的近乎鼓吹就不太合适了。《论语》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需要确立一个简单明了最接近的原解的范本。这个简便的本子显然不是于丹的本子。在满是文化快餐的今天,过分宣扬于丹的本子只是弊大于利,最终的结果只会由一个曾经不怎么读书的民族引诱成一个到处读错书的民族。
二、黄灿然:《城市作为自然》。这篇文章最大的功绩是讨论了城市诗的符号和意象。这不同于以往农业意象的诗歌史。简单说,她帮助我们认识到作为现代城市的符号——钢筋、水泥也是有诗歌意境的,并未只是田园牧歌才有诗歌的意境。但作为现代诗歌,要找寻这样的现代诗境并将其表达出来,是很难的。似乎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远非文中后来所举《凌越诗集》就能找到的。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都市人,我喜欢凌越的诗,但文章大肆宣扬就略显过分和突兀了,尽管整个笔调是冷静的。
因为有书、有文章,更投射出人生的不定感和漂泊感,我喜欢这样的读书体验,尽管整期的文章都不那么好。事实上,我已经听到过有不少人抱怨《读书》是越来越差了,但无论有多差,我很可能还会继续买下去,看下去,也许只是看看而已,没有多大气力再继续读下去,只是出于某种阅读习惯,只是为了纪念将要逝去的青春。因为《读书》帮我度过了一个迷茫但求知欲又异常旺盛的少年时代。

魏晋酒徒 发表于 2007-10-15 13:03:22

谢谢醉乡常客兄 加威

醉乡常客 发表于 2007-10-15 13:32:46

能够对那些伴随自己成长的书刊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值得我等学习哇。

slough98 发表于 2007-10-15 17:08:38

首先对楼主宁静致远读书的淡定心态表示钦佩。不过《读书》今年第8期《〈论语〉的去政治化》一文,小生的看法和楼主有些不同。通观全文,作者并没有表现出“支持于”或“反对于”的倾向性,但作者在澄清一些人们对于著“不公平”的指责外,重在分析评价于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除了让人瞥一眼内心外,并没有提出提高自我修养的任何其他方法。更让人吃惊的是,她弱化实践的重要性。……拥有正确的内心是不错,可我们如何做到呢?”其核心论点是“于丹著作的最大问题是受道教思想驱使而努力把儒教思想去政治化”。不知楼主是如何得出作者“总体是支持于的”这一看法,《读书》并没有专门发表文章来鼓吹于,而是表达了思想界、学术界对于丹现象、于丹著作的独特思考,另一篇相关文章为彭国翔先生的《说不尽的〈论语〉》(《读书》2007年第7期)。楼主“于丹及其书的走红却显然是政治化因素使然”,这种说法似乎太简单了,央视传媒平台、于丹的讲述内容、方式和个人气质、商业运作、我们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等共同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产生该文化现象的文化逻辑。关于“于丹说论语”,大家已经说得非常多了,偶就不再罗嗦了。
“去政治化”的“去”应该是对译自英文的前缀“de-”,《读书》上的术语之密集确实不亚于现在的博硕士论文。看到凤凰卫视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的一段评价,他还专门提到今年第8期读书,引来供书友参考:
《读书》难懂?还是不愿意懂?
这让我想起来《读书》杂志。昨天我们就提到《读书》杂志闹出过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说它越来越难懂了。这8月份《读书》,已经是汪晖和黄平主编的最后一本《读书》杂志了。从9月开始就不是他俩编了,那是谁在搞,谁在做呢?现在还不知道。我觉得好玩的地方是什么呢?汪晖和黄平两个人当《读书》杂志的主编的理由就是当初沈昌文先生退休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读书》杂志文人趣味太浓,少一些硬的学理探索。请两个年轻学人出来写写东西,编写东西应该是不错。谁知道越来越多人投诉,说这在搞什么这本杂志。
看看《读书》的最后一期的目录里,比如有一篇文章叫做殖民历史的叙述与文化政治、论语的去政治化、美术史的形状、城市作为自然等等,还有野说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些文章跟以前老一代的《读书》是非常不一样,老一代的《读书》是什么样的《读书》呢?以前的《读书》它的文章也常常拿出来结集,主要就是作者自己结集文章。比如说像我们现在看这本冯亦代先生《听风楼读书记》,这本书就是老一辈的读书作者冯亦代先生,他们这帮老人家当年在《读书》活跃的时候,他们写的文章,你看那个文章你就发现,我觉得是任何一个受过中学教育的程度的人,拿起来都很容易看得懂,看的明白的,也很容易入眼的。
现在的《读书》常给人觉得太学术化,谈学术还不要紧,主要是它的语言也相当的学术化。当你用复杂的语言去谈复杂的问题,一般读者就觉得很困难了。但我觉得最妙的地方是什么?我有不少朋友,这些朋友也都是一些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一些知识界里面的精英,连他们都投诉《读书》杂志看不懂。这时候,他们所谓的看不懂,就不是刚刚我们所说的那种自然的,我真的因为看不懂而说看不懂。而是什么呢?他表达一种态度。什么态度?就是我拒绝去看。我为什么拒绝去看?这有几个理由。
第一,就是一个东西我很讨厌它,我不喜欢它的风格,我就说我看不懂了。第二,就是我其实是能看懂的,但是我不愿意花精神时间在上面去看。比如说你可能是一个软件工程师,可能设计软件,你也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你不可能看不懂一个国际时事评论,比如说写一篇时事评论给你看,讲阿富汗的塔利班为什么死灰复燃的问题等等。但是你可能看了这篇文章你说我看不懂,那你这时候说的看不懂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你不舍得花时间跟精力去看一些你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你说看不懂了。我觉得很多人投诉《读书》杂志,说看不懂它,其实是,如果在知识界来讲的话,是后者这种情况居多。
什么样的杂志是看得懂?就是以前的老《读书》就看得懂,老《读书》的读者跟作者已经有他们的新阵地了,就是我们以前也在这里介绍过的《万象》杂志。《万象》杂志虽然是陆浩来主编,但他也捧沈昌文先生出来挂个名,这就让大家知道,原来过去的《读书》的风格,现在都集中到《万象》那边去。
一翻这两本杂志你就比较得出分别了,《读书》真的是偏向学术性,而《万象》是比较散漫,比较多散文,比较多有趣味,强调阅读的趣味的文章,多这样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说《读书》看不懂,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可能是整个知识结构的变化。回想当初《读书》创办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读书》一直是整个中国文化界、知识界最有影响力的刊物。当时我觉得是从农村的一个中学教师一直到大学里面的高等学院的教授都喜欢看《读书》。大家觉得《读书》提供了一个共同话题给大家,就是大家关心的事情都在上面。比如说那时候文化热的时候,很多热点的讨论都在上面发生。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学术专业化,我们现在学术体制重建之后,很多上面牵涉到各种不同专业的东西出现在上面,很可能大家看起来就会吃力一点。
更重要的是什么?很可能是个典范的转移,过去我们看得懂《读书》,那现在看不懂,可能是由于我们过去有一套知识结构,比如说我们说电视在散布一个意识形态,你过去20年前你可能常把意识形态这四个字挂在嘴上。但是今天呢,已经不流行讲意识形态,今天流行讲什么?我们讲话语,讲论述了。这时候你发现,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套新术语,我就不明白了,我就看不懂了。很可能也有这样一个原因。

aiaia 发表于 2007-10-16 15:44:45

“非去政治化”——呵呵,硬是被这个词儿给噎住了!

好容易想起小学数学老师传授的“负负得正”的秘诀,删掉前面两个否定前缀,这才打通了经络,险。。。。。。

《读书》难懂。这是我从甫一接触它就有的感受(惭愧,那已是2001年左右)。一度深以为耻,怀疑自己真的跟不上了。随即释然——古今那么多大师巨匠,他们的东西怎么就不难懂呢?你时你的髦,我走我的路。山人自有心得,足以怡然。

不过,《读书》文章的难懂,却不是特例,而是当今学术文章的典型化——可以说是艺术化了的学术文章。说它“艺术化”,不是说它的字里行间能给读者多少美的感受,而是说充斥于其中的那些新鲜术语、那些新奇表述,实在都是那些专业作者们苦心孤诣造出来的;其目的,是为满足精英中人的学术审美癖好,以及满足自己哗众取宠的野心,也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吧。

只可惜,这样的东西必然远离大众。

我不喜欢。

天人合一 发表于 2007-10-16 15:56:43

欢迎魏晋酒徒重新光临,阅读读书的经验和兄差不多啊。

我曾经疯狂的购买每一册能看到的旧《读书》,最高的时候,出价到5元一本,几乎等于新杂志了。而《读书》旧杂志在市场是大路货。
说时候,我是对汪辉非常不满一族之内的,本来是期期都买,甚至要补齐全部,但是到04年左右,就厌倦了。内容是更丰富了,关心的东西是更多了,但是文字也更差了,几乎变成一本学报的样子。
而原来里面灵动的学者气息,却少见了。

04年以后,就变成了偶尔购买一册。

muling 发表于 2007-10-16 16:14:32

我也曾买过旧的《读书》,当时是发愿集齐1992年之前的。

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却没有完成。

个人感觉《读书》在90年之后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在2000年左右越发明显,现在几乎都想不起来去翻它了。

aiaia 发表于 2007-10-16 16:46:11

转一篇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如不妥,请醉兄删去——

《读书》:换脑子比换主编更重要
2007年07月12日 11:31 来源:新京报

  三联书店的《读书》杂志创刊近30年了。这本杂志素来以文风活泼、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思想前卫而著称,是老中青三代读书人的风向标,对中国读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读者对它的期待很高,对它的苛求也很自然。最近10年来的《读书》杂志大致继承了老《读书》的传统,但也有很大的变化——— “文风活泼”、“贴近生活”两项省略了,“关注现实”、“思想前卫”两项保留了。如果将上述的四个特点割裂开来,那么,后面两项符合学术研究的思路,前面两项是普通读者的期待。只有将上述四个特点合而为一,那才是《读书》杂志应有的风格。

  近年来的《读书》杂志依然关注重大的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问题意识,经常能够切中当代的要害,比如对三农、全球化、东亚、女性、社会公平和正义等问题的讨论。同时,它依然走在思想资讯传播的前沿,第一时间将国外最新的学术成果介绍给读者。遗憾的是,它没有保持“贴近生活”、“文风活泼”的特点,思维僵硬、文风偏枯,生活气息不足,有小圈子气,许多读者望文生畏,剩下一些铁杆捧场者。20世纪80年代,《读书》杂志带给更多读者的那种思维乐趣、言说冲动、批评热情逐渐淡出,它渐变成发表学术论文的地方,变成了高校考核中的核心期刊,趣味似乎更符合那些问题意识不够清晰、资讯短缺、但又急于想跟国际接轨的“学者”。一本与“生活”、“读书”、“新知”相关的杂志,如果不能激发更多人读书的兴趣和思维的热情,而是造成了他们对读书或新知的恐惧。

  中国人有一个老毛病:碰到困难就往后退,到老祖宗那里寻求支持,而不是勇往直前,自己寻求解决方案。因此,我们不断地听到一些“让《读书》回到 80年代”的怪叫声。这怎么可能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80年代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主体性”问题或者“文学”问题,今天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公平正义”问题或者“思想”问题,他们能够互换吗?

  从一位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我欣赏10年来《读书》杂志敏锐的问题意识,但不喜欢它的过于学术化的乃至“欧化”的语言。所谓的“文风活泼”,不是要回到那个浪漫抒情的80年代,用夸张的“诗人语言”说话,而应该继续扎根于复杂的当代现实和当代经验,学会用清晰明白的“公民语言”说话。诗人的语言是夸张“怪诞”的。学者的语言是严谨“枯燥”的。公民的语言应该是清晰明白的。做到清晰明白其实并不容易,仅仅靠满脑子的“问题意识”和西方学术名词是不够的。如何在关注当代生活和当代经验的基础上,真诚地与读者和各种其他话语势力对话、辩解、陈述、商谈,是我们大家都要急需学习的言说技巧。

  高深的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理论问题,时髦的公共性、现代性、民族性、他性等各类“性”问题,如何真正成为公众或普通读者所关注的对象,从而激发读者思维的热情和公众参与的热情?无论是职业编辑还是专家学者来编《读书》这本杂志,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类传播媒介,当务之急需要考虑传播的有效性,需要倡导适合自身的新文风,需要对活生生的现实保持高度敏感,让经验从逻辑中解放出来,更需要对用活泼的文风表达高深的问题持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甚至没有培养公民意识和练习公民言说的想法,再换几个主编也无济于事。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醉乡常客 发表于 2007-10-16 16:58:01

引用第7楼aiaia于2007-10-16 16:46发表的 :
转一篇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如不妥,请醉兄删去——
.......

没什么不妥,如果给出链接就更妥了~

其实,这个人文问题,或者说开了是某些问题,在目前可能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或推广。

从我自己的情况看,有些话越来越不好说、不敢说、不准说。做事可能也是这样的吧。

曾经很喜欢看读者,现在也没什么兴趣了。

政治化、商业化,对很多东西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眷恋阳光 发表于 2007-10-18 03:34:20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好怀念一个人,静静品书的日子

redhat028 发表于 2007-10-18 05:48:31

什么读书高哦,谋生乃人生第一要务,谋生才高。

南溟 发表于 2007-10-18 13:02:33

读书无非是向上求取真道,向下理于人事。我觉得汪晖时代的《读书》对时代脉搏的把握是相当准确的,所谓文字风格小节而已。我七年前开始读《读书》,也是在高中时代,从没有觉得过分晦涩,大多数文章还是能了解大意的。

redhat028 发表于 2007-10-19 02:06:37

什么时代了,还说准,现代是“谁都说了算的”的后现代。

“我的地盘我做主”,“老子说了算”,大家一起玩一起乱才是“正道”。

魏晋酒徒 发表于 2007-10-19 11:37:00

谢谢各位的支持,特别是醉乡、天人、slough98 、aiaia 诸兄。再发9期读感,大家请批!

青柯 发表于 2007-10-20 21:05:50

听你春天的故事。

freemen 发表于 2007-10-23 00:19:38

静静的聆听大家的声音

khzouweiyi 发表于 2007-10-23 15:16:41

我等水平有限,只能在一旁聆听而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8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