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有感之二:关于对《项羽本纪》中一段文字标点的商榷
关于对《项羽本纪》中一段文字标点的商榷句读和标点,是我们研读古文的最重要的一环,是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功。句读是中国古代用以断句的方法,一句话语气结束叫“句”,用“。”号表示;语气未完,中间的停顿叫“读”,用“、”号表示。中国的古书是无句读的,故古人读书要自己句读。今天的我们很荣幸的,繁复的古文,大多经过专家学者句读,今天讲叫“标点”,有了标点,读起古文来轻松多了。
本人在阅读《史记》过程中,喜欢把不同版本的图书放在一起,一方面是了解不同版本的差异,一方面是掌握更多的信息。从断句上来说,各种版本大同小异,但有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标点,不同的断点,意义殊异。这里试举一例,与各位书友探讨。
这是《项羽本纪》中的一句话,即: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不同版本的断句和句中字词的解释如下:
1、《史记注译》,王利器主编,三秦出版社,1988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学书:学习认字和写字。去:放弃。
2、《史记全本新注》,张大可注释,三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学书:学习认字和写字。去:舍弃,丢下学书之事。学剑:学剑习武。
3、《史记评林》,古籍影印本。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4、《史记》,中华书局,1959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5、《史记会注考证》,日本泷川资言考证,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1955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去,犹罢也。
6、《史记》,郭逸、郭曼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7、《史记笺证》,韩兆琦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学书:学习认字、写字;去学剑,离开学书的地方,另往学剑。去,离开。
8、《全注全译史记》,吴树平等35人合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学书,学习认字和写字。
以上图书,基本上含容了现今比较有权威的《史记》标点本。综合一下,关于这句话的标点,基本是可以分为两种意见:
其一: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其二: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为什么文字浅显的一句话,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断法呢?我想,这其中,“去”字是一个关键字。
联系以上书籍中关于“去”字的注释和上下文意,“去”字在本句中,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活动的方向;一是表示放弃、舍弃。
在这句话中,哪个断法是司马迁的原意呢?这实在无从考。
但是,哪种断法更能表现出项羽的个性特点呢?让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
第一个义项,即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活动的方向,这在今文中也用得较多,这仅是做事的顺序,似乎和项羽的性格特点没有太多的联系。
第二个义项,即表示放弃、舍弃。“放弃、舍弃”,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联系整篇《项羽本纪》,这和项羽的性格是紧密相联系的。项羽做事,一直存在不能专一、难以坚持到底的性格。他学书、剑均不成后,又学兵法,但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这透露的,正是项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学而不精、持之不恒的孩子脾气,这种性格,项羽一生均没能改变多少,这也潜伏了他最终败落的深层原因。
项羽的这一性格特点,在他事业的关键时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是在他屠咸阳、杀子婴、烧宫室、收货宝、劫美女准备往东后,有人劝他“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他却嫌弃汉中已焦土一片,没有家乡楚国好。不能审时度势,错失良机。
二是刘邦为答谢项羽还其父、妻之义,决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项羽没有细想刘邦的意图,竟毫不怀疑、毫不防备地“引兵解而东归”。之后项羽虽多次击破汉军,但实力每况愈下,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他性格中的半途而废、不知深究使他意识不到楚汉划鸿沟为界背后的隐患。此性格最终酿成了他致命的要害,加之杀义帝、封诸王、失范增等一系列的败着更加剧了他走向悲剧的速度。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不明了司马迁的本意,虽然众多权威版本的断句是“去学剑”,本人认为,这句话的断句最好应该是: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一点拙见,与诸君共同探讨。 俺觉得从语法角度看,结论应该一样."去"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活动的方向时,在古汉语中好像极少有后面跟其它动词的吧."只恐夜深花睡去"这样的说法多,但"去学剑""去打猎"这样的说法很少吧. 楼主读书精细,见微知著。不过有一点补充一下,楼主说"去学剑""去打猎"这样的说法很少,即“去VP”式在古汉语中不多见,这是凭印象得出的看法。实际上,这种结构在古汉语里也完全合乎语法,如“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从语法上看,连动结构“去VP”在古代汉语中肯定是合格的。至于说出现频率可能较低,那也许另有原因。."只恐夜深花睡去"里的“VP去”里的“去”已经虚化了,表示一种远离“醒”的趋向,同“老去”里的“去”,和“去学剑”里的实义动作动词“去”不是一个“去”。现代汉语里“买菜去”的“去”也有一定程度的虚化,所以韵母弱化,可读做qi,而且轻声。“去买菜”的“去”读音就不会弱化,还可带宾语,去某某菜场买菜。应该区别虚化和未虚化两种用法。“舍弃”义可能是直接从去的本义“离开”引申来的。
另外,读本科那时岳麓书社的古典文学普及文库很火,其中李全华标点的《史记》应该也是较有影响的一个注本吧。
期待楼主的“读《史记》有感之三”,坛子里散论多见,成系列的东西太少了。 我不是学语言学的,再来补充一下。
在我的印象中(不好意思,我还是凭印象,而楼上似乎同意我的这一印象:“去VP”在古代汉语中出现频率低),从很早开始,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已与口语有较大分歧。楼上举的例子是诗,而诗大多对口语采取拿来主义,这就是古诗比古文更接近现代汉语的原因。所以不能因为它在诗中出现就认为它在文言文中也是合格的。 楼主是从哪里得出来“一是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活动的方向”这个义项的呢?那些“去”字下不点断的版本不也都在说“去,犹罢也”或者类似的“去,离开”吗?“去学剑”实际上就是“去而学剑”,我想在这里引的这些个校点本注本的作者应该没有一个把它理解成现代汉语常见的“去看电影”中“去”的含义的。也就毋庸强立这所谓的第一种义项,并相互对照而引出那大段的议论了。 记得李铎曾发表过一篇讨论电脑标点古籍的文章,其中他就引用的这个例子。楼主可找来看。 引用第3楼benchren于2007-08-17 13:21发表的 :
我不是学语言学的,再来补充一下。
在我的印象中(不好意思,我还是凭印象,而楼上似乎同意我的这一印象:“去VP”在古代汉语中出现频率低),从很早开始,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已与口语有较大分歧。楼上举的例子是诗,而诗大多对口语采取拿来主义,这就是古诗比古文更接近现代汉语的原因。所以不能因为它在诗中出现就认为它在文言文中也是合格的。
古诗比古文更接近现代汉语?古文中会出现“梧桐栖老凤凰枝”这样的特殊句法格式?楼主谈的可能是诗经、古乐府民歌吧,近体文人格律诗的情况显然不同。即便说古乐府民歌,也经过了文人的诸多加工,有什么证据表明它们比古文更接近于当时的口语状况?《史记》的文言色彩其实不很强,比较《汉书》就能看出,后者骈文风格更明显。
另外,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出现频率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合语法性程度的高低。按照楼主的推论,诗歌语法和文言文语法就是差别很大的语法,真的如此吗?即便《史记》代表“文言文语法”,古乐府代表“古代诗歌语法”(这种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语体之间语法的差异并不一定像楼主判断得那么大。
其实,按照parivraj 兄的看法,我们的上述讨论已经和注释本义南辕北辙了,刚才谈这些不是就具体结论而言的。关于具体结论,重读原文,便觉得parivraj 兄的看法是可靠的。尽管古代汉语里也有“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的用法,但“去学剑”里的“去”不大可能作此解,因为古汉语表“前往”的意义在行文、语境中蕴涵一个具体位置作为参照点,远离这一参照点便为“去”。“汝可去应之”里这一位置便是阿母、阿女所在的家中,而如把“去学剑”看作连动式,其中的参照点感觉很模糊。应解为“离开”(引申为“放弃”)学书这件事。 我承认“古诗比古文更接近现代汉语”这样的结论太草率,不够周详,但任何结论都是有条件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落后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仍然是对的,而相对论也并不是普适的。
古诗因为讲究句式齐整,而古文是“散文”(骈文句式接近诗吧),所以在句式上诗不可能更接近现代汉语。
以下是通过GOOGLE搜索到的。
第3l卷第1期2004年1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文件格式: PDF/Adobe Acrobat
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根本差别,即双音节与单音节的差别,最终促使现代汉语取代了古代汉语,新诗取代了古诗,使新诗固定 ..... 郭锡良认为:“东汉以后,诗歌的语言一般比散文更接近口语。”其实,东汉以前也可作如此观。郭锡良本人就曾引用过《诗·郑风· ...
engine.cqvip.com/content/i/80993x/2004/031/001/sk18_i4_9116174.pdf - 类似网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