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VP”琐议
这是五年前的一篇习作,当初的一些看法已不符合当今语言状况的实际情况,但这种不一致也能启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语言的发展规律,其规律虽不如自然科学定律那般刚性,也绝非无迹可寻。在一则甘草良咽广告中,葛优最后说“我有吃”,这句话让吕丽萍忍俊不禁的同时,可能也让一些观众觉得有点别扭。某些南方方言如福州话、厦门话、潮州话里确实存在以“有+VP”表示完成体的情况,如潮州话的“我有食”相当于普通话的“我吃了”。可是,我们应如何看待普通话口语里出现的类似语言现象呢?
一位语法学者曾谈到自己的女儿会常说“有见过”之类的话,根据笔者的调查,一些说普通话的大学生(不会说南方方言)所使用的“有+VP”结构也不限于表完成体,而是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表完成体,如“你有弄懂吗?”,“我有吃”也属此类。除具备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外,这里的“有”和“了”还有一点不同:前者有时可重读,表强调语气,后者不能。这与“有”本来是个动词有关。
二、与经历体搭配,如“我有去过北京”、“我有跟你讲过”,“有见过(答语)”。这类句子中一般都含有经历体标记“过”。“有”可表强调语气,如在回答“你有没有去过北京?”时,“我有去过北京”中的“有”可重读,蕴涵和“没有”对比的意味。有时也无强调义,如笔者听到的“我有跟你讲过”既非答语,也不重读,其中的“有”是冗余成分。
三、与进行体搭配,如“你有在听吗?”,意思就是“你在听吗?”。
此外,笔者在四川某广播电台的直播节目中还听到主持人说的“你有在收音机旁吗?”这样的句子,该句是不规范的。一般“有+VP”里的动词都是动态性的,这里的“在”却是个表存在的静态动词,不能带体标记。这句话是由“没(有)在+处所”不当类推而来,用“没(有)在+处所”表述现在的状况是不恰当的,“我现在不在教室里”显然比“我现在没在教室里”的说法要自然。
综上所述,我们可把“有+VP”中的“有”归纳为四类:1.可删去而保持句义不变;2.有完成体语法意义;3.有一定的语用意义;4.兼有2、3类意义。第1类属不能提供任何新信息的冗余成分。2、3、4类中的意义也多可用规范的同义表达形式来体现,如含强调意味的“我从腥ス?本?保?部缮境?坝小保??匾舴旁诙?省叭ァ鄙侠幢泶锿??囊庖濉5比唬?坝 印象中,最初听到“有+VP”好像在琼瑶时期的港台片里。
另外,那个“四川某广播电台的直播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显然既不标准也非“川普”,“川普”里面“……在不在……”这种用法比较多。
如果是纯四川话,确实是“……在没在……”,这一点兄弟有所不知。例如:
“你在没在教室里啊?我有事找你。”
“我没在教室。”
其中的“里”,各地又有不同习惯,有“里头”、“以头”、“头”等同义词。 谢醉版点拨。这样看来,主持人的这句话是用普通话语音词汇和四川话语法糅合而成的。“在没在”的说法在普通话里似乎不规范,但我语感上能接受,“没在教室”、“没在家”这样的“没+在+处所宾语”结构很多见。
语言学界把“不”和“没”否定的区别概括为:
“不”常表主观否定,“没”主要表客观否定。
“不”否定无界量,“没”否定有界量。
比如,“他不去”,“不”代表的是“他”的主观意愿对“去”的否定,而“他没去”,“没”否定的是“他去了”这样一个客观事件。
又如,为什么可以说“他不知道”,而不能说“他没知道”?
因为“知道”这个动作没有内在的时间终结点,有“他去了三星期”,但没有“他知道了三星期”。因此“知道某事情”属于无界量,只能用“不”否定。
“他没来已经三天了”比“他不来已经三天了”合语法度要高,也是因为谓语部分的有界特征制约了主语的选择,”他没来”是有界的,而“他不来”是无界的。
“没+在+VP”和“不+在+VP”都能说,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该格式否定的为客观事件,似乎更适合用“没”否定(当然“不”有时也用于否定客观事件,如“不知道”),但“在+VP”不能带体标记,本身是无界的,这样否定标记应为“不”。于是就出现了“不”“没”此时区别的“中和”。 正如石毓智先生所指出的,一个孩子经常听到“你有没有吃饭”之类的问话,最自然的回答应是“有吃饭”随着“有没有+VP”结构(也是近几十年才被广泛使用)使用范围的扩大,“有+VP”可能以该类问句的答语为突破口,逐渐在陈述句中也具备“V+了”的功能。
我目前不能同意石毓智的观点。
1. 董秀芳( 2004)认为这一句型“有没有”是一个助动词,出现在动词性成分之前,帮助表示对过去是否发生某事件的一般性疑问。“你有没有吃饭”与“你有没有饼干” 中的“有没有”不同。用法不同,重音也不同。
2.太田辰夫( 1958)“有没有+VP”格式是从“有没有+NP”类推过来的,“有没有”否定名词性成分,类比“没有”否定动词性成分的用法,“有没有”也产生出否定动词性成分的用法。
并不是从“有+VP”和“没有+VP”发展来的。
3.说普通话的大学生也说“有+vp”,我认为这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暂不区分是借用(borrowing),还是语言迁移(language shift),但是一定有社会的因素在里面。同儿童的母语习得是两回事。
4.石的观点只是推测,我没有看到他做了可信度较高的语料统计,因此不能同意。当然,也许由于本人眼界狭窄,没有读到他的相关研究,还请知情的朋友告知。
后辈的一点拙见,还请slough98 兄批评。 四川话属于北方语系,其本身的语法、发音、用词习惯等,都比较接近普通话,这就造成“川普”现象。东北人也有这个问题,由于东北话更为接近普通话,不太容易被发现而已。
前几天我们学院互听课,东北同事的“三”(san三声)好像就是典型的辽宁口音。不过,这哥们的普通话等级比我高。
以后要慎用“点拨”、“指导”类词语哦,我…… 为什么现在发贴子,英文单词总被拦腰断开了呢?编辑的时候,用“所见即所得”的模式,是在同一行上,但是发出来格式就变了。 有+VP have+VP
I have done..............................
I have been to Beijing.俺有去过北京。
不学无术,平生最怕看VP不VP之类的论文了。
闪
re:
给swb兄捣个乱:有+VP ≠ have+VP
有+VP =have+VP(有时态变化)
我也不爱看VP不VP之类的论文,我更不学无术。
溜 louselice^_^ 太谦虚啦。大家都同辈,在这里自称“后辈”不得体呵!
去年《中国语文》上的一篇文章对“有+VP”及相关格式做了全面系统的考察。
其中特别谈到了“VP了没有”与“有没有VP”的关系,后者里的许多次类不能变换为前者,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比如“有没有认认真真地为他们想一想?”不能变成“认认真真为他们想一想(了)没有?”“有没有+VP”在逐渐取代“VP了没有”,这样一种竞争态势强化了“有”作为助动词的地位。该文也通过语料证实答语是强化“有+VP”格式的重要方式。
“有+VP”格式的扩散原因是多方面的:强势方言的、普通话内部系统调整,还有swb兄谈到的英语的影响等。
偶对语法实在外行 你们都说自己是外行,我这个师弟级甚至学生辈的怎么办。 真正的外行来了,呵呵。
想补充一点:所谓“有+VP”的否定式,“没有+VP“表示对过去动作或经历的否定,倒是规范的或曰被接受的用法:
他没(有)去北京。
他没(有)去过北京。
[参见:Chinese: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2004, p165.]
据此反推,是不是"他有去北京"这样的说法也显得不那么别扭了?
呵呵,纯属凭感觉胡说两句,我连中学学的那一点汉语语法都忘光了。 俺反感这种说法。 春节晚会后那几天,周围“杠杠的”,那是“相当的”东北阿
年一过,就继续看、听很多人继续“耶耶”的了~
继续题外话,顶楼的——“我现在不在教室里”显然比“我现在没在教室里”的说法要自然——俺那儿好像相反
问楼上各位行内的,VP这种表述法,是出于什么目的——方便?专业?还是另有深意
(想起一个哥们的答辩,底下有个搞词源的不老的先生,看到一篇“……VP……”的论文,就开“轰”了,那个激昂慷慨~) 引用第12楼彳亍于2007-08-08 23:41发表的 :
春节晚会后那几天,周围“杠杠的”,那是“相当的”东北阿
年一过,就继续看、听很多人继续“耶耶”的了~
继续题外话,顶楼的——“我现在不在教室里”显然比“我现在没在教室里”的说法要自然——俺那儿好像相反
.......
“没在教室里”属于方言语法现象,上面已经有帖子说过这个问题了。
“VP这种表述法,是出于什么目的——方便?专业?还是另有深意”,偶不是行内人,这句话的意思是问研究这种表述法的目的?语法研究的目的?即便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语法研究(计算语言学的语法研究很实用)也是有益的智力游戏,一门学科再怎么冷门,也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当然现在对语法学论文的意见不少,有人认为其中不少文章故作高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有人说不少文章术语太多,表达方式抽象化模式化,可读性不够,这些另当别论。还有,我认为古汉和现汉研究确实需要更好地沟通。 板转一块,玉石拿来。
你有没有去过北京?
回答往往是“去过”, “没去过”
但从句子来看,问题在 “有没有”这个疑问上。
所以回答应该是“有”“没有”
加上其他成分。。。
我没有去过北京。。。我有去过北京。。。
如果这么分析,语法上没什么错误。不过我们的白话发展实际上是从古文来的,语法并没有随之发展得很完善,有不同的说法应该是在不同地域独立发展的结果,并不能说谁对谁错。
按古文的语法:
汝曾至京否?
(你以前到过北京没?)
然
(是。)
未曾。
(没有过)
貌似东北话和广东话的说法符合? neotsu兄似乎是说这些不同语法格式的并存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发展得并不是很完善,这我不大明白。一种语言语法的变异情况好像不用以衡量语法的完善程度。
关于白话由古文而来的说法,可以细化一些,明清人说话不会说“汝曾至京否?”《朱子语类》里的“V过”格式就很多了,体标记“过”已经形成,现代白话的直接源头是近代的宋元白话。上古文言基本能反映那时的口语状况,但后来书面文言和口语的差距就越来越大,这也是白话文运动的重要语言背景。 我给n兄14楼评分留言是:好像归根结底是语言习惯问题。就像上海人的“两”。
看了S兄此帖及随后的讨论,觉得语言和习惯(或许应该用其它更合适的词)关系太密切了。 其实已经离题很多,s讲的是如何看待“普通话口语里出现的类似语言现象”,我们很多讨论的是这种类似语言现象本身了
说到语法,突然就想起来曾经学过的 主谓宾定状补。。对于时态,则很模糊。将要。已经。曾经。会。正在。这类的词语很多很多。。。不像英文 being, will, is going to. have..did...时态区分,使用的很严格
中文的文法,比英文要简略,粗糙很多,也更宽松。
对于 “有没有”, 实际上是表达一种过去时态,英文里对应的是 “have done something”
所以回答如果是 “我有(吃)”, 则类似“yes, i have”的句型吧。应该是比较符合“语法”的一种说法。
平常口语里,不用“我有吃”, 而是“我吃了”, 这里的“了”则用来表达时态。或者应该是“我吃过了”,用“过了”来表达时态吧。
-------------------------------------
至于如何看待这种地区性方言全国普遍化的现象。。。我想和经济重点发展,文化的流行有很大关系,人们偏向于模仿所羡慕或者向往的一些东西,是人性的问题了。这和学士们仰慕先贤,读书多了,自己也开始拽起文来,是一类的事情。 neotsu兄的一些说法似乎不符合语言学、语法学的一般认识。
1.“时态”包括“时”和“态”,二者有联系,但其实是两个概念,一般讲的“过去”“现在”“将来”是动作事件时间和说话写作时间的先后关系,属于“时”,而“态”(aspect)的概念就比“时”要更复杂了,简单说,反映动作事件的动态阶段,不一定专属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一。
2.英文的have done是现在完成时态,即“现在时+完成态”,不是neotsu兄讲的“过去时态”,英文的“过去时”包括“一般过去”“过去完成”“过去进行”(它们的“态”都不同)等。为什么容易混淆呢?因为感觉上“完成”,肯定是动作事件已经发生在说话之前了,就是“过去”,其实不然。
以汉语“我吃了”为例,这是个完成态表述,可能动作确实发生在过去,也可能是“我吃了去找你”的前段,显然这时动作还未发生,不能说“V了”就是过去时。
“有没有”也不是专门表过去时的格式,基本上属于完成态,比如“有没有掌握一门技术是这家公司用人的重要标准”
“掌握一门技术”一定要发生在说话人说话之前?并非如此。
neotsu兄说“我吃过了”里“过了”表时态,这里没有区分表“态”的“了”和语助词“了”,“我吃过了”层次是“我吃过”+“了”,不是“我吃+过了”,“了”在句尾有种加强确认的语气,“态”的表述由“过”完成,“过”是经历体,和完成体还有区别。
3语法在一般人印象里就是“主谓宾定状补”之类,这是出于对教学语法的感受。而理论语法体系则要深邃得多,如Chomsky的生成语法认为语法是一套大脑中的语言生成装置,人类有普遍语法,乔氏学派旨在探索人类的普遍的语言机制,这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重要内容。
关于neotsu兄提到的“中文的文法,比英文要简略,粗糙很多,也更宽松。”我不同意这一说法。老外学汉语会出现大量的语法问题,只是说汉语语法规则不像英语那样形态标记突出,汉语语法规则更多是隐藏在组合聚合关系之中,汉语语法一点不比英语简略,也毫不粗糙,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汉语语法的奥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