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有感之一:得人心者得天下(说说刘邦和项羽)
近来读司马迁之《史记》,深感太史公文笔如炬,数千年史事,信手拈来,稍加编排,便气势如虹,活灵活现,妙笔生花,令人拍案叫绝。每每读罢,让人掩卷长思。当然,我读《史记》现在只是个开头,有些小感小发,写一点出来,与各位书友共同交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读《史记》有感之一:得人心者得天下(说说刘邦和项羽)
秦亡楚败汉兴这一段历史,可谓《史记》中最精采之文笔。其中的风云人物,当推项羽和刘邦。
项羽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是楚国的贵族,是推翻秦王朝的第一等功臣。在灭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刘邦则是个贫民、流氓,是一个酒色之徒,没有打过几次胜仗,也没有攻克过几座城池。
秦亡之时,项羽握兵四十万,而刘邦仅十万,实力远不及项羽。但是,楚汉相争,刘邦得了天下而项羽却自刎乌江。
为什么实力强大的一方,却败在了实力较弱的一方的手下??
这个结局,与近代中国国共两党之争何其相似,我认为,这正应了毛泽东的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
1、从民心得失看。
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刘邦引军入咸阳,见秦宫重宝美女想据为己有(此人性也),但听了樊哙欲有天下,还是欲作富家翁的警告后,立即还军霸上,与民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写了安民措施:“诸所达毋得掠卤(通‘虏’)”,还军霸上,于是“秦人喜”,深得民心。
项羽入咸阳怎么样?屠咸阳,杀子婴,焚宫室,血洗关中,收其宝货妇女而东。这样的“霸王”,老百姓能爱戴吗?
2、从将心得失看。
项羽用人刚愎自专,不知笼络人才;而刘邦则虚怀若谷,知人善任。项羽最强胜之时,天下将才都来投奔他,但他逞个人主义之能,不能识人也不能重用人才。用了范增,可关键时不听其建议,鸿门宴放走了刘邦,留下了巨大后患。韩信开始时也是在项羽旗下的一代将才,因得不到重用,结果成了刘邦的一员大将。 而刘帮不仅知人善用,而且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他的麾下,笼络了一大批将才,如萧何、张良、陈平、韩信等,个个能谋善断,成为刘邦问鼎天下的最大功臣。
当然,除了人心的得失外,楚败汉兴还有很多原因。说白了,项羽只是一个军事家,一个暴发户,而刘邦是一个政治家,一个董事长。项羽从八千子弟兵,发展到40万的庞大军队,然后节节失利,垓下大败,自刎乌江;而刘邦,从一个亭长,到10万大军,最后成就为拥有天下的君主……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得人心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是多么地重要啊。
点滴体会,不当之处颇多,望各位书友多提意见。
互相学习,共勉! 考虑不周,再补充一点:
3、从军心得失看。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从初起到秦亡之时,项羽得到广大官兵拥护的,因而能从八千江东子弟兵,发展到拥有40万兵力的大部队。然而,项羽在亡秦后,由于分封诸王,自己封为霸王。分封是违背历史潮流的。有秦国统一的基础,人心思统一,分封必然进入春秋战国的乱世时代。项羽分封诸王,却分了人心,分了军心,满意者少,不满者众。如刘邦未分到关中,最不满,差点与项羽闹翻。分封后,部队各自为阵,将领以各自的利益为主。人心难以再统一。项羽所拥有的绝对优势,内耗殆尽。
而观刘邦,却深谙政治权谋之术,把一切优势的人才都聚集到自己的麾下。在天下大乱之时,善于争取同盟者。刘邦平定天下后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是用人上与项羽的对比,也是刘邦善于笼络人心,把各级优秀将领为我所用的最好例证。各级将领团结一心,三军团结一心,楚败汉兴,这是历史的必然。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胜利者惯用的一种谎言。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他们会把有利于这种说法的“史实”书写下来并加以发挥,而把不利于这种说法的“史实”隐去甚至抹煞。从历史上看,“春秋无义战”,胜败与否,与“人心”显然无关;楚汉相争,也很难说哪方更得人心,按说项羽是楚国贵族之后,一呼百应,焚烧秦宫虽令咸阳秦人失望,但恐怕天下人大多还是拍手称快的,就此说项羽失了人心,似乎非常勉强;新莽末年,“得人心”的赤眉绿林诸义军、以及汉帝嫡系后代的更始帝等政权都很快失败,胜利最终落在刘秀手中,当然东汉史家也把刘秀描绘成“得人心”的形象;三国争雄时,据说刘蜀一方较得人心(当然对此我有怀疑),但刘蜀取得的成果最小,而且灭亡最早;司马氏是黑暗统治的代表人物,却赫然一统中国;五胡十六国,东晋南北朝,胜败更替,没有哪家是得人心的;其中统治手段稍显仁慈一点的苻秦,差点统一中国,最终却彻底失败于一群宵小手下。这数百年的乱世,人心根本没有起过任何作用。隋末大乱似乎能够说明失人心者失天下,但天下最终却没有落入“得人心”的李密、窦建德等人手中,而是落入无关人心的李渊父子手中。这和秦末的情况很相似,而后来李世民为证明唐室统治的正确性所做的大量舆论和理论工作也和汉初相似。唐末就更不用说了,最不得人心的朱温取得了最大的胜利,开创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的成功也只不过是唐末五代功高篡主的惯性运作,和人心关系也不大;至于辽金夏元对汉族政权的节节胜利,直到最终灭亡汉人政权,那无疑是极不得人心的。元末农民起义的情况也是一样,在地方上颇得人心的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等政权最终都败在朱元璋手下,这历史比较近,资料伪造的程度也低一些,就看得更清一些;晚明的统治固然失了人心,但入关取得天下的满清大肆屠杀,有谁能说它得人心呢?但它却是势如破竹,十余年内将“得民心”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一扫而光。清末得人心的辛亥革命义军被袁世凯打得无还手之力,只得谈和让袁世凯做大总统,连孙中山都得被迫让位,导致此后军阀割据多年。 引用第1楼lcg111于2007-07-18 07:58发表的 :
有秦国统一的基础,人心思统一,分封必然进入春秋战国的乱世时代。
此言殊不然。秦暴政,六国遗贵复国之望与私心并使,遂归罪于统一。而民厌水火,风从为乱。故当时人心未得谓思统一也。其一。其二,分封乃周旧制,八百年因袭遽然革命,而暴政兴;虽六国战乱,尚未如此怨苦,民心所系自然思旧,此则甚易为野心勃然者用。故汉定天下亦不得不分封同姓,以顺分封之望而后安。迄主父偃行推恩,群王犹纷起相抗,可见其势也。 赞同苏鲁支。
“人心思统一”并不错,但那是秦统一若干年后的惯性思维,并为华夏农耕安土重迁心态所延续千载,待到商品市场取代狩猎耕作,则作为经济性的统一市场之需求与作为独立人格与精神之要求,表面虽有二律背反迹象,实则成为近现代社会凸显的特征。
楼主此题目不错。
《史记》的确常读常新,不过“数千年史事,信手拈来,稍加编排”却未必,小弟就不弄斧了,《报任安书》可以看看。
拙见献丑了。 感谢关注,“数千年史事,信手拈来,稍加编排”仅极言太史公写作能力之强,技法之高。司马迁写《史记》,固然历尽艰辛,尤其是在当时无纸,写于竹简上的时代,创作不便,修改不便,抄写不便,保存不便,在当时的情势下,能把《史记》这样一本宏篇巨著写出来,没有高超的写作能力是万不能完成的。 引用第3楼苏鲁支于2007-07-18 09:25发表的 :
其二,分封乃周旧制,八百年因袭遽然革命,而暴政兴;虽六国战乱,尚未如此怨苦,民心所系自然思旧,此则甚易为野心勃然者用。故汉定天下亦不得不分封同姓,以顺分封之望而后安。迄主父偃行推恩,群王犹纷起相抗,可见其势也。
项羽和刘邦,均搞了分封。但两者不同。
项羽封王,主要封的是部分起义军领袖和旧时六国国君的部下,封后绝大多数大臣不服不满;而刘邦封的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部分功臣,甚至最后全部变成了刘氏,自家人,管理的难度要小一些。分封制确实后患无穷,像刘邦这样能谋善断者还影响甚大,况项羽一武夫乎?
所幸,至汉武平七国之乱,分封制终于结束。 汉初分封不行,天下难安;文景后,分封不去,国将为乱。此一时,彼一时也。岂可大而笼之谓分封必然为乱乎? 分封必然为乱这个观点本身我是支持的。
而且个人感觉刘邦对于以后的混乱并非是没有预见,
而是在于刘邦而言,天下既然已经打下来了。分封也不过是把权利交付在族人手里。
更何况自己的老婆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政治情势那么复杂,自己死后的事恐怕他也未必相管的那么多了。
天下惟有德有能者治之... 分封固然导致动乱,但中央集权也不是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一切都取决于帝王本人高明与否。开国之君自然是英明神武的,但数代之后,自然就无能得很了。分封制如果封的是自家子弟,则乱后得国者多半还是同族同姓,总算肥水没流入他人田;中央集权如果维持不下去,则乱后国家必然落入他姓他族,自家子孙连性命都难保了,想做普通百姓都不得。当皇帝也不容易,真是左右为难啊…… 个人认为君主不一定要神武,但是必定要英明——即必须充分理解权利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作为统治阶级,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
怎么样让下面的人既能感到这种上下的差别,
又要让人感不到这种上下的差别的过重压力——尤其是自己想要重用的人,有才德的人。
分封制本身不是治与乱的最终评判——这是一个一般性的观点——但是汉代的情况,我也在上面说了,有它本身的独特的性质,所以可以另外别论。
主要在于分封了以后中央政府对于分封后的力量制衡控制的是否好。
多少年来,单位里面的人也喜欢分化小团体,领导对于这种现象往往也是暗中默许,但是要善于制造点这些小团体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得不至于任何一个小团体的力量过于强大,而影响唯一的领导人的说话分量。需要时也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集团攻击剩下的一个或几个集团。这或许就是一种领导的艺术,一种权利和资源的配置方式。
这在古代也是可以借用的道理。分封之后主要是中央政府是否及时的关注了地方上的动态,是否盲目的等待他自身坐大。对于分封的各地之间是否充分的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地方和中央之间的力量悬殊——财力的对比和人才的流向。
技术上来讲,这些或许才是真正分封之后,导致治或乱的根本原因。
没有钱,仗哪里打得起来;没有人,仗又如何打得起来?
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考虑的。
刘邦死了以后也不是各地立即就反,吕后在的时候谁敢?
原因还不是吕后的权术恐怕比之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
补充说一下:汉的初期有诸多名臣保驾,但是实行的是所谓无为而治,
但是一直这样下去,对于分封的政策来说恐怕是很有问题的。 英明者,治国也;神武者,御敌也。君主须既英明且神武者,盖因中国内乱隐患固然随时存在,外寇侵扰也是无时不有。故,有英明而不神武者,宋之君主也,国虽繁盛,而莫能奈外敌何;有神武而不英明者,元之君主也,虽拓疆万里,无远弗届,而民不聊生。有英明且神武者,唐太宗、清康熙之属是也,则国内大治,外敌偃伏。有不英明且不神武者,此辈数不胜数,则裂土亡国,事不可为矣。 赫赫,咱们空谈英明神武什么的就似乎偏离了这个帖子的主题了。
但是有一点是很值得一说的,楼主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唯物史观的方式,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更多充斥的是封建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
这点和唯物史观中间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时有冲突的。
项羽既然能从数千人到数十万之众,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死时的项羽论年龄不过三十刚出头,说实话,还没有过了好冲动的年纪。
而且真正最后击败项羽关键是韩信,
一个受过胯下辱而且未曾受项羽重用的叛逃的“得志小人”
战败后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才是自刎的原因。
相比之下,刘邦已经50岁,无论在社会阅历或是做人处世上都要比项羽圆滑的多
我又要回到老论题上来了,这是个权术运用的问题。
项羽在这上面比较差劲,而且不善纳谏,刚愎自用,就是这样。
他在整个过程当中不知有多少次可以搞定刘邦的机会都被他自己抛弃了。 引用第6楼lcg111于2007-07-18 14:44发表的 :
项羽和刘邦,均搞了分封。但两者不同。
项羽封王,主要封的是部分起义军领袖和旧时六国国君的部下,封后绝大多数大臣不服不满;而刘邦封的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部分功臣,甚至最后全部变成了刘氏,自家人,管理的难度要小一些。分封制确实后患无穷,像刘邦这样能谋善断者还影响甚大,况项羽一武夫乎?
所幸,至汉武平七国之乱,分封制终于结束。
樓主如何得知劉邦能謀善斷,而項羽只是一武夫?又,如果人心思統一,劉邦為何還是要分封,挑戰管理難度么?這樣的劉邦又怎么稱得上能謀善斷? 有几点意见和大家一起讨论:
1.正如borhes兄所谈到的:楼主的对人心得失的分析有简单化的倾向。楼主谈到,“项羽屠咸阳,杀子婴,焚宫室,血洗关中,收其宝货妇女而东。这样的“霸王”,老百姓能爱戴吗?”项羽有其暴虐的一面,绝不是什么仁君,但这个问题需要联系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来看,秦国统一六国代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向,但具体过程则是个非常血腥的过程,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俘虏就是明证,可以推断秦军屠杀战俘的事件发生了绝不止一次,至于秦军是否在夺城略地后有针对普通百姓的屠杀行为,史家尚有不同看法,在此求教。。《秦律》:“寇降,以为隶臣。” 表明随着秦在统一战争中的节节胜利,战败的六国人大量沦为奴隶,到了秦二世统治期间,“伐无道,诛暴秦”成为民众的呼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六国人仇视秦国,很难把秦国的统治者和秦国民众区分得非常清楚,所谓“恨屋及乌”,秦国的战争机器——士兵大多来源于秦国的普通民众,他们认为对秦的复仇包括普通民众(许多国人对原子弹轰炸日本也持类似心态)这种思维普遍存在于六国人心目中,造成殃及无辜。历史地看,项羽的行为打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烙印,符合了相当一部分六国人的复仇心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谈道:“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可见刘邦也干过这样的事。项羽对秦人残暴,但对部下是非常体恤关心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说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之。”表现出项羽性情中的温厚。楼主说刘邦“虚怀若谷”那是太褒扬他了,其实“笼络人心”和“虚怀若谷”完全是两种心理状态,同在《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依我看,这完全是“善将将”的刘邦利用韩信性格中的虚荣心在笼络人心,并非他真的“虚怀若谷”。
2.borhes兄认为“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胜利者惯用的一种谎言,又过于偏颇,我并不同意,历史发展是有其内在的价值导向的。首先,borhes兄把“得天下”理解为“打天下”,我觉得并不够全面,汉语的“得”的确指“得到、取得”,但“取得”并非“得天下”过程的结束,而只是个开始,“得人心者得天下”应该包括“坐江山”的过程,以所举例子而言,满清统治者在入关后进行了恐怖的大屠杀,这是清初顺治年间的事情,随后清统治者开始实施了怀柔政策,并主动向汉文化靠拢,假使他们继续实行野蛮的强权政策,如何能成为坐江山最久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borhes兄说满清在“十余年内将‘得民心’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一扫而光”,南明政权实力过于弱小,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后来真的“得民心”吗?李自成部队进京后军纪日弛,失却人心,张献忠的军队到四川更是沦为流寇,杀人无数(这个史实以前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上没提到,还有黄巢的许多暴行也未在教科书里提及)哪里得到了丝毫的人心?应该承认,在一定的历史境况中,军事实力在打天下过程中的作用,有时会使得“人心”的作用显得相对微弱,如borhes兄所举的一些例子。但一方面军事实力本身经常会随人心的变化而变化,如项羽最后士兵越打越少,而且连老百姓都不愿给他指路,司马迁这里的确是要说明项羽后期之不得民心。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更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要想牢牢地把握政权,也必须要顺应民意人心。
3.楼主说《史记》“数千年史事,信手拈来,稍加编排”,忽视了成书过程的千辛万苦、具体写作的殚精竭虑,单说“编排”,司马迁用的“互现法”就堪称一绝,在不同人物传记中立体地、多层次地表现同一历史事件,同时让人物性格彼此烘托映照,更加深刻。关于楚汉战争的,《史记》中有许多人物列传都提到,要了解楚汉战争,需要全面阅读《史记》。敬请各位指教。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胜利者惯用的一种谎言。
无论对错,borhes兄反向思索的方法还是有助于揭示黑幕后的真相。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slough98兄对“得天下”的解释也难以服我,尤其是“得天下”还包括“坐天下”的说法更是让我大摇其头。《文史知识》今年第六期有一篇文章恰好谈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问题,作者比我谈得深刻透彻,他认为这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对历史进程的一种虚幻理想,常常被历史现实击得粉碎。有兴趣者可以找来看看。 呵呵,让borhes 兄见笑了。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历史观和历史学观,实非三言两语所能道清,继续读书学习。 得了天下,何人敢说其不得人心?
至少最初是这样的吧。
欧美国家那个循环周期短,中国的周期长,,,,扯远了,要闹到读书参考那个“三百年”帖子了。 lcg111 先生的见解真是别开生面呀!
倘若仅从这样思路出发来分析项羽和刘邦,那也未免太轻率了。其实项羽兵败之时,有众多人仍然愿意跟随他意图东山再起,另外刘邦手下的人却给了项羽一个“虽败犹荣”的英雄称谓,难道这些也都说明了项羽“失民心”了?
需要指出的是政治活动的利害得失是无法用道德来评价的,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曾指出,为了实现统治,君主的眼里是无所谓善恶的。在看看宣武门之变,这不更好的说明了马氏的论断。到了现在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为什么还是走不出道德的教化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