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民炒股名至实归
木木“全民炒股”一词,从其诞生之刻起,似乎就天然地被蒙上一层灰色。
世事有时就是这么有趣:一个小小词语感情色彩的悄然易位,往往折射的是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在这个“精英辈出”的年月里,但凡被戴上“全民”二字的什么行为,大都马上粗俗起来,并成为被揶揄、鄙视、批判的靶子,比如“全民买车”、“全民购房”、“全民炒股”之类。在揶揄、鄙视、批判这些靶子的过程中,看得出,可爱的精英们反反复复地欣欣然着,仿佛自己就真的拔着自己的头发高高在上起来。
而此前的中国人,好像大都不这样看问题。那时的人们讲究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讲究的是“众志成城”。最值得一举的例子是,在“全民抗战”的旗帜下,60多年前的中国人,一扫积弱百年的晦气,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变化不知始于何时。
更有意思的是,当远非全民参与的炒股等行为被“全民化”、“泡沫化”,并随之粗鄙化、危险化的同时,另外一些同样参与者众的行为,却被“全民化”或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并进而精致起来、高雅起来、权威起来。这里不妨也试着把这些行为“全民”化一下:全民托福,全民E(EASY?)-MBA,全民经济学,全民经济学家……
冒昧地揣摩一下,这种或有意或无意地强化或忽略,目的不外是要创造、凸显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引领者,并使之能够对芸芸众生的各种行为进行终极性评判吧。需要拉动内需、提振股市了,精英们就发出一声吼:买车!买房、买两套房!提取银行存款炒股票!“过火”了,精英们又会很振聋发聩地呐喊: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并很善意、热心、及时地出主意:别买车,或买了车放在家里不开;买房不如租房;自己炒股不如把钱交给别人替你炒。
嘿嘿……
讽刺、揶揄、批评、批判“全民炒股”,希望迟滞中小投资者直接入市的脚步,表面上看,似乎是关心大众、爱护大众,应该大大表扬、感谢一番的义举、壮举,但其骨子里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按这些人的逻辑,似乎中国股市中的所谓泡沫、所谓风险,都与那些渴望财富、渴望分享中国发展、渴望有尊严、可持续地生活和工作的“散户”们有关。好像他们不直接入市了,或者按某个人的计划,分期分批入市了,股市就没泡沫了,所有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好像他们不直接入市了,中国股市已经存在或即将产生的风险,也就与他们的生活无关了。
即使那些最善良的“劝诫者”的忠告———股市泡沫一旦破灭,散户的血汗钱将血本无归,也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缺陷。在中国经济发展加速前行、全球化步伐越来越快的情况下,被动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被动地防御风险,风险将防不胜防。在这样一个高效率的时代,蜂拥而入的散户,似乎是最不应该遭受苛责的一方。
面对急切地冲进股市的散户们,应该有许多问题在等着那些已经习惯了劝诫的“劝诫者”们扪心自问: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了吗?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并能切实执行吗?上市公司高管们是否已经真的勤勉尽责了?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问题解决了吗?基金投资的短期化趋势有无更好的解决办法?利益输送、老鼠仓的问题就真的如某些专家所言“国际惯例”般的没法解决吗?证监会、交易所的处罚决定,何时才能让违规者、违法者胆战心惊起来?国际热钱的流入渠道、流入方式,就真的如“鬼子进村”般神秘莫测吗?等等,等等。显然,回答这些问题要比单纯地苛责散户要坦诚得多。
势利地把“全民”挥来喝去、出了问题就归咎于“全民化”的做法,于情于理显然都不合适。搞市场经济,没有全民的理解、建言献策、身体力行,显然行不通、搞不好。现实中存在的许多“老大难”问题,其根源往往在于没有全民参与,没有得到全民的能动性的支持。作为市场经济“标志性建筑”之一的证券市场,没有全民的积极参与、能动参与,同样难获成功。就此而言,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炒股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还远称不上一项“全民运动”。应该想办法,让硬被人扣上的“全民炒股”的帽子,名至实归起来。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这个市场,或许,许多问题的解决速度将主动、被动地加快起来;最起码,一些人的责任心会因此有所加强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