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和苏州评话在结构和人物上的差异
原创非首发 首发链接 http://vip4.activeclub.net/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4291042自小便听苏州评话和评书,但是论起喜欢的程度,评话远在评书之上。一直觉得评话优于评书是南北方人个性差异,南方人细腻,评话因而被琢磨的日益精巧。今日闲读一本评话的评论集,却突然发现,评话评书结构上亦有高下之分,也许这才是两者最根本的差异。
不论是评书还是评话,脱不开的就是说人说事,而把人事组织起来的,就是结构了。如今可以常听到的北方评书,在结构上,局部以事件为核心,整体用时间来串联,说穿了,就是一本流水账。事件之间联系薄弱,整体就显得松散、零碎。这样的结构给人物塑造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没有一个能统辖全局的结构,没有清晰的“核心”,也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原则来决定某个人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来达到人物形象的前后一致,或者是合理变化。
从人物塑造上来说,北方评书没有或者少有明显的主人公,只有核心人物和辅助人物之分。辅助人物很少进行塑造,只是作为推动事件发展而出现,核心人物都是扁平化处理,每个人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属性,冲锋在前的就分配到一个勇,运筹帷幄的就分配到一个智,主公么只剩下仁可以用了,不论是刘备还是李世民,抑或是刘秀,只剩下类似唐僧的苍白和呆迂。而这样的核心人物,在流水账的结构中多半不变,只有呆板的面目了。这样的人物,不论听众还是艺人都不会有代入感,又用什么来吸引人呢?
几乎所以的话本或者来源于话本的小说都有这两个问题,不论是东汉,隋唐还是三国,西游。不同的是,三国在局部上以曹操,诸葛亮为核心人物,而这两个部分占全书很大的篇幅,部分的改善了结构问题(所以多有人五丈原后就不听了,有代入感的人物没了才是真正没有吸引力的原因把),而西游的核心人物只有4个(确切的说,只有3个,沙僧更像辅助人物),又结果局部高明的修饰,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艺术水准。
不过以上的问题,某种意义上也是由于评书口头表演,章回演出的特点决定的。比如水浒和红楼梦似乎北方少有人说,更少有人凭此而红。水浒是多线并进,至梁山结义收尾,结构明晰而复杂,艺人难于控制,要说也要另外生发一个松散结构和扁平化人物的故事。红楼梦因为是个人创作,结构更为精巧,言此及彼,伏线千里,更难用口头来表达。但是,作为苏州评弹,则采用了另外的方法规避了这些问题。
苏州评话流动的表演方式使得每次的表演均为长篇故事的一个短段,即北方评书里面的一个陀子(也许这是口头文学更为原生的状态,说一年三国的毕竟是少数),而把整个长篇作为背景,增加故事深度。在这一短段中,可以以事件为核心,精心设计情节,更好的运用伏笔,突出某个人物,比如张三国的火烧赤壁,取西川或者是隋唐的四平山;也可以采用完全以人物作为核心,铺展情节,甚至对核心人物进行圆形化,比如长坂坡。这样艺人入戏,更能因情感人,听众对核心人物就有代入感。苏州评话里的活包公,活张飞便是如此。更出彩的是武十回,不但有完整的结构,人物的塑造也有合理的变化,难怪老舍先生有那么高的评价。
当然,结构好的,也有庸作,结构差的,也有吸引人的作品。但好结构更容易出佳作,结构差,出精品可能性就小,而且不是精品多半会等而下之了。结合熟悉创作的作家和熟悉表演的艺人,调整或者创立新的结构,在吸引新听众方面的作用,不在题材创新之下。
ps:以我猜想,茶馆里面的北方评书应该和苏州评话更为接近一点。广播评书要求完整,自然使得艺人将所有陀子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长篇,但这个机械合并的过程伤害了评书的吸引力。在当年家家只有半导体的时候,没有比较也无法选择,而有了比较之后,这种散乱的结构就成为了明显的缺点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