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win 发表于 2007-5-10 13:58:05

林行止专栏 多元资产投资组合回报较高

林行止专栏 多元资产投资组合回报较高

  一九九○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之一的马可维茨(H. M. Markowitz, 1927-)在一九五二年三月号的《财务学学报》(Journal of Finance)发表短短十四页(四页文字,其余皆为程序及图表)的论文〈投资组合选择〉,引起证券投资的革命,令一九二九年华尔街大溃崩后一直死气沉沉的美股再放异采!这篇必然传之久远的文章(monumental article),令马可维茨被同行称为现代财务学祖师,他亦因此文而获诺奖评委会垂青;一九五九年,作者把论文衍化为一本三百页的书:《投资组合选择─ 有效投资之多元发展》(最新版本收学者的评论及补充一些数据,增至近四百页)。在这本书里,马可维茨强调投资者要在稳健投资的保障回报之外获得较高增长,必须做好风险管理─风险和报酬率(Risk and Reward Ratio)便是这样发展出来的。

  管理风险已成为机构投资者「跑赢大市」之道,意味基金经理受「投资组合理论」的熏陶,大都有「富向险中求」的投资态度,而这正是何以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校产基金(Endowment Fund)投资成绩冠同侪的「秘诀」。这些巨无霸基金所以长年录得佳绩,皆因成功管理占总投资额比重不轻的高风险项目之故。

  美国大学校产基金资产惊人,统计显示去年底达二千八百余亿(美元.下同),即七百多个校产基金的平均资产在四亿水平,其中以哈佛的二百九十二亿抡元(基金办事处人员〔包括基金经理〕一百三十),耶鲁以一百八十亿居次席(基金办事处人员二十!);投资基金因为不必进行经济及公司的研究─它们由投资银行研究部门提供甚至「度身订做」─因此人手不必太多。比较之下,英国的大学基金便瞠乎其后,历史最悠久的剑桥大学是英国之冠,惟其总校产只有七十八亿─剑大本校二十三亿,其三十一家书院共约五十五亿。

  哈佛和耶鲁校产累积得如此庞大数字,除了校友有捐款(包括遗产留给母校)传统及教育慈善基金捐赠外,投资得法的高增长亦为不可忽视因素。美国的拓荒资本管理公司(FrontierCM.com)不久前对美国校产基金的投资策略作仔细研究,显示资产愈大投资回报愈高!校产超过十亿的基金,在二○○五年六月前十年的平均年回报达百分之十二,比美国证券及债券组合的百分之九、英国同类投资组合的百分之九点三高;不过,最重要的是高于校产少于十亿的基金平均回报百分之九点三。在一般人印象中,资本少投资比较灵活,而且较肯冒险,因此回报比那些「大笨象」型基金优胜;哪知现实并非如此,校产基金的投资情况便显示资产与承担风险意愿成正比。大规模校产基金平均只用百分之六十一资金购进「传统(上市、蓝筹)证券和债券(政府与三A企业债券)」,其它校产基金投入这类投资项目的资产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三点五,这等于说大规模校产基金持有比例较低的传统投资项目、作「多元化投资」,因而获得较高回报。以十亿元为分水岭,以上的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占总资产百分之四十五、固定收益(如债券)百分之十四、物业百分之四、期货百分之三、对冲基金百分之二十二、未上市公司百分之九及百分之二的现金;十亿以下的基金所以表现较逊,主因在约六成资金投入股市、二成二购进固定收益项目,投入对冲基金只有百分之九,而未上市公司更少至百分之二,当然,手上的现金还高达百分之五……。非常明显,其进取性远远不及大规模的校产基金。

  资产上百亿的超级校产基金,其投资策略更「大胆」,这即是说,它们投入「传统证券和债券」的资金所占比重更低─股票百分之二十六、债券百分之十二、新兴市场股票及债券分别为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四、物业百分之八、期货百分之十四、对冲基金百分之十五、未上市公司股票百分之十一及零现金。这种多元资产投资组合风险看似较大,其实不尽然,只是股票所占比例大幅下降而已,其持有较大比例的期货及对冲基金,以至悉数入市(不持现金),这种做法,为它们带来骄人业绩,在二○○六年六月前十年,哈佛的平均年回报百分之十五点二、耶鲁百分之十七点二,○五─○六年度更依次录得百分之十六点七及二十二点九的回报。超级校产基金还有一个特点,此为很少「换马」和买卖,这使它们能根据经济循环决定长期投资策略及投资项目,对短期升降处变不惊,而这种不活跃的做法,还省下了巨额「交易成本」,令业绩更可观。

  美国校产基金,尤其是那些资产庞大的,其投资策略以至资产分配,值得长线投资者仿效,当然,有一些项目比如「未上市公司股票」,不是一般投资者有门路可购入其实亦不应该贸然持有,但投入股市的资金不应过半(包括新兴市场),把另一半资金中的大部分购进期货和对冲基金,也许是达致高增长的不二途径。
信报财经新闻    林行止2007-05-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行止专栏 多元资产投资组合回报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