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w713 发表于 2007-4-27 16:02:19

最后的疯狂才是真正的疯狂

最近媒体上在争论中国内地股市的泡沫问题,境内、境外、专家、学者、名嘴纷纷粉墨登场,见仁见智,热闹非凡。归纳来看,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1)股市究竟有没有泡沫;(2)如果有泡沫,泡沫大不大。
  这些争论很有意义,正反方都提出了不少站得住脚的论据。对笔者而言,学到了很多东西,对给市场的狂热气氛的降温更是有莫大的帮助。但作为投资者,我们更关心第三个问题——下一步该如何做?没有泡沫自然可以安心持仓,有泡沫的话怎么办?是立马清仓走人,还是等泡沫吹得更大?
  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有没有泡沫?笔者的观点是肯定有。简单举一个例子,世界前十大市值银行中,中国已占了3家,其中工商银行排名第二,第一是美国花旗银行,两者市值差距大约为15%。中国的GDP大约为美国的1/5,而且花旗银行是全球性跨国银行,混业经营,资产管理、投资银行都名列前茅。工商银行仅是国内老大,分业经营,很多业务完全是空白。这样的两家银行市值差距却如此之小,不敢说没泡沫。
  中国人寿也是如此。市值排全球第二,A股股价超过H股60%左右,市盈率高达3位数,颇有当年科网股时代市盈率的风采。
  第二个问题是泡沫大不大?笔者不懂,也不敢回答。如果把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放到一块谈,也许更有意义。
  有泡沫和股价要掉下来是两回事。下一分钟,也许泡沫破了,也许泡沫更大了。我们永远不可能事前知道,总是要等到泡沫彻底破掉后才知道。
  我们今天回头看看历史上著名的泡沫——郁金香、南海油田、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科网股……总在想:人怎么能疯狂到如此地步,完全失去理智。我如果身临其境,一定不会卷进去。事实是,历史总在重演,人性总在重演。
  总会有清醒的人,但清醒的人有时又过于清醒。1996年,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指出美国股市非理性亢奋,直到2000年,股市才掉头向下,而且并没有跌回1997年格老发言时的位置。正是同一个格林斯潘,最近对中国内地股市发言,建议政府不要干预股市,要让股市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顺其自然。是不是有点意思?
  看到这里,是否脑子里更是乱成一团,不知如何操作?事实正是如此。一月份市场的关键词是震荡,20个交易日中有7个交易日的振幅超过百点。深沪两市A股总成交金额为19,800亿元,换手率高达68%。这说明无论持股票还是持现金的都游移不定,在多空阵营中乱窜。
  投资上有一个所谓的一月效应,是说一月份如何,全年便如何。一月大幅震荡,全年看来心惊肉跳的日子便多,神经不够坚强的同志要当心了。投资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要用长期的眼光来看。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冷静下来,有股票的拿住股票,有现金的拿住现金,别乱动。
  沪深300指数平均市盈率已达30倍,30倍市盈率高不高?一定高。
  美国道琼斯指数110年历史平均市盈率为15.6倍,美国这100多年来也经历过好时光和坏时光,平均市盈率就这样。
  这么高的市盈率一定会降下去,将以两种方式降下来:一是企业盈利增长,用三、四年20%左右的增长,将市盈率降到合理的位置。另一种是股价掉下去,掉到合理位置。
  但更可能的是股价会继续上涨,涨到你不敢相信的地步,等到所有人停止争论,所有怀疑论者不敢发言的时候,泡沫破裂,再跌到你不敢相信的地步。
  泡沫一旦起来,就会比大多数人估计的大,持续的时间也会比大多数人所估计的长。
  历史就这样捉弄人的。信不信由你。
  这就像一个钟摆,从3点到9点,合理位置是6点。现在摆过了6点,但你无法阻止它摆动到9点。
  产生泡沫的核心因素还是流动性过剩,钱太多。
  经济继续蓬勃向上,外贸顺差持续增大。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解决了,下一个问题是钱向哪里去。
  房地产受到政府抑制,买矿产资源不是普通人能干的,股票一定是第一选择。
  去年12月份CPI为2.8%,已形成负利率。钱存在银行里保值存疑,增值肯定不行,买股票是好的选择。
  消除流动性最好的办法是加息,但央行将人民币汇率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大幅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加一两次息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当大家还在争论有无泡沫时,说明大家还理性,这时候股市往往没到顶。
  潮水涨起来了,钟摆荡起来了,什么时候结束,是不以善良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能做的是保持谦卑的态度,做一个学习者,同时要有警惕之心,要把风险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做好投资的关键。
  最后的疯狂才是真正的疯狂。
http://bbs.finance.sina.com.cn/?h=/g_forum/00/3E/01/view.php%3Ffid%3D282764%26tbid%3D2885&g=10&n=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后的疯狂才是真正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