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一”字条校正
正:一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
校:
惟初大始
北宋本、藤本、孫本皆作太始,《玉篇》引同。小徐作太極,《韻會》引同。《句讀》云:“此論道,非論世,故舉《繫辭》‘易有太極’以立言。大徐作太始,非也。雖《易》曰‘乾知大始’,然下文方言‘造分天地’,此不得偏主于乾”。朱校引惠氏《周易述》曰:“何休注《公羊》曰:‘元者,气也。天地之始’,故《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說文》曰‘元從一’,故《春秋》一年稱元年。《說文》又曰‘惟初大始,道立于一’。董子《對策》謂‘一爲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是乾初爲道本。據此作‘惟初大始’是也。”《句讀》云云恰覆此說。然《呂覽·大樂》云:“萬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陰陽。”《禮記·禮運\》云:“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爲天地。”則何不以太一爲正,庸必屬之於《繫辭》耶?言可通、文有據,便以爲獨獲作者之意,何輕率專己若是之甚也?且《漢書·叙傳》云:“元元本本,數始于一。”此亦有所本,安知許慎不與班固同意而論始一之旨哉?故仍從宋本爲宜。又,古太作大,凡太皆後人所改。
化成萬物
諸本皆同,惟《韻會》引成作生。宜從諸本。
凡一之屬皆從一
小徐同。北宋本、藤本、孫本從皆作从。《校議》云:“从,相聽也。從,隨行也。義別。檢六朝唐人引《說文》從某從某,無作从者也”,甚是。按唐寫本卽作從。
(弌古文一)
諸本皆同。嚴校云:“疑校者所加。許書重文皆附見于說解中,不出篆體,或見于本篆下,或見于他部所據之偏旁下。校者輒據說解增補篆文,而又廣搜古籀,今俗雜出,皆非許舊。李燾謂‘籀古文皆後人依《字林》補。’又按古布古欵識石鼓文皆無弌弍弎字,孫皓天冊元年所刻《孫吳禪國山碑》有弌字,其非古文可知。”按嚴說是也。攷《三體石經》殘石一古文作一,而薛氏《書古文訓》一隸定作弌同此。隸古定《尚書》乃東晉梅賾參《三體石經》僞撰。此字旣非出《石經》,則或從《字林》改作,亦必段注所謂古文奇字者也。嚴校以此爲校者所加,而唐寫本多有似者,如籀文盤、古文梁皆出篆體,則隋唐前固已如此矣。
__________
參校諸本目錄:
說文解字——北宋雍熙本(續古逸叢書本。四部叢刊本同,汲古閣本據此)北宋本
仿北宋小字本(藤花榭本)藤本
仿宋刊本(平津館叢書本)孫本
(上統稱宋本)
仿唐寫本木部殘卷(許學叢書本)唐寫本
說文繫傳通釋——述古堂景宋寫本(四部叢刊本)小徐
說文解字注——經韻樓刊本 段注
說文解字句讀——清刻本 句讀
說文解字校錄——江蘇書局刻本
說文校議——四錄堂類集本 校議
說文校議議——豫恕堂抄本 嚴校
說文校定本——咫進齋叢書本 朱校 苏兄何不申请学士呢?里面你好多同行 引用第1楼钱一文于2007-04-24 14:59发表的 :
苏兄何不申请学士呢?里面你好多同行
问好钱兄!此事跟停云兄也解释多次了,汗颜
同行这样不也可以交流么?何况我才发两个勉强算的原创贴,主持讨论贴一个没有……要求也不够的。既然设了门槛,就要老实执行,够上门槛先,呵呵。好像越说越矫情了,哈,打住。 此莫非是苏鲁支兄大著之一隅?
功夫下的颇深,赞!
强烈支持苏兄成为学士! 引用第3楼newchomsky于2007-04-24 15:22发表的 :
此莫非是苏鲁支兄大著之一隅?
功夫下的颇深,赞!
强烈支持苏兄成为学士!
问好newchomsky兄!
大著不敢当,一些小笔记而已。还请兄批评指正。 引用第2楼苏鲁支于2007-04-24 15:07发表的 :
……何况我才发两个勉强算的原创贴,主持讨论贴一个没有……要求也不够的。既然设了门槛,就要老实执行,够上门槛先。好像越说越矫情了,哈,打住。
点题点得好
想通了就知会我们哈~~ 苏兄,关于请你申请学士的事,偶也早有腹稿。不过,的确如你自己所言,还需要准备一下(主要是符合这里的要求,绝非学术水准),再就是偶就一小布丁,请大侠不合适,呵呵~~~~~~~~但心意还是要说滴!
偶主要想说,自己已经不作相关研究多时了,今后也不能就相关问题向兄讨教,请兄务必见谅。尽管偶很想支持一下兄的学术,你一定记得偶对你有些“了解”哦!相信坛子里面高手如云,兄会有知己滴!
引用第6楼hong于2007-04-25 08:12发表的 :
苏兄,关于请你申请学士的事,偶也早有腹稿。不过,的确如你自己所言,还需要准备一下(主要是符合这里的要求,绝非学术水准),再就是偶就一小布丁,请大侠不合适,呵呵~~~~~~~~但心意还是要说滴!
偶主要想说,自己已经不作相关研究多时了,今后也不能就相关问题向兄讨教,请兄务必见谅。尽管偶很想支持一下兄的学术,你一定记得偶对你有些“了解”哦!相信坛子里面高手如云,兄会有知己滴!
泓姐客气啦,你不是一直都在支持么?不过上次把我突然曝光却始料未及,有机会要惩戒一下,呵呵
原来泓姐以前研究过《说文》,那可真是前辈,拜一拜~~~我这算不上研究,一些小笔记而已,缺憾很多,发上来,正好给诸兄指教的。兼听则明嘛
昨晚发现杨树达(应是张舜徽,笔记上没错,这里又打晕了,谢谢停云兄指出)《约注》一条引《乾凿度》:“太始者形之始也”,正可为大始作证。乐一下 把“太始”改做“大始”,不仅显不出作者的水平,而且突显了作者浮躁的学风。
“又,古太作大,凡太皆後人所改。”这句话更可笑了,你也得看是啥时候的“古”对不对???难道要一个汉人以西周的文字为准绳来写字典?
从此一条,就可以看出读书园地的所谓学士——你们的水平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引用第8楼winwun于2007-04-25 10:48发表的 :
从此一条,就可以看出读书园地的所谓学士——你们的水平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一蒿杆扫翻一船人啊~ 引用第9楼醉乡常客于2007-04-25 10:58发表的 :
一蒿杆扫翻一船人啊~
隔行如隔山。 引用第9楼醉乡常客于2007-04-25 10:58发表的 :
一蒿杆扫翻一船人啊~
而且还暂时是别的船上的人哦,呵呵~~~~~ 引用第7楼苏鲁支于2007-04-25 10:32发表的 :
昨晚发现杨树达《约注》一条引《乾凿度》:“太始者形之始也”,正可为大始作证。乐一下.......
苏兄厚此薄彼呀,那边可别忘了附上呵。
苏兄最近太忙了,杨树达或是张舜徽?
引用第9楼醉乡常客于2007-04-25 10:58发表的 :
一蒿杆扫翻一船人啊~
潜水也不错。 引用第9楼醉乡常客于2007-04-25 10:58发表的 :
一蒿杆扫翻一船人啊~
不扫翻不行啊,看了这么多天,也没见个人出来说,只见有人吹捧。
有人说“隔行如隔山”,就更好笑了。就好象学工的永远不能蹋(错写成塌,引楼下建议修改)足文史领域似的。。。
还别说,我这个学工的,从初一开始就对“说文解字”感兴趣了。
而且,我相信有人比我更早接触这些东西。但是关键在于接触事物的早晚吗?难道于丹说她4岁读论语,就一定表示会比一个80岁读论语的“爱因斯坦”理解得更深刻吗?结论显然是未必的。
即使是想搞朴学,人家也有自己的道道在,建议那些自称搞“小学”的人,要么放弃,要么弄些有见解的东西出来——以“说文”解“说文”,只能做到订正的功能。如果仅仅因一个“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取自金山词霸),就自行篡改原文,岂不是太(大??)过狂妄?
一点订正都做不好,还能干点别的啥呢?
我最真诚的建议:就是学文史的,起码应该了解一下自然科学的理论。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我个人也是勉强达到的),应该理解“狭义相对论”的精髓。 引用第13楼winwun于2007-04-25 11:17发表的 :
不扫翻不行啊,看了这么多天,也没见个人出来说,只见有人吹捧。
有人说“隔行如隔山”,就更好笑了。就好象学工的永远不能塌足文史领域似的。。。
.......
费解 应该是“踏”吧!
我刚刚查了下字典。 引用第15楼醉乡常客于2007-04-25 11:26发表的 :
应该是“踏”吧!
我刚刚查了下字典。
这个我有理了,呵呵。。。比“太”改成“大”有理多了。。。
至于大和太的区别,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但是最起码,汉书中已用“太”来表达比“大”更过一层的含义。
“太极”你可以解释成“大极”,也就是“极大”。
但是“太始”被改成“大始”,起码在东汉时的语境中是行不通的。此时的太,应已有无穷之意。
太始就是无穷之始。
这当然是个人的管见,也可能有错误。
就目前的科技而言,也许改成“大始”更确切一些——因为我们从目前的科学技术中了解,宇宙是有一个开端的。不过这也只是目前的理解罢了。对于古人,他们相信宇宙始于无穷。
至于扫翻的那些话,我是不会收回的。只到某一天,某位兄台的确拿出了精彩的东西,那个时候我自会收回。
工科或理科的人,不怕错误,也不会耻于技术错误,就怕有错不改。 另外,相对论不是只有几个人能了解吗?
我是学理工的,还是不懂相对论。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引用第17楼醉乡常客于2007-04-25 11:30发表的 :
另外,相对论不是只有几个人能了解吗?
我是学理工的,还是不懂相对论。
我也是领会不久。
当我下定决心去学懂相对论的时候,是今年3月初。
3月中旬,我至少能这样说:对于狭义相对论,我已经彻底了解了。
前后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我相信醉兄如果下定决心的话,应比我了解得更快。因为它牵涉到的数学知识,都是初中就能掌握的。
那也就是说,初中生就能掌握狭义相对论。
定下这样一个目标,不是要将做文史学问的人排斥出去,而是想告诉他们,人类思辨的水平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朴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门“实证主义”的科学,与物理自有相通之处。
另外,广义相对论需要深厚的数学基础,因此不能对更多的人做出苛刻的要求。
附带说明一下,我看的是爱因斯坦自己写的一本小书。
最后,听不听由他们。呵呵,于我是无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