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休息:英军人质事件的危机管理学
星期天休息:英军人质事件的危机管理学伊朗拘捕十五名英国海军,酿成国际危机,十三天之后圆满解决,成为危机管理的范例。
英国以巧妙的外交手腕在幕后斡旋,首先是判断伊朗政权有两大派系,以总统艾哈迈廸内贾德为首的激进派,因无力改善经济,在国内威望日降。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拉里贾尼,都不想人质事件扩大为战争。
英国外交部私下与拉里贾尼建立了沟通,以温和派抑制总统,有如一九六七年香港亲中派发动暴乱,中国言辞激烈,声称「解放香港」,并拘捕了英国记者格雷,红卫兵火烧英国驻北京代办处,但英国政府得知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处境,认为是「中央文革小组」藉此向中国国务院夺权,冷静处理,在香港镇压暴动,拘捕了外围的行动分子,等待国务院系统向激进派夺回主导权。
本来,英兵根据联合国协议与伊拉克政府之请,在伊拉克海域执勤,是合法行动。伊朗越境逮捕,把英兵移送德黑兰监狱,已经构成战争行为。去年巴勒斯坦的真主党逮捕两名以色列士兵,以色列即向真主党宣战。英国对伊朗的行动容忍下去,在全球备受羞辱,伊朗的气焰大盛,美国即可向伊朗出兵,一举轰炸伊朗的核设施。外交学上有所谓「边缘定理」(Diplomatic Brinksmanship);两国交恶,双方要对抗到甚么程度,摩擦到动武的边缘,最后反而可以避免用兵,在顾全双方面子之下双赢结局。一九六二年的古巴,飞弹危机是经典案例:美国发现苏联运载飞弹到古巴,勒令苏共领袖赫鲁晓夫四十八小时内撤除飞弹,否则美国可能向苏联发动核袭,苏联提出,美国也撤走驻扎在土耳其的海军基地以交换。在最后一分钟谈判之下,双方达成协议,世界免除了一场核战危机。
伊朗扣押英兵,美国主动向英国施援,布殊枕戈待旦,问贝理雅「要甚么帮忙,尽管开口好了」,反而把贝理雅吓得惊惶失色。英国要求布殊无论如何不要动手,但在这个时候,美国的民主制度发挥了威力:国会议长佩洛西,是民主党人,一向猛烈抨击布殊出兵伊拉克,这时却出访叙利亚,号称「和平之旅」,会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叙利亚和伊朗都是资助伊拉克什叶派军事势力的两大后台,佩洛西与布殊决裂,出访叙利亚,必怀有请叙利亚出手调解的任务,也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对抗降温。国际外交时时要由政府和国会唱双簧,政府不方便做的事,由反对党来做,英美的民主制度极为成熟,两党在国会争吵激烈,但在国家利益蒙受威胁之时,却可以配合假戏真做。布殊给贝理雅以武力壮威,但美国国会却另开了一扇后门,以叙利亚为交易的中介对象。这一点,应该是这场危机的一大精采的「看点」,其微妙之处,对于「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其它国家,自然不可能明白。
伊朗方面,也应对迅速。艾哈迈廸内贾德几天前还组织德黑兰的大学生冲击英国使馆,喊打喊杀,以哈梅内伊为首的温和派,也不想把英国迫到墙角,为布殊想攻打伊朗提供一个更为合法的理由。温和派占了上风,通知英国,总统的记者会延迟举行,此时英方已知露见曙光。艾哈迈廸内贾德主持记者会,抢夺主动权,用四十分钟说了一通大道理,继而向掳劫英兵的国民卫队低级士兵授勋,然后话锋一转,声称为了庆祝先知穆罕默德寿辰和耶稣受难,向英国送一份礼物,「特赦」英兵,释放十五人归国,还不忘挑拨一下,提到了其中唯一的女兵:「英国怎能把一个女子送到遥远的战场,令她的父母忧愁牵挂?」伊朗总统想藉记者会为自己洗脱妖魔形象,一夜之间化身为和平使者。
伊朗危机证明:西方除了向中东动武,外交斡旋的文斗,有时更加有效。外交渠道耗尽无功,方始宣战不迟。伊朗政权有两派,跟侯赛因独裁的伊拉克不同,出兵前必须判断,是协助激进派巩固了权力,还是有助于温和派抬头?是让激进派在民间鼓动盲目的民族情绪,还是先与温和派的理性开明势力暗相沟通?敌国一日有两派的分歧,则英美一日不宜出兵;相反,当敌国发生了军事政变,出了一名暴君,显露了扩张的野心,国内无从抑制,出兵则一日也不容拖延。太阳底下无新事,自由世界昔日对待纳粹希特拉,到今天的恐怖主义国家,办法都是一样,以自由和人权的价值观谋胜,而又善用民主制度,化解危机,而不是任由民主制度为敌国所乘,散播恐惧和怯懦,成为内部攻破堡垒的第五纵队。
苹果日报陶杰2007-04-0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