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aul 发表于 2007-3-23 12:46:34

莫让“大忽悠”成了“及时雨”

莫让“大忽悠”成了“及时雨”



  近日有两则消息:其一,证券分析师蔡国澍先后在网上刊出青海明胶、辽源得亨两家司将被券商借壳的文章,因其信息严重失实,被证监会立案稽查;其二,证监会责成交易所和相关证监局调查杭萧钢构,看这家号称接下天大订单、股价连续十个涨停的公司,信披是否合规,有没有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的行为。
  上述忽悠券商借壳的分析师,也用杭萧钢构做素材,忽悠过长江精工将“超越杭萧钢构10个涨停”。他那些靠虚无缥缈的信息支撑的股评上网后,涉及公司的股价多飙升不止,什么原因呢?如果其背后没有资金背景的话,说明牛市中投资者热情有余、冷静不足,对泛滥的信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深究下去,可能缘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能否及时、完整的披露信息,尤其是并购、重组等刺激性消息,产生极大的怀疑。由此,“大忽悠”们反倒成为散户的“及时雨”。
  证监会负责人表示,对蓄意散播虚假信息影响股价、非法牟利的行为,将依法严打。同时强调,将重点监管上市公司重大敏感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平性,关注股价异动和信披联动的问题。双管齐下、标本兼治,牛市中的一场信息“整风”已然展开。
  这项举措非常及时,越是股市红火的时候,越要严厉打击虚假信息,因为此时它不易被识破,煽动性强,危害就更大。而在网络时代,虚假信息散布的成本极低,影响甚广,违规收益巨大,会刺激黑嘴铤而走险。更何况当前我国新股民数量暴增,他们从未经过熊市洗礼,对虚假信息基本没有抵抗能力。
  监管部门约束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已有严格的制度,不奢求根除虚假信息散播,这在任何市场都难以做到,要做的就是“发现一单,查处一单”,属于主观臆断、胡乱分析的职业水平问题,就以行规论处,涉嫌非法牟利的就尽快移交司法,核心手段就是大幅提高其违规成本,以儆效尤。
  至于保证上市公司重大敏感信息披露的准确、及时和公平,则在任何时候都是证券市场建设的根本问题,因为作为虚拟经济的股市,交易的依据就是信息。这也一直是监管部门面临的难题,在股改后的全流通时代,股价开始和包括大股东、上市公司高管等市场参与者利益息息相关,其好处不必多言,但“利字当头”也增加了信息披露监管的难度。诸如一项重大的并购重组行动,从初步洽谈到定案报批,往往运作周期很长,一项巨大采购合同也有从草拟协议到正式签约的过程,信息披露的操纵空间很大,如何监管其及时地披露信息,的确是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当前一些有重大动作的上市公司,在股价开始飞涨时,往往以“截至目前没有须披露信息”发布澄清公告。“截至目前”不多久,就从大股东处获悉了天大的好消息,而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只能哀叹被忽悠来又忽悠去。
  记者认为,对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的信息披露的监管宜紧不易松。监管部门已经明确了信披监管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紧的还是查处典型、震慑违规,相信此次调查杭萧钢构就会起到这种效果。只有提高违规的成本,信息披露才能更加及时,公平的市场环境才能形成,虚假信息也才能丧失其生存的土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莫让“大忽悠”成了“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