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谈方法
“还是殷海光的学生厉害。”朋友近来精读林毓生和徐复观的学生杜维明的著作,有感而发。我没问差别在哪儿?唯唯而已。林和杜的重要著作我都看过,从没想过要比一比,两人的学术取径不同。而俩人的老师,我却有重徐轻殷之别,殷海光的书我没读过。徐复观,现在除了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大概不会注意他了,他是奇人。我书架上颇有他的一些书,近年中研院文哲所把他的一些未结集的散篇文章编辑成《徐复观杂文补编》六大册,可惜后来文哲所放书的仓库遭了水厄,全泡汤了。徐氏中年脱去戎装拾起铁笔,不少著作都掷地有声,实在可钦可敬。
前几天读读徐复观的《中国思想史论集》,一读〈三版代序:我的若干断想〉觉得这篇文章除了谈中西文化优劣的地方,通篇实在可以做为研究学问的态度的座右铭,甚至是作人的座右铭。
节录〈我的若干断想〉于后:
……
我国过去,常有借古人几句话来讲自己的哲学思想的,一直到熊十力先生的体大思精的《新维识论》,还未脱此窠臼。所以他曾告诉我,“文字借自古人,内容则是出自我自己的创造”。所以《新维识论》只能视为熊先生个人的哲学,不能当作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典据。但在今日,我主张个人的哲学思想,和研究古人的哲学思想史,应完全分开。可以用自己的哲学思想去衡断古人的哲学思想;但万不可将古人的思想,涂上自己的哲学。
可是,上述简单的要求,并不容易达到,我们了解古人,仅能凭古人直接留下来的文字。朱元晦读书的精细,及客观的态度,只要看过《朱子读书法》的人,便不能不加以承认。但当他费尽最大精力注释《孟子》时,对《孟子》中言心言性的地方,几乎无不颠倒;因为他自己有一套理气的哲学横在胸中,不知不觉的便用了上去.这里便遇著一个难题,没有哲学修养,如何能了解古人的哲学思想?有了哲学修养,便会形成自己的哲学,便容易把自己的哲学与古人的思想作某种程度的换位.在这种地方,就要求治中国思想史的人,有省察而来的自制力.对古人的思想,只能在文字的把握上立基,而不可先在自己的哲学思辨上立基。孔子自谓“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所谓“能言”乃由周礼上推,以言其“礼意”;但因“文献不足”,他终不言。我读《论语》,常常是在他生命的转化中所自然流露出的“平凡中的伟大”的语言上受到感动。西方一套一套的形而上学,面对孔子由生命转化中所流露出的语默云为,我不感到有多大意义,上面引的乃是其一例。
治学最重要的资本是思考力;而我国一般知识分子所最缺乏的正是思考力,亦即是缺乏在分析综合中的辨别推理能力。连许多主张西化的人也不例外。思考力的培养,读西方哲学家的著作,较之纯读线装书,得来比较容易。我常常想,自己的头脑好比是一把刀;西方哲人的著作好比是一块砥石。我们是要拿在西方的砥石上磨快了的刀来分解我国思想史的材料,顺著材料中的条理构成系统;但并不要搭上西方某种哲学的架子来安排我们的材料.我们与西方的比较研究,是两种不同的剧场,两种不同的演出相互间的比较研究,而不是我们穿上西方舞台的服装,用上他们的道具的比较研究。我们中国哲学思想有无世界地意义,有无现代的价值,是要深入现代世界实际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去加以衡量,而不是要在西方哲学的著作中去加以衡量。面对时代的钜变,西方炫学式的,与现实遊离得太远的哲学思想,正受著严重的考验.我们“简易”的哲学思想,是要求从重命,生活中深透进去,作重新地发现,是否要假借西方炫学式的哲学架子以自重,我非常怀疑.我们在能与西方相通的地方,可以证人心之所同;我们与西方相异的地方,或可以补西方文化之所缺.这也和我们要吸收西方所有,而我们所没有的,以补我们之所缺,是同样的道理.做学问,只能求之于自己学术良心之所安,而不必先问西方人的能否接受;因为接不接受,是西方人的事情.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为了充实自己),今之学者为人(做给他人看)。”今人治学的精神状态,“为人”的成份太多了。
谈方法问题,大体上说,是出自治学历程中所蓄积的经验的反省,由反省所结集出的方法,又可以导引治学中的操作过程。没有适当的方法,很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但悬空地谈方法,可以简括成几句话.可是知道了简括的几句话,并不能发生仵么真正作用。方法的真正作用,乃发生于诚挚的治学精神与勤勉的治学工作之中.方法的效果,是与治学的工力成正比例。……
一九七一年一月三日
评曰:其实,决定如何处理材料的是方法;但决定运用方法的则是研究者的态度。 所谓新儒家,可称具了解之同情者,二代亦是寥寥。接叙师友之学尚可一观,而所谓非难他人之见,多时人所共知之事,诸如“但在今日,我主张个人的哲学思想,和研究古人的哲学思想史,应完全分开。可以用自己的哲学思想去衡断古人的哲学思想;但万不可将古人的思想,涂上自己的哲学。”之类。看似超拔古人,实则早已落入西学之藩篱。 Dasha早年在学校时读《中国艺术精神》,很是兴奋,后来书市3折,Dasha又买了一本呢。
傻读新儒家,如今只关注其材料的整理,可惜,钱穆的东西,实在是读不进去了。如果说他是“腐儒”,恐怕亦不为过。
徐复观将军师承熊十力,至少不算辱没师门。 喜欢徐复观的文风。 呵呵,一定要好好看看。 转贴徐复观的几本著作,让大家好好看看.
下载地址:
两汉思想史 三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http://bbs.gxsd.com.cn/dispbbs.asp?boardID=12&ID=10734&page=1
中国艺术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http://bbs.gxsd.com.cn/dispbbs.asp?boardID=12&ID=10708&page=1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 上海书店出版社
http://bbs.gxsd.com.cn/dispbbs.asp?boardID=12&ID=10978&page=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