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文 发表于 2006-10-6 14:57:03

原创非首发:《层累的城市——洛阳东周王城》

本文首发于《河洛春秋》2005第3期
层累的城市——洛阳东周王城
   
   发现东周王城。和建国前夕的北京城不一样,在很久很久以前,东周王城在地面之上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对于活动在其间的洛阳人来说,那些个残存在地面上的土垒,谁也说不明白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修筑起来的,至于它们是什么性质的建筑,更是茫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古都洛阳百废待兴,市区要扩建。在新市区的设计中,为了兼顾古迹文物的保护,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将王城遗址,划为重要的保护对象,不准在遗址区域内再兴建筑。可是,王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范围大小怎么样?城内的情况又如何?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洛阳的新的城市规划,影响极大。
   按照部署,老一辈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和他率领的工作队,于1954年春季,来到了洛阳,驻扎在涧河东岸的小屯村。举目四顾,茫茫大地,绿油油的麦田,没有人知道东周王城在哪里。
   怎样来勘察王城的位置呢?考古学家们做了三方面的探索:一是查阅文献;二是查看地形;三是钻探地层。
   文献方面,记载王城最早的文献,有两条:
   在《尚书·洛诰》这篇文献中,周公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食”的意思是得到吉兆而采用。全文是说,周公为营建成周而占卜,先在涧水东、瀍水西占卜得吉兆而采用,又在瀍水东占卜也得了吉兆而采用。
   在《逸周书·作雒解》中,又记载说:“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击于雒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这样我们知道了王城大致位置是在郏南雒北涧东瀍西之间,可是这个范围也太大了,王城不过几平方公里计。
   继续查阅文献,发现另一篇文献《国语·周语》中,还有记载说,“灵王二十二年,榖、洛斗,将毁王宫”。意思是说,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榖水发了大水河道转向南流注入洛水,两水相激,威胁到了王宫的安全。这里的榖水就是今天的谷水,也就是涧河。涧河以前是东流的,汇入瀍河。
   既然,榖、洛二水相激能够危害王宫,那么可以确定王城的西南角,必定与榖、洛二水交会的地方接近。这样又可以证明王城接近涧水东岸而远离瀍河西岸。
   根据这些记载,在1954年春季展开的考古工作,就选址在涧河东岸,涧河注入洛河口附近。经过一个季度的地形勘察和钻探试掘,首先在小屯村附近发现和确定了全部被埋在地下的汉代河南县城。这为确认王城的位置提供了坐标。
   因为,《后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条这么记载:“河南,周公时所城雒邑也,春秋时谓之王城”。确定了汉河南县城,为进一步勘察王城找到了线索。根据这个线索,从1955年春季开始,到1958年秋季,考古工作队一步步确认了洛阳东周王城的四面城垣和三个城角,城址的大致范围和今天洛阳的西工区相当。
   就这样,考古工作者为我们找到了大部分掩埋在黄土之下的东周王城,为后人了解和探索王城的细节奠定了基础。
   考古东周王城
   发现东周王城的四面城垣,只是人们探索这座古城的开始,在后来的配合基本建设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一点点丰富者我们对王城的认识,许多已经模糊的记述,在剥离出来的遗迹面前,逐渐清晰。
   实际上,在寻找东周王城的同时,考古队在城址西北部就已经发现了东周时期烧制陶器的场所,推测该区域可能是手工业作坊区;在城址西南部,还发现汉代较大面积夯土基址下面叠压着东周的夯土基址,推测可能与当时的宫殿建筑有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对洛阳王城遗址的探索工作,开始由地方文物部门来承担,主要也是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发掘。这个时期,除了对五十年代的一些认识进行了深化之外,对王城的内部布局,以及王陵的位置等主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三十多年来,在星星点点的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地上,考古工作者探索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息,一些重要的发现通过发表的报告以及展示出来的文物,呈现在世人面前。
   王城考古大事记
   1954年春,发现汉河南县城;
   1954年秋,发掘中州路西工段古墓葬近300座,其中东周墓200多座。后整理成发掘报告《洛阳中州路(西工段)》;
   1955年春,于涧河两岸找到东周城西墙的中段;
   1956年秋,于东干沟村以北找到东周城西墙北段;
   1957年春、秋季,找到北墙;在城内西北隅,小屯村以北发掘了制陶遗址,清理陶窑15座,房址1处;
   1958年春、秋季,在兴隆寨村北找到西墙南段;瞿家屯村以南找到南墙;东下池东北找到东墙;
   1959年—1960年底,钻探勘察东周城址南部的建筑遗址,发现周、汉时代的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
   1970年底发现粮仓遗址。至1976年,共探得仓窖74座,发掘3座;
   1972年春,于王城遗址中部,清理一座战国车马陪葬坑,出土一批错银车马器;
   1974年,于人民西路与凯旋路交叉口清理一座“甲”字形大墓,出土“繁阳之金”铭铜剑;
   1982年8月,于解放路与五七路(今汉屯路)交汇处西北角,发掘一座战国时期大型器物陪葬坑;
   1991年8月,于5408厂家属区清理一座战国墓葬,出土“吴王夫差其元用”铭铜剑;
   2001年冬—2002年春,于27中学发现“亞”字形大墓1座,“中”字形大墓2座,陪葬坑2处。其中,“亞”字形大墓出土“王作…”铭铜鼎1件;
   2002年8月—2003年6月,于王城遗址东北区(今市中心)探得东周墓群一处,计墓葬600余座,陪葬坑40座。由发掘出来的“天子驾六”陪葬坑等遗迹,确认此区域为东周王陵所在;
   2004年东—2005年,于王城遗址西南隅南墙外,发现战国晚期高规格大型建筑基址一处。
   认识东周王城
   考古工作者在田野里的辛勤劳作,收获的并非只是普通人眼里所见到的坛坛罐罐,以及那些数不清的破碎的陶片。在灯光灰暗的斗室里,考古人粗糙的双手一遍遍摸过那些承载了历史信息的碎片,随着汗水的洒落,关于王城、关于东周洛阳的曾经与过去,跃然纸上,呈现在如今世人的面前。
   保存在今天地面之上的王城遗迹,只剩下短短的城墙西北角一隅了,就在纱厂西路涧河东岸。夯过的土层,纹路依稀,似乎表述着曾经承受过的锤打,抑或是岁月的无情沧桑。
   除了这段城墙,其他遗迹都被掩埋在黄土之下了。
   从地面上的这段城墙向东,经纱厂、春晴路北侧,一直到光华路北端,至道南路的801仓库,转而南折。北城墙保持平直,全长2890米,墙宽8—10米。
   东墙北起801仓库,向南经市一商干校、省建三公司,穿过唐宫路,经邮政大厦,过中州中路,经旋宫大厦,至农业银行东侧,再南一段为洛河冲毁。东墙总长约3500米,墙宽15米左右。
   西城墙曲折,自城角向南,经东涧沟村,沿河曲折进入王城公园,在中州路涧河桥北折向西,至胶鞋厂又南折,过牡丹大酒店西侧,入七里河村西向,过黄河路入轴研所后南折,至洛阳建专南院东转为南墙。西墙全长3000余米,墙宽15米左右。
   南墙西起洛阳建专南院,经兴隆寨村,东越涧河,过瞿家屯,以东为洛河冲毁,残长900米,全长估计有3400米。
   从目前对城墙的发掘来看,这座王城的兴建不晚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有过修补,继续使用。从城内的汉代河南县城的存在来看,王城应该在秦统一之后,很快就破败了,至汉时已不敷用。
   人们对东周王城的结构布局,有过很理想的推测,还依据《周礼·考工记》画出了复原图,说它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座经过详细规划的城市。比如,晋代的《元康地道记》就记载说,王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每面城墙各有城门3个,共12门。每门有门洞3个,通向城内。城内道路,九经九纬。行路时,男左女右,车走中间。城内宫殿建筑,排列有序。王宫就建在中央大道上,它的左边是宗庙祖堂,右边有社稷神坛,前面是朝会群臣诸侯的殿厅,后面是贸易集市。在考古介入之前,人们一直乐道着这种“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认为它对后世都城的设计和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过,考古工作者的发现和人们的想象大相径庭!一则,有许多建筑物不像《考工记》所设计的那样各安其位;二则,许多文献未曾记述的遗迹大量分布在王城内部。整体上看,城市布局似乎并没有那么从容有致。
   作为天子之城核心建筑物的宫殿群落,被发现于城内的西南隅,而不是中心部位。大致范围在今天的涧东路以西、凯旋路以南的城内,甚至包括城外的部分区域。这个范围内,先后有多处大型建筑群基址被发现。
   在早期有南北毗邻的两组;
   进入21世纪,还在城外发现了大型的礼制或者馆驿性质的建筑遗迹。
   在西南隅建筑群基址东侧,瞿家屯村东北,以今天洛阳单晶硅厂家属区的区域,七十年代以来,共探出粮窖约80座,是王城遗址里的仓窖区。
   城内西北隅是规模很大的手工业作坊区,有制陶的窑场,还有制骨、制玉、制石器的作坊,之外也发现了制造铜器的陶范,意味着制铜作坊的存在。
   最令今天人们纳闷的,当属王城内居然有数以万计的墓葬!这些墓葬或密或疏,在王城内散落着。其中,进入21世纪的两个重要发现,让人们确认了墓葬区尤其是王陵区的准确位置,即王城遗址的东部偏北位置,今天的27中以北、唐宫路以南、纱厂南路以东范围。这个范围内有多处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的墓葬群。
       至此,人们基本可以明了王城遗址的范围和布局情况了,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基本做到避重就轻,较好地保护那些珍贵的遗产,让后人可以直观地欣赏人类共有的瑰宝和它们的背景环境了!

robertchrs 发表于 2006-10-8 15:17:18

首发地址,请注明,谢谢钱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非首发:《层累的城市——洛阳东周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