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图 发表于 2006-3-16 02:56:07

迷谷治事记(更新到十九日,见三楼)

公元二零零六年 (丙戌)
三月九日 周四 (二月初十)
内野本尚书后有俞曲园跋.有目此为宋吕大防刻本之抄本,又足利本之先河云云.东人吉川幸次郎大不以为然,乃谓岛田氏臆说,而曲园信之非也.彼以为此本究何所出已不能知,要为唐抄传本无疑.若然,则内野本之可信更在足利本之上矣.
夜咳甚巨,胸如鼓捶.
十日 周五 (十一)
与嘉小衅.
往邮局取包裹一袋.内有衣食若干,书七种,皆前时未便携来者.
续前业,阅黄以周《尚书讲义》.札记五纸余,讫.
肚痛.
翻太炎先生《文录初编》.见与罗振玉一书诋东人浅学之流颇中.宜将是文告于言授同观.
十一日 周六 (十二)
忠成见招,往菜户营.归晚,嘉遂负气闷闷.懊甚!
日间有飘雪大如野菊.
看李新魁《等韵学通论》.论述详明,然终觉罗嗦.今人所作多类此,仿佛读者皆三岁孩童.又李氏作此书,抄缀旧文几一字不易,余有其《韵镜校证》故得知之,此亦可嗟.
十二日 周日 (十三)
始校《书》古文白文,用内野本.薛季宣本及东人山井鼎所录足利本文字,间取《三体石经》.费时颇久,尧典一篇犹未讫,而所定者,存疑十之四五.太炎先生《经学略说》云:“真正古文,惟《三体石经》可据”,“今日治《书》,且当依薛季宣《古文训》,及日本足利本,删去伪孔所造之二十五篇,则本文已足.至训释一事,当以古文《尚书》读应《尔雅》一言为准.以《尔雅》释《书》,十可得其七八,斯亦可矣.王引之《经义述闻》,解尚书者近百条,近孙诒让《尚书骈枝》,亦有六七十条,义均明确,犹有不合处.余有《古文尚书拾遗》,自觉较江王孙三家略胜.”所说于诸家虽苛之太甚,要其为治《书》门径则无可疑.盖为学首当挟正道以立壁垒,然后可旁参博议而不惑也.
晚阅《黄侃日记》.
今日得书颇多.以《廿二史考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通志二十略》为要,皆中华书局本.
十三日 周一 (十四)
携嘉往言授处,取彼年前所假之书,略百册。犹遗阮刻十三经八种,及归方省此。
整书架,择百余种存橱废观,如《国史旧闻》《太炎年谱》之类。遂无所事。
十四日 周二 (十五)
复去言授所,取昨所遗书。并衣物数种,因彼将南归,故暂置我处。
言授随来,谈诗文及夙始息。共译尼采《星之德》诗,久不能安,亦无如何也。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所疏杂取诸家,才识未足精审通贯,而采撷较他为奢。然疏漏尚多,如所辑佚文,《盘庚》遗《左传》隐公六年“《商书》曰”一节,《武丁》遗《逸周书•世俘解》之类,皆可议处。是书吾辛巳年尝一过,今宜复取一观,要之亦短中取长而已。
十五日 周三 (十六)
言授转去天通苑甚急,行前留诗一首。彼改计明日归南。
午后稍闲,重校《尧典》,用阮刻十三经本为底本,讫。稍为笺。此略记数则(繁简拉杂,不得已):
(一)嵎夷。内野本.足利本.薛本同。《说文》作堣夷。《释文》云:《尚书考灵耀》及《史记》作禺銕。孔疏云:夏侯等书为嵎鐡。或禺或鐡,皆今文说。古文当从《五帝本纪》作郁夷。《菿汉雅言剳记》云:按《毛诗》“周道倭夷”,《韩诗》倭作郁,知此郁夷即倭夷。
(二)旸谷。内野本.薛本同。今《五帝本纪》亦然。《索隐》云:旧本作汤谷。又《说文》作崵。古文当作汤谷。《淮南子》曰:日出汤谷,浴于咸池。是也。
(三)讹。内野本同。《五帝本纪》作 言爲      。当从薛本作伪。孙疏云:《群经音辩》引《书》作平秩南伪。《汉书•王莽传》曰:东巡劝东作,南巡劝南伪。伪即为也。《尔雅•释言》曰:作,为也。戴震《尚书义考》云:古伪皆省文作为。
(四)隩。内野本同。薛本作 火乇。当从《五帝本纪》作燠。《说文》曰:燠,热在中也。
(   五 ) 朞。薛本字中月作日。《说文》引作稘。黄侃云:石经作期。自以石经为是。又,考《说文》知薛本正做期字古文。
(六)定。内野本同。当从《五帝本纪》及薛本作正。孙炎《诗》注引《尔雅》曰:定,正也。
(七)朱启明。内野本及足利本同。《五帝本纪》作丹朱开明。《说文》朱作絑,曰:《虞书》丹朱如此。是篇后文有曰:毋若丹朱傲。古文当作丹絑开明。
(八)驩。内野本同。薛本作 月鳥月鳥    ,或为鴅误。当从《五帝本纪》作讙。
(九)鸠僝。内野本同。当从薛本作逑孱。鸠,《说文》即作逑,曰:敛聚也。《虞书》曰旁逑孱功。

苏云图 发表于 2006-3-18 16:36:34

发此文只为交流讨论。如果这样也需要说明“有何用意”的话,那就未免太那个了。
另:是原创的。

苏云图 发表于 2006-3-19 11:30:02

谢谢野樵兄!多多提点。

苏云图 发表于 2006-3-20 14:17:09

十六日 周四 (十七)
续记《尧典》校笺。
(十)静言。静,当从内野本足利本及薛本作(字为青右旁三撇)。《说文》曰: ,清饰也。段注云清当作青。此引申为伪饰之言。故《五帝本纪》训为善。言,当从《左传》作谮。谮,《一切经音义》十七引《三仓》云:谗也。
(十一)违。当从《左传》作囘。
(十二)否。当从薛本作不。
(十三)扬侧。扬,当从薛本作敭。侧,当从薛本足利本及内野本作仄。
(十四)不。当从薛本及内野本作弗。
携嘉送言授。料其行李事,归已黄昏。
十七日 周五 (十八)
复携嘉去言授旧所,与房主了结租事。此数日,皆往返来去,颇倦怠。归后,理书物至夜。
十八日 周六 (十九)
读《庄子•天下》甚有味。古之道术不得知,唯此篇稍引端绪。道术裂,而诸子出;百家兴,而德崩殂。故云:不知古之道术之所存,不足与言诸子也。
《书》古文校笺事暂息,盖学力犹不足治之也。与其步步为艰,何妨去之而行坦途?但事之有以自得者可也。拟明日始籒诸子,间观诸古史。
十九日 周日 (廿)
往天通苑访自横三人,谈书画每相拊掌,甚惬。
与嘉小衅。窃自责。
夜读史公书。记数事。
(一)“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此帝当为炎帝。其时轩辕虽挫炎帝于阪泉之野,然犹尊之为帝,但挟天子以令诸侯耳。若不然,事后何更烦诸侯推尊耶?故知《正义》所言非是。
(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此最早之陈桥兵变也。
(三)“平者去之”。去即逐,驱逐也。
(四)“其服也士。”《尔雅•释诂》曰:服,事也。此与上“其动也时”为对文,言其所事皆合于士行也。《索隐》以为“衣服服士服”,直往文生义,非是。
(五)“乃使舜慎和《五典》”。余杭章氏《检论•尚书故言》以为“五典者,五帝之书。”然尭试舜时《五典》已具,是非五帝之书明矣。故然从《集解》五教之说为宜。
(六)“殛鲧于羽山”。马融云:殛,诛也。孔安国云:殛.窜.放.流,皆诛也。并非。舜于四臣如对四凶,放逐而已。不然,何云其变某某哉?此殛或读为徙,叠韵也。
(七)“重华父曰瞽叟”。孔安国云: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此说牵强。前岳举舜时已直言其为“盲者子”,则其父称瞽非以无别好恶明矣。
(八)“一年而所居成聚”云云。当时游牧迁徙者众,故能如此。
(九)“象与其父母分”。此文下言者当为乡人,非象父母。无误。

苏云图 发表于 2006-3-23 14:48:25

二十日 周一 (廿一)
读太炎《检论》。《订孔下》曰:“心能推度曰恕,周以察物曰忠。”此云恕者,即所谓内圣;云忠者,即所谓外王。六籍之枢,在忠恕,在内圣外王。是语非俗子可知也。会心者其唯言授乎?又观太炎论尊生迫生,叹嗟良久。
二十一日 周二 (廿二)
得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英文六卷全本,及《十驾斋养新录》。
小札数则:
(一)太炎曰: “人各其主之谓王,智无留碍然后圣。”语极精要。
(二)恕者,以天下心为心,若常无事,而天下托之,故圣;忠者,听其所是,使其自已,若常无为,而天下化之,故王。体忠恕者,其唯《齐物论》乎?
(三)或知不巧之拙,鲜有知大巧之拙者。故今人空言自然,而不识自然之大巧;空言素朴,而不识素朴之为大巧之极。以是终不能窥道。
(四)道简者,以万物不简而简,不一而一,自然齐物故简。或以为道“务”简者,非是。
(五)简本《老子》曰:“绝知弃谝,民利百倍。”谝,《书•泰誓》曰:“惟截截善谝言。”孔疏云:犹辩也。绝知者,或以为去知绝识。然无知不恕,无识不忠。不恕则私心自用,不忠则刚愎自恃。故云:去知者乱之首,绝识者祸之俦。老子上智,岂谬言如是哉?宜更思之。
二十二日 周三 (廿三)
小札数则:
(一)吹万不同,于道则一。虽然,道术有别择,其用分上下。在上不去智识,在下愚之而已。寝虚饰,息贤举,并纷争,于道没之用,道之民用也。《老子》言“绝知弃谝”者,以此。(谝者,知之余也,故不遑分举)或以为老子是语为道之楷式。然不知道则不能行道,不识道则不能明道。故老子犹言上智也。
(二)道之有异乎道之用。道之有,自然也;道之用,因自然也。因者,术之原也。
(三)简本《老子》曰:“上士闻道,堇能行于其中。”(帛本作“堇能行之”,王弼本作“勤而行之”。)堇,或读为僅,解作但.仅仅,此盖今人文字也,非古意。《说文》曰:“僅,材能也。”段注云:“材能言僅能也。”此堇能当读作僅能,即材能也。然堇亦可读为勤,则义与它本不异。
(四)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是语与“周以查物曰忠”者对观,犹足发心。
连日所事极少,可叹。明当自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迷谷治事记(更新到十九日,见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