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2|回复: 14

[【心情日记】] 意义和无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3 23: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gent124 于 2024-5-14 05:31 编辑

我不懂古典音乐。不懂交响乐的结构,不懂乐理,不懂风格,不懂它要表达的情绪。只是觉得有些曲子听起来比较悦耳而已。

流行歌曲算是听得懂的。虽然用的是什么调子,大调还是小调,乐理什么的,也不懂,但至少有歌词,总能听得出在说些什么。

有些时候,更愿意听流行歌曲,因为听得懂。年轻时候,听起来更加有共鸣。

但有些时候,却更愿意听古典音乐。虽然听不懂,但似乎有的时候,就希望听不懂。就希望只是“无意义”的音乐,不是让人想起什么事情,感悟什么思想,只是好听的音乐而已。比如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完全听不出在“说些什么”,但听了无数遍。

人不是动物,用帕斯卡的话来说,是会思想的芦苇。但有的时候,却又想返璞归真,拒绝意义,回归“无意义”的生活。因为要是什么都追求意义,似乎也活得太累了。


人似乎总在追求意义和无意义之间徘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0: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识字忧患始。

意义这东西看上去高大上,但归根结底,有时候是非常现实的,比如高考考不考之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最重要,有意义的开心,无意义的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无意义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即意根攀缘无意义之法尘。《金光明经》空品就讲凡夫俗子无法摆脱意根攀缘法尘(概念)所感召的痛苦。

点评

说得好  发表于 2024-5-14 01:2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5: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追求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7:3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雅俗共赏,身心愉悦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9:0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曲无法用来阐述深刻观点,很少听古典音乐,不追求意义。消遣,情绪共鸣,当背景音乐。
目前很多流行音乐人,对歌曲如何增加爆火的概率有个基本共识:朗朗上口,苦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21: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现象反映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创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5 1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可用类似理工科的观点来比拟,因个人身体及接受的文化熏陶等情况的不同,每个人都拥有自身的固有频率,当外界事物的频率与之接近时会产生共振效应,此即共鸣共情等等,有无主管意识(有意义或无意义)加入都会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5 22: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意义很大程度是个人对周边事物的一种建构。听交响乐和古典乐是表象,实质是人对一种音乐的美的向往,是对自身身体和心灵的放松,因此,实际上殊途同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6 13: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里的“意义”,其实被扭曲了。古典音乐其实并不一定没有中小学老师说的那种“意义”。听古典音乐其实和听流行歌曲一样,只要好听、愉悦,就够了。
中国特色的古典音乐解读,都跟中小学语文老师讲课似的,有中心思想,每一段还有段意。这个在语文课里就是可笑的,用到音乐就更可笑了。
事实上,真正能翻译出“意义”的曲子,是极少极少的。我现在能想出来的就是韦伯的《邀舞》。但其实《邀舞》顶多能区分男女主和大概意思。像中国人那样把每个乐句都翻译成中文,也是可笑的。

毛时代曾经批评“无标题音乐”。其实无标题音乐就是无意义音乐。这个在古典音乐里占了很大比例。

至于调式和乐理之类,那个是作曲家的事儿,和听众关系不大。当然听众不是说不能琢磨调式,因为听众可以随便琢磨,谁也管不着。ABA这样的曲式结构倒是最好知道,但这么简单的事儿不知道也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gent124 于 2024-5-16 19:22 编辑
gongqi 发表于 2024-5-16 13:33
音乐里的“意义”,其实被扭曲了。古典音乐其实并不一定没有中小学老师说的那种“意义”。听古典音乐其实和 ...

有些音乐的意象什么的比较明显,或者有故事,比如天鹅湖,所以从这一点说中小学老师说的那种意义也没错。至于无标题音乐,多数表达的是某种情绪,这就是它的意义。我就听不出来这种意义。
比如说,以前看到,说中央乐团某指挥说一句话,说他对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体会最深的,是关牛棚的那段日子。这种类似的体会,我就没有。所以说听不懂,听不出“意义”
听音乐也和其他事情一样。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懂门道,自然理解得比较深一些,也能得到更多欣赏的乐趣。比如说如果听众本身也作过曲,他就知道这个曲子的难度,对于作曲家的技巧就更能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6 1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5-16 19:20
有些音乐的意象什么的比较明显,或者有故事,比如天鹅湖,所以从这一点说中小学老师说的那种意义也没错。 ...

1)中小学老师说的意义都是唯一的且可以翻译为自然语言的。就这一点来说,天鹅湖的那些曲子也没有意义。

2)音乐的“意义”基本上都不是唯一的。对于A来说,可能是关牛棚;对于B来说,可能是去西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9: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gongqi 发表于 2024-5-16 19:27
1)中小学老师说的意义都是唯一的且可以翻译为自然语言的。就这一点来说,天鹅湖的那些曲子也没有意义。
...

是的,各人的理解不同,但不能太离谱。比如把小提琴协奏曲理解成木匠拉锯就离谱了。我就是只有理解成木匠拉锯那样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2:08 , Processed in 0.45341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