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00|回复: 0

[【社会视角】] 闽灿坤B引发的退市制度悖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6 06: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别策划:闽灿坤B揭开退市制度悖论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dierbgu/

股价低于面值就退市引出三大悖论
退一步讲,考虑规则的严肃性,以上几点论据并不充分,更不符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但我们也要反思,退市规则本身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我们发现退市规则本身存在以下几种悖论:

悖论之一:拆股和缩股不对称

我们假设和闽灿坤同样的公司,经营情况完全不变。如果以前赚钱的时候,不送股、不转增,等到亏钱的时候冲减未分配利润,减资本公积弥补亏损,那么今天股价仍然高于面值很多,则没有退市之忧。

中国市场只有类似拆股的送股、转增规则,却没有完善的缩股制度。

这就导致了,尽管公司层面的内在价值完全一样,拆股的公司面临的退市风险要远远大于不进行送股、转增的公司。

而这些公司,历史上实施送股、转增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人告诉投资者会面临这一类风险,新规则不追溯既往,但既往的行为无法逆转。

一个基本面完全一样的公司,仅仅因为实施了不同的股本管理策略,却导致了上市地位迥异,这本身是个悖论。既然交易所认可股本扩张作为一种分配方式,退市规则是否是要惩罚历史上对投资者进行了收益分配的公司呢?

悖论之二:上市与退市不对称

相对于交易所谴责、连续亏损等指标,股价低于面值这一指标更加严厉,直接“终止上市”,而不是暂停上市等待条件符合后恢复上市。

而对于闽灿坤B来说,首先是个B股公司,一旦终止上市,要在B股重新上市,B股市场根本不接受新上市的,去A股上市,对不起,这是个台资公司,可能要等到国际板才能允许。这些问题放在一边不谈,我们接着考虑,假如不存在重新上市的障碍,闽灿坤B此前连续三年盈利,收入和现金流状况也基本都符合上市标准。

于是又一个悖论就产生了,一个公司可能既符合上市条件,又符合退市条件?如何处理?

我们接着进一步假设,如果二级市场比较低迷,有个公司通过市场化的询价按1元的发行价发行,面值也是1元,上市时市场依旧比较低迷,股价小于1元,而公司基本面没什么变化,难道上市后就马上要退市?退市之后,公司仍然完全符合上市条件,是否还可以再上市?这样上市、退市,折腾什么劲呢?难道是耍猴给股民看?

归根到底,面值这个成熟市场中极少考虑的因素,在我国市场的退市规则中被赋予了太高的地位。上市的规则主要考虑的是公司的基本面,而退市的规则考虑了价格与面值的因素,这本身是不匹配的。价格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决定的,公司本应无法控制。

悖论之三:保护投资者利益名实不符

在很多人看来,退市制度的出台,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把垃圾公司从市场中剔除出去。

股价下跌,低于面值是“垃圾公司”可能的一种表现,但“股价低于面值”并不是构成垃圾公司判断的必要条件。退一步说,公司的基本面相同的情况下,对于股民股价低是好事还是坏事?超市里的商品打折大家都喜欢,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的资产肯定有利于股民的长期收益。为什么要劝退?同样的资质个个都是百元股,市场恐怕离崩盘的日子就不远了吧。

闽灿坤B这样的公司退市,能保护哪个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利益等于每一个投资者的利益之和。要保护投资者整体的利益,首先要确保投资者的任何利益不要因为规则受到损害。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渐跟国际接轨,但任何制度的出台,应该有必要考虑规则本身的合理性。退市制度虽然已经落槌,但是配套规则仍然没有完善,我们很少做政策建议,但是这一次,我们希望监管部门适当有所调整,高抬贵手,给闽灿坤B的投资者一条生路。

闽灿坤B陷退市泥潭引反思
http://opinion.hexun.com/2012-07-26/143986063.html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6月29日有关“年底前肯定会有企业退市”的表态言犹在耳,新规下的 “退市第一股”似乎已经浮出水面。若非闽灿坤B的一纸“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对于那些只关注A股而忽略了B股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或许根本就没注意到有家股票名称为“闽灿坤B”的上市公司,更不会意识到其可能成为“退市第一股”。

  本周三,闽灿坤B再次跌停,其股价被锁定于0.75港元,并且已连续1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每股面值,特别是在上市公司近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以及临时董事会上,都没有为保牌采取任何的措施,相反是在为闽灿坤B的“后事”做准备,表明闽灿坤B离保牌渐行渐远,而离退市则渐行渐近。是什么原因让闽灿坤B陷入退市的危险边缘呢?

  其一,A股前两年连续“熊霸全球”,今年走势仍然低迷,沪深两市B股几乎如出一辙。自今年5月初开始,深证B指步入绵绵下跌之中,如此背景下自然会影响到闽灿坤B的表现。其二,闽灿坤B自1993年上市以来,19年间9次实施送转,每一次送转必然导致股本规模的扩张,但由于业绩增速跟不上,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如果上市公司从未实施过送转,则其复权价高达6元,根本没有退市之忧。其三,市场避险情绪的影响。本周一的风险提示公告,使那些心存侥幸以及还“蒙在鼓里”的投资者彻底清醒过来,为了规避退市的风险,当天下午开盘后,卖盘汹涌而来,股价亦被牢牢地封在跌停板上,周二与周三更是开盘即跌停。事实上,投资者的避险情绪进一步加剧了闽灿坤B的下跌,也使其离面值越来越远。

  经过完善后的沪深退市制度公布后,市场质疑声依然四起,条件太过于宽松、门槛太高以及退市难的观点不绝于耳。股票成交量与收盘价格的考核指标,更是被解读为“形同虚设”。而且,市场普遍认为即使有退市公司出现,也将产生于那些已暂停上市的ST类公司当中,像闽灿坤B这样的公司竟然也会 “被退市”,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但不幸的是,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退市第一股”并非什么荣耀,相反意味着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消失,也意味着投资者将遭受重大损失。闽灿坤B陷入退市的泥潭,值得反思的地方其实并不少。

  首先,A股市场向来流行炒概念与题材,特别对于上市公司的高送转情有独钟。但高送转必然面临着除权的代价,如果业绩增速跟不上股本的扩张速度,股价贴权将是大概率事件。连续的股票扩张再加上连续的贴权,股价向每股面值靠拢将同样成为必然,显然,闽灿坤B正为此付出代价。而在当前的A股市场中,业绩即使出现巨亏仍然坚持高送转的上市公司并不少,实际上也为其今后“被退市”埋下了伏笔。沪深A股股价最低的*ST长油,周三收盘价为1.40元,上市以来频现高送转,其会步闽灿坤B的后尘吗?

  其次,与那些披“星”戴“帽”的ST股以及连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不同,从2007年至2011年,闽灿坤B每年实现盈利,尽管该公司每股净资产值不到1元,但至少比那些每年都亏得一塌糊涂的上市公司要强得多。更重要的是,闽灿坤B上市以来融资2亿元,但现金分红却高达2.19亿元。休说是B股,即使是在A股市场中也属于回报投资者的 “典范”,也符合郭树清主席有关 “上市公司要切实回报股东”的理念。但就是这样的公司,竟然也难逃退市的命运。

  其三,如果上市19年来闽灿坤B既不搞什么送转,也不向投资者分红,而是扮演股市“铁公鸡”的角色,至少在退市这个问题上,闽灿坤B的风险要小得多。那么就产生了这样奇怪的逻辑,越不向投资者分红(包括送转与派现),某种意义上其股价将离面值越远,退市制度中的股价考核指标将越失去作用,上市公司退市的风险越小,这是否会打击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积极性呢?

  其四,上市公司的股价在送转或派现后都会实施除权,但当初上市时每股的面值却是恒定不变的。股本不扩张,其面值是1元;扩大了数倍之后,面值仍然是1元,而没有进行相应的“除权”,这样的设置是否合理?

  如果闽灿坤B最终成为 “退市第一股”,那么,以上问题需要管理层认真反思,并对相关规定进行完善。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股票退市的风险并不是不存在,过于追求炒作概念与题材,过于钟情高送转,或许会付出代价。是该思考如何理性投资的时候了。

评:看看这些制度设计者、管理者的闭门造车之作的后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8 00:14 , Processed in 0.30777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