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liop709

[【原创-大众养生类】] 大家来学小儿推拿(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4: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顿咳(百日咳)
病因:本病是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流行,任何年龄的小儿均可感染,但以乳幼儿多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故又名百日咳。
症状特征: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了有吼声,咳时面色潮红或口唇青紫,涕泪交逬,引吐痰食,夜甚于昼,甚则鼻衄,痰中带血,舌下有小粒溃疡,颜面浮肿等。
治则: 宣肺泄热豁痰止咳。
取穴: 逆   小      天
  (1)八卦  横纹  清胃  河水   或六腑
      15’  15’  10’  10’
(2)痉挛期, 咳嗽痰稠, 咯吐不利:
   逆八卦   小横纹    六腑  小天心
    10’    10’    10’   5’
  或肺俞拔火罐2---3次,可缓解痉挛。
(3)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
    二马  清补脾  小横纹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治痰要穴:
燥痰(干性罗音)——四横纹
湿痰(湿性罗音)——小横纹
热痰(脉滑有力)——六腑
寒痰(脉弦滑)——外劳
虚痰(脉弱无力)——二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4: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腹泻
本病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主要由于消化道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所致。可分四型。
1.伤食泻:
病因:乳食过饱、恣食肥甘、损伤脾胃。
症状:口嗳酸气、口渴恶食、腹热胀满、泻时腹痛、泻后痛减、小便赤涩、大便色黄白、臭如败卵、或兼呕吐。
伤乳泻者,大便色黄白,内有奶瓣,或呈蛋花样。
治疗:
(1)  轻症——大便日5—6次
取穴:八卦  清胃  天河水
10’  15’   15’
(2)  重症——大便日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取穴 :八卦   清胃  天河水  利小便
10’   15’   15’   10’
    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
(3)  日久病实体虚者,大便消化不良、尿黄、脉滑无力者。
取穴:八卦  二马  清胃  六腑
    10’  10’  10’  10’
2.热泄:
病因:内因肠胃积热,外感不正之气以致运化失职而发之。
症状:泄时暴注下迫, 大便色黄赤,泄多黄水,有热臭,口渴烦燥,腹痛身热,溲少而黄,肛门灼热.
取穴:
(1)  六腑  清大肠  清脾胃  下推七节骨
   15’   15’   10’
(2)  八卦   清胃   六腑
10’   10’   15’
   推1-2次症状减轻,可酌情改用:
        八卦    清胃   天河水   平肝
         10’   15’   15’    5’
3.寒泄
  病因: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以致寒邪凝结中焦,脾失运化所致。
  症状:腹疼肠鸣,泄泻清彻,或白水泻,或色绿,小便清白,面色淡白,口气温和等。
     取穴:外劳  清胃  天河水
        20’  10’   10’
   
4.脾虚泻
   病因:体质素弱,饮食不节而患泄泻;或久泻伤脾,失司健运。
   症状:食后作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色淡黄、重则完谷不化,腹胀不渴、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等。
   取穴:(1)轻症:
外劳  清补脾  平肝
         10’   10’   5’
            有热者加天河水
      (2)重症:
          二马  清补脾  清补大肠
           10’   10’   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4: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痢疾
病因: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主要由于恣食生冷,或食被污染的食物,内伤脾胃,外感暑湿疫疠之邪,而生湿化热下注于肠,酝酿成痢。
主要症状: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含有脓血。
        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1.急性痢疾:分二型:
(1)赤痢:痢下色赤、腹泻、里急后重、烦渴引饮、喜冷恶热、小便短赤、舌赤唇干。
治则:清肠泄热,化湿通滞(先清后补,大清即愈)
取穴:
体温高时1六腑  清脾胃 清大肠  利小便  下推七节骨
      15’   10’ 15’    5’
   
2六腑   八卦  清大肠   平肝  下推七节骨
      15’   10’  15’    5’
体温退后1清大肠  独穴推40’
     2清补大肠 运水入土  清小肠
       15’   10’   10’
(2)白痢:痢下色白、肠鸣腹痛、面唇青白、渴喜热饮、小便清白。
治则:温中化湿,利气调中。
取穴:外劳  清补大肠  清补脾
    10’   15’    10’
   有热者加天河水,平肝。
   体虚者加二马
2.慢性痢疾:急性期治疗不充分,以致病程迁延二个月以上者为慢性。
主要症状: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或大便次数较多而脓血便不明显。
    治则:补中益气,清肠固涩。
    取穴:
    1清补大肠,独穴推40’效佳。
    2外劳  清补大肠  二马  平肝
15’   15’   10’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4: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口疮
病因:口疮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的炎症性的病变,多见于上感或高烧之后。多因内热蕴于心脾二经,循经发于口舌所致。
症状:舌尖红赤,舌有白色溃疡,流口水,往往因疼痛而吮乳困难。重者发烧,烦躁不安。
取穴:
①  清胃   天河水  四横纹
   15’    15’    10’
②  清脾胃   天河水
    15’     10’
发烧——改用六腑;流口水重——加小横纹;烦躁惊悸——加小天心。
外用柿霜、西瓜霜,或冰硼散涂口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4: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遗尿
病因:多因下元虚寒、膀胱不约所致。
症状:平素体弱、面色苍白、肢冷无力、饮食无味、白天小便频数、夜间梦中小便自遗或大便溏泻等。
取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6: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实,有文有图更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16: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45楼读书家园于2013-11-01 16:45发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臣的书中穴位很准,也可以看ITMAN的文档非常适合初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0: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鼻流清涕 鼻流清涕,淡红舌,薄白苔,无咳嗽或轻微咳嗽,已发烧或未发烧 揉一窝风3分钟,揉膊阳池5分钟(重点),平肝3分钟,清肺3分钟,补脾5分钟。一般推拿1次就好。但要注意的是该疾病可能会向发烧或咳嗽方向转变。如果你推拿3次都没有效果的话,则一定要去看医生了。我用过很多次,每次都是一次见效。出自ITMAN的文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09: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百日咳(1-2岁)  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300次,分推胛骨100次,揉肺俞50次。一般咳嗽方据说有很高的疗效,我用过效果不错。出自周尔晋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09: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囟门没有闭合的孩子(一周半前的孩子),可以用捂囟门的方法治发烧,我用过一次。一般捂出汗后就好了。也有人用过治鼻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1: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清黄鼻涕,张汉臣的方揉小天心5,清肺10,清板门5,揉二马3,单位分钟,一般要推几次,当然我也曾经有一次见效的。(书中说如有消化不良,须先治。)出自张汉臣实用小儿推拿。如果加上外劳宫和天河水可以治鼻塞。另外轻症鼻塞可以用阳池和窝风,如果手法正确可以立刻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15: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奉献,好书好资料一定要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9: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尔晋感冒发烧(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补肾水、脾土各300次,推三关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脊200次,若高热40度以上,加退六腑300次。我当时并没有用推脊,一样有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00: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拿是好东西,但手法也很重要,
自己平时就是偶尔看书瞎揉下,不得要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9: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推拿手法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5 1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liop709于2013-12-05 09:36发表的 :
小儿推拿手法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此乃朱春霆先生总结之“一指禅推法”手法要领,并不是所有的手法要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uncy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2-6 2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了,我买了李德修的书,对着看,照着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09: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行家请指教。基本的原则是:沉肩坠肘,上身微微前倾,手臂一定要放松。手指不需要用力,按摩的时候基本是靠前臂自然推动或手腕甩出去的力量。只是一家的原则,实际中比较复杂,各家手法不一,但是唯一的标准就是:有效。实际就是:自然放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7 19: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8 04:09 , Processed in 0.44741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