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00|回复: 0

[【经验与求助】]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中药化学)

[复制链接]
amnm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1-22 10: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中药化学)

一、提取
  黄酮苷和极性较大的苷元:甲醇,乙醇,甲醇-水(1:1),丙酮,乙酸乙酯。
  多糖苷:沸水
  花色苷:0.1%盐酸进行提取。
  苷元: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注意:苷类提取防止酶解。
(一)溶剂萃取法:自浸膏中先用乙醚萃取苷元,再用乙酸乙酯反复萃取苷,最后用正丁醇萃取极性较大的苷。
(二)碱提酸沉法
(1)  常用碱水:石灰水,Na2CO3,稀NaOH,碱性稀醇。
酸沉:盐酸
注意:酸碱浓度不宜过高。
碱性过强,破坏黄酮母核;酸性过强,生成佯盐,影响产率。
石灰水:可除去鞣质,果胶,粘液质,有利于纯化。但浸出效果不及NaOH ,且有些黄酮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沉淀。 稀NaOH:浸出效率高,但杂质多。
二、分离方法
分离的基本依据:
极性差异、酸性强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
(一)柱色谱法
1、硅胶柱色谱法
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和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
  分离苷元时: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分离苷时:氯仿-甲醇-水或乙酸乙酯-丙酮-水
2、聚酰胺柱色谱  
  适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规律:
A:苷元相同时,以含水移动相洗脱,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 苷元>单糖苷>双糖苷>双糖键苷。
B:与酚羟基的数目有关,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与酚羟基的位置有关,如果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
查耳酮>二氢黄酮, 黄酮>二氢黄酮
C: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  
D: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
3、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凝胶类型:Ssephadex LH-20和Sephadex G两种类型的凝胶。
分离苷元时:利用吸附作用,游离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越难洗脱。
分离苷时:主要靠分子筛,洗脱时按苷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被洗脱出柱体。
黄酮类化合物      取代基         Ve/Vo
芹菜素         5,7,4‘-三羟基     5.3
木犀草素     5,7,3‘,4’-四羟基     6.3
槲皮素      3,5,7,3',4'-五羟基    8.3
杨梅素    3,5,7,3‘,4’,5‘-六羟基     9.2
山柰酚-3-鼠李糖基    三糖苷         3.3
  半乳糖-7-鼠李糖苷
槲皮素-3-芸香糖苷    双糖苷         4.0
槲皮素-3-鼠李糖苷     单糖苷         4.9
常用的洗脱剂:碱性水溶液,含盐水溶液、醇及含水醇
(二)PH梯度法:用不同浓度的碱分离
(三)硼酸络合法   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易溶于 水的化合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4 15:39 , Processed in 0.34081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