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61|回复: 0

[【学科前沿】] 中国野生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31 1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所长黄兴奇等人带领之下,中国科学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在云南野生稻的“资源家底调查、保存体系构建、遗传特性鉴定、优种基因发掘、遗传资源利用”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野生稻是水稻的原始祖先,被专家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优良基因。世界上目前共有20种野生稻种,其中中国有3种,即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中国野生稻在云南分布最广,生态类型多。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程在全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对云南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与收集研究,摸清了云南野生稻资源自然分布的“家底”。  

    在保存保护体系研究方面,构建了野生稻资源从DNA分子、细胞、植株、种子到原生地、异地集中的保存保护网。  

    在主要遗传特性鉴定评价研究方面,首次完成了云南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这3种野生稻的生长发育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和遗传多样性的系统鉴定,发现了诸多特异优良性状及材料。  

    在优异种质基因发掘研究方面,首次构建了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cDNA文库和SSH文库,并从中发现和分离获得一大批野生稻重要功能基因cDNA。  

    在野生稻遗传资源发掘利用方面,成功地把普通野生稻的一些优良遗传特性转移到栽培水稻中,获得了一批携带野生稻相关优异性状的水稻新材料,培育出2个优质高产新品系,20多个综合优良株系,100份单性状优良株系,为育种和生产部门提供了一批优良材料。  

    程在全说,这些研究,首次向世人系统展示了云南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优异特色,在珍稀植物资源保存保护、稻作分子进化、野生稻基因组学和优异种质基因发掘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2 19:23 , Processed in 0.54851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