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84|回复: 0

[【经验与求助】] the caner patient's psycholog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 15: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某部位疼痛、不适、或身体上出现一些不正常征象时(如乳房的包块),其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顾虑,这些心理反应也许会促使病人及早就医,这种心理调节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的疾病行为。一旦患者被确诊为癌症,那么其担心顾虑的结果成为事实,这个时候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变化。
最初,病人会对自己被诊断为癌症感到震惊、不愿意接受患癌这一事实,否认检查结果。这一阶段的病人往往难与医护人员合作。如果在这一阶段对其进行癌症相关知识的教育将适得其反。在处于此阶段的病人进行诊治时候,必须要对其家人交代清楚,争取获得他们的配合。

第二阶段,患者开始慢慢接受患癌这一事实。开始表现出抑郁、焦虑、失眠、厌食、精神难以集中、对疾病和死亡感到恐惧。在这一阶段应该多鼓励患者,给患者提供其病情相关的信息,以免其发生严重心理障碍。

第三阶段,适应期。患者开始用各种应付方式来面对自己患癌后的心理变化。不同的病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付方式。例如乳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通过合理化效应而否定自己的愤怒、抑郁、焦虑和悲观等负性情绪,从而获得社会支持,给人以社会关系良好的感觉。此时应该纠正癌症患者的不良应付方式,让其积极参与到诊治过程中。

另外随着心理神经免疫学在肿瘤临床研究中的深入,人们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影响病人的免疫功能,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不少学者就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的免疫功能影响进行了研究,国内刘艳的研究表明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NK细胞活性(NKCA) ;并有助于维持放疗期间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国外也有研究认为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但是这些研究样本量不大,对心理干预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还需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记得国内有一篇综述也是关于心理干预与免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21:38 , Processed in 0.28945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